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级晋升需要领导推荐吗?你怎么看?

职场晋升,没有领导推荐是不可能的,这是必要的前置条件。尤其是新的干部选拔制度出台之后,更加强化了领导推荐的决定性的作用。

用一句专业术语来说,提拔晋升的初始提名权,牢牢把握在上级领导的手里。也就是说,如果领导不提名,你是基本没有机会被提拔的。

你一定会说,不是民主推荐吗?群众中来,群众中去,干部是群众推荐出来的。那么你真的不知道干部选拔制度的程序。

即使是搞民主推荐,但是前提是谁来发起这件事呢?还是上级领导提议之后,才能发起干部的选拔推荐工作。如果领导不发起这件事,根本就不会搞什么民主推荐,还谈什么提拔晋升呢?

即使在以前搞民主推荐,别忘了具体的操作程序。有一个最前端的程序是,动议与酝酿阶段,什么意思呢?

举例:单位缺一个办公室副主任。主要领导要和分管领导酝酿这个人选,当然了,两个人如果掰手腕,一定是一把手厉害,基本就是一把手为主进行提名,如果分管领导不强烈反对。一把手叫来人事部长,你去搞一下民主推荐。如果一把手提名的这个人选,在推荐名单里,就百分百是这个人了。

你知道现在要求推荐率有多低吗?只要推荐率达到30%,就可以上会研究了。上会研究,谁说了算,基本还是一把手。

现在新的选拔制度,更加强化了领导的提名权。比如,民主推荐,一般是先大会推荐,再个别谈话,现在是先个别谈话,观察推荐人选是不是入围。如果不入围,甚至可以取消这次推荐。

不知道你看懂了没有?也就是说,领导提名的人选,必须选上。违背领导意图的人选,根本没有机会走下一步程序的。

职级晋升需要领导推荐吗?你怎么看?

一直从事职级工作,我来谈我的看法:领导的推荐很重要。至于有多重要,和这个领导的级别有很大关系。

首先说下职级晋升的基本步骤:

一是分析研判和动议。组织人事部门先对单位职数情况和人选情况进行梳理汇总,起草制定动议工作方案。单位召开党委会研究审议动议方案,对职级晋升工作进行分析研判,确定用于此次职级晋升的职数的数量,并对意向人选范围进行初步确定。

二是制定并发布工作方案。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党委动议情况,研究起草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一般包含知指导思想、工作组织、拟晋升的职级层级和具体职数、职级晋升基本条件和资格要求、职级晋升主要程序安排,相关要求以及投诉举报方式等。

三是公示符合条件人员名单。根据工作方案确定的资格和条件,公布符合条件人员名单。这个和干部选任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的干部选任需要本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职务进行报名,或者由组织部门职级报党委审定后直接确定民主推荐对象。而职级晋升不一样,一般是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民主推荐对象。

四是进行民主推荐。参考干部选任的工作方式民主推荐一般包含谈话调研推荐和会议推荐两种方式。其中谈话调研推荐就是考察组和一些领导干部,或者所在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谈话,了解被推荐人员的基本情况,然后根据谈话调研的方式,确定进入会议推荐的人员名单。

会议推荐就是进行打票推荐,参加人员范围一般是单位中层干部和部门职工代表,对于人数比较少的单位直接就是去全体人员参加。会议推荐后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会议推荐率,这个会作为民意基础的体现,在确定考察对象的时候会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来使用。

五是组织考察。一般采取会议测评、谈话测评、书面征求意见、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进行考察,参加会议测评和谈话测评的人员范围为一般为中层领导干部和群众代表,如果人员比较少会是机关全体公务员。

考察还会采取书面征求相关单位部门,比如调任不久的公务员,会征求原来单位的意见。另外还会核查个人干部人事档案,就党风廉政情况听取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等。最终汇总各方面意见,考察组形成考察材料。

六是确定晋升职级人选。局党委根据考察情况,综合考虑民主推荐或者民主测评、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一贯表现等情况,召开会议集体研究作出晋升职级决定。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有的干部需要提前召开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前报上级组织部门履行事宜审查程序。根据干部权限,研究确定拟任人选后,有的还需要报上级组织部门进行审批。

七是公示。对晋升职级人选由局党组在推荐考察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结果不影响晋升职级的,由党委印发晋升职级通知。

看完程序,领导的推荐有多重要就很明显了:

在市直单位,科级领导干部就是中层干部,只能给你打票或者谈话的时候起到一定的作用。

处级干部就是单位的党委委员了,对你晋升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如果是厅级干部给你推荐,那么我可以这么说,你晋升肯定没问题了。

如果是省部级干部给你推荐,那么不太可能,因为如果有省部级干部给你说话,你还用晋升职级?

职级晋升需要领导推荐吗?你怎么看?

无论是提拔领导职务,还是晋升职级,都属于提拔任用干部范畴,必须由领导班子主导和把关,也是彰显领导权力和作用的重要方面,自然离不开领导的推荐和支持。

那么决定公务员职级晋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如何才能抓住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契机尽快晋升职级呢?

其一,决定公务员职级晋升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一是所在单位有无职级职数空缺。由于单位层级不同,核定的职级职数也有明显差别。如省直机关,一级主任科员以下职级不受职数限制,任下一级职级满2年即可晋升,而市直以下机关则没有这个优待,只能按一定比例核定一级主任科员以下职级职数。这也意味着,如果是在市直以下机关,晋升一级主任科员以下职级要受到明显限制,依然存在“僧多粥少”的矛盾,职级职数空缺越少,晋升职级的难度便会越大,有职级职数空缺是晋升职级的先决条件。

二是个人任职年限是否符合要求。晋升二级调研员以下职级都需要任下一职级满2年,否则便连参与竞争的资格条件都不具备。当然,按照有关规定,在完成非领导职务干部职级套转后,原任非领导职务时间和套转后的职级时间可以合并计算,满2年即符合晋升二级调研员以下职级的任职年限要求,满4年则符合晋升两次二级调研员以下职级的任职年限要求。

三是单位领导班子是否支持推荐。即使单位有职级职数空缺,即使个人符合晋升职级的任职年限要求,也不意味着就能晋升职级,因为除了职数有限、竞争激烈的客观因素外,还在于单位领导是否认可和支持,这个因素更占据着主导作用。现实情况就是,如果单位领导不肯给你晋升,就算有大把职级职数空缺,也能找到不给晋升的理由和依据;如果单位领导力顶你上位,就算暂无职级职数空缺,也会想方设法腾出位置助你晋升。所以,领导的支持和推荐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其二,怎样用好推行职级并行良机晋升职级呢?

这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单位的领导班子,因为开展职级晋升的做法差别甚大。

受益面最广的做法是领导职务干部晋升职级后就免去所任职务,全面盘活有限的领导职数和职级职数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最不利的做法是允许领导职务干部晋升职级后继续兼任,一个人同时占据领导职位和职级职位,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职数资源更为紧张,最后只能是少数人得利、多数人吃亏。

在个人不能影响和决定所在单位采取哪种职级晋升做法的情况下,只能先适应游戏规则,从中找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努力说服领导圆自己的职级晋升梦。

比如,任职年限较长、年龄相对较大的干部,可以打同情牌,及时找领导反映情况、汇报想法,恳请领导给予照顾。这个办法其实挺有效的,毕竟兢兢业业工作这么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优先晋升任职年限较长、年龄相对较大的干部合情合理,大家都能理解,反对不会那么激烈。

又如,任职年限不太长、年纪也不太大但能力和表现都比较突出的干部,可以打实力牌,主动找领导汇报成绩、反映诉求。领导多数也要考虑下属的德才表现情况,毕竟也不能寒了能干事又干成事的下属的心,因为这事关是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事关单位的风气和干部的积极性。

最难的当属不上不下的干部,资历不算老,表现又不够拔尖,但晋升职级的愿望也很强烈,该怎么办呢?那只有一个办法了,想尽办法找关系,行为虽不光彩,但效果绝对不错,只要做通了单位领导的工作,晋升职级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现实就是如此,自己的事只能自己上心,指望领导主动想到自己,公道正派提拔晋升干部,这样的情况也有,但更多的还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能够打动领导的办法最保险。

欢迎关注职场李论,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职级晋升需要领导推荐吗?你怎么看?

职级晋升肯定需要领导推荐。

为什么呢:下面以州市一级所辖的部门(处级单位)进行“职级晋升"工作的情况来简要说一说。

其一讲,职级晋升也想当于一种重用提拔,一般所在单位需有晋升职级的岗位数,在下一职级履职满达到晋升高一级职级且年度考核称职及以上者才具备晋升条件;

不论高职级(如四级调研员及以上)、还是低职级(如一至四级科员起)的晋升都需经所在单位党组或党委会研究,确定拟提升职级人选后,再以相应比例符合条件的人,在单位职工大会上进行“无记名"推荐和个别征求意见推荐,在正式推荐人选确定后还需报组织部下设的公务员局审核,若属晋升“二级调研员"及以上职级人选,还需由组织部门进行考核考查,对拟晋升职级人员还将在部门进行公示;

其二,不同职级指标都是根据各级编办核定给单位的“公务员职数"来测算,所以各部门在拟晋升不同职级时都必须以本单位的不同职级岗位是否有空岗和符合晋升条件的人员来确定。

职级晋升需要领导推荐吗?你怎么看?

我在行政机关工作20多年,对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有一定的了解,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2019年6月1日新《公务员法》实施以来,亮点多多,其中倍受社会关注特别是广大公务员群体更加关注的就是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但由于很多行政单位的政工人员对政策不是很熟悉,加上部分领导也不是太重视,导致很多基层干部就享受的政策而未得到享受。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一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么职务与职级晋升是不需要单位的领导推荐叫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肯定是要单位领导推荐,才能有晋升的机会,否则就无从谈起。

2019年6月1日起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以来,各地都在大力开展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工作,有的地已区已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于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了二次晋升的工作,有的地区至今为止只完成首次定级。由于该项工作政策性强,也非常敏感,有的单位党组织因职数少,达到晋升条件的人员多有做老好人的思想,怕引起矛盾而不敢向组织进行推荐拟晋升人选。

按照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公务员职级晋升必须经过单位党委(党组)或者组织(人事)部门研究提出工作方案、民主推荐或民主测评后提出初步人选、考察了解并确定拟晋升职级人选、公示、审批等5项程序。在这5项程序中最重要的环节有以下几个,关系到你是否能够得到职级的晋升。

第一环节,单位党委(党组)研究确定拟晋升人选。要由单位根据单位的职级数量,结合每位职工的工作情况,在班子成员之间进行沟通酝酿,形成初步拟晋升的人选后,单位召开党(委)组会议确定拟晋升人选,这个环节最关键,如能成为班子提名的意向人选,报同级组织部门,以后就等待组织部门来考察了。

第二环节,开展民主推荐或民主测评确定初步人选。同级党委组织部门通过召开部委会后,研究同意后并派人到单位进行干部考察,一般情况下考察程序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发布考察预告等,这时除了找一定范围的领导和知情人员进行谈话了解情况外,还必须落实干部档案必审、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信访举报问题必核等要求。在这个环节只要与大家同事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自己没有违法违纪之事,一般都会通过的。

第三环节,任前公示和任职审批程序。只是履行下相关手续,最重要的还是上面2步。总的说来,公务员职级晋升比起领导职务选拔任用程序还是要放松了不少。

有什么感悟呢?

一是单位是否有空缺职位很重要,如果单位没有空缺职位,是不能推荐职务与职级晋升的。

二是有部分单位领导就会将职务与职级并行作为自己手中的权利进行利益输送,可能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职级晋升需要领导推荐吗?你怎么看?

具体程序上来说是领导动议决定意向人选,再进行民主推荐和考察,具体我一一说明一下。

行政机关开展职级晋升工作的具体流程如下:

1.领导班子动议意向人选。在单位时机适当的情况下,准备开展职级晋升工作时,组织人事部门将提出书面的晋升工作请示,由所在单位领导班子进行动议,可海推(普遍推荐,看得票率);也可以动议到具体人选。

2.组织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按照领导班子的决策思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工作方案,并提请班子会议进行酝酿。明确晋升人数和具体意向人选,筛选符合条件人选名单,发布干部会议通知,择期开展民主推荐。

3.组织开展民主推荐。按照新的“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先进行谈话调研推荐,即与所属单位中层干部开展谈话调研推荐,中层干部在符合条件人选名单中推荐意向人选。推荐结束后,人事部门汇总得票,适时开展会议推荐(投票推荐),推荐结束后综合两轮得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领导班子通过会议确定考察对象。

4.开展考察工作。确定考察对象后,发布确定考察对象的公示,期间与中层干部开展考察谈话,进一步了解干部的实际工作情况。

5.查核各种事项。一般在动议时候就应该同步开展,不过任职前是最后时限,需要查核个人档案,查核信访事项,查核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明确无误后提请班子会议研究任职。

6.任职。按照相关要求召开班子会议,研究任职工作,符合条件推荐产生的人选,经各个程序查核后,提请班子会研究,同意后正式任职,进行任职公示,公示期满无问题的正式任职。

以上就是基本情况,各单位具体执行的选拔办法可能略有出处,但大致标准应该不变,各位酌情食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