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教师建议按教龄晋升职称?

不管是以教师工龄进行升职,还是以成果进行升职,其实一般教师都没有意见。关键是不能设置职数。

第一、成果升职。

以成果升职为例:2000年某校100名教师,假设教师一辈子工作35年(25-60岁),平均每年退休3人,新入3人。其中才入岗位的25岁10名教师开始发力。通过努力,在2010 年获得中级职称,在2019年获得高级职称。(当然这是全理想状态)。这是他们大概44岁。从此这个学校高级职称固化,因为他们还有16年才退休。考虑每年3个,大概在12-13年后,也就是2034年,才开始释放高级职称职数。那么在2019年前,在他们之后入岗的57人,还可能稍微和他们拼一下。在2019年后,大家都因为没有职数,而绝望了,只能最高奋斗到中级职称,并且固化在中级职称。至于2019新入岗的连中级职称都无望了。

这就是职称职数的困扰!你敢说其他教师不努力吗?有的年青教师近十年获得国家,省,市奖励无数,而无法升级就是这个原因。

也就是本问题标题:为什么要按照教龄定职称的原因。

第二、教龄升职。

教龄升职的问题就是,喊不动老教师干活。很多学校老教师根本招呼不动。我见过一个小学校长在大会不点名批评某教师行为时。这个教师站起来说:“下面我说两句……”说完喊“散会,跟我走……”其他人就跟着这个教师走了。校长根本无法约束老教师。

所以教师工资是否按照教龄升职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我希望,教师职称按照一定的硬指标,达到某个指标就晋升,而且不设置职数。这样才能两全其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