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成功了,再恢复一日三餐正常吃,也坚持运动,会不会反弹?
我从135斤减到105斤后,没有反弹,并没有恢复到135斤之前的一日三餐,因为我是经历了1个月深度减肥,平台期,又经历了1个月的持续减肥,再来到了105斤,说实在话,已经差不多忘记了135斤之前的一日三餐是什么呢,我的切身体会,这些都不重要,为什么要恢复之前的饮食呢,既然调整好了,就按照当下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继续走下去就可以了。我说说我自己的一些做法吧。
减肥期间已经养成的好习惯需要继续坚持下去,成为自己目前乃至以后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想着成功了,就回去了,没有什么减肥措施,是包后面的余生一直瘦下去的,只有好习惯的养成。
一、每天充足的水分每天1500毫升白开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千万不要小看了白开水,多喝水比任何补品都有效果。减肥期间大概在1500-2000毫升,减肥后,仍然是这样的习惯。
二、饮食上的习惯1.饮食以清淡为主,油炸食品、腌制食品、蛋糕、小零食、饮料奶茶就尽量不要吃了,少油少盐少糖,肉类选择牛肉、鸡肉、鱼、虾等,尽量不吃猪肉羊肉等,主食是面食尽量不吃,可以吃些粗粮,像小米、黑米、玉米、燕麦、糙米、红薯等。
2.吃饭有规律,晚上在6点半前结束,不吃主食,以青菜为主,青菜类的含膳食纤维丰富,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清肠排便。
3.依然控制量,每次把自己吃的定量为一小盘,吃完就离开,不要因为做饭多了就自己吃掉,那还不如做得少一些,现在的生活条件,身体积攒的油水都很多,哪有太饿的时候呢。
当每天晚上睡觉前有略微饥饿的感觉最好,但不要太饿了,晚上睡觉消耗得更少,这样可以避免肉肉的囤积。
三、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运动是不可缺少的,无论做什么运动,都需要坚持下去。比如 步行、慢跑、瑜伽、跳绳都可以,平时上下班多步行,不开车乘车,周末没事就和朋友们去附近的山上爬山之类的都可以。
四、生活习惯1.早睡早起,不熬夜,熬夜是最伤身体的一种行为,熬夜影响人体的基础代谢能力,不但对保持身材没有任何好处,还会对健康也不利。
2.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少刷视频等快餐式的,身材和气质可是需要双重修炼的。
3.淡定从容,心态好,不急不躁,尤其是现在因为口罩等外部原因,人们大多数比较浮躁,更应该自省内心,因为外界的因素改变不了,学会宽容与沉默。
我是小溪,一个美食瘦身减肥健身的普通人,分享我的各种小妙招,关注我,我们一起变瘦变美吧
减肥成功了,再恢复一日三餐正常吃,也坚持运动,会不会反弹?
减肥成功后仍坚持运动,但恢复正常饮食,会不会反弹呢?粗糙地回答一下:大概率会反弹。不过在展开具体的讨论前,我们先要对“反弹”做一下定义:
减肥成功(体脂率处于正常范围内)后的体重反弹,是指从肉眼可直接观察到又胖了,或者通过测量发现体脂率又超出了正常范围上限,以男性为例,即体脂率超过18%。对于“反弹”做定义是为了讨论的方便,每个减肥者都可以自行定义反弹的标准。如此才能判断自己是否反弹了,以及反弹的严重程度。哪些原因造成了运动减肥成功后的反弹呢?
原因1:错误地认为“减肥有终点”即便减肥者没有说“减肥有终点”,但如果没有做好长期运动的准备,而是认为等减肥成功了就能大吃一顿、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或者可以停止运动了,那么就是在潜意识里认为“减肥有终点”,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减肥问题。事实上,那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我们会发胖?无非是“吃多动少”。虽然年龄增长造成的新陈代谢水平放缓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吃多动少”这种生活方式是造成肥胖问题的主因。身体并不是一天就胖起来的,而是不良生活方式日积月累的结果。再看看那些人到中年、老年,仍旧保持良好身材和健康状态的人们,运动是不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早在上个世纪的报告中就说,“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所以,想要保持怎样的身材,那就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恢复到减肥前的生活状态,那么肥胖问题仍旧会卷土重来。
想要长久地保持美好的身材,那就得长久地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其中最主要的就只有两条”控制饮食、坚持运动“。
原因2:饮食无度是造成肥胖问题的首要原因有些减肥成功的小伙伴显然不愿意放弃美食的诱惑,所以才期望在不控制饮食的情况下,通过坚持运动达到保住”减肥成功果实“的目的。
我们不妨复习一下减肥公式”热量摄入<热量消耗=瘦下来“。在这个公式中,热量摄入就是我们吃进去多少热量,热量消耗部分除了基础代谢和少量的食物热效应外,就是运动对于热量的消耗。单就公式本身来看,只要一日三餐的正常饮食摄入的热量小于热量消耗部分,那么不让自己再度胖起来是可以实现的。
然而实际的问题是,什么才是”正常饮食“呢?例如爱吃油腻食物的人认为,每餐都有油腻食物就是他的”正常饮食“,但显然对于确保这个公式成立没有帮助。不过就算你不是一个吃货,现代食品工业提供的各色食物产生的热量,也足以抵消运动的努力。御行君曾查询过某种知名巧克力100克重的热量值,高达600余千卡,但就算是普通的餐馆里的二两炒面也有400千卡的热量。而一个有能力连续跑1小时的运动者,1小时也只能消耗掉500至700千卡热量。结论就是,指望不控制饮食只运动来保持理想体脂率、不反弹,几乎没有可能性。
在御行君看来,所谓”饮食无度“并非是胡吃海塞、大鱼大肉。如果你想保住好身材,却没能控制住热量的摄入,造成超过热量的消耗水平,那么就是”饮食无度“。原因3:运动能够减肥只是一个概说,是否能保持理想体脂率还涉及更多因素运动可以减肥,只是一个概说,即大方向正确,实际能否达到减肥,至少涉及运动频率、强度和时长问题,相当复杂。比如一个月才运动一两次的人,虽然每次可能都会打2小时的球,但和每周运动三次,每次40分钟的人相比,前者没有健身层面的价值,后者才具备累积健身效果的作用。每次有氧运动时长达到30分钟以上,是消耗足够脂肪的保证。而过低的运动强度,则意味着要用更长的时间来实现热量的消耗,比如散步的人能够减肥成功的概率很小,除非他将每次散步的时长延长到3至4小时或更长,谁这么有时间来散步减肥呢?
另外,还会面临平台期问题。由于身体一定会对运动和饮食方案做出适应,减脂效果就会衰减直至消失。不对此做出调整的话,几个月、几年陷在平台期无法进一步减脂,甚至体脂率有回升都有可能。有不少不控制饮食的长期运动者,也会患有脂肪肝,就很能说明问题。
实际上,不让体重大幅反弹并非难事,这取决于运动和饮食两者在热量摄入和消耗上的消长关系。但如果想长期保持一个理想的体脂率,不控制饮食几乎没有可能。反之,控制饮食也会让防止反弹和保持理想体脂率变得更为轻松!
减肥成功了,再恢复一日三餐正常吃,也坚持运动,会不会反弹?
减肥没有什么成功不成功的,我从200减到120,又从120复胖到185,总结的经验就是,节食减肥非常有效,但不持久,如果恢复饮食肯定会胖回去,但是运动配合饮食控制的减肥,相对比较稳定,我现在稳定在150,偶尔多吃点体重也能回落,然后食欲比以前控制的好多了,经常喝牛奶,对控制食欲很有效果,减肥别想着一劳永逸,瘦子还会长胖呢,何况你原来就胖,脂肪细胞是有记忆的,保持合理的运动,避免长期高脂高糖,对健康和减肥都有好处。
减肥成功了,再恢复一日三餐正常吃,也坚持运动,会不会反弹?
作为一个从150斤减肥到110斤并已成功保持两年的我还是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很多人减肥都有这样一种心态,等我减肥成功后我要去吃一顿大餐犒劳自己,等我减肥成功后就可以放飞自我的吃了,殊不知还有一句话叫:“一顿回到减肥前。”
不错,我也曾经这样想过,就是严格控制饮食,瘦了几斤以后就忍不住要去吃一顿好的。我用过什么三日清水断减肥法、21天减肥法、七日苹果减肥法……等等等等。
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减下来之后,大脑就会给你传播你快要饿死了,快吃点,快吃点,然后你就会不受控制的进食,然后就是满满的负罪感。
题主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回答,第一,如果你是依靠改变饮食习惯,调整丰富饮食结构加上日常的锻炼这样慢慢慢慢一步一步减肥下来的,那么,你的基础代谢没有被损伤,恢复正常的饮食只要不是天天那种大油水的食物,就是家常的一日三餐,注意合理控制晚餐摄入,再加上保持良好的锻炼习惯,是不会复胖的。
另一方面,如果你是像我之前那样靠严格控制摄入减下来然后恢复一日三餐,那么是肯定是复胖的,而且有可能还会患上暴食症,运动再多都没用!
减肥成功了,再恢复一日三餐正常吃,也坚持运动,会不会反弹?
您所谓的“减肥成功”,只是把体重秤上的数字降下来了而已;您所谓的“正常吃”,就是按您胖着的时候那样吃,难道您忘了您正是那样吃才胖的吗?您那样吃=胖,所以那样吃才是不正常的吃呀!至于运动能不能减肥,难道您不认识那个叫猪八戒的著名人物吗?
这样的早餐,能减肥哟
真正的减肥成功,是要彻底纠正掉您不良的饮食习惯。很多减肥的人都把“胡吃海喝”理解为“正常吃”,把“营养餐”理解为“减肥餐”,把“减肥餐”理解为“节食餐”,其实,只有真正的营养餐才能减得了您的肥,只有吃了不胖的饭才叫正常的饭!
这样的午餐,能减肥
而您念念不忘的“正常吃”,只是一种贪图油盐糖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人的本能,没什么好害羞的,但若您不想继续胖、不想越减越胖,还是有办法克服的,我的方法就是吃水煮菜(三餐所有的菜都水煮,吃的时候会适量搭配自己喜欢的酱料),坚持十多年了,现在42岁,体重保持在48kg左右,自己很满意。
最后啰嗦一句,能让您彻底告别肥胖的,唯有正确的饮食习惯,一般的运动,只能塑身。
▲减肥晚餐
减肥成功了,再恢复一日三餐正常吃,也坚持运动,会不会反弹?
首先要弄清楚在减肥期间是否有意减食了?如果饮食正常,那么继续坚持运动,体重不会反弹。否则减肥成功不一定就是因为运动,而与节食有关系。在后一种情况下,若正常饮食,必须加大运动量,以消耗更多的热量,体重才有可能不会反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