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怎么样?
氯吡格雷是目前心血管用药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它和阿司匹林一样,都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李药师谈健康,点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更多健康科普知识与您分享!氯吡格雷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氯吡格雷属于噻吩吡啶类药物,属于血小板膜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ADP受体,从而抑制活化血小板释放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相较于同类药物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的耐受性和用药依从性都更好,对骨髓的毒副作用更低,目前已基本取代噻氯匹定,成为ADP受体拮抗剂类抗血小板药物的首选。
氯吡格雷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血小板凝集性问题的预防和治疗,简单给大家介绍几个针对ACS患者的治疗建议:
1. 对于ACS患者,如果不准备进行早期(5d内)诊断性冠脉造影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如出现非ST段抬高情况,应立即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继以75mg/d。除非有高出血风险,建议持续应用12个月。
2. 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无论是否采用纤溶治疗,应该给予氯吡格雷75 mg/d,至少持续14 d,并且建议长期治疗,如1年。
3. 正在服用氯吡格雷,准备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建议术前停用氯吡格雷至少5天,除非急诊手术。
氯吡格雷的副作用和服药注意事项对于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一样,最大的风险就是出血,该药物导致严重出血率为1.4%。除了出血外,胃肠道不适、皮疹、头痛、眩晕、头昏和感觉异常也是氯吡格雷常见的副作用。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特别注意服药的前14天,如果出现皮下出血的紫癜等现象,应及时检查血小板。尽管指南建议服药期间不必监测血小板,但李药师仍然建议如果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应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为宜。
除了上述副作用,再说服用氯吡格雷的几个注意事项:
在服用氯吡格雷期间,如合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类固醇类抗炎药时,应注意出血风险;
对于有消化道问题,又必须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不建议服用拉唑类药物(PPI)预防消化道损伤,会影响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果,对于高胃肠道风险的患者可考虑更换其他抑酸药如组胺H2受体拮抗剂(替丁类药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老年人患者用药:尽管年龄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抗血小板治疗研究中,>65岁老年人同样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中获益,并且其绝对和相对获益比<65岁者更显著。氯吡格雷的长期治疗剂量无需改变。
长期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联合应用 ACS合并心房颤动的高危人群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等患者,如需采用三重抗栓治疗(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应严密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将疗程尽量缩至最短。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怎么样?
在心血管药物领域,氯吡格雷绝对可以算得上的“传奇”药物。氯吡格雷自1998年获得美国FDA的上市批准之后,迅速成长为重磅炸弹级药物,销售额一路飙升,成为年销售额近百亿的“神药”。那么,氯吡格雷有何独到之处呢?
氯吡格雷属于噻吩并吡啶类,与噻氯吡啶相似,噻氯吡啶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但是其不良反应尤其是血液方面,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以及全血细胞减少等引起关注。1998年,在经历了大量临床研究的洗礼之后,硫酸氢氯吡格雷终于上市。氯吡格雷具有更强的抗血小板活性以及更优的耐受性(相比于噻氯吡啶)。氯吡格雷是前体药物,其代谢产物之一是血小板凝集抑制剂。
临床应用:
氯吡格雷用于以下患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1、近期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 35 天)、近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从 7 天到小于 6 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
2、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3、非 ST 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 Q 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4、用于 ST 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为 75 mg 每日一次。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非 ST 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 Q 波心肌梗死)患者,应以单次负荷量氯吡格雷 300 mg 开始(合用阿司匹林 75 mg-325 mg/日),然后以 75 mg 每日 1 次连续服药。
不良反应:
1、常见(>1%):如血管水肿、鼻出血、胃肠道出血、淤伤、腹部不适、腹泻、消化不良等。
2、不常见:血小板减少、头痛头晕、眼出血、胃溃疡、便秘、皮疹、血尿等。
3、罕见:中性粒细胞减少、眩晕、腹膜后出血。
禁用:对严重肝损、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颅内出血以及对氯吡格雷过敏患者禁用。
用药注意事项:
1、氯吡格雷主要通过CYP2C19代谢才能产生活性,而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在代谢时可以与其竞争CYP2C19,使氯吡格雷的药效降低,增加心梗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故不推荐如此联用,建议将奥美拉唑改为对CYP2C19抑制作用较轻的泮托拉唑。
2、在需要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除非必须,否则应在术前7天前停服。
3、应避免中断治疗,过早停服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
4、氯吡格雷和这些药物联用可增加出血风险,应慎用:华法林、阿司匹林、肝素、溶栓药物、非甾体抗炎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5、如果漏服,在常规服药时间12小时之内漏服应立即补服,超过常规服药时间12小时之外漏服不必补服。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怎么样?
硫酸氢氯吡格雷不同的厂家生产,其商品名是不同,我们常见的商品名有波立维和泰嘉,前者是原研药(通常所说的进口药),后者是仿制药(国产药),两者的药理作用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生产工艺的差异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不同。
硫酸氢氯吡格雷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性疾病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特别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在临床上说到硫酸氢氯吡格雷自然会联想到另一个抗血栓药阿司匹林,一般常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首选阿司匹林,长期服用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耐受的情况,此时可换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另外阿司匹林较硫酸氢氯吡格雷的价格要便宜很多;对于ST段抬高性急性心机梗死以及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需要两种药联合使用,也就是所谓的双抗治疗。
硫酸氢氯吡格雷的常规用法是首次给予负荷剂量(300mg,但超过75岁患者不用给予负荷剂量),随后每日75mg一次用药即可;该药可与食物同服,如果出现漏服情况,在12小时内,应尽快补服,超过12小时后,不得补服,应在下次服药时正常给药,同时不需要加倍剂量。
硫酸氢氯吡格雷的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消化道出血、血管血肿、鼻出血、腹泻、腹部疼痛、消化不良等,还会出现一些少见如消化道溃疡、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皮肤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服用该药特别是联合阿司匹林期间定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怎么样?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在国内最常见的有两种剂型,一种叫做波立维,是赛诺菲出产的进口氯吡格雷。一种叫做泰嘉,是深圳信立泰出产的国产氯吡格雷。这种药物最常被用到的领域就是冠心病患者,更加确切的说,是那些放过支架的冠心病患者。
一般说来,大部分冠心病支架术后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是12个月,也就是一年时间,一般和阿司匹林搭配着吃。一年以后,氯吡格雷可以考虑逐渐停用,而阿司匹林要坚持长期服用。这是广大冠心病支架术后最常见的氯吡格雷使用方案。
其实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聚集的机制不同,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它能够选择性地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从而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而且它对血小板ADP受体拮抗的作用是不可逆的。
氯吡格雷主要经过肝脏代谢,口服后可以迅速吸收,临床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狭窄的患者,其中以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使用最多。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出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皮疹等。所以,服药期间,尤其是和阿司匹林同时服用期间,一般要特别注意复查,以监测是否存在出血等并发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怎么样?
王医生我不想吃阿司匹林了,有人说氯吡格雷的副作用小,能不能换成氯吡格雷。
常常在门诊有患者这样建议王医生。
按照很多人的常理思维,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贵,副作用又小,患者要求,医生肯定会开。
可事实并非如此,氯吡格雷并不能替代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是个什么药呢?简单理解就是阿司匹林的一个兄弟,也是抗血小板的药物,大的作用跟阿司匹林一样,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比如冠心病、脑梗死、支架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等。
尤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或心脏支架的朋友这个药并不陌生。因为凡是支架或急性心肌梗死都需要同时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这叫双保险,也就是怕阿司匹林预防血管堵塞的作用不够保险,再从另一种途径来预防血管堵塞,我们专业术语叫双联抗血小板。
氯吡格雷并不是很多人想象那样,副作用小。
氯吡格雷不良反应:1、常见:血管水肿、鼻出血、胃肠道出血、淤伤、腹部不适、腹泻、消化不良等。
2、不常见:血小板减少、头痛头晕、眼出血、胃溃疡、便秘、皮疹、血尿等。
氯吡格雷禁用:对严重肝损、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颅内出血以及对氯吡格雷过敏患者禁用。
所以,并不是说氯吡格雷副作用小,更重要的是,除非需要双保险时要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
其余只需要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的时候,在临床我们也不建议用氯吡格雷替代阿司匹林。只有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氯吡格雷。
简单理解,氯吡格雷是对于抗血小板的阿司匹林的一个补充,在需要双保险的时候两者都要用,但如果只选一个的话,首选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怎么样?
硫酸氢氯吡格雷属于抗血小板药,它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是防治动脉血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
氢氯吡格雷用于新进心肌梗死、脑卒中、周围动脉病变患者,以减少新的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还可用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氢氯吡格雷可以替代阿司匹林,也可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
该药也存在典型的不良反应,十分常见出血,白细胞及中性白细胞计数减少、胃灼热、胃粘膜溃疡;罕见齿龈出血。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规格,一种是赛诺菲公司生产的进口药品(75mg),一日一次,每次1片用药,疗效显著。一种是国产药品(25mg),一次3片,一天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常规剂量的氢氯吡格雷患者会出现药物抵抗。所以有时会增加药物给药剂量,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风险。
另外,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对择期手术者应注意出血和凝血的利弊权衡,应注意监护药物的血药浓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