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会对未来养老金有多大影响?
养老待遇目前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1个方面是每个月缴费多少?缴费标准的高低。第2个方面是累计的缴费年限,也就是说个人缴费标准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以后领到的养老金待遇越高。
职称与养老金有关系,但未必是之间正比关系。首先要看你工作的单位性质。对于在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而言,职称对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的关系非常大,可以说职称越高,工作年限越久,你的相关社保待遇越好,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每一次制成的变动,都会立刻体现在工资以及社会保险缴费标准上。
但是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以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来说,体制外的工作人员显然感受不到这么多的变化。这是因为,尽管现在很国家的社会保险缴纳制度提倡五险统征。也就是说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意外伤害险,单位要一同给你缴纳,缺一不可。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单位只选择了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保险,还有些单位为了节省开支尽管给员工缴纳的险种比较齐全,但是缴纳标准非常低,这样会直接影响参保人员今后的社会保险待遇。
举个例子,有的单位给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每个月的缴费标准是员工掏270元,单位补130元,这样算下来,这名职工每个月的公积金账户里会存入500元钱。而同等级别城市的另一所单位,单位给职工缴纳的公积金是每月个人500元,单位另外补贴200元,这样算下来这名职工每个月公积金账户会有700元存入。后者单位的效益,甚至比前者更低,但后者所缴纳的公积金标准是按照正常的上年度社平工资来计算的,没有投机取巧。这样算下来尽管后者每个月职工拿到手的工资待遇比前者略少,但他的社会保险福利其实远远好于前者,等到达到退休年纪后,他领取的养老金等社保待遇会远远高于前者。另外他在买房子的时候,每月的房贷可以通过公积金支出,还贷压力也远远低于前者。这就是单位的隐性福利要好,单位的各项福利制度比较健全。
职称会对未来养老金有多大影响?
职称高低对养老金的多与少会有直接影响,职称高的人在职时工资高,缴费多,退休后养老金就多。初级职称与高级职称的人相比,在同样缴费年限的情况下,养老金可能要相差1000元一2000元左右。
职称会对未来养老金有多大影响?
事实和道理一再证明:同等条件下,还是职称左右了养老金!
我的两个同是一个学校的、都是2016年退休的同事:
A教师,教龄38年,8年的中级职称,退休时是中级9岗。目前养老金4600多元/月;
B教师,教龄37年,19年的一级教师,退休时是一级11岗。目前养老金不足3900元/月。——二人养老金相差700元/月左右。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幅度呢?其实,二人都是一个单位,退休年代也相同,因此,退休的执行政策是一样的标准。要说不同之处,除非教龄相差1年,而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职称的不同。可以这样说,如果他们俩的职称及职称年限再相同,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他们的退休金不会因为1年教龄而悬殊这么大的。——还是职称左右了他们的养老金。
怎么这样说呢?现在,养老金的高低要看你两个方面的条件:一个就是说,你的养老保险费缴纳的是多还是少,二个就是看你养老保险缴纳的时间是长还是短。
由于二人教龄基本相同,也就是说,他们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基本相同,那么,他们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养老保险缴费总额不同。而这个缴费总额与个人的缴费基数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关系。而缴费基数就是自己的总工资。
事实上,A教师的中级职称仅仅比B教师多了8年,之前A教师也是和B教师一样的一级教师,而就是这段时间,让A教师的工资大幅度地得到提高,而实际缴费基数只是相差2年(2014年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他们是2016年退休的)。而同时,由于有6年(视同缴费年限)的中级职称工资,导致二人的视同缴费月平均工资也是不相同的。
因此,就是说,这个8年让他们的养老金截然不同。
同样条件下,职称高了,工资高吗?答案是肯定的。提高了职称之后,基本上与教师有关的工资都会提高。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甚至是年终一次性工作奖励等等,这样的话,总工资(缴费工资也叫缴费基数)当然是水涨船高了。
说到底,我认为:还是职称左右了养老金的高低!
职称会对未来养老金有多大影响?
就现在情况看,在我们广东的企业退休人员中,需有高级职称(副高以上)才能享受着额外补贴,中级及以下的职称是什么补贴都没有的。至于今后就不清楚了。
职称会对未来养老金有多大影响?
职称对于养老金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职称会对未来的养老金有多大影响呢?
职称并不与养老金的多少挂钩首先要告诉你一个事实,决定养老金多少的因素当中并不包括职称。
也就是说职称并不会直接决定养老金的多少,也不会影响养老金待遇的高低。
那么决定养老金多少的因素是什么呢?
影响养老金待遇多少的条件和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退休年龄,还有所在地平均工资。
养老金总体上有三个重要的原则,第一就是多缴多得,第二就是长缴多得,第三就是晚退多得。
也就是说,你的养老保险缴费水平越高,缴费年限越长,还有退休年龄越晚的话,养老金也就会越高。
当然不同地区的养老金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尤其是平均工资的高低不一样。
平均工资越高的地方养老金水平也是总体上更高一筹的。
而对于职称来说之前会影响养老金的多少,而现在基本上跟养老金的多少没有关系了。
也就是说,不仅是现在而对于未来说职称也不会影响养老金。
对于养老金的上涨来说也与职称没有直接的关系。
之前养老金上涨高级职称的人养老金会多涨一些,而现在并不会如此。
养老金挂钩调整的时候一般是与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进行挂钩,而并不会与职称进行挂钩。
而且进行倾斜调整的时候会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进行照顾,并不包括职称高的人。
总而言之,职称与养老金没有关系。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
职称会对未来养老金有多大影响?
职称对养老金有什么影响?是很多人都关注的问题。实际上,职称主要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4年10月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影响较大,对于现在的养老保险缴费产生的未来养老金影响不大。
机关事业单位的视同缴费指数机关事业单位是严格执行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制度工资待遇水平的单位。只要被聘上了相应职称,各种岗位待遇就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在视同缴费年限的视同缴费指数核算中。
过去的时候,事业单位退休时的职称级别能够按照当地的标准确定退休生活补贴水平。因此,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虽然我们通过过渡性养老金确定对缴费之前的缺少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的一种补充,不过其基本原则也是一样的,都是根据退休时级别确定视同缴费指数一次性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这跟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都是不太一样的。
事业单位的视同缴费指数,包括岗位指数、薪级指数和调节指数三部分相加而成。岗位指数自然是根据职称级别确定的岗位指数,薪级指数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薪级所确定的,调节指数是根据各地二零一四年九月退休补贴标准挂钩,根据退休时级别确定相应的退休补贴,然后查找相应的对标指数。也就是说,至少有岗位指数和调节指数和职称相关。另外,实际上如果我们较早被聘为更高岗位的话,也会享受相应的保底薪级。所以说视同缴费指数主要还是跟职称有关。
养老保险缴费以后职称影响变小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职称在之前是有追溯力的,也就是说只看你最后的职称级别,不看你什么时候晋升的。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职称待遇能够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水平。职工工资待遇水平提高了,次年的职工本人缴费基数就会按照规定提升。提升后的缴费基数,会分别影响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这就是职称社保缴费后的作用。
如果职称没有得到待遇上的落实,比如一些机关事业单位采取的是评聘分离的方式,在一些民营、外资企业并不是设有对应的职称岗位,缴费基数不提高,维修时的养老金也是没有影响的。
所以,养老保险缴费以后,可以直接的说,养老保险的待遇高低主要跟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因素有关,但是跟职称没有多少关系了。
养老金增加个别情况有特殊的保障退休后养老金是年年增加的。很多人过去可能知道在2015年以前,国家对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人员有养老金上的额外倾斜照顾。一般是要求高级职称以上的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不低于社平养老金。现在这个政策多数地方已经不存在了。
北京市2019年养老金调整还有这样的政策,就是符合条件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退休金调整后低于4157元的补到4157元。但是其他省市没有了。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的时候,这时还有很多地方使用这样的方式。比如上海市2019年养老金调整的时候,明确综合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以及平均养老金水平因素,按照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职称对应的2018年12月同职务职级职称人员的平均养老金为基数,每月增加3.6%。也就是说,仍然是按退休前岗位级别增加一定的平均养老金,也是受到职称因素影响。
所以,职称在养老金计算的时候,作用会越来越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可能职称的作用主要显现在工作时的岗位聘用上。退休后的养老金主要还是跟缴费基、缴费年限、退休年龄等因素有关了,但这个过渡过程是缓慢的,至少需要几十年时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