开自动挡的车如何下长坡?

汽车的发展逐渐由手动挡向自动挡进行着过渡,对操作技巧已经大幅度的简化,难道下坡还不会了?为什么总要把明明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自动挡下坡一D到底就足矣,别提什么过热、不过热,正常速度下坡怎么会过热?地板油狂飙下坡、频繁的制动导致过热那是自找的,与挂什么挡位、踩不踩刹车无关,为什么不提前将车速控制住?一定会有反对的声音出现,他们会说下坡要用L挡,那么没有L挡的自动挡车子难到不能下坡?L挡的起源以及误区

首先结合一下变速箱的发展史,阐述L挡究竟是怎么来的!大家都知道最早期的变速箱只有手动挡,后来工程师们为了简便操作而研发出了自动挡(AT),而早期的自动变速箱只有一套自动升挡逻辑,没有任何办法进行手动的干预,当这样的变速箱问世后,人们发现了它简便易用的优势,也暴露了它在换挡逻辑方面的不清晰(早期自动变速箱的换挡逻辑是相当愚蠢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动力不强的车子想要爬坡都是要挂低速挡的,简单点说一般都挂一挡,利用低挡位、高转速来获得足够的扭矩来上坡,这是手动挡的操作方式;但自动减速箱按照转速进行升挡,比如到2000转就会触发升挡(早期的自动变速箱没有现在大脚油门延迟升挡、甚至降挡的逻辑),触发升挡发动机就会转速回落,转速没了发动机释放的扭矩就会降低,车子没劲就上不去坡或者上坡狠费力,这给当时的自动挡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后来工程师就想到即便是自动挡也需要引入人为干预机制,用于应对特殊的环境,所以此时单模式的自动变速箱就逐渐向着手自一体变速箱过渡,而这种过渡衍生了两种不同的形式。。。D32L:很多朋友认为D32L并不属于手自一体减速箱,但这种思维是错误的;只能说这是一种廉价版的简易手自一体,L代表一挡,数字分别代表2、3挡,这是典型的可以手动干预的特征,所以它是手自一体;一般情况下这种设计方式只存在于4挡、5挡的AT变速箱,对于挡位更多的箱子不适用,所以现在很多高挡位自动变速箱都是手切M,利用➕、➖来实现对挡位的干预,而D32L形式的自动变速箱上没有➕、➖号以及M!手自一体:这种变速箱就比较常见了,一般六速自动变速箱及以上都是这种形式;这种形式的自动变速箱可以直接切换到M挡,利用上一段提到的➕、➖号来更加灵活的对挡位进行手动干预,所以这种变速箱没有L挡;而如今四五挡自动变速箱已经不常见了,绝大多数的自动挡车已经没有L挡了,所以没有L挡,难道就不能下坡了?这只是鄙人对L挡下坡论断的一种讽刺而已,没别的意思!实际上L挡的设计之初只是为了满足特定情况下的抵挡高转速释放高扭矩的意义,本身并不是给下坡情景所使用的,至于谁发明出了L挡下坡用的说法鄙人也不清楚,但只能感叹民间的发明小能手太多了,令人唏嘘不已!

刹车过热的误区

现如今无论是盘刹、鼓刹都不容易过热,可能有些朋友可以接受盘刹不易过热的说法,但认定鼓刹容易过热;对于乘用车而言,采用前后鼓刹的已经很少见了,如今即便为了压缩成本主机厂也仅是采用前盘、后鼓的设计方式,而刹车时制动系统会将制动力按比例分配,一般强况下前7、后3或者前8后2,刹车主要依靠的是前轮,而后轮分担的制动力很低,所以即便是鼓刹但由于在后轮,过热了对制动的影响也不大,至少依靠前轮还能保留7、8成,所以不存在制动彻底失效的假说!不过话又说出来咱们以正常车速下坡,即便坡度大,但也不至于到非得依靠刹车来牵制车速吧?车子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在坡顶时先进行减速,然后轻轻带着油门往下走呗,觉得快了就轻踩下刹车、还不行干脆D挡空油门往下滑呗,D挡空油门车子是拖着发动机走的,阻力很大,车速很快就降下来,如果在收油一瞬触发了升挡机制也不用担心,点下刹车挡位自然就降下来了,之后只要保持空油状态挡位就不会升了,道理就是那么简单,所以一D到底下坡完全可行,因为限制车速的方法很多!

什么样的下坡方式会导致刹车过热?

动漫头文字D各位都看过吧?没错就是那种从坡上高速的往坡下冲,这种方式配合不断的踩下制动踏板才会导致刹车过热!但请问这是正常人的下坡方式么?普通人这么驾驶完全是玩命!下坡地板油、频繁的制动,然后说D挡下坡危险,让后引入L挡概念,以此来突出L挡下坡多么、多么的安全,这不是没有困难、给自己制造困难也要上的逻辑么?明知道高速下坡会频繁制动导致过热,结果我们也要这么来驾驶,目的就为了突出L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帮助我们限制车速?何必呢。。。总而言之如今的六挡以上自动变速箱都已经没有L挡了,所以这L挡下坡假说也就算不攻自破了;实际上咱们在到达坡顶时提前降低车速进行缓速下坡即可,无意中升挡了、感觉车速在变快就给下刹车把挡位降下来即可,偶尔踩下刹车是不会导致制动过热的,制动过热对于乘用车很少见,往往出现在赛道上,毕竟乘用车没有大货那么高的载荷、又不是前后双鼓,所以即便是连续踩踏也很难过热,而在坡顶先降低车速,以较低的速度下坡,即便踩刹车也都是轻踩即可,而轻踩即便再频繁,也不会导致制动过热,所以自动挡下坡,一D到底即可!

开自动挡的车如何下长坡?

长下坡是事故死亡率最高的路况,没有之一!都说长下坡要发动机制动,可是具体怎么操作,可能很多人还真说不清楚。今天咱们从原理到实操,分不同车型来详细说一下。

掌握一个原则:避免磨着刹车控速

说长下坡不能空挡滑行,甚至很多路段都用路牌提示了,为什么?咱们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空挡滑行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你空挡滑行,车辆会很快提速,到时候你不得不踩刹车,甚至要踩着刹车滑行——这才是导致事故的关键。刹车片长时间摩擦,发生热衰减,刹车力度会逐步失效,到最后刹不住,车辆失控。所以核心是要避免长时间磨刹车片。

其实,在长下坡最容易失控的还是货车,一来本身自重大,更难以刹停。二来是很多货车用的是鼓刹,刹车摩擦生热之后,热量不容易散去,更容易造成热衰减。而我们家用车多是盘刹,或者通风盘式,散热性能比较好,所以本身并不容易出现刹车过热的情况,下坡的时候踩几脚刹车是没问题的,只要不连续带着刹车控速就好。因为连续磨刹车片,热量始终在积累,没有散热的时间,这才会导致刹车过热。

而所谓的发动机制动,就是为了避免长时间磨刹车片。原理其实也很简单。我们知道,发动机气缸做功,曲轴连杆转动,通过变速箱齿轮等传动装置,动力最终输出到车轮上,实现驱动车辆。而下坡的时候,我们带档滑行,这时候发动机是并不做工的,也不喷油。车轮由重力驱动而向前滚动,带动变速箱齿轮等一整套传动装置,连接发动机曲轴连杆以及每个气缸的活塞都做运动。这就相当于拖了个累赘,所以车速很难加快。而空挡滑行,切断了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连接,甩掉了负荷,所以车速就会提升得很快。

我知道问题问的是自动挡,不过手动挡更容易理解,咱先说手动。带档滑行发动机会跟着车轮一起转,会给车辆加一个负荷,这就是发动机制动。不过发动机的制动力有大有小,在高档位的时候,制动力小,而在低档位的时候制动力较大。

原理也很容易理解,在高档位的时候,车轮这边连的齿轮小,发动机那边连的齿轮大,所以车轮转好几圈发动机那边才转一圈。(没那么夸张,和齿比有关)发动机转得慢,负荷就小,所以提供的制动力就小。而低档位的时候,车轮这边齿轮大,发动机那边齿轮小,车轮转一圈得带着发动机那边转好几圈,是不是就更费劲了?这时候提供的制动力就大。

其实,下坡挂低档位也并非绝对,更准确的描述是挂入合适的档位——和坡度、初始速度以及你变速箱齿比都有关。如果是陡坡,可能你需要挂二挡。而平缓的坡,你挂四挡都没事。

具体操作之车型一:新能源车型

不管是纯电还是插电式混动,长下坡踩刹车?不存在的!能量回收就足够了!对于这种下坡,新能源车不要太爽,你燃油车顶多是零油耗,我这还能负油耗!我从五台山北坡下来,开着插混唐,一路充了35%的电。当时还下着小雨,盘山路还有山雾——稳得一批。

所以,对于新能源车来说,长下坡,那就纯电模式,直接踩着油门滑行就好了。速度快就松一点油门,速度慢就踩点油门,毫无压力。

不过,新能源车也有一种极端情况是比较危险的,我自己没遇到过,但是听说过,那就是你一路下坡,已经把电池充满的时候,这时候,动能回收就不工作了!

一般新能源车在电量大于70%的时候,动能回收的效率就大幅度下降了。主要是怕电池过充。而有一些极端情况下,比如说进藏回来,有车友在七十二道拐一路回来,一路下坡给电池充到100%。就有些危险了,这时候动能回收不工作,你要踩刹车控速,一样可能引起刹车过热。这时候怎么办?有陡坡缓降功能的,打开陡坡缓降,如果没有,那就开启混动运动模式,相当于挂了S档,发动机制动模式回启动。如果是纯电车——我猜至今没人遇到过,那就一脚刹车踩到接近停止,然后松刹车继续滑行——记住原则,避免长磨,踩一脚松一脚,感觉刹车变硬,刹车效果降低的话,立即停车休息,安全第一。

具体操作之车型二:普通自动挡

不管是AT、双离合还是CVT,只要是自动挡,有手动模式就用手动模式,也就是M档,没有手动模式挂L档,都没有挂S档。

在下坡的时候提前踩一脚刹车——为了试试你的刹车效果,同时减速。然后正常D档滑行,当速度过快的时候,一脚刹车,刹到略低于你想要的速度,这时候挂挡——甭管是S挡还是M挡,或者用手动模式挂个三档。然后松刹车。这时候车辆下滑加速就没那么快了。如果再快,还是如此,一脚刹车降到低速,手动模式可以改成二挡,没有手动模式,那就无所谓了,让车速缓慢上升,最多到时候再踩一脚刹车。

还是前面的核心问题,你只要踩着刹车不松就没事。

具体操作之车型三:垃圾自动挡

啥是垃圾自动挡?就是只有P、N、D、R四个档位,还没有陡坡缓降。这类车就可以归为工业垃圾!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想不起来哪款车了,就这四个档位,长下坡你只能挂D档。

能出事不?未必会出事,但是有隐患吗?一定有!

很多所谓老司机,甚至有汽车媒体说,D档下坡没事——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我空挡滑行还能没事呢!我换挡不踩离合也没事,但是你能那么教新手吗?为什么大多数汽车厂商最少都给你一个S档?

没找着只有这四个档位的图,谁想起来回复一下

如果你车没有S、L、M、+/-、任何一个档位,也没有陡坡缓降,那么长下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没有别的选择,只能D档,所以在坡顶,一定要减速,最好打上双闪,然后以低速入坡,几公里的短坡是不会让你发生刹车衰减的,就怕长坡、陡坡——很多人没开过这种极端路况觉得没事,这是经验主义错误。安全无小事。

低速入坡,等车速到达上限的时候,给一脚刹车,刹到低速——比如说30Km每小时,然后松开刹车继续滑行,周而复始。和前面提到的一样,感觉刹车明显发生衰减那就一脚刹停,在应急车道停一会。应急车道是可以停车的,因为你刹车过热,已经发生衰减了,这就是紧急情况。注意一定要注意后方来车!

是不是觉得有点兴师动众了?的确,很多几公里的坡,D档空油滑行是没问题的,坡度不陡峭的话,甚至有时候还得给点油。这是极端路况下的安全驾驶技巧,你可以不用,但是要知道。记住原则,只要避免长时间带着刹车控速,问题就不大。

安全无小事,而且长下坡是死亡率最高的危险路况,真的别大意!身边谁开车,尤其是新手,转发给他们,真遇到这种路况,看过这篇文章,最起码不至于惊慌失措。

开自动挡的车如何下长坡?

自动挡的操作并不难,正是因为操作不难,所以很多人在驾驶自动挡的时候,基本都是D档走天下,哪怕是在下长坡,估计也就多一个刹车吧。

很简单,在下坡时,速度肯定会加快,一旦你一直使用刹车,那么直接会导致制动装置过热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发动机熄火或制动不良等现象。

除了使用挂档下坡,有部分人一定会选择空档滑行下坡,这可能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一切都要以发动机的制动为准备,如果车子需要下的破是很陡的,那么就需要挂在L档上,这个档位相当于是一档,在这个档位上下陡坡会更加安全一些。

还有一种情况,手自一体的车型,那么在下坡的时候最好还是挂上二挡,这样就可以改变发动机的扭矩了,以此来降低车速,也就不需要一直踩住刹车了,避免出现对刹车片过分的磨损导致刹车片过热的情况。

总之下坡路段是严禁空挡滑行,必须挂入适当的挡位,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降低车辆滑行的速度。以及在下坡时不能猛打方向盘,以免造成翻车。

Anywhere anytime,覆盖全国的移动互联网汽车救援网络平台,救援就在你身边,关键时刻显身手!回答车主各类养车用车急救问题,认为有用的请关注并点赞,谢谢!

开自动挡的车如何下长坡?

开车遇到长下坡,通过制动减速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行为,稍微了解或者经历过的车主都知道,长时间的刹车会导致制动盘、刹车片温度急剧上升,民用汽车刹车盘片一旦高温就会产生制动性能热衰减,再加上高温传递到制动液导致产生气阻,造成制动行程过长,制动力下降,极易引发安全问题。

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需要利用发动机的运转阻力去给车辆减速,阻力越大减速效果越明显,那怎么样增加发动机的运转阻力呢?就是提高发动机的转速,转速越高,所产生的阻力越大。提高转速当然不能靠踩油门了,需要我们通过降挡来解决。

手动挡变速箱车型可以自主切换降低档位,从而降低车速,那自动挡车型怎么办呢?是否也是存在档位调整的呢?

目前家用轿车使用的自动变速箱种类主要有,手自一体自动变速箱(AT),无级变速箱(CVT),双离合变速箱(DSG、PDK、DCT),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以上几种变速箱的档位除了P,R,N,D,S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档位,上面标记着+号与-号,我们将档位挂入以后就会进入变速箱的手动模式,此时变速箱将会停留在某一档位上行驶,只有当发动机转速过高或者过低时,变速箱才会进行强制升档或者降档。

那当我们挂入手动模式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操作呢?之前我们就提到需要尽量的通过降低档位去提高发动机转速,这样发动机的运行阻力增大,可以很好的降低下坡时的车速,并减少对刹车的使用。一般来说下坡路段特别是长下坡我们应该尽量的降低我们的车速,如果坡度较大我们应该将车速尽量控制在20KMH左右,由于坡度较大会导致车辆出现加速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发动机爆发出最大的阻力,但是因为车速并不是很快,只有低档位才能获得更高的发动机转速,此时我们将档位调整在1档是最合适的选择。

那如果是坡度不大但是距离很长我们又应该如何操作呢?处于坡度较缓的路段时,车辆可以适当地提高车速,保持在40-80KMH左右,由于车速较高,一档转速已经超过了发动机所能允许的最高速度,此时是无法挂入一档的,这时我们就需要适当地提高手动模式下的档位,具体调整至哪个档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不同的车型不同的变速箱下每个档位的车速范围都是不一样的,比较好的操作方法就是调整档位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3000-4000转之间。这样的好处就是发动机提供了足够的牵引阻力,并且转速并没有过高导致操控难度增加,影响驾乘体验。

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在遇到长下坡时,我们要尽量避免长时间通过制动给车辆减速,自动挡车型需要挂入手动模式,并且根据当时的车速调整档位,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3000-4000转左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我们行车安全。

开自动挡的车如何下长坡?

鄙人开自动挡车已经快10年了,无论跑什么样的路况都是一D到底,用S模式的次数很少,因为所开过的多辆自动挡车子动力都比较高,所以上坡直接往上怼也没遇到过什么问题,下坡也是如此操作;在前些年鄙人偶然的看到一篇关于下坡要用L挡的文章,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原来这么多年鄙人一D到底的驾驶方式居然这么危险,到车上又是一惊,原来鄙人的车子上没有L挡,这该如何是好?后来鄙人开车再遇到破,直接在坡顶停车,然后叫救援由平板车运下去,没办法鄙人的车子没有L挡,所以就不能下坡了!自动挡下坡到底有什么问题,令无数开自动挡的朋友如此纠结?

咱们回到问题上来,自动挡下坡到底有什么问题啊?而各位开自动挡车的朋友下坡时又在担心什么?担心车速越来越快?担心频繁的制动会导致刹车过热、然后衰减?为什么自动挡这个研发初衷是为了让驾驶者更加方便驾驶的配置,为什么到了今天被衍变的如此复杂?甚至一度妖魔化?下坡用L挡已经成为了时下流行的说法?可有朋友研究过L挡到底是干什么的么?为什么现在绝大多数自动挡车没有配备这个L挡呢?

L挡只是存在于4AT上的配置,可以说从普及了5AT、6AT之后,L挡已经消失!

在刚研发出自动挡的时候,是没有现在手自一体布局的,只有单一的自动挡,而这样的设计的确带来一定的方便,但早期的自动挡无论在油耗、逻辑方面都存在问题;因为当时出现了很多上坡升挡的问题,上坡需要提高转速,让发动机释放更多扭矩来爬坡,可自动升挡之后转速下跌、扭矩丧失,所以爬坡就费劲;在这种情况下就诞生了手自一体的设想,但最初的时候还没能力造M挡➕、➖这类,所以就设计了D、3、2、L的手动干预模式,L仅仅代表一挡,预示着当年的4AT可以通过手动来干预前三个挡位,所以L挡只是最早期的手自一体的雏形。。。L挡代表的就是一挡,并没有什么辅助下坡之功效,而工程师在设计的时候也只是为了辅助上坡,没想到咱们国内的一些朋友还能发掘出下坡的新用处;限制挡位的目的在于拉高转速爬坡,至于现在的6AT及以上多挡位AT变速箱已经没有L挡了!

家庭自动挡乘用车下坡、下长坡不存在什么可怕之处!

重载型货车在下坡时容易导致制动过热,但大货都是手动,哈哈过不过热和自动挡有什么关系啊?家庭乘用车大都采用通风盘式刹车,想让它过热很费劲,难道非得100米的距离踩个50次刹车踏板么?不择手段的去证明它有过热的隐患?这么做不是正常的思维,正常的情况下低速下坡根本用不上几次制动,速度也不快为什么要用制动,用不了几次的制动为什么会过热呢?到达坡顶、提前减速不可以么?觉得车速快了,带挡滑行不行么?一直保持带挡滑行依然会逐渐减挡而不是升挡,车速依然会降下来的,所以限制车速的方式很多;车子是死的、可人是活的,车速的快慢还控制不明白了么?所以自动挡下坡没事,觉得车速快了不一定非得踩刹车,空油门一样能减速,D挡不踩油门滑行下坡的速度一点都不快,所以别把自动挡下坡给妖魔化了!总而言之自动挡下坡一D到底就行,觉得速度快了就松油门、还觉得快就带挡滑行,如果您不放心可以切M挡(鄙人下坡时从来没切过M挡),至于L挡您就不要考虑了,现在4AT的车型太少了,所以90%以上的自动挡车几乎都没有L挡,所以没有L挡的朋友也不要担心下坡问题,L挡就是1挡,对于4AT变速箱来说,L与3、2分别控制三个挡,所以L挡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L挡也不是为了下坡而设计的,只不过被一些民间的发明小能手研发出了新的用处而已!

开自动挡的车如何下长坡?

自动挡汽车下长坡需要和手动挡一样降档利用发动机制动,否则的话会因为刹车片过热而失去制动力。

现在的自动挡变速箱不管什么类型基本都有手自一体功能,比较古老的变速箱也有S或者L挡,可以利用这两种方式降档。

手自一体自然是切换到M挡之后手动控制降档,降档减速的时候转速会升高这是正常现象;没有手动模式的话可以利用S或者L挡,这两个档位分别对应手动挡的2/3挡以及1挡,平时用作超车或者拖拽牵引,下坡的时候也可以当做制动档位使用。

其他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不过自动挡变速箱有些情况下并不能完全锁止档位,如果转速过高的话即使是在手动模式变速箱也会强制升档,所以还是要配合刹车使用;只要是前后碟式刹车也不会很容易高温,散热性能要比鼓刹好很多,尤其是有些用通风盘的车。供参考

如需帮助请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