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空调的“抽湿”是什么原理?

夏季,空调再次为我们服务。在南方,尤其到了梅雨季节,室内空气湿度增大,人们常常用到空调的“除湿”功能。空调的“除湿”是怎么回事?它是什么原理呢?

所谓空调的“除湿”,说的简单点,就是空调自动控制的间歇式制冷。

大家都知道,空调在制冷的时候,室内机的蒸发器温度很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湿气在流经蒸发器的时候,会在蒸发器上面结露,这些露水结多了,就会流到下方的接水盘,再通过排水管流到室外。

当空调处于“除湿”状态时,室内机的风扇转速降到最低,压缩机则是启启停停,间歇性做着制冷工作。这时候,产生的制冷量,大部分都用来将湿气变成冷凝水,只有一小部分的制冷量维持着制冷作用。

当室内温度有所降低时,压缩机就会停止工作,室内温度随之升高,当室内温度比设定温度升高1度时,压缩机再次启动。如此不断的循环,既可以让室温保持较低的温度,也可以快速的将湿气转化为冷凝水排出室外。

一般来说,空调设置在“除湿”,空调的制冷都是自动调整到一个适宜的温度,以保证蒸发器高效率的结露、排水和维持室内温度的平衡。

鉴于空调除湿的工作原理,人们对开启“除湿”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开“除湿”,压缩机间歇性工作省电。还有人认为压缩机频繁的启停,会影响空调的使用寿命。总之,对于空调的“除湿”功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认为是这样吗?

家用空调的“抽湿”是什么原理?

家用空调的“抽湿”是什么原理?

♦家用空调的抽湿原理,它是利用空气中的水分遇冷被冷凝成水的原理。家用空调除湿是以降低空气湿度为主,降低温度为辅;而空调制冷是以降低空气温度为主,降低空气湿度为辅。

抽湿则可理解为间断制冷,风速为低速,使空气中水分更容易附着在空调机蒸发器上达到除湿的目的,但降温不明显。当房间内又热又潮湿时选制冷,不太热湿度大,则用抽湿。

抽湿湿与制冷它们两者之间的明显区别:制冷是连续工作至你设定的温度,同时也在连续抽湿;而抽湿则可理解为间断制冷,风速为低速,使空气中水分更容易附着在空调机蒸发器上达到除湿的目的,但降温不明显。当房间内又热又潮湿时选制冷,不太热湿度大,则用抽湿。

空调抽湿时室内的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吸热。当房间里的空气被室内的风机吸入,并通过蒸发器时,借助空气中的水分被冷凝成水,然后汇入排水管引到室外排掉,房间空气中的部分水分就这样被排掉了。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由除湿前的70%以上,降低到50%左右,给人以干爽的舒适感觉,摆脱了除湿前的浑身上下湿漉漉的难受。

家用空调抽湿的作用总结以下几点:

1、它可以让空气湿度保持在令人舒适的范围(在夏季室温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至50%左右人体感觉比较舒适,在冬季室温20℃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左右)。因为空气湿度过于干燥和过于潮湿,都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当室内空气湿度过大的时候,开启空调除湿功能,可以让人感觉干爽舒适。

2、让室内温度保持在舒适的状态内。除湿模式其实也是有一定的降温作用的。而又没有像空调开启制冷模式那么冰冷的感觉。除湿模式可以保证室内温度保持在一个令人舒服的状态内。有时候用除湿模式代替了制冷模式,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3、除湿模式比制冷模式省电。这个可能好多人都还不知道,但事实上是除湿模式又可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还可以比制冷模式更省电。时常开启除湿模式,还是比较不错的。

知足常乐2022.3.25日于上海

家用空调的“抽湿”是什么原理?

通俗一点讲,所谓家用空调抽湿,就是夏季除去一些室内空气中所含的水份,以降低湿度。由於空气中的水蒸气饱合度,绝对湿度与气温都有一定关係,当热天室温高时,空气中在这一温度下含湿量是比较髙的,而随着室温在空调作用下降低时,空气中的含湿量就多於此低温度下的饱合湿度,就会将这些多余水份凝结在蒸发器上此水排除室外。使室内空气只趋于或保持该低温下的相对湿度理想值(65%左右,而绝对含湿量小了)这样人体才会舒适。

家用空调的“抽湿”是什么原理?

空调抽湿原理

1、水蒸气饱和与冷凝

先说水蒸气饱和,温度越高,室内空气所含的水蒸气越多,温度越低,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越少。因为温度越高,饱和蒸汽压越高,单位体积空气中的饱和水分含量就可以越高,温度越低,饱和蒸气压越低,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也会降低。

饱和蒸汽压:在密闭条件中,在一定温度下,与固体或液体处于相平衡的蒸气所具有的压强称为饱和蒸气压。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饱和蒸气压,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大于溶液的饱和蒸气压;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的饱和蒸气压小于液态的饱和蒸气压。

冷凝:当水蒸汽遇冷,就会凝结成水珠,由气态转化为液态。这点大家比较熟悉,日常生活冷凝水比较常见,是因为当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饱和蒸汽压下降,而允许存在的饱和水分含量也会下降,所以有一部分水蒸汽就会出现凝结,形成水珠。

2、空调抽湿原理

空调在制冷和专有的抽湿功能下,均是通过降低温度形成冷凝水来降低湿度。制冷降低湿度是因为室内空气温度下降,其中所含的部分水蒸气必然因温度下降而凝结成水珠。而抽湿功能,同样是利用降低空气温度,将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在空调室内机冷凝管上,然后从排水管导出到室外。

A、制冷时抽湿

夏季空调打开时,压缩机工作,冷媒系统工作将温度较低的冷媒运输到室内机冷凝管,室内风机工作,将室内空气抽入并同时吹出,经过室内机的散发器,冷凝器,室内空气温度降低,在空气经过散发器温度下降后,就会在空调内机的冷凝器处形成凝结水珠,这些水珠会自然掉落到集水槽,然后流入排水管,通过排水管排出室外。

B、除湿功能下抽湿

与空调制冷时温度下降水汽凝结的原理一样,只不过除湿功能打开除湿,空调它是保持室内恒温的,所以室内空气进入空调内机先经过散发器空气温度下降,经过冷凝器凝结水珠后,在进入加热区,温度上升到正常室内温度后,吹到室内。这样可以在保持室内温度正常的情况下进行除湿,因为在南方梅雨季节,或者天气比较冷的潮湿季节,室内湿度很大,温度低,如果制冷进一步降低室内温度,会导致室内阴冷潮湿,身体不适。

家用空调的“抽湿”是什么原理?

抽湿运行的作用是将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冷凝水排出室外,从而达到降低室内相对湿度的目的。当空调器的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使蒸发器表面温度降低很多,这使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产生遇冷液化成水的现象,这些冷凝水将流到接水盘经出水管而排出室外。这就是空调器能除湿的工作原理。

家用空调的“抽湿”是什么原理?

在夏季,空气中的湿度很大,特别是雨后和闷热的天气。此时如果开启空调,空气中的水气遇到空调蒸发器的低温就会附着在上面凝结成露水,再经过集水盘和管道排出室外,所以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会同时起到抽湿的效果。下面一起来看看空调抽湿的相关知识吧。

一、空调抽湿标志

空调抽湿标志:一般空调抽湿是空调必备的功能,空调抽湿标志也是空调遥控器应该有的说明,但是很多人对空调抽湿标志不了解,一般空调遥控器上分为雪花也就是制冷 ;太阳就是制热 ;风叶就是送风;水滴就是我们的抽湿啦;三角号就是自动;空调抽湿标志一般在遥控器上显示为水滴的按钮。

空调抽湿原理:空调在两种模式下有抽湿功能分别为制冷模式和独立抽湿模式。

1、制冷模式:这是任何空调器都具有的模式,也是空调器最基本的功能。

2、独立抽湿模式:这种方式被业内人士称为恒温抽湿,它的基本原理是将通过蒸发器被冷却了的空气再加热到原来的温度,然后再送入室内,这样室内环境在湿度下降的情况下保持了相对恒定。

二、空调抽湿原理

空调抽湿工作原理:空调抽湿的工作原理,简单说是利用空气中的水分在进入抽湿器蒸发器时冷凝结霜,然后积聚滴出,排入下水口,从而达到降低空间湿度的目的。其原理与空调器制冷模式时的抽湿原理类似。

加热出风口温度的方法也是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电热元器件来加热通过蒸发器后的空气。这类空调在室内机设有电热器件,当空气通过蒸发器析出冷凝水后,再由电热器件加热这部分已经降温的空气,使变频空调出风口与进风口的温度保持基本一致;另一种是利用冷凝器产生的热量加热被抽湿的空气。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加关注。

每日分享装修干货。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