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豆腐真的会加剧痛风吗?

经常听别人说“豆制品吃多了让人痛风”,这让许多痛风患者对着餐桌上的豆腐、豆干这些豆制品只能望而却步。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豆腐是平时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豆制品,但很多痛风病人听说吃豆腐会升高血尿酸,加剧痛风,从此只能对豆腐“绕道而行”,那么吃豆腐真的会加剧痛风吗?痛风病人还能吃豆制品吗?

痛风病人的共同特点是血尿酸高,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内嘌呤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内源性嘌呤,是由身体自身代谢产生的,大约占到80%的水平;另一个是外源性嘌呤,是从食物中摄取的,大约占到20%。人体不容易控制自身代谢产生的嘌呤,因此,尽量摄入一些低嘌呤的食物对整体尿酸水平的控制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痛风人群之所以对豆制品畏惧,是因为大豆中的嘌呤含量很高,要高于肉类和鱼,属于高嘌呤饮食。但这个含量指的是干豆类,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直接去吃干豆。

干豆类由于太硬,往往会被制作成各种豆制品,比如豆腐、豆浆、豆腐干等。干豆制作成豆制品的过程中,通常会经过浸泡、打浆、过滤等步骤,嘌呤是水溶性的,在制作豆腐、豆腐干时,去掉黄浆水时嘌呤也会随着流失,所以,豆腐、豆腐干等中的嘌呤含量会大幅下降,达到了中等嘌呤含量的水平,比肉类、鱼类还要低一些。

所以,痛风病人在急性发作期的时候,尽量选低嘌呤食物,不建议食用豆腐,而在缓解期的时候,是可以适量食用豆腐的,而且豆腐中的钙、镁对促进尿酸的排出也是有帮助的。只不过,在吃的时候要控制好量,最好分次食用,每天不超过2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豆制品是用来代替部分肉类的,也就是说,吃了豆制品就要相应减少肉类,不能吃够了肉再额外吃豆腐,这样很容易使嘌呤超标,不利于血尿酸的控制。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代谢水平、消化吸收、身体状况都不同,所以对食物的反应也有有所差异,在选择食物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找到适合自己的食物。

吃豆腐真的会加剧痛风吗?

痛风不能吃豆腐……前列腺增生不能吃豆腐,也不知道豆腐得罪了谁,这不可以吃,那不可以吃,其实豆腐的嘌呤含量并不高,而且现在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明植物性的食材当中的嘌呤并不加重痛风病人的发作风险。

豆腐的嘌呤含量是每100克含嘌呤55.5毫克,属于中嘌呤含量的食材。豆干的嘌呤含量与豆腐类似,也在100克含嘌呤50~60毫克左右,这个嘌呤含量是属于中嘌呤的食材,如果是痛风患者,不处于痛风的急性期是完全可以摄入的。

新加坡有一个涉及5万华人人的科学研究,经过了大数据的统计之后,证明豆腐并不会加剧痛风病人的发作风险,而且在日本也进行了相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而且此研究还发现豆类制品还有一定降尿酸的作用,但是具体原因仍然要进行科学的研究。

然而临床当中确实遇到过一些患者常年的吃豆腐,导致了严重的痛风发作,本人遇到的第一例痛风石破溃的患者,是一个八十多的老年人,他啥也不吃,只吃各种豆腐!

这个老年人是本人刚毕业时候接触的一个患者,当时患者没来,只看到了患者的片子,感觉是癌症!因为患者的手部的骨头都已经被腐蚀掉了多处,一看就高度可疑是癌症!大家可以看看下图痛风石对骨骼的腐蚀。

然而患者来的时候,一看老爷子的手就知道是痛风的患者!细细追问患者的病史,才知道老爷子每天啥都不吃,就吃豆制品!

不是说吃豆制品不加大痛风的风险吗?为什么这个老爷子会得痛风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老爷子摄入的量太大了!抛开摄入的量谈好坏都是不全面的,老爷子一辈子只吃豆腐,不吃其他食物,即使豆制品嘌呤含量不大,但是架不住量太大,随着老年人的代谢能力衰退,必然会导致嘌呤的累积,诱发痛风发作!

另外英国最新的研究证明,痛风发作与基因之间的关系达到了29%,而饮食导致的尿酸升高,可能仅仅占3~6%左右,所以单纯的谈论饮食是否会加重痛风风险,也不够全面!

对于豆腐的做法也要注意

虽然现在有证据证明,吃豆腐并不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但是豆腐的做法也是很有学问的。比如将豆腐油炸以后嘌呤就会迅速的增高,尤其是大量油脂的摄入,也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另外很多患者喜欢喝豆腐汤,还非要和贝类一起做成非常鲜美的海鲜豆腐汤。虽然满足了口腹之欲,但是贝类是嘌呤含量非常高的一种食材,非常容易导致痛风的发作。

另外有一些朋友喜欢将豆腐和各种酱料在一起混合着做成美食,虽然豆腐的相对含量不是很高,但是比如一些牛肉酱或者是海鲜酱的漂亮含量是非常多的,这种吃法如果量比较大,也会导致嘌呤的变化。

总结

虽然现在有科学研究证明,吃豆腐不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而且摄入植物性的嘌呤食材,并不会增加痛风发作的机会。但是如果不注意饮食的方法,或者是摄入的量,长时间的累积也会导致尿酸的增高。建议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一定要多喝水,适度的运动控制高嘌呤食材的时候,不给痛风发作创造机会。而已经有痛风的患者,更是要注意控制自己的饮食,科学合理的运动,避免痛风发作。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身边的朋友家人正在经历痛风的苦恼,也请您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吧,谢谢了!

吃豆腐真的会加剧痛风吗?

有些痛风病人不敢吃豆腐,担心会加剧痛风。这种说法是不是对的?

风湿免疫科专科医生为您解答!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已从“富贵病、帝王病”变成“常见病”。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病人大概是1.2 亿,占总人口的10%左右,其中大约10%的病人患有痛风。痛风的好发年龄是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但在我们国内有年轻化的趋势,不得不引起重视。

痛风是代谢性风湿病,基本治疗原则是低嘌呤饮食!总结起来是管住嘴、迈开腿、控体重,多饮水。

1、豆腐的嘌呤含量是多少?

我们知道,大豆的嘌呤含量是190毫克/100克,比猪肉还要高40毫克/100克,但是制成豆腐后嘌呤含量大大减少,55.5毫克/100克。

如果按100 克的大豆进行换算,等于大约300 克的豆腐、300 克的煮熟的黄豆、2升的豆浆。

2、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也就是关节红肿热痛时,每天嘌呤摄入量最好不超过150毫克,这个时期,建议以蛋奶蔬菜水果为主,豆腐可以适量吃,不要过多吃即可。

3、怎么吃豆制品?

研究发现,摄入豆制品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摄入豆制品只是轻微增加血尿酸水平。另外,膳食蛋白质总的摄入量与高尿酸血症相关,主要和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有关,而植物性蛋白质关系不大。

痛风病人对豆制品望而生畏,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建议痛风病人每天不超过30克大豆,相对于大约豆腐90克,或浓豆浆一杯。

总之,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病人可以适量吃豆腐。

希望帮到有需要的人,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坚持科普的动力。

吃豆腐真的会加剧痛风吗?

适量吃豆腐不会引起机体血尿酸水平升高,不会加剧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其来源80%是身体代谢产生的,属于内源性的;20%是食物引起的,属于外源性的,后者主要来自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因此,控制嘌呤摄入量对痛风患者非常重要。

由于大豆的嘌呤含量比较高,所以很多人都误认为豆腐的嘌呤也很高,其实,通过日常食用豆腐而摄入的嘌呤总量并不多。因为嘌呤是水溶性的,干大豆在加工成豆腐的过程中有水洗的过程,经过水洗、挤压等操作,水溶性的嘌呤大部分都已被去除掉。所以,进食豆腐所带来的嘌呤含量是非常有限的。

人群研究也未发现豆制品摄入增加痛风发病风险,美国一项研究对20年中730例新发痛风患者饮食习惯、饮食频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海鲜和肉类摄入量高的人群痛风的发生率也高;而富含嘌呤的植物性食物,例如豆制品等摄入量高的人群未见其与痛风发作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痛风患者适量食用豆制品不会过多增加嘌呤摄入。

在控制嘌呤的摄入量问题上,其实主要是针对动物来源的蛋白质,而植物性来源的蛋白质还有降低尿酸水平的趋势。

对于痛风病人,在蛋白质和嘌呤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可以适量吃一些豆制品来代替海鲜肉类,每天可替换食用的大豆量最好控制在25克左右,换算成豆腐大约100克。

作者:秦玉静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大连营养师俱乐部讲师

【每月问答静选】专栏作者

吃豆腐真的会加剧痛风吗?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吃什么一定是最让大家困扰的地方,许多人一诊断痛风,常常变得十分紧张,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碰,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实际上,痛风患者并没有完全不能吃的东西,只是要注意量、频率和方式,对于豆腐,这一家常的食物,痛风患者到底能不能吃呢?有的人说能吃,有的人说不能吃?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相关问题。

豆腐是由黄豆制作而成,大家都知道干黄豆嘌呤含量高,属于高嘌呤食物,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有一定升高血尿酸水平,诱发痛风发作的风险,但黄豆属于植物类食物,不同于动物类高嘌呤食物,植物类嘌呤人体常常难以吸收,一定量的摄入黄豆对于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并不会像动物内脏、海鲜、肉汤、肉类那么明显,所以,只要不是痛风急性发作期,适当进食黄豆也是可以的。

说到豆腐,豆腐是由黄豆加工而成,在制作过程中,会多次加水稀释,相比黄豆本身而言,豆腐的嘌呤含量会更低,属于中等嘌呤含量食物,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是可以进食的,当然,凡事要讲求适量,虽然豆腐本身嘌呤含量不高,但也不宜一次吃的过多。除此之外,不仅豆腐如此,其他豆制品,如豆浆、豆干等,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也是一样。

当然,我们在临床中,也遇到过一些痛风患者,一吃豆腐或豆类就出现痛风发作,对于这类高敏人群,建议大家就尽量少吃豆腐。痛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不吃动物内脏、带壳海鲜和肉汤,少吃肉类,吃之前可焯水一下再烹饪。不饮啤酒、黄酒、果汁、可乐,可适当饮红酒,鼓励多吃新鲜蔬菜,多饮水。痛风患者也可饮低脂或脱脂乳类及其制品,每天也可吃一个鸡蛋。‏‌‎‌‬‪‮‭⁠‌‪‬‌‮‫‌‌‭‌‫‭‬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吃豆腐真的会加剧痛风吗?

高尿酸/痛风患者适量吃一些豆腐是没问题的,也可长期少量食用一些。豆腐其实并不属于高嘌呤的食物,100g豆腐的嘌呤约是50mg,也不低,属于中低嘌呤的食物,对于需要避讳高嘌呤饮食的高尿酸/痛风患者来说并没有太大威胁。

但是豆腐或其他豆制品的确也不能多吃,毕竟大豆属于高嘌呤的食物,豆制品也离不开高嘌呤的继承,虽然加工、制作过程中嘌呤有所流失,但它们大部分都属于中嘌呤的食物,比如豆腐、豆腐干、豆腐皮嘌呤都约是50~60mg/100g,豆浆的嘌呤较低,可能是20mg/100g,吃多了豆制品的话,同样也会积累更多嘌呤的摄入,最终影响血尿酸。其实大豆类、豆制品中的嘌呤属于“植物性嘌呤”,相对于动物性嘌呤来说,对人体的影响更低一些,但如果长期频繁大量摄入的话,有研究发现,同样可能会威胁痛风患者,所以还是不要过量食用,适当就行。

那么如何吃大豆、豆制品是适当?按照膳食指南的推荐,大豆类每日摄入20g就足够了,20g大豆并不多,如果做成豆浆的话也可能只有500ml,做成豆腐有大半块,做成豆腐皮可能有40g,虽然目前并没有什么研究证明吃大豆、豆制品有诱发痛风的说法,但对于高尿酸或痛风患者来说,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不推荐天天吃大豆、豆制品,爱吃的话一周2~3次就差不多了。

前文也提到,大豆中的嘌呤属于“植物性嘌呤”,植物性嘌呤对血尿酸影响更小,所以其实大部分含嘌呤相对高一些的蔬菜,对于高尿酸/痛风患者来说其实可以正常食用,相对于避开嘌呤较高的蔬菜不吃,摄入足量的蔬菜反而是更有利的。有一项调查发现,在高嘌呤的人群中,如果让他们每日摄入足量的嘌呤相对较高的蔬菜量,和每日摄入蔬菜量不足的高嘌呤蔬菜组作对比,诱发痛风的几率反而还下降了27%,这说明高尿酸患者并不用那么害怕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嘌呤,比如一些朋友害怕吃青椒、害怕菠菜、害怕凤尾、害怕韭菜,说它们嘌呤有点高,其实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摄入充足的蔬菜量才更重要,不要太在意蔬菜中的嘌呤,而且蔬菜的嘌呤即使再怎么高,它们也高不到哪里去。

还有一点就是,总嘌呤并非所有都是从食物中获得的,恰恰我们自身合成分泌的嘌呤占总嘌呤的70~80%,这才是大头,食物中摄入的嘌呤只是很小一部分,所以,痛风的诱发还要考虑很多方面,比如内分泌环境、身体的健康程度、遗传因素等等。但即便如此,还是应当重视从食物中获取的嘌呤,特别是动物性食物中获取的嘌呤,这20~30%很多时候就可能成为诱发痛风的“致命一击”。

总之,高尿酸/痛风患者适当大豆、豆制品的摄入无需太过担心,大豆中的营养价值还相当丰富,矿物质、维生素富集,还能提供优质植物蛋白、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大豆异黄酮,适当摄入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