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孙坚、董卓、袁绍、刘备、曹操,只说武力,怎么排行?

先说结论,在三国演义中,这些人实力排名应该是刘备>董卓>孙坚≥袁绍≈曹操。

刘备是这几位里面最强的一个,毕竟是男主角,能多次显示武艺,刘备的武力表现如下:

弓箭表现:射死孙仲、射伤张宝、许田围猎时射中兔子;

斗将表现:和关羽、张飞联手击败吕布,绝境欲亲自单挑高览,博望坡诱敌夏侯惇,不明回合负于张任;

突围表现:在夏侯惇、夏侯渊、李典的包围圈中全身而退;

最能证明刘备武力的是突围表现:

却说玄德引军劫寨,将近寨门,忽然喊声大震,后面冲出一军,先截去了一半人马。夏侯惇又到。玄德突围而走,夏侯渊又从后赶来。玄德回顾,止有三十余骑跟随;急欲奔还小沛,早望见小沛城中火起,只得弃了小沛;欲投徐州、下邳,又见曹军漫山塞野,截住去路。玄德自思无路可归,想:"袁绍有言,"倘不如意,可来相投",今不若暂往依栖,别作良图。"遂望青州路而走,正逢李典拦住。玄德匹马落荒望北而逃,李典掳将从骑去了。

此时刘备已经和关羽张飞失散,所能依仗的只有自己武力,而这三位对手都是一流到二流不等。刘备虽然狼狈,却最终全身而退。

排名第二的应该是董卓,在嘉靖本中有“身长八尺,腰大十围,肌肥肉重,面阔口方,手绰飞燕,走及奔马”,速度比得上奔驰的飞马,而且力大无穷,曹操行刺时就是惧怕董卓力大不敢动手,间接说明空手董卓>持刀曹操。

综上,刘备和董卓大概是二流水准。

后面这三位应该是差不多,都是三流水准,孙坚是历来常会被演义高估的一个人,实际上他在演义的表现也就比俞涉、潘凤这类的龙套好一点,且看嘉靖本中孙坚和华雄的较量:

程普、黄盖、韩当各不相顾,止有祖茂跟定孙坚,与数十骑突围而出。背后华雄追坚,【坚勒回马又战十余合。坚败,雄赶来。坚连放两箭,皆被华雄躲过;尽力气放第三箭,力大拽折了鹊画弓,弃弓纵马穿林而走】。祖茂曰:"主公头上赤帻射目,雄望之,心不舍。可脱帻与茂戴之。"

孙坚跟华雄单挑,十余回合就被华雄击败,随后连射两箭也都被华雄躲过,最后还是祖茂换装孙坚的赤帻,孙坚才逃得性命。可以说,孙坚比之华雄可谓差距极大了,比起刘备从夏侯惇手下逃脱,差距亦不是一般的大。

之后是袁绍,袁绍的武力表现全在嘉靖本中,被描述为“身长貌伟,行步有威,英雄盖世,武勇超群”,有两次对剑表现:与董卓在筵上持剑敌对,与孙坚迎剑交锋,给人的感觉三人武力相若,但袁绍毕竟少了实战战绩,排在这两个人后面。有一次杀人描写,速斩十常侍任命的司隶校尉樊陵、河南尹许相。

最后就是曹操了,曹操武力表现虽然不少,但没啥出彩的,杀的都是平常百姓,还有被两个董卓小兵活捉的污点。

《三国演义》中,孙坚、董卓、袁绍、刘备、曹操,只说武力,怎么排行?

《三国演义》中,孙坚,董卓,袁绍,刘备,曹操等五人,只议武力的排序应该是:

一孙坚,二董卓,三刘备,四曹操,五袁绍。

孙坚,浙江富阳人。从小通过跌打滚爬开始练就一身过硬武功本领。由一介平民通过捕海盗之功做上了县吏,后又因镇压黄巾有功官拜长沙太守。在破董卓中成为十八路诸侯中锋,最后只有他领本部人马坚持与董卓一战到底,破洛阳得传国玉玺。

从两个方面可从看出孙坚的真本领(武力),1,没有社会背景,完全靠自己的一刀一枪一步步升迁。2,在他所参加的战斗中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身先卒士,尤其是虎牢关前,十八路诸侯中独树一帜,洛阳城里显身手。主要特色主帅兼主将,可见其武力之強。

董卓,甘肃岷县人,生于西凉。年少时蛮力过人,在凉州羌族人很有影响,曾在府衙中负责治安,参与平定羌人叛乱之战大小近百次,凭武力一步步升迁,直至太师。则后来官高位重,成了万金身躯,只谋划指挥,不到阵前冲锋陷阵了,不可小瞧其年轻时武力。

刘备,河北涿州人。从小家寒,风里来雨里去,织席为生,好交友,练成一副好身体。从他给关张二人劝架过程中可见其身体力量。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他是小股力量,必须附在大股东皇甫嵩、朱儁的麾下,所以刘备必须骑马舞刀,冲锋陷阵,没有武力是不行的。其次,在《三国演义》里多少描写刘备在阵打斗的场面,例如三英战吕布,西川战张任等,都能说明刘备有一定的武力。

曹操,今安徽亳州人。是官二代,其父曹嵩官至太尉。操虽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就舞枪弄棍,放荡不羁,好侠。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属皇甫嵩的部下,亲临战场冲杀,但职位远高于刘备。一步步做到臣相,魏公。纵观整个三国,曹操指挥与参战争之多是手屈一指的,很多次在千军万马之中的现场指挥战斗,没有一定的武力是不行的。

袁绍,标准的官二代,官三代。汉代三公之后,社会背景很大,从小养尊处优,靠世袭走上高官,虽有一些应该有的马上马下本领,但不可能大到那里,所以袁绍的武力在五人中名列最后。

《三国演义》中,孙坚、董卓、袁绍、刘备、曹操,只说武力,怎么排行?

在《三国演义》中这几人的武艺排名应该是孙坚居首,刘备、董卓并列第二,袁绍和曹操则垫底。

孙坚是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长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善使一把古锭刀。在讨伐黄巾军赵弘、韩忠、孙仲的宛城之战中,孙坚身先士卒,首先杀上城头,连斩二十多人。赵弘飞马突槊直扑孙坚。结果孙坚从城头飞身跳下,反手枪了赵弘的槊将他刺死。随后孙坚又往来冲出,杀了黄巾军一个人仰马翻。由此可见孙坚之悍勇。

而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役中,孙坚作为先锋也是冲杀在前。遇到华雄这样的猛将,孙坚也能力战一番,最后因为遭到两面夹击才败走。

综合来看,孙坚在演义中可以算一流水平。

刘备和孙坚相比要差一些。不过他也是军旅出身,在剿灭黄巾军的战斗中屡建战功,射杀了贼将孙仲。在虎牢关下刘备更是和关羽、张飞联手一起大战吕布。此战他虽然不是主力,但是至少可以和吕布对战数合,可以说武艺不错。此后在徐州之战时,刘备又从先后突破夏侯惇、夏侯渊、李典的拦截突围而去,连伤都没受一处。此后他年仅六旬时还能和蜀中名将张任对战,并全身而退。

综合看,刘备在演义中至少也算二流水平。

董卓在战场上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表现。不过他长的魁梧,力气又大。越骑校尉伍孚刺杀董卓时,就被董卓抓住双手未能刺杀成功。所谓一力降十会,董卓力气这么大显然也不是一般的武将所能匹敌的。

因此董卓大致也可以算二流水平。

曹操、袁绍就基本属于草鸡级别了。两人在演义中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战绩。特别是曹操,刺杀董卓是畏惧对方力大不敢出手,在荥阳之战被两个小兵活捉。这个战斗力不要说孙坚、刘备、董卓相比,就是和杂鱼级的武将比都要差三分,绝对的战五渣。

所以曹操和袁绍就只能垫底了。

《三国演义》中,孙坚、董卓、袁绍、刘备、曹操,只说武力,怎么排行?

董卓第一,袁绍收尾。董卓,吕布不敢直视;袁绍,张飞称不如婆娘也![呲牙]

《三国演义》中,孙坚、董卓、袁绍、刘备、曹操,只说武力,怎么排行?

首推:孙策。一、从小战海盗;二、十八路诸侯任先部,即使主帅又是主将;三、与小霸王甘宁大战现神通。

第二,应该是董卓。吕布的方天画戟耍耍,小意思。

第三,刘备。三英战吕布,名扬天下。制止了关羽、张飞打架,才有了桃园三结义。

第四,曹操。举孝廉入世,提斧夜巡营。

第五,袁绍。传来的基业,养尊处优,武力可想而知。

《三国演义》中,孙坚、董卓、袁绍、刘备、曹操,只说武力,怎么排行?

<<红楼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