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战斗机发动机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中国发动机在世界处于二流末端水平!
首先世界一流的发动机公司一共三家:
1.美国普·惠公司!
美国普·惠公司于1984年发明了F100。F100发动机是世界上最早投入使用的推重比达8一级军用发动机。但因为太先进导致质量问题不断。直到F100-PW-220发动机,基本解决了F100-PW-100存在的问题,可靠性、耐久性和维修性得到很大改善。
F119是普·惠公司为美国第四代战斗机研制的先进双转子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推比重达到10以上。是目前最先进的发动机。装备F22。
F135是由由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研制的加力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超过18吨(4万磅),F135发动机是基于F-22的F119发动机的核心机和主要结构研制的。推比重应该是12左右!
2.美国通用。
美国通用研发推比重为8的发动机是F110。F110发动机于1985年初定型投产并开始交付。F110获得了美国60%三代机发动机订单。是质量最好的三代机发动机!
F414是通用电气公司为满足美国海军对F/A-18“大黄蜂”战斗机最新发展型F/A-18E/F的要求而设计的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也属于三代战机发动机!
F120是F22的备选发动机由通用公司和罗罗公司联合生产,也是世界上首台变循环发动机。技术太超前,而被取消!
小结:美国在三代机主流大推力发动机,主要就是通用和普惠的斗争,通用占据优势。通过双方斗争,美国得到了比较便宜的发动机!但四代机被普惠拿下!其他还有一些小的发动机厂商,在这儿不评价!
3英国罗罗!
英国的罗罗公司非常强。他研究大型军用发动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因为欧洲本身不装备重型战斗机,所以目前服役的是中型战斗机和相配套的中推发动机。推比重一样破10。欧洲“台风”战斗机选用的国际合作研制的EJ200涡扇发动机就是罗罗的!属于四代机发动机给三代半战机使用,大材小用。以至于有中国网友建议不论多少钱,中国可以把罗罗买下来!
F-136发动机是美国通用电气和英国罗罗公司研发的产品,性能比起F-135更加先进,不过,由于其技术风险相对较高,F-35项目预算紧张,加之美国国会对F-136的英国血统有所微词,不愿意为美国战斗机选择一款有外国血统的发动机,因此,尽管有声音强烈呼吁保留F-136项目,但最终这一项目还是被迫宣告终止,通用电气和罗罗公司将不再继续自筹资金用于F-35战斗机项目备选发动机F136的研制。
这些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重型战斗机发动机。
最强:F135,F136:推比重12。
次强:F119,F120:推比重10。
最弱:F100,F110,F414:推比重8。
他们属于世界一流。
其次世界二流中的强者:
1.法国国营航空发动机研究制造公司。
M88是为满足90年代多用途战斗机“阵风”研制的一种先进双转子加力式涡扇发动机。上面说了欧洲没有重型战机,所以法国这款也属于中型发动机。推比重:9—10。
法国弱在根本没有大型发动机研究经验,所以只能排在二流优秀发动机!
2.苏联/俄罗斯。
1.AL-31F第四代航空发动机是由俄罗斯留里卡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
开始出来时推比重只有7点几。完全比不上美国发动机。到了中后期才勉强达到美标的推比重8—9的水平。
2.AL—41F。俄国设计的推重比达11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将是苏57的动力。中间推力117千牛。
苏联俄罗斯发动机比美国同时期要小一些。美国发明推比重8,苏联就是7。美国发明10,俄罗斯就是9。美国发明12,俄罗斯就是11。
但俄罗斯勉强跟上了。所以算二流优秀发动机国家!
最后二流末端发动机国家!
中国
1.WS-10A涡扇发动机,是WS-10的发展型号,主要装备于J11B战斗机。WS-10A发动机与WS-10“太行”发动机最大的区别是核心机技术不同,WS-10A的核心机是CFM56核心机技术与AL-31F的核心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WS-10A发动机的整体性能接近F110-GE-129IPE (F110的性能改进型)。推比重8.1!
目前装备于J10和J11战机。
2.WS-15全称涡扇15“峨眉” 涡扇发动机,是为我国第五代战斗机而研制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主要用于第五代双发隐身战斗机歼-20。于2013年完成设计定型,是否服役不详!
推比重9.8—10.8。
作为勉勉强强跨过推比重为10的国家。中国目前勉强达到二流水平。但只能算二流末尾水平。
目前美国,英国已经开始了下一代发动机计划,推比重达到15。俄罗斯已经基本完成推比重11发动机,下一步应该是推比重14的发动机。法国目前非常渺茫,没有下一代飞机计划。中国才勉强完成推比重为10的发动机。推比重12—15的发动机估计才立项!所以我们任重道远!
中国的战斗机发动机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这个问题比较尖锐,涉及到国内航空发动机制造业,尤其是军用航空发动机制造业的现状,老鹰航空来回答一下吧:
1、全球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梯队格局;
战斗机所使用的军用航空发动机一般包括带加力的涡喷发动机和带加力的涡扇发动机两大类型,其中以带加力的涡扇发动机最为主流,是目前全球三代机、四代机(美式划分法,换成俄式划分法就是三代机、四代机、五代机,不必计较于此)最为常用的动力模式。一般军用涡扇发动机会按照推力性能进一步分成中等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和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能够研制军用涡扇发动机和军用涡喷发动机的国家,其实并不多,也就是五常,其他国家别看搞的自研军用飞机有声有色,其实在这一块基本上都是短板,全靠进口。
截至目前,美国和俄罗斯在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研发领域保持着世界一流水平,因此这两国也是目前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世界第一梯队,代表作品有美国普惠公司的F119-PW-100风洞,正常推力达到10吨,启动加力燃烧室之后达到15吨,推重比超过10.0,主要配置给F-22战斗机;
俄罗斯AL-41F1-117S发动机,正常推力达到10吨,最大推力达到16吨,推重比也是超过10.0,主要配置于苏-57战斗机。
此外,美国普惠公司在F119核心机基础上推出了F135发动机,结合矢量喷口和转换技术从而配置于F-35A/B/C三型战斗机,技术水平也是世界一流水准。
相比于美国和俄罗斯,军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第二流的就是英国和法国了,这两个国家主要集中在中等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领域,目前最好的产品就是法国斯奈克玛公司的M88型发动机,正常推力5吨,加力推力达到7吨,主要配置于阵风战斗机;
此外英国罗罗公司参与的EJ-200发动机也不错,正常推力达到6吨,加力推力达到9吨,主要配置于EF2000战斗机。
除此之外的国家,比如瑞典、以色列、印度、日本、韩国等等,军用发动机研发水平都属于三流,要么都是自研的涡喷发动机或者引进改型生产的发动机,要么干脆直接外购,这就不多说了。
2、我国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刚好处于一流和二流之间;
这里只谈一下军用涡扇发动机的情况,涡喷就不说了。
在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领域,我国推出了涡扇-10发动机,单台推力8吨,带加力状态输出13吨,推重比达到8.0,主要配置与歼10和歼11等系列战斗机;
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领域,我国推出了涡扇-15发动机,单台推力达到10吨,加力状态最大输出16吨左右,推重比在10.0左右,主要配置歼20战斗机。
所以,横向对比一下,老鹰航空个人的观点是国内军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来看应该属于一流和二流之间水平,并且正在急速奔向一流梯队,也是唯一即将成为一流梯队的国家。
——问题就回答到这里了——
对航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关注“老鹰航空”吧。(图片来自互联网公开图片,如侵则删。)
中国的战斗机发动机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中国目前发动机水平应该在综合实力上处于二战期日本的水平!!特别是在材料方面落后几十年!当然现在在举国之力在追赶,但科技基础薄弱,国外核心技术是不卖的!只能慢慢一个脚印一步步前行!材料方面就不说了,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国外、国产轴承,外表一致,使用寿命国外的是国产的几十倍,发动机质量方面也一样!拿简单的摩托车发动机质量来说,应该中国人都十分清楚,一台日本摩托车发动机使用十多年后还和新的一样,而国产发动机,二丶三个月后就不正常了,一年后杂声音响不停,二年后发动机响声巨大且黑烟浓浓,紧接着就暴废!
中国的战斗机发动机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中国的战斗机发动机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由于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起步比较晚、相关经验不足,很多国家都对我国技术上的封锁,再加上发动机材料上与先进航空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阶段。(比如单晶叶片、涡轮锻造、涡轮盘粉末冶金、钛合金空心件成型等)。在当今世界上能建造航空发动机的国家相比,中国在航空发动机上才处于刚起步阶段,如果要与美国相比的话,中国在航空发动机上至少要落后美国30年。
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被认为是航空制造工业上的明珠,因为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涉及学科最多的工程机械系统。同时航空发动机也是检验一个国家空军的标志,毕竟航空发动机可是影响着战斗机的性能,比如速度、载弹量、载油量、航程等。只有发动机推力越大,战斗机的战力就越强。目前中国的战斗机所使用的航空发动机在国际上达到了什么水平呢?
在当今世界上,中国空军实力提升的非常迅速,如今中国空军的总体实力已经超过了俄罗斯,成为了世界第二。这是因为中国空军列装的第四代战机、第五代隐身战机都超过了俄罗斯。目前我国空军的战斗机基本上都是歼系列战机,比如歼-20、歼-16、歼-11、歼-11B、歼-10A、歼-10B、歼-10C等,这些战机在当今世界上均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这些战斗机当中,尤其是歼-20战机更强大。
我国国产战机列装速度加快,这是因为我国已经解决了第四代战机“心脏”问题。据悉,我国第四代战机使用的发动机代号“太行”,也就是涡扇-10发动机。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国产涡扇-10发动机已经有了多个型号,分别装备在不同的战机上。从此之后,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再也不用依赖国外的发动机了。
目前我国的战斗机使用的涡扇-10发动机基本上是量产型为涡扇-10B发动机,该发动机推力14.5吨,推重比达到了8左右,使用寿命在3000个小时左右。涡扇-10B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要大于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毕竟AL-31F发动机使用寿命才在1500个小时左右。虽说涡扇10发动机在使用寿命上有所提升,但涡扇10B发动机要比AL-31F发动机晚问世30年左右的时间。
如果涡扇-10发动机要与美国的同类产品F-110发动机相比,涡扇-10发动机将更落后。F-110发动机与AL-31F发动机问世时间差不多。该发动机推力与涡扇-10发动机相当,但使用寿命已经达到了8000个小时以上。涡扇-10发动机不仅在时间上落后,在使用寿命上也非常的落后。不过,涡扇-10发动机已经达到现在的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
截止目前为止,我国第五代隐身战机使用的发动机还未问世,反观美国与俄罗斯已经成功研制出来了第五代隐身战机使用的发动机。比如美国F-22战机使用的F-119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推力16.9吨,使用寿命上万个小时,并且具备矢量技术。该发动机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逐步交付。而俄罗斯目前也已经研制出来了第五代战机使用的发动机,也就是“产品-30”发动机,该发动机军用推力为11吨,最大加推力17-18吨,推重比超过10:1。俄罗斯的“产品-30”发动机目前也已经成熟,苏-57战机将装备。
总之,目前中国在航空发动机上仍然处于落后阶段,与美国相比,至少要落后30年的时间。我国要想缩减与美国在航空发动机的差距,还是需要等涡扇-15发动机问世。我国的涡扇-15发动机推力不仅比F-110发动机要大、还更安全。总之,我国在航空发动机上要落后于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在航空发动机上处于垫底的存在。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中国一定会赶超这些国家。
中国的战斗机发动机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中国的战斗机发动机在国际上基本处于二流水平,在大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领域与美俄差距明显,而且在涡扇发动机领域基本与英法等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就导致中国在战斗机发动机领域与美俄等国大约有20-30年的差距。不过,随着我国战斗机发动机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战斗机发动机领域一直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
航空发动机因涉及多种学科的顶尖技术,也被称为是航空制造工业的明珠。正所谓力大砖头飞,拥有一款性能优异的航空发动机,将极大的提升战斗机的飞行性能。特别是高性能的大推力军用发动机,其对战机速度、载弹量、航程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在目前世界战斗机军用发动机领域,能独立制造航空发动机的国家非常少,也就联合国五常可以做到,而其他像韩国、日本、瑞典、以色列和印度等国要么只能引进国外先进发动机,要么只能在中小推力涡扇发动机上有所研究。可见,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难度之大。
现阶段,战斗机的发动机主要采用涡扇发动机,分为大推力和中推力涡扇发动机。美俄两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无疑属于第一梯队,其中又以美国的技术能力最为雄厚。美俄两国在大推力和中推力涡扇发动机领域均有建树,其中以美国的F110系列发动机和俄罗斯AL-31系列发动机作为其各自第三代战斗机F15和苏27的发动机。这两款大推力发动机的推重比都在8左右。而美国的F414和俄罗斯的RD-33则分别作为F/A-18E/F和米格29的发动机,这两款中等推力发动机的推重比也在8左右。
而美国目前最先进的F119发动机,作为F22战机的发动机,其最大推力可达15吨,推重比超过了10。而俄罗斯也不惶多让,其AL-41F发动机,作为苏57战斗机的发动机,最大推力可达16吨,推重比也达到了10。此外,美国还有F35战机采用的F135发动机,其性能可满足F35A/B/C三种型号的使用,也是非常先进的一款发动机。
除了美俄以外,英法在中等推力发动机领域也是颇有建树。其中,法国阵风战斗机采用的是斯奈克玛公司的M88型发动机,最大推力可以达到达到7吨。而英国罗罗公司研发的EJ-200发动机性能也非常出色,最大推力可以达到9吨,主要装备给台风战斗机。
对于中国而言,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起步比较晚,在单晶叶片、涡轮锻造、涡轮盘粉末冶金,钛合金空心件成型等关键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早期采取的是发动机配套战机研制的模式,并没有单独设计发动机的机制。这导致发动机在研发过程遇到技术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战机的研发就陷入停滞,最终导致很多战机型号下马。再加上我国早期一直沿用苏联发动机的设计理念,以牺牲寿命来换取性能,这导致我国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不仅存在技术难题需要解决,而且在寿命等性能上也相对较差。我国目前空海军战斗机所使用的发动机,主要是涡扇10发动机。
涡扇10发动机的设计指标参考了俄罗斯的AL-31发动机,而其核心机则源自美国DC-8客机的CFM56发动机,而这款发动机的技术源头则是美国的F-101发动机。早期的涡扇10最大推力为13吨,无故障时间间隔仅为300小时,首次大修时间仅为600小时,全寿命周期勉强也就2000小时左右。在整体性能上与美俄的F-100和AL-31发动机差距非常明显。随后,通过技术改进大幅提高了涡扇10的性能,又推出了改进版的涡扇10A。涡扇10A的最大推力为13.2吨,无故障时间间隔提升到了600小时,首次大修时间为1200小时,全寿命周期达到了4000小时。涡扇10A也意味着涡扇10正式走入成熟阶段,空军的歼10A和歼11B都开始列装涡扇10A发动机。此后,通过对涡扇10A再进行改进,推出了性能更先进的涡扇10B发动机。与涡扇10A相比,涡扇10B的最大推力增加了13.7%,达到了14.5吨,无故障时间间隔为600小时,首次大修时间约900小时,全寿命周期为3000小时左右。而且还在涡扇10B的基础上研制了矢量推力发动机,并安装在了歼10B身上进行矢量推力发动机的验证工作。
从技术上看,涡扇10作为一款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现役主力战斗机的发动机需求。但涡扇10发动机作为我国第一种第三代大推力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即便在技术上参考了美俄两国的先进技术,在研制过程中依然还是存在着大量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我国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逐步完成对涡扇10发动机的减重、排除故障、完善细节和提高性能等方面的研制工作。早期涡扇10在性能上存在较大的不足,可靠性和稳定性也不佳。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涡扇10A的性能逐渐稳定走向成熟,开始广泛的装备在歼10、歼11B等战机上。而最新型的涡扇10B虽然牺牲了部分寿命,但随着推力的增强,非常适合歼16这类的三代半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同时,由于涡扇10B的推力基本可以满足歼20的基本需要,它也成了下一代涡扇15成熟前歼20的过渡发动机。
涡扇10发动机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空白,促进了我国涡扇发动机领域相关技术和人才的培养,为我国自主研发下一代涡扇发动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还落后于美俄,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更为先进的涡扇15发动机的研发,我国将一点点缩短差距,将我国建设成航空发动机强国。
中国的战斗机发动机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
永远只能在三流,顶多就是二流。就是到了超一流水平,也会被喷成二流三流。因为很多人眼里,我国就不可能一流,也不能一流,要不怎么喷?喷什么?存在感从哪找?
应该提问我国为何是三流水平才对,迎合很多人的胃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