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冬季如何从容出门?

电动汽车,冬季如何从容出门?

电动汽车的电池低温衰减是很常见的事,如果是在南方还容易对付一些;而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就不好办了,方法有不少、但管用的方法却很少;除了给电池保暖别无它法,可给电动车电池保暖是那么容易的么?平时到看到很多骑电驴的,冬季给电池装在泡沫箱里,可面对东北冬季的严寒,电量衰减的依然非常快,所以在北方的冬季的电动汽车目前来看没有太理想的保暖方式,只能硬抗!电动汽车的痛点永远在它的电池上,而三元电池似乎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可现在对于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压榨已经是接近了极限,而即便这样面对北方的冬季依然没有办法,尤其是东北的冬季,电动汽车在外边停一宿,电量衰减极大、低温下连电都充不进去;因为这些化学电池是靠其内部的分子、离子的活跃程度来决定电量的,而低温环境下的分子、离子的活跃度大幅度降低,所以电量降低是几乎没办法解决的事情,虽然现在的一些高端电动车提供了电池组的温度控制系统,会提前给电池组预热,但却是以消耗电池电量的方式来预热,也算是治标不治本!如上图所示在24度时可续航169公里的电动汽车在6度时的续航里程就已经衰减到了69公里左右了,可以想象如果场景来到冬季温度至少零下20度的东北会衰减成什么样;所以电动车在北方、东北过冬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整天停外面冻着、再外边充电,那么对电动汽车的电池无疑是一种摧残,对于电动汽车冬季如何过冬,鄙人建议。。。

1.最适合选择电动汽车的朋友就是有自己私家停车位的朋友,当然是地下的,因为地下车位环境温度高;即便没有车位的朋友在冬季最好也租一个地下车位;在东北的冬季露天停一宿很可能电量能冻没,耽误您正常用车,所以冬季的电动汽车尽量停在地下以及那些温度高的环境!2.在冬季充电的时候也别露天充,还是那句话电池温度太低,内部分子、离子活性低,电池的储量上限降低,这种时候即便您充满电(表显100%充满),可实际上的电量很低,因为上限被冻没了,所以充电的时候尽量在保暖的环境下充,充的足、对电池也好!一般有私家地下停车位的,电动汽车厂家都会提供充电桩的;即便家里没有充电桩,在冬季也尽可能的找那些大型商超的地下充电场所充电!3.养成用完即充的习惯,因为现在的电动汽车稍微高级点的都会安装电池预热系统,就是在充电时首先给电池加热,加热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用完即充就是保持电池具备一定热度的情况下进行充电,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提高充电效率;再一点就是冬季出行前最好充上个几十分钟,这倒不是给电池充电,只是给电池预热,用来保证车子行驶时电量充足!因为只要车子跑起来电池就容易实现热平衡了!

总而言之以上就是电动汽车过冬的方式,当然这些方法对于东北的冬季来说依然有些过于理论,可能意义不大,因为东北冬季的温度太低了;所以鄙人一直不建议那些基础条件不够的北方朋友购入电动车,因为常规的套路根本不管用;不过上述的方式对于南方的冬季环境还是可以保证电动汽车能以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出行的,看着挺复杂的,其实说到底核心的玩意就是做到保暖即可!

电动汽车,冬季如何从容出门?

电动汽车冬季续航缩水、如何从容出门?答案不难,只需要学会计算里程!

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续航里程严重缩减是事实存在的问题,这点谁也不否认解决对环境要求也相当高,首先我们来说明一下续航减少的原理和比例。

想要有理想的续航第一要素是选对电池、第二要素是选对品牌、第三要素是选对容量,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多为三元锂电池,全称应该是三元聚合物锂电池,以正极使用的的材料命名,比如镍钴锰酸锂、钛酸锂、镍钴锰分别代表正极材料。

关于材料大致了解一下就好,按照能量密度计算还需要了解的是目前国产电池中镍钴锰酸锂成组能量密度高于其他,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其他种类目前在中等水平。关于电池的选择以比亚迪镍钴锰酸锂的乘用车为主,其次是宁德时代的镍钴锰电池,商用车是各品牌的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同价位的车哪个成组密度高同时容量足够大就选择哪个。

以上是选择层面决定续航能力的环节,以下是冬季续航实际减少的比例和保护措施。

锂电池在放电过程中需要负极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锂离子、通过电介质运动到正极,如环境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化学反应的速度变慢,反应速率的下降对电池的功率输出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更严重的影响实际是在充电过程中。

  • 电池组的理想运行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在0~25度之间温度每下降一度电池的容量则减少1%,也就是说在冰点时大部分电动汽车的容量已经衰减了25%。

正常续航400公里的电动汽车在冰点左右的环境下运行,正常续航只能控制在300公里左右;为解决续航衰减的问题目前的电池组强制要求安装智能温控装置,通过对电池组的加温保证在充电过程中有足够理想的温度保证接近100%的充电;但在放电过程中温控加温装置本身也会消耗一定的电量,只是比例还能够控制在小于因环境温度自然衰减的比例。

所以温控系统表现优异的电动汽车如正常续航400公里、实际也能控制在350公里左右,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是环境温度过于低而影响到充电过程中的正常加温,在北方严寒地区为电池充电理想的环境是在温度稍高的地下停车场或车库,没有硬件条件的话暂时不建议考虑电动汽车。

有温控系统的电动汽车主要问题就是处在充电环节,所以如何解决在这一环节对环境温度的控制才是重中之重。冬季为车辆充电尽量使用慢充以保养电池组,长途驾驶要计算好实际续航里程减少的比例,出行以高速公路为主因服务区已经普及了快充桩,在城市通勤没有特别要注意的事项,无非是充电频率会变高一些而已。

电动汽车在冬季的表现确实不尽人意,所以REEV才会是短期内最理想的电动汽车类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邀请。

电动汽车,冬季如何从容出门?

1:出门前做好规划。路线查询好,避免因找路带来额外续航损失;

2:不要激烈驾驶;

3:多穿点,避免续航里程不够时关闭暖气,还可以多获得点续航里程;

4:出发前,先把前往目的地路上充电站(桩)的位置查询好,以防万一。

5:尽量不要去偏僻地方,驾驶电动汽车选择市区内短距离开开好了。

电动汽车,冬季如何从容出门?

做三检,电是否充足,二是轮胎气压,三是带充电器!

电动汽车,冬季如何从容出门?

看看车有没有电,没电就麻烦了…

电动汽车,冬季如何从容出门?

电动汽车,基本上都使用锂电池,而目前的锂电池主要靠锂离子在液态电解质下运动来完成充放电工作,电解液是有一定低温凝固点的,冬天温度低,液态电解质的流动性能会降低很多,锂离子的运动速度会直接下降,电池的充放电当然会减弱很多,这是电池本身固有的弱点,所以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冬天使用,如果东北这些地区,当然是不建议使用电动汽车的,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1、假设三元锂电池在25°时候电池容量有100%,在零下20°的时候,大概只有75%,这个只是理论值,实际上不止这点,而且铁锂这些会下降更多,气温变低,电池容量会直接下降,这个是锂电池的固有特性,续航里程当然也会随之减少,“人定胜天”是无法做到的,如果买了电动汽车,冬天就不要跑太远的地方了。出门前要有心理准备,计划一下路线,算好来回里程,至少要留有30%的理论余量,否则还真无法正常回来了。

2、现在信息发达,可以查到当地那些地方有充电桩,还有那些路段容易堵车的,出门前都要先每段路程和充电点挂钩起来考虑,而且要考虑到你要出门解决的事情是需要时间的,充电也需要时间,不要让车子的续航问题耽搁了自己办的事情就是了。

3、要命的是,冬天续航里程,不仅仅取决于电池容量,而且冬天很多环节要消耗电量的,比如冬天风大,风阻也会增加很多,轮胎胎压会降低一点,地面阻力也加大,电动车阻力大当然要消耗更多的电能。冬天要用暖风,而电动车并没有内燃机那种废余热来加热取暖,都使用了一种PTC电阻来加热,功率有2KW以上,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冬天开了暖风,加上风阻和轮胎阻力,很多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下降了50%左右,也就是你看着是10公里的实际只能跑5公里了。实在没有办法,只有多穿点衣服,暖风的温度不要开那么高,甚至直接关闭暖风,有一种电热座椅之类的可以考虑加装,这样贴身加热了,相对能耗会减少点,另外出门前检查胎压,即使充气了。

4、尽量让车子在“经济状态”下行驶了,电机猛加速会消耗更多的电能,也不要紧急刹车太多,而匀速行驶能跑得更远,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油门,不要和人家比斗车速了,而且因为充电性能下降了,刹车时候回馈制动补充的能量非常少,这个本身也是一种损失了。有条件的,尽量把车子停放到车库里边。虽然很多电动汽车都有电池加热装置,实际上这个本身也会消耗一些电能,续航里程加长不是那么明显,当然温度上来了,对动力改善还是可以的。

5、温度低,电池容量下降直接影响续航里程是一方面,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大小也会严重下滑,零下20°时候瞬间输出的最大充放电电流,大概只有25°的三成,也就是低温对电动车的动力性能影响更加严重,这个反而被很多人忽视了。比如你的地方是山地,有很多坡,你电动汽车又载了很多人,根本就跑不快,这样一样会误事啦,一定要出发前考虑到这个细节了。

6、充电时候尽量创造温度高点的条件了,比如在中午时候充电温度会高点,效果会理想点,或者在车库里边充,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烤火炉之类的,温度高了电池活性能上来了,可以多充了一点进去,这样再出远门安心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