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退休老人养老金高,花不完变相成了养儿金与养孙金,你怎么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是越来越高了。2018年全国共有离退休人员11589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46万亿元,人均月养老待遇高达3153元。很多年轻人可能工作时的工资也就两三千元,因此觉得老年人的养老金很高,花不了,成了养儿金甚至养孙金。
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对我们养老保险制度的误解。第一,养老保险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老年后的正常生活。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的数据,2015年平均养老金有2268元,养老金替代率(平均养老金/上年度岗平工资)仅仅是48.3%。老人们的养老金水平实际上还是非常低的,距离国际认为的70%~80%的替代率要低很多。
老人们的养老金应当跟他们退休前的工资水平相比,而不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只要让他们吃喝拉撒就可以了。老人们也有各种各样的正常生活,比如更换住房、到处旅游、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等等。
老人们疼爱儿孙,将养老金省下来变成养儿金、养孙金,这是个人选择。而国家制度设计要全面考虑到老人们的综合需求,这不是制度设计的缺陷。
第二,养老保险待遇——养老金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我们国家目前有统一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跟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当年缴费基数档次等因素挂钩。基础养老金实行的是按照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档次决定高低。按照6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按照300%基数缴费40年,可以领取8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基础养老金的待遇支付主要是企业缴纳部分或者个人缴纳的统筹部分,充分程度跟当年的缴费人数、社会平均缴费基数等因素挂钩。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和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决定。但由于个人账户的余额是缴费基数的8%每月划入部分形成的,实际上也跟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等因素有关。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话,就是按照缴费基数8%负担个人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更类似于个人自己储蓄的养老金。自己储存越多的养老金,养老金待遇越高,这一点谁也说不出毛病。
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养老金最高也是有限额的,一般不会超过150%的社会平均工资。但实际上,大家在工作时候的收入有的高收入人群年薪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第三,养老金待遇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养老保险的制度,基本上是现收现付+个人积蓄制度。但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公平,我们在养老金计算和养老金增长的时候,重点照顾了低收入人群。
基础养老金待遇缩小了收入的差距。大家都知道缴费基数应当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均工资来缴纳,缴费基数60%~300%,说明我们上年度的月工资收入是相差4倍。但是在基础养老金待遇计算的时候,6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300%基数缴费一年,只可以领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待遇差距缩小成了1.5倍。也就是说过去工作收入差距是4倍,但是退休后差距只有1.5倍。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又保证了公平的部分,完全按照缴费基数的比例来确定养老金高低。
养老金年年调整,重点照顾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金增长率。每年我们国家建立的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是每年有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一确定养老金增长幅度。我们已经实现了养老金的15年连涨,很多退休老人的待遇有300多元,涨到了3000多元。国家在调整的时候,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的。2019年养老金平均调整幅度是5%,但是对于养老金较低收入人群养老金增加幅度能达到7%~10%。比如山东省缴费15年养老金1000元的人,将会增加基本养老金89.5元,增长比例8.95%。尽管养老金4000元的人可能会增加200多元,但是他们养老金增加比例,一般只有5%不到。这种调整方式更有利于保持低收入人群养老金收入的购买力。
综上所述,让退休老人有一份充足的养老金待遇,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尽管老人会将其变为养儿金、养孙金,但是谁又不想自己老了之后有一份充足的养老金呢?
有些退休老人养老金高,花不完变相成了养儿金与养孙金,你怎么看?
人家养儿养孙干你屁事!花完花不完都是人的私事!与你何干?就是人家死了花不完也是后代继承,也没有你啥事!有人说退休金8000以上的只给发4000就行了,另外4000可以分给4个人,每个人1000,足够农民养老,想问说这话的人凭啥?我八千多的退休金是多年工作的积累,是劳动所得,是一分一厘攒起来的,为啥要分给你?别想这便宜好事儿啦!当务之急是缴纳养老保险,多给自己攒点养命钱,就是我做慈善捐出去,也不一定能到你那儿!闲的蛋疼的问题!
有些退休老人养老金高,花不完变相成了养儿金与养孙金,你怎么看?
我曾经多次回答过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有人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有人觉得也是一种悲哀。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有些退休老人养老金高,花不完,变相成了养儿金与养孙金,你怎么看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辩证的来看待,一分为二的来看待!
养老金高,花不完是一件好事首先,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高,每月都花不完,这是一件好事,意味着他的保障比较足。
什么样的人养老金高到花不完呢?这种人的养老金应该是远超当地的平均养老金水平的,甚至要比当地的在职职工平均工资还要高。
能够达到这种高水平养老金的这些人群应该主要是包括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有烟草、电力、银行等系统的退休职工。
对于这些人来说,养老金拿到六七千乃至上万元都是不足为奇的事情。
养老金花不完,自愿给子女花也是非常正常的其实,对于这些人来说,养老金花不完,然后给子女花或者给孙辈们们花,这是很自然而然的选择,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
因为中国的父母都是以子女为中心的,差不多无私都是奉献付出型的,是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子女用的。
这也是关爱子女的一种表现,因为现在生活成本高,很多子女的工资还没有父母的养老金高,但是经济负担压力比较大,背负着房子,车子,孩子三座大山,既然父母养老金高,花不完,这些父母想接济一下子女,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自己的钱想花给谁就花给谁,跟其他人是没有关系的,别人是管不着的。
养老金低,还被子女压榨才是一种悲哀父母主动自愿把养老金给子女花,别人也无可指摘。
悲哀的是那种养老金水平低,自己不够用,还被子女压榨的这种现象。
这种子女完全是啃老族,无法经济独立,只能靠啃自己的父母生活,这种才是非常的悲哀,不仅反映出父母的教子无方,也反映出这些子女的不求上进。
这些子女往往是非常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有的人甚至把持着父母养老金的银行卡或存折,养老金变成了他每月的工资,这其实是非常过分的。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留言。
有些退休老人养老金高,花不完变相成了养儿金与养孙金,你怎么看?
养老金是政府发放给退休人员本人养老的,不是用来养子孙的。如将养老金拿来养子孙,那就养贯了子孙的懒堕思想,没有奋斗精神,反而害了子孙。所以养老金给退休人员养老就够了,不能给得太多。还是那个建议。一二线城市的养老金不管什么人以伍仟为上限,三四线城市以四仟元为上限,将多余部分通通砍下,给现在六十岁以上的老农民,发放四五佰元以上的养老金。也体现政府对老农民的关心与关爱。逐步减少贫富差距。
有些退休老人养老金高,花不完变相成了养儿金与养孙金,你怎么看?
哪里是花不完?话不是这么的,现在普遍两三千的养老金,高的只是个别,岂会花不完?是老年人疼爱小辈,省吃俭用亏自己而拿去接济儿孙们,这样的老年人十分普遍,而且有的如果不给的话,还会被迫拿出来。
有些退休老人养老金高,花不完变相成了养儿金与养孙金,你怎么看?
你怎么就盯上老年人的那点养老金呢?你知道老年人年轻时出多少力吗?你知道老年人年轻时生活多么艰苦吗?你不知道现在老年人都一身病吗?想去住养老院的钱都不够你知道吗?你没有老人吗?你就不会老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