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青梅煮酒曹操为何不杀刘备?
一、刘备是天子皇叔,没有过错!
二、刚灭吕布,刘备来投靠曹操,曹操本人也挺爱才的,杀了刘备,以后在也没有人来投奔曹操了!
三、曹操生性多疑,肯定问了手下的意见,杀不杀刘备,曹操心里有谱!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曹操为何不杀刘备?
因为曹操既多疑,又爱才,曹操疑的是无法准确判断刘备的雄心壮志,曹操爱的是刘备之才能为我所用,况且还有关羽、张飞这等熊虎之将和万人之敌。
青梅煮酒这事发生刘备投降曹操之后,和官渡之战发生之前,在这之前,曹操刚刚联合刘备击败并杀了吕布。
原本刘备投靠曹操是为了抵抗吕布的,现在吕布已死,刘备在曹操处就显得没有意义,再加上刘备一直以汉室宗亲自称,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直不是一路人, 当时的汉献帝也为了摆脱曹操的控制,以衣带诏欲诛杀曹操。
而刘备也参与了国舅董承主导的反叛曹操的衣带诏事件,但是刘备非常聪明,为了掩盖自已的雄心壮志,为了不让曹操怀疑自已,天天在自已的住处浇水种地,忙着干农活,一幅与世无争、淡泊名称的农民形象。
别的不说,就刘备表现出来的这种形象,曹操会杀吗?曹操会杀一个天天在家种地的农民吗?当然不会。
不过曹操这人也疑心非常重的人,为了彻底证明刘备不是自已的威胁,因此还想对刘备试探试探,于是找了一个梅子成熟的机会,把刘备叫来喝青梅酒。
曹操把刘备叫来,先给刘备叫了一个“望梅止渴”的故事,说是有一次出征时,将士口渴,但是没有水,于是曹操就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然后在大脑中想着吃梅子的情景,每个人不觉得喉咙生津,就不觉得渴了。
这个故事,是曹操讲给刘备听的,今天我是请你来喝青梅酒的,言外之意就是说这次是真的请你来喝酒,而不是“望梅止渴”,接着两个就把梅子放在酒中煮着,边煮边饮酒,然后曹操向刘备讲起了龙与英雄的事,说龙就是英雄,英雄就是龙,同时又问了刘备一个问题:天下有谁是英雄?
曹操这话问得相当不好回答,而且有让刘备进入圈套的企图,龙在当时可是帝王的象征,并不是英雄的象征,曹操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试探一下刘备到底是不是英雄?
刘备显然是有备而来,对来曹操的刁难早就有了准备,刘备举了一大串英雄的例子,比如说:袁术、袁绍、孙策、刘表、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结果这些人全部被曹操否定,说他们不是英雄。
说到最后,曹操话峰一转,对着刘备说: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刘备和我曹操!
刘备听到这话,大吃一惊,脸上表现得非常惊讶的样子,当时正好突遇打雷暴雨的天气,一声惊雷之下,刘备连手中的筷子都惊得掉在地上,这时刘备一边从容的弯腰捡筷子,一边说:一声雷声,就把吓成这个样子。
曹操跟着问道:大丈夫怎么会怕雷呢?
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都会失态,我刘备怎么能不怕呢?
刘备这话一说出口,有理有据,并且刘备表演的得非常好,如果按现在的说法,青梅煮酒时刘备的表现相当于奥斯卡表演奖,就连曹操这样的枭雄也被刘备的表演的所迷惑,并认定刘备是真的怕雷,而暂时放松了对刘备的疑问。
这就是青梅煮酒时,曹操没有杀刘备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刘备这个英雄,隐藏得相当深,不仅刘备参与衣带诏的事情,曹操不知道,而且刘备在曹操面前装孙子,当傻子,扮弱智,总之让曹操相信就行。
而曹操没杀刘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操爱才。
因为就算刘备装孙子,可他手下两个结拜的兄弟关羽和张飞,可是实打实的英雄豪杰,熊虎之将,万人之敌,是难得一见的人才,是冲锋陷阵的好手,是勇猛善战的武将,是曹操喜欢的人才。
杀了刘备,他这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岂不是会找自已拼命,那样就更加不能得到关羽和张飞,而且就在 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时,因为担心刘备的安危,关羽和张飞就来到了曹操与刘备喝酒的地方,查看刘备的安全,说明关羽和张飞也担心曹操对刘备下手。
关羽和张飞到来之后,曹操也没有为难刘备了,还请关羽张飞二将喝酒。青梅煮酒之后,刘备知道待在曹操处总有一天会让曹操识破处自已的表演,不如找个机会,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最终刘备借围攻袁术的机会,逃离了许都,也逃离了曹操的控制。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曹操为何不杀刘备?
青梅煮酒时曹操说天下英雄只有吾和汝时,意思抬高刘备想刘备赞扬自己而已。当时刘备谈不上有什么势力,依曹操这人的性格根据瞧不上刘备,谈何曹操要杀刘备,只是刘备听曹操这一赞扬倒受到惊吓后逃走,曹操的谋士提醒,他不得不顺势做样子而已。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曹操为何不杀刘备?
我是清风醉史,我来回答此题。
“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的经典故事,为何曹操认为“天下英雄,唯曹与使君”,把刘备看得如此重要,然而却没有杀他呢?这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 1、刘备是献帝认可的皇叔,无罪而诛,说不过去。
- 2、刘备是投靠而来的,曹操要收买人心,也有让其“为我所用”的目的。
曹操与刘备一起平灭吕布回到许昌后,皇帝论功行赏之时,谈到刘备为中山靖王之后,献帝大感亲切,论资排辈成为了献帝的皇叔,并加封官职为左将军,虽然没有实权,但名义上已经是东汉朝廷的重臣了。
皇帝刚认了亲戚,曹操作为优秀的政治家,是不可能在此时无缘无故的诛杀大臣的,何况朝中除了曹操的心腹,还有诸如,荀彧、董承等一帮忠诚于汉室的大臣是不会答应的。虽然此时曹操已经掌控朝堂,但与袁绍马上要开始决战,不会因此事闹得朝堂不和,后方不稳的。
收为己用曹操是真看好刘备的能力,也是真心想把他收到麾下,加快自己统一的步伐。
曹操认为刘备刚刚失去徐州的地盘(原陶谦给予的,被吕布偷袭得去),从诸侯身份几乎变得一无所有,信心会受到打击,在此时给其报了仇(杀了吕布),又给予高官厚禄,就是想在其最低落的时候收买人心。
可是他小看了刘备的雄心壮志,刘备虽然一直颠沛流离,四处转战,败多胜少,但他的格局和眼界从来都是很大的。
曹操的试探,没有获得真心的对待,反而坚定了刘备离开曹操的决心。恰逢袁术称帝叛乱,刘备借了曹操数千精兵,就此脱离了曹操的掌控。
曹操已经是一方诸侯,并“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急需大量人才辅助。但是刘备也有一颗不甘寂寞地心,他也想当老大,不甘成为别人的小弟,只能装聋作哑辜负曹操的一片好意,借机逃离去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以上就是曹操明知刘备大才,而不杀他的原因,这也是三国的魅力所在,如果早期就没有了刘备,曹操失去一个强劲的对手,三国会失色很多,后世还会不会对三国故事津津乐道就成了一个未知数,也就不会在此回答相似的问题了。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曹操为何不杀刘备?
曹操为何要杀刘备!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所破,依附于曹操。谋士程昱向曹操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
曹操想到自己曾经因为杀死名士边让而引发张邈、陈宫等兖州士大夫们的集体造反,因此,便决定不杀刘备。不过,郭嘉亦认为刘备有万人敌关羽、张飞跟随,而刘备得人心,不会为人之下。所以向曹操上谏:“古人有说:‘一日放纵敌人,便成数世的祸患。’宜早些建立恰当的位置。”意思就是要软禁刘备,但曹操却不接纳软禁刘备的计谋,为了使他心服于自己,反而对刘备更亲近。
郭嘉说:“有是。然公提剑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仗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太祖笑曰:“君得之矣。”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会太祖使备要击袁术,嘉与程昱俱驾而谏太祖曰:“放备,变矣!”时备已去,遂举兵以叛。太祖恨不用嘉之言。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曹操为何不杀刘备?
主要还是试探,刘备做得滴水不漏,试探失败,反道被刘备给忽悠了,抓住机会溜了,等曹操醒过来时,刘备都溜得无影无踪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