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养老至少需要182万现金储蓄,足够吗?
正常来说,我们的货币只要不出现大幅度贬值,182万现金足够我们养老。就目前来看,182万现金,每年能够带来的利息收益就高达9万元,我们很多年轻人一年的总收入都不会超过这个钱。所以,是足够养老的。
产生这个争议的原因主要是,8月14日,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联合发布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报告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超过半数还未准备养老储蓄。而据调查,许多年轻人认为,需要存储182万元才能够绑上过上舒适的退休后生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182万元何时才能攒足?目前35岁以上年轻人,人均每月储蓄才1300多元用于养老储蓄。
实际上,我们国家从来就不是一个储蓄养老的国家。大家都知道,当父母的习惯性的就要为孩子储蓄教育金,结婚花费,购买房子,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
35岁的年轻人,如果有孩子的话,应该也要考虑到这一部分储蓄了,怎么可能给自己储存养老金?而且过去十多年的房价增长规律,如果现在不贷款买房,以后更买不起。即使182万元,现在很多一二线城市也买不起一套房子了。
其实对照历史,过去二三十年如果趁年轻就储蓄养老金,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1990年青岛市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人均月工资是200元,2017年相同口径下,人均工资是5309元,增长了25.5倍。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年轻就开始存钱,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来说,贬值会有多厉害?目前来看,几乎每五年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都会增长70%甚至翻倍。
因此,储蓄投资从来不是我们国家养老的首选。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选择现收现付的统筹养老的模式的原因。
虽然很多人抱怨,使用年轻人的钱,养现在退休的老人们。但是,如果用老年人的钱或者国家补贴的钱,养老保险只会维持在非常低的程度上。比如我们国家免费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月养老金待遇仅仅125元。
根据我们养老金计算公式,实际上我们交纳养老金是最保值增值的。因为它直接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根据缴费年限挂钩挂钩一定比例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同时每年国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还增加养老金待遇,保证购买力不变。
我们的养老保险待遇已经实现了14年连涨。因此,尽自己最大可能购买养老保险才是最正确的养老方式。
如果我们按照300%的最高交费比例,缴费30年的话,退休待遇也能够达到90%左右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满足日常花费足够了。
调查称养老至少需要182万现金储蓄,足够吗?
养老金到底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没想过,现实点说,大部分都还在为每月的几千块的房贷月供发愁,能够还了房贷,保证现在的基本生活,这就已经知足了,还谈什么养老金规划?
蚂蚁金服和富达国际发布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其中五成以上的35岁以下年轻人还没准备养老储蓄,就是根本没有这个计划。而实际上不仅仅是35岁以下的,35岁以上的很多人同样没有多余的存款来考虑养老储蓄的问题。
试想一下,25岁左右贷款买下第一套房,一直还着房贷,之后又面临结婚、生子等大笔费用的支出,真正到了35岁上下,大部分人都会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愁,有的不得不购买学区房,或者家里改善型住房,另一方面,有的父母已经年迈,不得不考虑父母的养老问题。所以,35岁以后,能适当有一些储蓄的家庭已经很是难得。
回过头来看看养老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先看看常规生活消费部分,不同城市,不同消费水平差异会比较大,当前,一二线城市每月可能需要五六千,而五六线城市可能需要2000左右,而且在未来30年后,物价上涨是可以预期的,所以,我们姑且按照以后每月1万元的养老消费计算。
所以,常规消费每年需要12万。如果是这样,182万的养老金,应该还是基本足够了,因为182万的现金,银行理财,大约可以产生9万左右的收益,每年再花掉3万本金,所以,养老是足够的。当然,这里的前提是不生病,或者不生大病,一场大病可能都会花掉几十上百万,所以,这个真的不可预期。
当然,正如调查显示的那样,大约有2/3的年轻一代还是将养老寄托在政府养老金方面,当然也包括自己的现金存款,实际上,从投资理财的角度看,保险产品、房屋租金或者股票等收入,最好也能成为未来养老资金的一部分,所以,应在年轻时合理配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