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需终身治疗吗?长期用药有耐药性吗?药物需更换吗?
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2.7亿,是个不折不扣的高血压发病率高的大国,很多情况下,高血压并不一定会引起身体的不适,但如果高血压长期不控制,却会对心脑血管系统,肾脏等靶向器官造成渐进性的损害,心梗、脑卒中、脑出血,眼底出血,肾衰竭等重疾,都有可能是长期血压控制不良造成。因此,高血压又被称作“静默杀手”。
高血压需要终身治疗吗?这么说或许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不管是偏高还是偏低,血压都需要终身控制平稳,这是心脑血管系统健康的前提保证之一。就拿原发性高血压来说,对于这种具体原因不明的血压偏高的情况,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生活方式调节+合理用药控制,保持血压的平稳,最好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是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最佳办法。
关于是否需要用药,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服药控制,对于一些一级高血压的患者(高血压不高于160/100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可以考虑先进行生活调节控制血压,低盐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平和心态,戒烟限酒,做到这几个方面,如果血压能够控制下来,当然是最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定期检查血压,防止出现一段时间后,血压还是升高的情况,如果生活调节3个月,血压都降不到140/90以下,那么就要选择合理的药物来控制血压了。
来说一下“耐药性”这个词,耐药性这个词,通常是针对于抗感染用药的,细菌、病毒繁殖速度快,变异适应性也很强,因此,有时候服用某些抗感染药物,或抗病毒药物效果不佳,这就是耐药性的问题。
但对于高血压来说,一般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大可不必担心降压药的耐药性问题。各种降压药物作用机理不同,但身体都不会对降压药物产生耐药性,有时候出现服药几年后,按原来的用药,血压控制不住的情况,这不是身体对于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是随着年龄的衰老,血管也会逐渐衰老硬化,这时就需要调整药量或加服其他降压药,保持血压的平稳,保持血压平稳,是延缓血管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降压药更换的问题,如果服用某种药物降压平稳,身体也没有不可耐受的副反应,大可不必过一段时间更换降压药物,这个担忧主要还是基于身体耐药性的担忧,既然我们明白了降压药物没有耐药性,因此,在控压平稳的情况下,不需要考虑更换药物的问题。
特别是有些朋友,一会觉得这个药好,一会觉得那个药副作用低,经常私自更换降压药物,其实这么做是很不可取的,这样会引起血压的不断波动,有时候更换不当,还可能引起大问题,如正在服用利尿剂血容量还未恢复的情况下,突然换服沙坦或普利类药物,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低血压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高血压要控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应用药物,不必担心耐药,长期控压平稳,记住这几条,才是最重要的。
高血压需终身治疗吗?长期用药有耐药性吗?药物需更换吗?
许多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一种降压药,担心会不会差生耐药性。
降压药是没有耐药性一说的。所谓的耐药性是病原体或者肿瘤细胞对药物敏感性降低。例如经常使用一种抗生素,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使用这种抗生素不起作用了,或者肿瘤患者,使用某种化疗药,导致肿瘤细胞对其不敏感。
我想题主的意思应该是长期使用一种降压药,机体会不会产生耐受性,这个是很有可能发生的。耐受性是指长期使用某一种药物,机体对其反应性降低。但是如果增大药物的剂量,可能依然会产生与原来相同的作用效果。
容易产生耐受性的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断或激活机体的酶或受体来发挥效应的药。比如普利类、沙坦类、以及洛尔类降压药就容易发生。
机体对降压药产生耐受性后,使用原来的剂量就可能达不到原来的降压效果,此时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剂量,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再不行就可考虑更换药物。
产生耐受性也不完全是坏事,因为患者对其副作用也会耐受,有的患者刚开始用药副作用比较明显,用上一段时间就觉得没那么大副作用,其实就是对药物副作用耐受。另外使用高血压药物要到达保护靶器官作用,往往需要较大剂量,而患者对较大剂量能够耐受,那么就更有利于接受药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