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19年养老金上涨的话,应该倾斜照顾企业退休人员吗?对此你怎么看?

综合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社会工资的增长情况和物价的变动情况,已经几乎可以确定2019年养老金继续上涨了。增长幅度可能跟2018年持平,甚至更高。

主要原因还是我们CPI涨幅的问题,2017年CPI增长只有1.6%,2018年CPI增长,预计能达到2.5%。所以,很有可能增长5%甚至5.5%。

关于养老金的增长比例调整问题,2016年是6.5%,2017年是5.5%,2018年是5%。这是我们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并轨以来的三年平均增长率。

国家在调整养老金的时候,并不是按照每人增长相同的比例,而是通过定额增长,挂钩增长和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综合性调整。

国家在发布2018年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时,是这么说的:总体水平要按照2017年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确定。其含义就是说,总体水平要达到5%,但是每一个人的可以有高有低。

定额调整是调整的最公平部分,所有人都增加相同的钱数,这一笔钱数2018年调整一般是30到60元,各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调整细则情况,并不相同。对于养老金只有1000元的人,增加60元就相当于增加了6%。定额调整约占全部调整额度的1/3左右。

挂钩调整,一般是按照养老金水平和缴费年限进行调整。一般增长上年度养老金的1%到3%,每年交费年限增加1到3元的养老金。挂钩调整,约占全部调整额度的一半左右。

倾斜调整,主要是针对艰苦偏远地区的退休人员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个倾斜调整条件,各地自己设定。比如一些地区没有艰苦偏远地区,上海等地对60岁的女性和65岁以上的男性,就开始每年增加20元的养老金倾斜。河南,新疆,内蒙等地对养老金低于一定水平的人额外增加20元左右的养老金。

综合起来看,我们的养老金调整在调整比例上是照顾了企业退休人员这一养老金水平较低的人群,2018年平均调整水平普遍在5%以上,但是调整金额上仍然是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长的钱数较多。不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职业年金是不会增加的,住房补贴等待遇也是单独规定,增长的只有基本养老金部分。

比如2018年江苏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增长幅度是5.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增长不超过4%。

如果2019年养老金上涨的话,应该倾斜照顾企业退休人员吗?对此你怎么看?

依我看,2019年养老金肯定要上涨。而且上涨的幅度会超过2018年,原因如下,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七十周年大庆,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是喜庆和欢乐的一年。既然如此,国家一定会在人民的幸福感上有所体现,肯定会有许多好消息让人们高兴。广大退休人员期盼的养老金上涨必在其中。其上涨幅度应该高于2018年的5%,乐观估计应在8%左右。不但养老金会上涨,而且老年农民的生活补贴,也会提高。

社保基金的缴纳与发放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可是,由于公事教单位的人员在2014年之后,才开始缴纳社保金。而企业员工则是在1993年就开始缴纳,多缴纳21年。

但是,公事教人员退休金却比企业职工高1-2倍。而且公事教员工在退休金计算时,仍按其原职务或职称发放,可享受原级别或职称相应的待遇。而企业却不能。也使得企业中的一些老工人,工程师,高工在同等工龄,学历或职称下,工资偏低。这种发放方法,引起了企业退休职工与技术人员的不满与诟病。

从前几年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加的情况上看,各省市每次养老金上涨条款大致上,多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人均上涨部分,二是工龄部分,三是按本人原退休金的百分数%增加的部分。这样上调养老金则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尤其是百分数%上调部分,占比金额很大,使养老金高者越高,低者则越低。例如,今年内蒙古上调养老金的百分数部分为1.8%,按包头市企业平均退休金2600元计算;

2600元x1.8%=46.8元,包头市公事教平均按6300元计算;6300元x1.8%=113.4元

企业人员少涨,113.4元-46.8元=66.6元。

而2017年的百分数比例为2.25%,企业人员则少涨79元左右,二次(年)上调,企业人员就约少涨146元左右。退休金如此上调,使得其差距越来越大。

而上调政策中的工龄费仅为1.5元/年,使得企业中,缴纳社保金时间长,工龄长,工资低的职工更加吃亏。

因此,建议2019年退休金上调,按工龄计算。退休人员每年工龄上调6-8元,这样既消除了文件的繁琐,人人明白,也减少了企业退休与公事教及其他退休人员,同期上涨的差额,对逐步缩小退休人员的贫富差距也十分有利。

如果2019年养老金上涨的话,应该倾斜照顾企业退休人员吗?对此你怎么看?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主观上十分希望并赞成养老金上涨多照顾企业退休人员。

我之所以持这种观点,是因为有如下几个原因值得思考:

第一,企业员工是我们这个国家财富的真正创造者和贡献者,没有他们我们国家的经济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中国也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不可能使GDP总量达到2018年的近90万亿元。所以,企业员工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樑,工人阶级始终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默默无闻的推动者。

第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企改革那一代老企业员工,原来在岗的时候工资收入就低,养家糊口的人数多,生活原本十分艰苦,而国企改革之后,那一代的企业员工又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承受着下岗失业之痛,还有不少企业员工失业之后的社保都是自己掏钱交的社保,可以说没有他们作出的无谓牺牲,国有企业就没有今天的辉煌,更不可能摆脱沉重的包袱,所以作为回报,应该善待那个年代的退休企业员工。

第三,缩小养老收入分配差距,让企业员工与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均等的退休金待遇,让每位共和国老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必须在养老金有一个大的动作,将养老金上涨幅度重点向企业员工倾向,这应该是全社会的共识,也不会有任何人持不同的看法。因为现在的养老金本身就存在不合理、不公平成份,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过高,而且退休任何仍然按级别享受不同的待遇,与在职没有多大差距;而且 企业原来的退休金就比较少,比行政事业单位低了很多。作为退休之后都是普通平凡的老人来说,都应该是平等的,而体现 平等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养老金的差距缩小上。

还有一个问题,我国企业员工缴纳养老保险时间长,从1993年就开始缴纳了,而行政事业单位从2014年才开始缴纳,存在缴纳时间短、领取养老高等问题,更加剧了养老金的不平等,希望通过给企业员工大幅提高养老金来缩小养老金收入分配差距,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此外,还要考虑将农民全部纳入社保,并大幅提高农民的养老金收入,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如果2019年养老金上涨的话,应该倾斜照顾企业退休人员吗?对此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个诉求合情合理,也有可操作性。

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至所以较低,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一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更早,从1992年至今巳经26年。企业职工每缴费一年就算一年缴费年限,全都是干货,不像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有这么多的视同缴费年限。

二是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经济效益不佳,缴费基数和比例普遍偏低,从而造成养老金偏低。

三是个人账户储存额较少,因而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更少。

我国自2005年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调节机制以来,巳经连续14年为企业退休人员上涨了养老金,可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水平仍然只有2600多元,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比,养老金普遍要少40%左右。

为了缩小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国家早就巳经了解,并在近几年的养老金调整中进行了实施。

比如: 在2018年的养老金上调中,定额调整,每一个退休人员不分企业还是机关事业,统一上调一个数额的养老金; 倾斜调整,对退休时间长、养老金基数低的高龄退休人员和从部队转业到企业的军转干部每人每月倾斜上调了几十元至一百多元的养老金。其中北京市在挂钩调整环节中,根据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绝对数,养老金水平低的多上调一些,养老金水平高的少上调一些,这种做法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如果2019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的话,不但北京市的做法可以值得各地效仿,而且还可以有更多的操作方法。

在挂钩调整中,企业退休人员在缴费年限和养老金绝对数的上调中,上调的比例可以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更多一点;

在倾斜调整中,企业退休人员也可以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两个环节之后,根据本人的养老金绝对数再额外增加一个比例的养老金。

通过逐渐实施,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就可以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现相对的公平。

如果2019年养老金上涨的话,应该倾斜照顾企业退休人员吗?对此你怎么看?

如果2019年养老金上涨的话,我估计可以把"如果"两字去掉,也就是说2019年养老金上涨的事基本上跑不了,只是涨多少的问题。

如果明年养老金来个"十五连涨",适当向企业退休人员倾斜照顾是应该的,毕竟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平均只有2600多块钱,一部人还明显低于平均数,在各项消费不断涨价的情况下,靠2000多块钱过日子有点捉襟见肘,被小康水平抛在了后面。

虽然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比较低,但高低悬殊明显,确实还有收入高的。我知道的情况是,收入7000元以上的大有人在,上万的也不乏其人。所以,要照顾企业退休人员这话说得太笼统,应该说要照顾养老金低的那部分弱势群体,3000元以下的可以多涨点,7000以上的应该少涨点,万元的可以封顶,只有这个才能不断缩小高收入与低收入间的差距,让低收入群体尽快奔向小康。

过去几十年在企业里努力工作,多年如一日,不计时间,不讲报酬,辛辛苦苦了一辈子,晚年生活应该好一些是应该的。但愿心想事成,让收入少的老同志明年能多涨点钱,过上更富裕、更舒心的幸福生活。

如果2019年养老金上涨的话,应该倾斜照顾企业退休人员吗?对此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若是明年上涨退休金,对机关事业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涨幅必须有所不同,即机关事业退休的涨1%的话,企业退休的则应涨至20%至50%,使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在两三年之内迅速拉平,然后便实行同一标准,由双轨制变成一轨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