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为上级端茶倒水呢?你怎么看?

就算你家里来了客人,你是不是也要端茶倒水?何况上级呢,职位比你高,年龄比你大,端茶倒水也是应该的。这是职场礼仪,也是生活常识,不要上升到“拍马溜须、阿谀奉承”的角度,让年轻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连基本礼仪,都怕被骂巴结上级,那么,传统文化还能传承吗?

我们先看一个小例子:

小龙是位95后新人,与几位同事在部门领导办公室开小会。公司副总推门进来,跟大家一起讨论方案。小龙给领导倒了一杯茶。过了一会儿,领导用眼神瞟自己,小龙不知道啥意思,直到领导亲自起身给副总续水,才明白领导眼神的意思,是让他端茶倒水。副总走后,领导埋怨小龙没有眼力见儿。

下午,小龙陪领导去兄弟单位交流方案,想起上午领导的眼神,勤快地为与会人员端茶倒水。领导又用眼神瞟自己,最后拉住小龙说,“你好好做记录吧”。在回来的路上,领导又告诫小龙别太掉价。小龙挠挠头皮,有点懵圈了。

晚上,领导接待检查组一行,小龙口渴,给自己茶杯倒水,领导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当天晚上,饭店特别火爆,一个服务员要负责两三个包间,根本忙不过来,倒酒都跟不上节奏。领导对小龙说,你年龄最小,眼里要有活儿,盯着给领导们倒酒。饭局结束后,领导又批评小龙,只顾自己吃菜,酒杯空了,都不及时给续上,有损公司面子。

过了几天,又是酒局,小龙盯着几位领导,主动端茶倒水。几位同事开玩笑,小龙,你也太殷勤了吧,劳驾也给我倒满茶水。酒足饭饱,领导对小龙说,你给大家倒上茶,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小龙热情地给每人都倒满茶,又去倒满酒,领导瞪了小龙一眼。送走客人,领导满脸黑线,眼神里透着不高兴。

才入职几天啊,就被领导又是瞟、又是瞪的,小龙彻底晕菜了,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小龙苦恼地请教老爸,老爸心疼儿子,给他讲了几个为人处世的原则。无论是饭局上,还是会议上,作为年轻的下属,端茶倒水,做好服务,眼里有活,手勤腿快,这是好事,但也要把握这三个尺度,才是算高层次的“有眼力见儿”,不懂这三个尺度,再勤快也是掉价,不受上司喜欢。

【一】要看职级地位。

小型会议,在座的都是上级领导,如果没有专门的服务人员,你年龄最小、职级最低,就要主动承担端茶倒水的“义务”。大大方方、不亢不卑地自愿服务,不要有难为情、低三下四、巴结上司等心态。不要只做一个样子,要注意全程服务,不要只倒一杯水就不管了,在领导眼里,你屁股太沉、没有眼力见。比如,上面场景中,小龙应该主动续水,不能让领导杯子空着,显得不尊重上级。

【二】要看场合角色。

你陪领导去做客,你虽然是随从,但你也是客人。主人方自有待客之道,这也是他们的接待职责。你作为客人,你主动端茶倒水,你让主人方情何以堪?主人方的领导感到没面子,主人方的年轻下属也觉得你抢了他们的风头,显出他们没有眼力见了。你的领导也会认为你忘记了客人角色,给客人方掉价了。比如,上面场景中,小龙作为客人,就不要先入为主,抢着倒水,这会让双方都感到不自在。

【三】要看氛围程序。

上面的酒局,如果有年龄比你小的、职级比你低的同事在场,就让他去端茶倒水,就不要抢他的“风头”了,否则,同事嘲讽你想献殷勤、爱表现,领导也觉得你自降身份。你要喝水,给自己倒水的同时,要客气地给左右两边的人也倒上,表现你应有的礼貌素养。尤其不要只给领导倒水,不给其他人倒水,这样会留下“势利眼”的印象。要注意程序,比如上面场景,领导发话结束酒局了,就不要再倒满酒了,按照酒场规矩,杯中酒不喝干不算结束。

该不该为上级端茶倒水呢?你怎么看?

李大头先生:

观点:这世界上没啥事是绝对,但是我想说,你做了绝对比不做强。

社会是人情世故,放低姿态,才会更多的人喜欢

突然想起来张作霖对少帅说过一句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那江湖是人情世故。

就像在我公司,很多年轻人,比如像一些90后,从来都不会扫地或者给部门领导端茶送水,这么做其实没错,因为我们这一代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放飞个性,并且在这个到处都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大多都是娇生惯养,他们不会委屈自己去伺候别人。

但是就像开头所说,有些事做了肯定比没做强。

我也是一名90后,在事业单位待过,也在部队待过,每天早上去了都会给我们主任打上一杯热水,摆上报纸,把地打扫一遍,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吃亏了,主任平时也对我格外关照,有什么事都会想着我,他们那一辈的人,习惯性的从晚辈的为人处世上观察他,换句话说,你就算再优秀,人家没有兴趣去了解你,那也是没用的。

这要感谢我在部队的那两年,我们队长教会了我很多东西,现在还记得他跟我说过的那句话:小李,以后退伍回家,不管从事什么,一定要会来事,多干活没坏处,虽然不说,但是谁都喜欢这样的人,喜欢你的人多了,这样你的路就走的宽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