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值同是500,为什么有人频发痛风,有人却不疼不痒?
痛风的发作及频率,不是与我们测量的尿酸值大小对等的,这点大家先要非常明确!
为什么说尿酸值大小不等于痛风发作频率?首先,大家想想我们每次去医院查尿酸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基本上都是从我们手臂抽取静脉血,那这其实就很直接的告诉我们一个真相,我们检查的尿酸值属于血尿酸,即血液中尿酸水平!
接着,我们再想想痛风的发作,痛风导致症状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第一跖趾关节的疼痛,当然还有人是足背或者踝关节等关节疼痛,但这里面终究离不开关节!
那么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血尿酸水平的高低与我们痛风发作引起关节疼痛的关系问题了。大家都知道我们人体的血液是在血管内流通的,而且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断回心和流出,这当中根本涉及不到关节中血液的流通,那么这种血尿酸高对我们关节的影响自然而然就不会是直接的关系,它们之间要发生点什么,必然需要一个流通的过程!
就好比只有等到水里的盐浓度太高了,才有可能慢慢被析出来一样,血尿酸同样如此,只有等到尿酸在我们的血液中达到饱和(即超过我们的正常值,男的及绝经后女性420,绝经前女性360),才有可能在我们的组织关节中析出尿酸盐结晶,最终导致痛风。
因为所谓痛风,是指由尿酸盐沉积导致的一种晶体相关性关节病!
而其最主要的病因是高尿酸血症,但不是立马致病因素,需要一个析出沉淀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一般情况下需要3-5年左右,当然也有的人更长时间!
所以,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平时同样测出尿酸500的人,一个频发痛风,一个不痛不痒,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得高尿酸血症的时间不同,尿酸沉积到关节的多少也不一样有关!
当然,除了这个主要的原因,还有就是每个人对关节尿酸盐结晶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的组织关节对尿酸结晶敏感,很容易诱发致痛因子前列腺素,就相比更容易出现疼痛,而有的人关节没那么敏感,那么它痛风发作的频率也就低一些,换句话说,同样是尿酸高,有的人容易诱发痛风,这完全是体质问题!
还有就是跟环境因素有关,比如痛风发作晚上发作的多,痛风发作部位以第一趾骨关节发作的多,这些等等,都是因为关节周围环境比如酸碱度、冷暖度等影响导致的这些尿酸盐结晶更容易沉积发作!
最后一个因素原因,是大家没法改变的,所有的痛风,包括原发性痛风,不说继发性,都跟多基因遗传,或者单基因遗传有关,而这当中遗传度是不一样的,发作频率也就不一样了!
尿酸值同是500,为什么有人频发痛风,有人却不疼不痒?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朋友们关心的问题,为何同样的高尿酸问题,尿酸值同样是500左右,有的人痛风好几次了,而有的人去从未发作过痛风,跟正常人似的?
很多朋友都知道高尿酸会引发痛风,却不知道,实际上有很多高尿酸问题的患者,也有可能长期高尿酸,而并不会发作痛风,也并没有一个尿酸值,到了这个值以上,就一定会发作痛风,因此,是很难通过尿酸水平的高低来判断是否会发作痛风问题的。但有两点一定要说清楚——
1. 的确是尿酸值越高,痛风的发作风险几率越大;
2. 高尿酸未发作痛风,不代表高尿酸对身体没有危害,同样应该引起重视。
高尿酸不是一定会引发痛风问题,但尿酸值越高,痛风发作几率越高高尿酸并不是一定会引发痛风问题,高尿酸是痛风发作的生理基础,由于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尿酸盐出现过饱和析出结晶,这些细小的结晶最容易沉积于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下肢的关节腔等部位,这些沉积的尿酸盐在某些诱因的刺激性,引发身体免疫系统的应答机制,导致出现红肿,剧烈疼痛等症状的关节炎性反应,一般称之为急性的“痛风”问题。
痛风之所以发作,往往是有一定诱因的,比如一次性大量饮酒,比如受凉,比如大量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外伤,过度疲劳等,这些诱因看起来挺杂乱的,没有什么规律,其实总结起来,主要包括2个方面——
一是这个诱因导致了尿酸盐水平的剧烈波动,比如一次性大量饮酒,酒精会促进尿酸的生产,还会竞争性的抑制尿酸盐的排泄,会导致体内血尿酸浓度的急剧升高,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发生痛风问题,而受凉,温度降低,尿酸盐的溶解度下降,大量的高嘌呤摄入,外源性的升高尿酸浓度,这些都是导致痛风发作的重要诱因;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循序渐进,有时候服用药物降尿酸,尿酸速度下降过快,导致血尿酸浓度出现剧烈扰动,同样可能会因关节上沉积的尿酸盐结晶的复溶速度过快,而诱发痛风问题。
第二个引发痛风的诱因,就是体内ATP的大量消耗,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所致。比如外伤,过度疲劳等等,这些都是因身体的免疫力下降,而导致尿酸盐结晶刺激身体免疫系统反应,从而导致痛风的发作诱因。
这些诱因,再加上个人体质的不同,于是就导致了痛风发作的不确定性,有的人尿酸500,从来没发作过痛风问题,而有的人尿酸还不到500,却经常的发作痛风,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除了考虑个人体质的差异外,在生活上注意避免上述诱因也是很重要的。
但千万不要认为,尿酸值的高低与痛风的发作没有任何关系哦。随着尿酸值的不断升高,痛风发作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大,研究数据表明,高尿酸患者发作痛风的平均尿酸水平是520μmol/L左右,而尿酸高于600μmol/L的高尿酸患者,出现痛风的几率会大大升高。
高尿酸痛风不发作,并不代表对身体没有危害实际上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尿酸一直在升高,多年下来也没有发作痛风,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这种情况就代表高尿酸没问题,不伤害身体了吗?当然不是的!我们来看看长期高尿酸对身体带来的健康危害——
长期的高尿酸如果不积极控制,即使没有发作痛风,尿酸盐在关节上的沉积也是一直在进行的,有一种情况,之所以尿酸值很高,但痛风并没有发作的情况就是,这种患者的尿酸盐沉积一直比较均匀缓慢,因此,痛风发作的几率反而更低,但如果不积极的控制高尿酸,多年的尿酸盐沉积,就会在身体的很多部位形成痛风石,关节部位的慢性痛风石逐渐变大,就会影响关节的活动能力,最终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问题,最终甚至会导致活动受限,痛风石溃破,感染等大问题。
高尿酸血症如果不控制,尿酸盐结晶会形成影响的另一部位就是肾脏,尿酸盐的结晶会影响肾脏间质,逐渐对肾功能形成影响,尿酸盐结晶还可能在肾脏聚集形成尿酸性肾结石,引发肾脏的急性损伤等问题,如果不注意这些问题,最终导致肾脏功能受损甚至出现肾衰竭,就真的是大问题了。
除此之外,高尿酸血症患者还会影响血糖代谢,新发糖尿病的几率也要远高于非高尿酸血症患者,另外,高尿酸血症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同样也是应该考虑的风险因素。
因此,高尿酸不发作痛风,绝不代表我们的高尿酸没有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了高尿酸问题,一定要积极的进行干预和控制,低嘌呤饮食,限制饮酒,加强运动,控制体重,避免熬夜,这些方面都是有助于高尿酸调理的重要生活方面,而对于通过严格生活调理仍然居高不下的朋友,可以考虑就医寻求帮助,遵医嘱用药物来配合调理高尿酸问题。
尿酸值同是500,为什么有人频发痛风,有人却不疼不痒?
尿酸同样是500,但有的人反复发作痛风,有的人却毫无症状,这样的情况对于痛风的患者来讲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是上天比较眷顾没有得痛风的那个人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在仔细的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为什么尿酸高了会容易痛风,那么尿酸高了是否就一定会痛风?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高尿酸血症可以说是痛风的病理基础,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血液当中正常能够容纳的血尿酸浓度不应该超过420,如果超过了这个值,就有可能形成过饱和状态,而形成尿酸盐结晶,这些尿酸盐结晶会沉积在我们的身体多个部位,尤其是距离心脏比较远的部位,例如肢体远端和关节的部位。
这些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就像一根根细小的针,在数量比较少的时候,它们会潜伏起来,并不会惹出太大的祸端,但如果当它们沉积的越来越多聚集在一起,逐渐形成了比较大的力量,就有可能在一次暴饮暴食,或者是一次寒凉以后,导致痛风的发作。
那么是不是血尿酸超标了就一定会形成尿酸盐结晶,导致痛风的发作呢?还真不是这样,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理解为血尿酸超标的越多,超标的时间越长,形成尿酸盐结晶,最终导致痛风发作的几率也就越大。有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的血尿酸达到了540这个程度,就会有5%的几率形成尿酸盐结晶,如果常年超标,形成尿酸盐的几率将会越来越高,如果超标5年这个几率会高达20%。
虽然这个几率已经很高了,但我们要知道这不是100%。
另外也有一些研究显示,如果有1000个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血尿酸均超过了600,那么在一年内将会有70.2个人发作为痛风,随着时间的累积,最终会有30.5%的人痛风发作,但也不是100%。
明白了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再来谈一谈为什么尿酸值同样是500,有人发作为痛风,有人毫无症状。
患高尿酸的时间不同假如两个人的血尿酸都是超过了500,但一个人刚刚超过500或者是超过500这个值的时间不久,那么他发作为痛风的可能性将会明显的降低,而如果一个人的血尿酸同样为500,但是他已经长达10余年或者是更久的时间均超过这个值,那么他发作痛风的可能性一定会更大。
饮食习惯不同我们假设两个人的血尿酸均为500,而且尿酸升高的时间也是一样长,那也不一定都会发作为痛风,因为有的人是因为饮酒导致的尿酸异常,而有的人单纯的是因为饮食导致的尿酸异常。
根据2016年的高尿酸治疗指南,对于高尿酸血症的男性人群来讲,诱发痛风发作的首要原因就是饮酒,而饮食因素排在第2位,剧烈运动排在第3位。如果是长时间饮酒导致的高尿酸,那么发作为痛风的几率将会更高。
作息习惯不同另外作息习惯的不同也是导致痛风发作的因素之一,比如同样都是高尿酸血症的人群,饮食习惯也相同,尿酸的值也一样。但其中一位不需要长时间的熬夜,生活作息比较规律,而另一位需要长时间的熬夜,经常在夜间吃外卖,休息的环境也不是特别的好,经常着凉,那么这样的作息习惯就很有可能导致痛风的发作。
基因不同另外有一点也非常的重要,那就是基因因素。根据已知的研究,有几十种的基因因素是与痛风发作相关的,有的基因因素发生了突变,会导致患者通过尿液排泄尿酸障碍,于是造成高尿酸血症,而有的基因突变会导致人们通过肠道排泄尿酸障碍,造成高尿酸血症。
每个人的基因又是不相同的,所以有一些人即使尿酸稍高,但不会发作为痛风,而有一些人尿酸高就很容易发作为痛风。
不发作为痛风,就可以嘲笑痛风患者啦?那么是不是代表着两个人尿酸一样高,那个没有发作为痛风的朋友就可以嘲笑发作为痛风的那位患者呢?
这样做就完全错了,因为只要血尿酸高于异常,不仅会导致痛风的发作,长时间的处于高尿酸血症的状态还会导致其他的问题。
前面已经说到了,长年的处于高尿酸血症的状态,非常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这些尿酸盐结晶非常容易沉积在关节内,但也容易沉积在肾脏,非常容易造成肾结石,当结石形成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会造成患者的肾绞痛、尿路感染,慢慢地会损害肾脏的功能,严重的可能导致肾衰竭。
另外根据现在的研究显示,长年的处于高尿酸血症的状态还会增加人们患高血压、糖尿病、甚至增加已经有冠心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所以说,对于还没有发作为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讲,一样要非常重视自己的高尿酸状态,要积极的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将尿酸控制下来,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没有发作为痛风是幸运的,这会痛风相比也仅仅是五十步步笑百步而已。
那么,如何降尿酸呢?其实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如何降尿酸,比如要严格的控制饮食,少摄入长时间熬煮的肉汤,大量的红肉,长时间熬煮的火锅汤,动物的内脏以及海鲜等,要知道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可以将血尿酸下降10%~18%左右。但真的能坚持不吃这些饮食的人相对来讲是比较少的,比如有一些降尿酸的人群可以坚持1~2个月低、中嘌呤饮食,但是时间太久,对于以前喜爱食物的渴望将会越来越强烈,往往最终都会失去控制,所以对于通过饮食来控制尿酸来讲,坚强的意志力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想要将尿酸控制到正常也需要多喝水,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游泳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这样可以系统的将尿酸慢慢地控制下来。如果通过2~3个月的饮食,以生活方式干预,尿酸仍然不能达标,仍然居高不下,那么可能要寻求专业风湿免疫科医生的帮助进行药物降尿酸。
总结导致一个人痛风发作的因素真的非常多,比如饮食习惯,比如运动习惯,比如是否有遗传因素,又比如作息习惯是否正常,我们不能通过一个人的尿酸值来评估是否会发作为痛风,这是不科学的。
对于两个尿酸值相同的人来讲,互相比较是否发作为痛风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前面已经提到了,这是属于五十步笑百步的行为。无论是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还是痛风的病人,都应该积极的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尿酸控制达标,尽量不使高尿酸血症以痛风严重影响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享受健康正常的生活。
您觉得呢?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高尿酸这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尿酸值同是500,为什么有人频发痛风,有人却不疼不痒?
您好,微医君来为您解答。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高尿酸≠痛风,不过高尿酸与痛风密切相关,并且是痛风的发病基础。一般情况下,高尿酸时不一定会痛风,只有当尿酸盐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下来造成损害才会出现痛风。据统计仅5%~12%的高血尿酸者发生痛风。不过一些高尿酸血症者,虽然已有尿酸盐结晶沉淀,但由于其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吞噬功能减弱,使痛风的发作症状呈现轻微乃至不易察觉。一般,血尿酸水平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出现痛风的几率越大。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时,受个体差异影响,血尿酸水平不一定都高。
所以,受个体差异影响,即使尿酸值同是500,有的人频发痛风,有的人却没有任何症状。
但不论有无症状,只要抽血检查后明确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者都应加以重视并积极干预治疗:
①一般认为,血尿酸的浓度在416~476μmol/L以下的无症状者,可先饮食控制为主,暂不用药治疗。而经饮食控制而血尿酸浓度仍在416~476μmol/L以上,每年急性发作2次以上者、有痛风石或尿酸盐沉积者,以及有肾结石或肾功能损害者,均应该使用降血尿酸药物。降血尿酸药物包括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两类,前者常用的药物如羧苯磺胺(丙磺舒)、苯磺唑酮、苯溴马隆(立加利仙)等,后者常用的药物为别嘌呤醇。
②长期控制的用药选择,常根据患者肾脏功能及24小时尿酸排出量决定。每日排出尿酸量低于600毫克及肾功能良好者,可用排尿酸药;肾功能减退及每日排出尿酸量高于600毫克者,应选用抑制尿酸合成药;血尿酸增高明显及痛风石大量沉积时,亦可两者合用,以加快血尿酸下降及痛风石消退。
微医君温馨提示:具体用药情况,建议携带病历资料前往医院,经专科医生诊疗后指导用药。【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后,更多健康知识等你来 微医 了解】尿酸值同是500,为什么有人频发痛风,有人却不疼不痒?
尿酸盐值500umol/L,为什么有的人频繁发痛风,而有人却不痛不痒?这种情况的发生与个体差异有关,同时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都会发生痛风,相关统计显示,仅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生痛风。痛风发生的前提是我们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饱和度,出现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等组织处所导致。一般情况下,当正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八小时以上测得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420umol/L,就应考虑高尿酸血症。而我们每个人的机体状况不同,各自的饱和度也不一样,有的人血尿酸升高一点就会发生痛风,而有的人即使血尿酸水平高到600多,甚至更高,也没有痛风发生。为了预防痛风的发生,我们需要控制血尿酸水平,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可配合使用降尿酸药物,以稳定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等并发症的发生。建议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多饮水、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差或血尿酸水平超过540umol/L或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血尿酸水平超过480umol/L或有痛风等并发症发生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建议使用降尿酸药物。大家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尿酸值同是500,为什么有人频发痛风,有人却不疼不痒?
高尿酸血症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不仅患病人数逐年增多,而且发病年龄渐趋年轻,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肾脏损害、血管炎性损害的重要原因。那么,尿酸500umol/L的患者,为什么部分患者会发生痛风,部分患者却毫无症状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虽然高尿酸血症会引起痛风,但尿酸高到什么程度会发生痛风,尚无确切数值。是否会发生痛风,与血尿酸水平、是否为易感人群、生活方式均相关。血尿酸水平越高、病程越长,发生痛风的几率越高;若家族中有痛风发作的患者,说明你可能也为易感人群,发生痛风的几率高于普通人群;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长期摄入大量高嘌呤食物、长期大量饮酒、剧烈运动、饮水较少以及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过少等,发生痛风的风险相对较高。据统计,大约5%-13%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生痛风,男女性首次发生痛风时的尿酸水平约527umol/L与516umol/L,部分患者会高于高水平,部分患者会低于该水平,因此尿酸500umol/L发生痛风的患者并不少见。
那么,尿酸500umol/L该如何治疗呢?已经发生痛风的患者,关节炎症消退后,若血尿酸依然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再次发生痛风、痛风石的几率相对较高,因此需积极降尿酸治疗,所有患者均应改变生活方式,少吃动物内脏、海鲜、肉类、肉汤等食物,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少喝蜂蜜、碳酸饮料与饮酒,适当增加牛奶、咖啡的摄入,多饮水;适当运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血尿酸超过480umol/L时就应给予药物降尿酸治疗,部分患者虽然尿酸未达480umol/L,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为了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也是为了减少痛风发作频率,也应启动药物降尿酸治疗。可能部分患者会问:尿酸降到多少不会发生痛风?有痛风病史的患者,尿酸控制在360umol/L以下可大幅减少痛风发作,痛风每年发作两次以上或有痛风石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尿酸最好控制在300umol/L以下。需要注意的是:尿酸500umol/L的患者若无痛风发作,可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降尿酸;若合并了其它会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疾病,也应启动药物治疗。
综上,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高到多少会发生痛风,无确切尿酸数值可供参考,是否会发生痛风与血尿酸水平、是否为易感人群、生活方式等因素均相关。尿酸500umol/L已高于正常范围,若为易感人群,且存在诸多不良生活方式,发生痛风的几率相对较高。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