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休当年职务职级晋升了,在退休后还有用吗?

听说,有人拟在退休当年晋升岗位,由六级岗晋升为五级岗,人社局的喊莫报了,说对退休养老金没有作用了,是真的吗?

退休当年职务职级晋升,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来讲,养老金也是能够提升的。

但是,人社部门说报了也没用,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职称、职务的评级到相应的任职,可能拖延的时间比较长。有的时候等职称评审下来,职工都已经退休了,更甭提任职的问题了。所以,很多地方一般当年退休都不建议再申报更高的职称或岗位。

如果是说退休前能够实现专业技术六级岗位到五级岗位的晋升,养老金肯定会实现提升。具体提升情况是这样的:

2014年10月,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出现了新办法退休待遇计算模式。不过,为了实现新老办法退休待遇的平稳过渡,目前处于过渡期,还要进行新老办法退休待遇比较。以老办法为兜底,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

2024年10月及以后,将完全使用新办法计算养老待遇。

新办法养老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以及职业年金四部分。

如果说我们退休前提升了相应的岗位级别,主要能够影响的是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一般包括岗位指数、薪级指数和退休生活级别确定的指数(山东省称为调节指数)

如果岗位提升了,调节指数和岗位指数都会提升。假设视同缴费指数提升了0.08。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待遇都会有一定的提升。

比如说缴费年限40年,平均缴费指数也是提升了0.06(平均缴费指数,等于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的平均值),基础养老金将会1.2%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

过渡性养老金的话,如果假设有32年的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是1.3,将会提升3.328%的社平工资。

按照社平工资目前七八千元计算,能提升每月三四百元的新办法养老金待遇。

老办法退休待遇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了。退休前提升岗位级别,能够提升退休生活补贴的数额,老办法计算出来的基本退休费等等待遇,一般也能提升一两百元的待遇。

所以,退休前提升岗位级别确实能够提升退休费的标准,而且由于很快就退休,基本上不会占据相应的岗位时间太久,一般还是受到年轻人欢迎的。

但是如果真的是退休当年才申报更高的岗位,通常来说时间会来不及的,那就不会提升退休待遇了,因此也就别麻烦了。

在退休当年职务职级晋升了,在退休后还有用吗?

职级晋升肯定是好事,即使快退休了能够赶上职级晋升,也是很不错的。一方面职级晋升是一种荣誉,职级越高,荣誉感越强,在朋友面前越有面子。另一方面,既然职级晋升了,工资收入肯定要有所增加的,有的甚至年终奖也会不同程度增加。再一方面,退休时特别是中人,涉及养老金中视同缴费指数会有些变化,对将来退休养老金会稍有些影响。所以,即使快退休了,能够赶上职级晋升,也是有用的。但是,毕竟是快退休时才职级晋升,作用也不是很大。因为你快退休了,领取不了多长时间工资,增加的额享受时间太短。由于养老金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基金等,晋升职级对退休养老金影响还是有限的。我们区上,四月份四月份涉及晋升三调四调时,由于符合条件人员较多,僧多粥少,组织部门提出,近二年将要退休的老同志,凡同意马上办理退休手续的可以晋升,否则,不能晋升。这样有很多老同志,经过专业人士算账,提前退休不划算,都放弃了职级晋升。

在退休当年职务职级晋升了,在退休后还有用吗?

题主想问的问题是:退休当年晋升职务或职级,对退休金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大?可以肯定地说,退休前晋升职务或职级,退休金肯定会有所提升,若是在2014年以前退休,影响较大;若是在2014年以后退休,影响不是很大,退休金提升幅度不是很明显。

一、2014年以前,退休前提升职务或职级,可以提升退休金,且提升幅度比较明显

2014年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还未实行改革并轨,退休金是根据退休前一个月的在职工资待遇按照一定比例发放的。因此,2014年前,在职工资高,退休工资肯定高,这就有了退休前照顾性提升一级职务或职级的说法。比如,2014年前,59岁10个月时,由正处级晋升二级巡视员,享受副厅级待遇,在职工资为9000元,退休后一切待遇都按照副厅级发放,退休工资大概为:9000*90%=8100元。如果是以正处级别退休,正处级在职工资8300元,退休工资大概为:8300*90%=7470元。

从上可知,退休前由正处级晋升副厅级,退休工资相差大概650元,这个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因此,2014年以前,退休时晋升职务或职级,对退休金影响较大。

二、2014年以后,退休前提升职务或职级,可以提升退休金,但是提升幅度不是很明显

2014年10月份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改革并轨,所有人员都必须缴纳养老保险,实行“多缴多得、长缴长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的原则,并给予2014年----2024年10年的过渡期。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与三部分有关:①养老保险视同缴费指数;②过渡性养老金;③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余额。

(一)养老保险视同缴费指数提高了。退休前级别越高,视同缴纳指数越高。比如,有的地方,正处级岗位的视同缴费指数为1.8893,而副厅级岗位则提升为1.9644。就凭这个视同缴费指数,正处级退休前提升到副巡视员,退休工资能提高150左右。

(二)过渡性养老金提高了。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比较复杂,涉及到新办法和老办法的对比,老办法高,就取老办法;新办法高,就取新办法。无论哪一种办法,都退休前最后一个职务职级直接相关。因此,退休前提升一个职务或职级,对退休工资都有影响,比如正处级提升到副巡视员,过渡性养老金大概能提升150元。

(三)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余额变化不是很大。按照“多缴多得、长缴长得、少缴少得、不缴不得”的原则,如果退休前1个月提升职务或职级,对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影响不大,对退休金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当然,离退休时间比较长,比如半年或者1年,对退休金还是有一点影响,每个月可以提升50元左右。

以上三个方面加起来,总共可以提升350元左右。相比2014年以前的提升的退休金650元,减少了300元左右。

综上,2014年后,退休前提升职务或职级,对退休养老金肯定有所提升,但是提升幅度不是很大,主要是养老保险视同缴费指数和过渡性养老金,都跟随退休时的职务或职级提高了。

在退休当年职务职级晋升了,在退休后还有用吗?

当然有用。我原单位有个处长都已经退休一年了,单位对已退休的处级干部里有个副厅级指标,根据资格和贡献,副厅级指标给了这个处长。不仅退休工资增加了,医疗待遇也不一样了。

在退休当年职务职级晋升了,在退休后还有用吗?

肯定有用,本人单位一位正科级干部在退休前一个月晋级为四级调研员,退休后就按照处级干部享受退休经济待遇,真的非常划算。

在退休当年职务职级晋升了,在退休后还有用吗?

入退休当年职、级晋升了,你的工资也自然晋升了。其影响是:

一、如果是2014年以前退的休,影响很大,因为是按照退休时的工资额计算退休金的,等于将你整个(包括以前的)职、级工资抬高了,受益多多;

二、如果是2014年以后退的休、享受视同缴费年限的,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视同缴费年限也是按退休时的工资额计算的,视同缴费年限以外的才是按个人缴费额计算退休金的;

三、如果是2014年以后退的休,不享受视同缴费年限的(可能到2040年以后了),影响微乎其微,因为是按缴费多少计算退休金的。晋升职、级以后的这一个月增加了工资额,也就只有这一个月比以前相应的多缴了一点点社保,而晋升职、级以前的个人帐户余额仍然没有变化。所以,影响微乎其微。

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