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和卢俊义,谁的武功高?

卢俊义的武功肯定不如鲁智深,而且,不止一个档次的差距。从文本故事来解读,鲁智深堪称梁山,乃至《水浒传》武功排名第一的人,而卢俊义要排进前二十名都十分困难。所以,鲁智深的武功要比卢俊义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然而,在很多读者心目中,卢俊义才是梁山武功第一人。而且,也是《水浒传》武功第一人的有力竞争者。为何到了我这儿,卢俊义的武功就远不如鲁智深了呢?

卢俊义的武功竟然不如打虎将李忠?

我们先来说说卢俊义的武功到底有多高,看看他是不是花和尚鲁智深的对手。

持卢俊义是梁山第一高手,且认为卢俊义武功“天下第一”的朋友,其依据大概有这么几条: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对”,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卢俊义大破辽国耶律四将,卢俊义征方腊表现神勇。以下,我便针对这几条,以原著为依据做一番辩解,解读卢俊义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对”是宋江听闻江湖传说,给卢俊义武功下的定语。即便宋江没有说错,卢俊义也不过是棍棒冠军而已,绝对不可以脑补为“武功天下第一”。因为,梁山好汉,以及江湖豪杰之中拥有独门绝学者大有人在。而且,任何人的绝学都必须经过实战来检验,才能是货真价实的“天下无对”。

既然宋江说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对”,那我们就以“棍棒”说事,看看《水浒传》中谁才是真正的“棍棒天下无对”。

书中有两场专写棍棒的单挑,分别是王进打史进,林冲打洪教头。这两场棍棒大战所使的套路几乎如出一辙,证明王进、林冲用的都是禁军的棒法。这就十分高端了,纵然卢俊义的棍棒技术也很了得,岂能与正规军相提并论?所以,书中只写这两场棍棒大战,便足以证明真正的“棍棒天下无对”不是王进,就是林冲。

卢俊义在书中有过两次战斗经历,但是,无论是梁山口被梁山好汉戏耍,还是活捉史文恭,卢员外都是用的朴刀。这就证明,宋江并不了解卢俊义的武功,“棍棒天下无对”没有实战检验,凭什么要取代王进、林冲,做棍棒天下第一呢?

真正读过《水浒传》的朋友又提出质疑,宋江固然没有见过卢俊义,恐怕不一定了解他的武功。但是,书中却有一首《满庭芳》词,这首词中写道: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卢俊义还是棍棒绝技无伦,依旧是“棍棒天下无对”。

《水浒传》的赞诗是不是施耐庵所写,是一大疑问。我认为,书中的赞诗绝大部分应当出自施耐庵之手,因为,这些诗词中暗中点明了书中的隐喻,是作者故意“剧透”,提醒读者注意书中的隐写故事。这首赞《满庭芳》的词中,就暗藏着卢俊义的象征意义。

如卢俊义这样的赞诗,施耐庵同样写给了打虎将李忠。施耐庵是这样赞李忠的:枪棒林中独擅名,李忠本是霸陵生。卢俊义不过“棍棒天下无对”,而李忠则是“枪棒林中独擅名”,谁更厉害?难道说,卢俊义的武功不如李忠吗?

假如真的要以赞诗或者宋江的话来论武功,文本就是这样呈现的。

至于卢俊义活捉史文恭,是根本不需要多大武功的,派打虎将李忠去同样可以完成这个简单的任务。

而所谓独战耶律四将神剧,等等故事都不是施耐庵写的,是《征四寇》这部续书故意颠倒黑白的瞎写。卢俊义被写成了一个只会武功的二愣子(二寨主),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可惜了这位象征梁山好汉抗金保境的大英雄。

鲁智深综合武功《水浒传》第一

鲁达曾经做过关西五路廉访使,是边将老种经略相公的部下,因为能打,威震边疆,所以,他是文本中的镇关西。武功高到能够镇住关西五路,这还了得,岂是卢员外能够相提并论的?卢俊义即便是“棍棒天下无对”,也比李忠少了一样,岂能是鲁智深的对手。

《水浒传》中写过三员能征惯战的边关将领,其中两位是大名府的李成、闻达,另一位就是鲁达。所以,花和尚就是梁山唯一的惯曾上阵的边关将领。李成、闻达实际上是一个人,这两个名字合起来就是北方多闻天王的意思。李天王就是托塔天王,托塔天王就是多闻天王,所以,李天王“闻达四方”。

即便是李成、闻达可以合力,是双重“万夫不当之勇”。但是,李天王却没有步战记录,这一点,就输给了鲁智深。而同是边关战将,鲁智深的马战水平也一定不会弱于天王李成。

同样,梁山五虎将第一名关胜也是以马战见长,书中也没有写到他的步战。鲁智深的马战、步战都有与超一流高手对战的记录。其中,花和尚就曾在二龙山下步战杨志。

与林冲杀到分际的杨志在鲁智深跳出圈子后,站在原地,暗自思忖这个和尚的来历,为何这般了得。青面兽感叹道“却刚刚地只敌的他住”,杨志这番思想,大有自愧弗如之意。林冲若与鲁智深打步战,最多也是这样的结局。

鲁智深因为是和尚,与行者搭档,当然是以步战为主了。所以,做了梁山十大步军头领的第一名。以鲁智深的战斗经历以及马战表现,完全有资格进入五虎将。鲁智深的实力足够五虎将水准,关胜却不能做步军头领。因而,以综合武功论,鲁智深就是梁山武功最高的好汉。

史文恭虽然很厉害,二十回合杀败秦明。但是,此人也没有步战记录。就凭这一点,他就不如鲁智深。史文恭的马战单挑能力略弱于关胜,却在其他五虎将之上,咱们就别浮夸林冲有战胜甚至活捉史文恭的实力了。

既然鲁智深是《水浒传》武功最高的人,那还有卢俊义什么事呢?

卢俊义鲁智深的武功各有寓意

《水浒传》中的武功,并非单指战斗实力,而是有多重隐喻象征。其中,最大的象征有两个,即梁山好汉抗金保境的卓著“武功”,以兵器暗喻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

鲁智深的禅杖是一件十分特殊也且十分古怪的兵器,原本是佛门法器,却被写成了一件杀人的兵器。其实,鲁智深的禅杖隐喻了一段宋徽宗革佛的历史,也交代了《水浒传》故事的时间节点。同时,寄托施耐庵“大宋之后无汉唐”的思想情怀。

书中说,鲁智深原本要打造一百斤重的禅杖,待诏说,一百斤使不动,关王刀才八十一斤。鲁智深十分生气的回怼道:俺便不及关王!他也只是个人。这里,关王刀从八十二斤降为八十一斤,被短斤少两了。而关羽有“王”的尊号,是从宋徽宗这里起头加封的。

施耐庵以降低关羽身价的笔法,暗讽了宋徽宗。因而,鲁智深的禅杖重量就暗示了这段故事就发生在宋徽宗宣和元年的二月份。因为,禅杖重量说的是从嘉祐三年误走妖魔到宣和元年,正好是六十二个年头(1058—1119)。这一年的正月,宋徽宗下诏革佛,鲁智深便在二月大闹五台山,破坏佛门。

鲁智深以禅杖作战,禅杖就代表了鲁智深的武功。但是,禅杖却是有很深寓意的。所以,卢俊义的棍棒,以及李忠的“枪棒林中独擅名”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

假如仔细思量一番“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再与“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这句话对看,那就不是说的武功了。因而,“棍棒”不过是卢俊义的一个象征隐喻,不是说他武功有多高。这其实也是宋江要把卢俊义“害”上梁山的原因所在。

李忠的这首赞诗中说他祖上是霸陵人,而在李忠即将与呼延灼单挑之前,却又说他“祖贯濠州定远人氏”。这处文本矛盾,也是隐写了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个历史人物与卢俊义(其实是玉麒麟)的隐喻意义不一样,是两个时空的事情。所以,不能以“枪棒林中独擅名”来说事,把卢俊义的武功定格为李忠以下。

除了这几件兵器外,书中还有号称“铁棒”栾廷玉却从来没有用过铁棒,病尉迟孙立明写能开硬弓但却从来就没有射过箭,史文恭的方天画戟也是虚晃一晃,刺伤秦明的却是朱樱丈二枪。

凡此种种,都是以兵器来做隐喻,并非完全指的是个人武功高低。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最终成为“保境安民”的大英雄,建立了无分高低的“武功”。因而,一百单八将个个身怀绝学,人人都是“天下无对”的存在。

如此,鲁智深、卢俊义的武功肯定就是势均力敌的平手了。

鲁智深和卢俊义,谁的武功高?

整体来说,卢俊义的武艺高于鲁智深。先说卢俊义。江湖上享有河北三绝的美誉,水浒中虽然只是借宋江,吴用之口,说出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对,从燕青小相扑鲜有对手的情况看,卢俊义的相扑功夫也应是一绝,那么,另外一绝就该是马上功夫。从卢俊义的实战经历看,最大的亮点是单人独骑与耶律四兄弟交战,且杀死一个,其他三人逃走。其他战例,除了不敌会剑术的金剑先生李助外,卢俊义没有败绩。这些战例说明,卢俊义是超一流高手。

再说鲁智深,原名鲁达,出身行伍,为老种经略帐下提辖官。鲁智深善恶分明,恩怨分明,深怀佛性慧根,曾有人说智深是降龙罗汉转世。鲁智深武艺高强,力大无穷,虽然也能骑马作战,但更擅长步战。所以,他被命为梁山步军首领。从鲁智深的战例看,曾经平杨志,呼延灼。杨志和呼延灼都对鲁智深暗暗称赞,说明鲁智深稍强于二人。鲁智深与方腊手下国师邓元觉战五十几合,也未分输赢。在饥饿的状态下,败给生铁佛,邱小乙,然后与史进战二十多合,也未分胜败。这些都说明,鲁智深的武艺是一流水平,未臻超一流境界。

所以,卢俊义整体上比鲁智深的武艺高一些。鲁智深的力气比卢俊义大。如果步战,二人旗鼓相当。

鲁智深和卢俊义,谁的武功高?

01

鲁智深站在山巅,劲风鼓袖。抬眼望山峦起伏,逶逦延绵,不由怔怔出神。

忽听后面有人幽幽道:可惜啊,可惜!

鲁智深回头,见到卢俊义负手在后。鲁智深道:原来是卢员外,适才为何说可惜?

卢俊义嘿嘿一笑,并不答话。

鲁智深性急,追问道:卢员外是个爽快人,说话怎么吞吞吐吐的。

卢俊义冷笑道:倘若你的兄弟被人欺负,你会怎样?

鲁智深道:当然为他出气,那还用问!卢俊义道:你的兄弟史进被人打了,你怎么不去找人出气呢。

鲁智深怒道:史进被谁欺负了,你快说。卢俊义哼了一声,道:原来鲁兄并不知情,那也罢了。说着,摇摇头,转身便走。

鲁智深抢前一步,拦住卢俊义道:把话说清楚,要不你别下山。

卢俊义深深地看了鲁智深一眼,道:你一定要我说么,只怕说出来,会伤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鲁智深往地上啐了一口,道:奶奶的,你不说我俩兄弟都没得做。

卢俊义沉吟道:史进被武松打伤了,这件事你不知么?(参考我的问答:武松和史进谁的武艺更强?)

鲁智深奇道:他俩怎么会有冲突,大家都是梁山兄弟。

卢俊义便把武松与燕青比武,燕青受伤后,史进去探望。见状不由愤然不平,月黑之夜,在山巅与武松比武一事备细告知。

鲁智深听后不语。比武之事,众所周知。厮斗难免有损折,只算失手之过,并非故意为之。众位好汉皆是刀尖舔血之人,这种私下比武,时而常有,众人早已见怪不怪。

卢俊义见鲁智深不言,心里顿时明白,冷笑道:原来智深兄听到武松的名头,心自怯了么!

鲁智深缓缓道:兄弟之间比试,伤筋动骨,难免之事。卢员外不用放在心上。

卢俊义道:原来如此,当年你与武松在少华山,史进落入贺太守之手,你要下山救,武松不让。现在史进被武松打伤,你也视作不见。看来武松在你心里,比史进重要得多。果然是好兄弟,好汉子!

鲁智深怒道:你胡说什么,两位都是我的好兄弟,我怎会重此薄彼?

卢俊义仰天一笑,道:好兄弟不是嘴巴说说的,我可看在眼里。你说你是史进好兄弟,史进被武松打伤,你怎么不为你兄弟出气?史进比你有血性,看到燕青被打,便找武松邀斗。看来,你这兄弟之情,只是有名无实。豪情仗义,不过是徒有其表。

鲁智深哪里受得激,口舌又辩不过,大怒之下,呼地一拳朝卢俊义面门击去。

卢俊义身形一晃,避开来拳。冷笑道:怎么,说到心坎里了么,还想动手?

鲁智深满脸怒气,瞅着卢俊义道:你再胡说,可休怪洒家不客气。

卢俊义哼了一声,道:倒要看看鲁兄怎么不客气了,要打架,我可从来没怕过谁。

鲁智深道:端是好笑,当年宋江要赚你上山,让我在林子里与你佯战几回合便走。若不是诱你,岂能放你一马?今日我与你大战三百回合再说。

02

鲁智深揎拳捋袖,左袖挥动做个障眼,右拳呼地击向卢俊义胸口。

卢俊义身形迅疾,急避闪开。鲁智深一拳落空。

鲁智深急追而至,腾挪跳跃,拳风舞动,呼呼风响。方丈之内,尽是拳影。虽然鲁智深身形高大,但使这套拳竟然步随手变,身如舵摆,灵巧矫健之至。

卢俊义虽被笼罩于拳影之下,但不慌不忙,见招拆招,赞道:好一个罗汉拳!

鲁智深使的正是十八罗汉拳。此拳为南拳。以十八罗汉各姿各态,糅入拳理。主要是夺中和护中。中原习武之人,对罗汉拳章法颇为熟悉,但运用如此大开大阖,灵动巧妙,唯有鲁智深是也。

卢俊义不由心中暗赞。且说卢俊义是北方人,对南方拳种虽有耳闻,却不精熟。罗汉手法讲究隔、迫、冲、闪、点、举、压、钩、抄、抛。腿法有腾、滚、扫、弹。

虽然卢俊义不谙南拳,但拳理至近,仗着武功精湛。初始只能不断招架防守,腾挪后跃,并无反击余地。可罗汉拳只有十八手,打过以后,又得周而复始。

卢俊义练武奇才,每日打熬气力,并非无用。只见拳法重复,便能窥得端详。见鲁智深拳法已尽,待他一抬手,便知下一招式要攻他的哪个位置。先发制人,猱身而上,挥掌劈向鲁智深颈部。

鲁智深心中一惊,忙撤手招架。原来是卢俊义防守招架,变成反客为主。且见拳打掌飞,逼得鲁智深连连后退。

鲁智深哇哇大叫,瞥见禅杖插立旁侧。隔开卢俊义的一拳,顺手一抄,禅杖在手。一记禅杖便抡了过去。

卢俊义忙后跃闪躲。顺手腰刀出鞘,只见寒光一闪,迎住了鲁智深当头一杖。

两人一来一往,刀光杖影,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只见卢俊义突然拢刀,向后急跃,掉头便走。

鲁智深挥舞禅杖,急追而至。将要追近,卢俊义倏地单刀挑地,铲起大片沙土,劈头盖脸洒了过来。因相隔较近,鲁智深闪避不及,两眼蒙沙,不能视物。

电光石火间,卢俊义挥刀已攻入鲁智深中宫,欺身上前。却不劈砍,左腿已勾上鲁智深的膝盖关节,左手按住鲁智深胸膛,劲力一吐,大喝一声:给我倒下。

鲁智深轰然而倒。卢俊义踏住卢俊义胸膛,刀尖抵住鲁智深喉头:现在你当如何?

鲁智深揉眼怒睁,大骂道:有本事光明正大打一架,使这种卑鄙手段,算啥英雄好汉!

卢俊义笑道:当年赚我上山,你们又如何光明正大了?

鲁智深哼了一声,道:那是宋当家和吴用的计谋,与我无关。

卢俊义撤刀,挺起身来,道:武松你不愿出手,我自当会找他麻烦,不报燕青之仇,难消我心头之恨。

话毕,长啸一声,纵身而起,迅如闪电,已消失林中。

鲁智深爬起来,望着山巅团团升起的氤氲云雾,长叹一声,缓缓下山。

我是湾火,坚持文化原创。文笔讲究精炼传神。诸位若是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关注,留言指正。谢谢!(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鲁智深和卢俊义,谁的武功高?

谢谢悟空问答!

在《水浒传》原著小说当中,鲁智深与卢俊义相比较,当然是卢俊义胜出的。

在《水浒传》原著小说当中,施耐庵先生,明确指出了,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双”的。而反驳者,往往是强调,说卢俊义与林冲等人,只是马上功夫厉害而已,步战的话,梁山好汉,就要数鲁智深和武松称雄了,诚所谓的“马上林冲,马下武松”嘛!

那么,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子的呢?!马上将军与步战斗士,之间是不是,可以完会割裂开来的呢?!来看看,接下来的例子分析:

(1)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传授九纹龙武艺之时,显然,所传授都是些步战之术。而史进,却能跻身梁山天罡星之列,是梁山马军八骠骑之一。至于王进,大家都知道的,王进的武艺,绝不在林冲之下!

(2)豹子头林冲,从“棒打洪教头”,到“火烧草料场”,再到“风雪山神庙”。以及后来,林冲与杨志的激战等等,从打败洪教头,到搏杀陆谦、管营、差拔等人,可全都是,通过“步斗”,来完成的。而林冲,在梁山上,那可是梁山马军“五虎上将”之一。

(3)卢俊义了,号称“棍棒天下无双”!然后,卢俊义步战方面,最大成就就是,传授养子(义子)浪子燕青,小厮朴天下第一。遇到李逵,手到必一跤。

因此,马战与步斗,不是完全割裂开的。马战厉害,步斗也一样高明。卢俊义,是可以完胜鲁大师的。

更何况,咱们的鲁大师,在与他人搏杀之时,存在两大弱点:一是好酒浮躁,例如“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鲁大师就是发了酒癫了;二是易害饿肚子。譬如,在瓦罐寺,鲁大师被丘小乙和崔道成击败,就是因为饿肚子了。如果,再算上电视剧的情景的话,鲁大师,在上二龙山落草之前,还曾经伤在邓龙的手上过。

鲁智深和卢俊义,谁的武功高?

我认为,不论步下还是马上,鲁智深绝不会输给卢俊义,虽然卢俊义被称为河北三绝,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没有和他比试过的大有人在。必竟鲁智深和卢俊义没有直接交过手,不能武断的认为卢俊义就比鲁智深强,这要从书中描述的重要情节来分析。从力量方面讲,鲁智深绝对压过卢俊义,从武艺内功方面讲,鲁智深也远强于卢俊义,拔垂杨柳、掌断半山亭就是例子,从武艺方面讲,也是达到了精湛绝伦的地步,和鲁智深交过手的高手无一例外的都为他的武功大加赞扬和佩服,称他功夫了得、手段高,鲁大师喝多了竟然能徒手将二百多手拿武器的僧人打的落花流水,趴下一大片,这样的功夫谁人可比。诚然,卢俊义的武艺也非常了得的,但从这两个人的实力全面综合分析,鲁智深的战斗力肯定要占强势。如果两人真的交上手,估计打多少回合也分不出胜负,若拼命死战,鲁智深绝对可以笑到最后。

鲁智深和卢俊义,谁的武功高?

鲁智深和卢俊义都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梁山大聚义之后,鲁智深和卢俊义都位列于三十六天罡之列,同时卢俊义是居宋江之下,位居梁山第二。

鲁智深和卢俊义谁的武功高呢?

鲁智深虽然武艺高强但鲁智深要和卢俊义相比,肯定是卢俊义厉害。无论是武功、威望,卢俊义不仅在梁山、而且在整部水浒传中,都要高于鲁智深的。

卢俊义在水浒传中,是很直白的写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双,所以卢俊义无论在梁山上,还是在整部水浒传中,卢俊义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也因为这个原因,卢俊义虽然上梁山较晚,但他却能坐梁山第二把交椅。

同时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双,这也是卢俊义能傲视梁山群雄的资本。

在水浒传中,梁山有五虎将,最厉害的是关胜和林冲,梁山招安后,梁山人马东征西讨,在战场上,每当关胜或者林冲跟敌人交手的时候出现打平的情况,只要卢俊义一出场就能打破这样的局面,卢俊义都能很轻易地打败敌人。所以卢俊义是强于林冲的。

同时晁盖被史文恭射死,梁山要给晁盖报仇,但身为五虎将之一的秦明只和史文恭交手没多少回合,就被史文恭轻易打败,秦明武艺虽然比林冲稍逊一点,但还是很厉害的。

史文恭能轻易打败秦明,可见史文恭的强大。而林冲也是不能战胜史文恭的,不然也不会轮但卢俊义杀死史文恭。

而林冲和鲁智深相比,林冲要稍微高于鲁智深,但林冲要低于卢俊义,所以鲁智深和卢俊义相比,始终是卢俊义的武功高。同时鲁智深虽然武艺高强,但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怕饿,这一点书中是多到的。

鲁智深在平定方腊后,在回京的途中,坐化圆寂,也说明鲁智深修成了正果,这个结果对于修佛之人还是不错的,同时鲁智深还是跟佛有缘之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