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人比老人养老金少,这是怎样计算的?

中人、老人,概念的区别在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前退休的,还是后退休的。

在我们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前退休的人称为老人。在我们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前工作,之后退休的称为中人。

我们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是1992年前后,不过我们国家1986年10月就开始对新录用工人是劳动合同制,由于那些人比较年轻,涉及不到退休问题。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正式推行所有企业实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后期,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又几经变迁,养老保险计发办法,一直到2005年,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才正式确定起来。

2005年之前,山东的退休制度主要是这样的。退休后,不管交费年限多少,一律领取20%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不管退休年龄多少。有点大锅饭的思维。

过渡性养老金等于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4%。

主要问题差距在过渡性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我们建立个人账户的时间一般是1994年到1996年期间。1994年的青岛工资增长率是47%,1995年是13%。当时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只有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2%到3%左右,这就出现了个人账户相对贬值非常剧烈的情况。如果可能账户记账利率跟工资增长率一致,那么个人账户就不会出现贬值情况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过渡性养老金要比个人账户养老金要划算得多,过渡性养老金每工作一年可以领取1.4%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在退休最后一年按照社会平均工资基数缴费,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也只能领取到1.1%。更何况多数企业人员缴费工资达不到社会平均工资。

2005年,我们实行养老保险计发办法改革后,又开始对以前的退休老人通过每年增加养老金待遇的方法,迅速提升养老金待遇。

前些年增长的速度都在10%以上,因此更加拉大了老人和中人的待遇差距。而且退休越早,增长的养老金次数就越多,跟后期退休的中人待遇差距拉的就越大。

不过,国家近年来经济发展逐步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养老金增长的公平,像过去十几年的情况都成过去式了。近三年来的养老金增长速度分别是6.5%,5.5%和5%。

在这种增长速度下,晚退休的人员如果交费年限比较长,养老金增长的幅度就比国务院调增的养老金幅度多。

养老金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尤其是牵扯到上亿人的待遇计算,国家也是在不停的摸索的。

现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考虑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而且每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都是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更为公平的养老金增长方式,逐步缩小大家养老金的差距。

希望未来能够越来越公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