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升迁无望,该怎么办?

基层管理岗位,迈入高层难度很大。每一天的事情比较繁重。

非常理解并同情这位人到中年的基层管理岗老哥,只能用文字抱抱你,略表安慰。45岁以上的基层管理岗位,要想再升到中高层,这是非常难的事情,原因不在于你的能力和经验,而是在于你的年龄就是硬伤。国企推行年轻化,民企也是掀起淘汰老员工的“行动”,以前说,年龄是个宝,年龄就是资历和阅历的代表,现在,年龄就是被淘汰的累赘。

人到中年,在职场上升迁无望,这是客观规律,尤其是现在的体制内外,都不欢迎中年人了,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这是时代的造成。这一茬中年人,特别是70后,特别吃亏,年轻力壮时,被60后压制;等到自己中年时,又被85后取代。这一茬中年人,就是时代大浪淘沙之后的悲凉。

比如,我们单位有一位49岁的中层,要能力有能力,要威望有威望,要经验有经验,要精力也有精力,但是提拔了一位85后,理由是,管理层里必须要有85后的年轻成员,这是硬性指标,为了优化队伍年龄结构,40岁尤其是45岁以上的,基本不提拔。这是硬指标,不管你委屈不委屈,不管你是不是胜任,为了降下平均年龄,只能“淘汰”掉中年人。

人到中年,升迁无望,就不要自我惩罚自己了,这不是你的错,这是指标的错。所以,应该转移一些方向:

第一,工作上就不要拼死拼活了,你再拼也被“硬指标”所伤。千万别被上司忽悠,什么老当益壮,都是骗人的,无非是压榨你的剩余价值吧。所以,调整心态,最重要,把追求的欲望降下来,把工作的担子卸一半,你就觉得浑身轻松,另有一番天地。

第二,事业上降低欲望和追求,但也不是闷闷不乐啊,要转移自己的兴趣到别的出口,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工作保持中等,腾出精力来,做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第三,把精力分解到家庭上来,你拼了二十年,亏待了谁?不是老人,就是妻子,还有孩子。人到中年,升迁无望,就把精力转移到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上来。因祸得福,也是好事。许多人,钻营升迁,老人得不到照顾,孩子走了歪路,后悔也是痛心的,多赚的那点钱,补上“亏损”。

第四,如果还有精力,不如发展一下第二副业。有一位同事是单位的老黄牛,但是因为年龄超过45岁,不在后备名单里。从此,他彻底卸下了“担子”,何必那么卖力,把他的经验转移到第二副业上,现在他利用他的业务知识,卖课的收入已经年薪数百万。他觉得因祸得福,如果他追求提拔,无非就是成为副总,年薪涨5万元,现在他已经比集团董事长收入还高,心情还自由,陪着老婆游山玩水,感觉第二春更加灿烂。

人到中年,升迁无望,该怎么办?

现在的领导也不容易做,属于高危行业之一。升迁无望也要辩证的看,其实也有好处:

一是做好份内的事情。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可以大胆拒绝领导的无理要求,领导既然不想提拔你,你几次决绝过后,自然不会再把繁琐的、重要的事情交给你,他会交给那些想提拔的人去做。

二是回归家庭。在做好自己本质工作的同时,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家庭,多教育陪伴孩子,多帮助媳妇做点家务,多孝敬老人,单位缺了你一样运转,家庭缺了你这个家庭就不完整。

三是发展自己的爱好。你能考试公务员,肯定有一定的能力,比如读书、写作、运动等,个人业余爱好发展好了比提职升迁重要多了,说不定有意外的收获,这可是要陪伴你一生的,而官职就是过眼云烟,退休后再没有人理你。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到中年,升迁无望,该怎么办?

当我做了10多年的科级,进入中年,眼看着一个个提拔升迁的都是比自己小一轮的年轻人,心里失落、徬彷,但我经历沉淀、思索、成长,终于活出了中年人应有的状态。

认清形势

在基层,乡镇的最高级别就是正科级,一个乡镇最多三个,能达到正科级就是乡镇的党委、政府、人大一把手。县级部门的正科级只有一个,那就是单位的一把手;副科级也就2-3名。随着机构改革一波又一波的实施,乡镇、街道、部门的个数也越来越少,百万人口的大县,人才济济,科级职数总共却只有300人左右,其中正科级不足100人。老一层的还没到退休年龄,新生力量已经成长起来,真可谓是僧多粥少,能达到科级就是人中龙凤。

副科级要想晋升正科,得等到正科职位空缺,原在任的人员要么提拔升迁,要么退下来休息,要么出了问题犯了错误被免职降职或被调离岗位。从提拔来看,一个县的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总共20多个县级职数(公、检、法虽也有县处级职数,那些往往从内部系统产生,非公检法系统的人进不去),一旦有出缺的职数,市上各部门会“空降”而来,县上的科级干部能得到提拔的机会更少;如果确实特别优秀或特别有人缘的,可以提拔到市级部门,或者去占据其他县的职数。总的来看,近些年,每年能提拔2-3人,已经是这么多年提拔力度较大的。

从到龄退下来休息看,一个担任了正科级的领导,如果不能晋升一个级别,是不会同意退下来的,即使不能再挑重担,也要到人大、政协的各委、室去待一待,把正科级岗位占着。因此,副科级要想晋升正科级很难。依此,副科级岗位空不出来,自然科员要晋升副科难度也更大了。

我们那个年代受历史条件的影响,也就一个中专文凭,出来后读了在职大专大学,虽然是认真学了,但不得不承认与全日制大学还是存在较大差距。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些年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几乎大专文凭都没考试资格,普遍是全日制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也越来越多。因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除了有点实践经验外,知识功底、知识面、开拓精神、干劲闯劲都不如新生代年轻人。在这种形势下,要想再有较大的发展、提拔晋升,已是没有多大希望。

认清自我

原以为人到中年,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年纪。年轻时趁着精力旺盛,舍弃休息时间,放弃陪娃长大及陪家人花前月下,当好办事员,辛苦工作,希望通过积淀,打好基础,为自己混个好前途。原以为,到了中年,就是收获的年纪。没想到,时代进步这么快,自己被淘汰的速度也在加快。

犹如上台阶,自己漫步前行,走得非常吃力艰难,而身边的年轻人却能健步如飞,走路带风,飕飕地从身边大步跨过,向前奔去。比自己年龄小的当了自己的领导,甚至更高层次的领导,自己只能望“位”兴叹。我痛苦、徬彷、失落,感觉人生都失去了意义。整天有干不完的工作,却又看到有的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让人自尊心又受不了。曾经一度想,辞职吧,可这个年纪了,没技术特长,走出去又能干什么呢?懒政吧,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岂不是让几十年的努力留下的好名声、好形象毁于一旦,更加不能得到尊重?

静下心来,我认真地梳理。我有几十年的工作经验,遇事冷静,对基层工作中的复杂矛盾有清晰的判断,能及时快捷地找到问题的要害及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我爱动脑筋,思路清晰,善于把握重点,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不重要或无用的事情上,工作效率较高;我对人坦诚,真诚热心地帮助年轻人,身边积聚了不少“粉丝”,有一定的号召力、影响力。我的孩子已经长大,没有负担,可以放开手脚干事业。

尽管我有这么多让领导认可、同事欣赏的优点,可我已失去核心竞争力。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年轻时成长起来,前一辈为我们铺路搭桥架梯;如今,我的年龄已不占优势,也该是给年轻人让路的时候。自己的身体、精力也呈下降趋势,加班、赶材料等工作远跟不上年轻人;知识接受与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时代、跟不上年轻人,原有的知识基础已不管用。

我如果还纠结着去与年轻优秀的干部竞争职位,就犹如用“劣马”去与别人的“优质马”比赛,我不失败,谁失败?那样心情会更差。因此,找到自己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才是更好的状态。

否定自我

身边不少中年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和高度,炫耀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成就,历数每一个典型案例和奇闻趣事,躺在自认为的“功劳簿”上,工作能干就干,不能干就甩出去;还没到下班,堂而皇之溜出去给老婆孩子煮饭、带孙孙;下班后,要么在茶室麻将桌边坐上,要么到处游游逛逛,要么跳广场舞。从而,坐实了“油腻大叔”、“中年大妈”的形象。

试想,一年365天,工作20来年,哪个没有几个故事,没有可圈可点的成绩?把自己的那段故事当成经典,到处津津乐道,别人嘴上不说,可能内心已反感得不得了。

静心沉思,中年人陷入了人生发展的瓶颈期:思维僵化固执保守、沉溺于成就与享乐不思进取、知识陈旧思维定势......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落伍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还把不能成长、不能提拔归罪于别人、组织、形势,慨叹年岁不饶人。

把希望、快乐寄托在他人、外物,似乎在乞求外物的施舍、怜悯,外物不能给予,只能怨天尤人、束手无策,难道我们就不能像年轻时那样,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去开拓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己的快乐与成功?

当我把这些梳理清楚、认识清楚,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重新做人的勇气和胆识,对过去的自己 进行全盘否定,对过去的固化思维清盘,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定位自己的人生方向,重新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和知识结构。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果没有清醒的头脑,是不可能主动承认自己的差距,也不可能做出挑战过去、挑战自我的决定。但不如此,又如何能获得重生?

重塑自我

我大学学的中文专业,进入公务员队伍主要从事机关公文写作,凭着文字工夫走上了管理岗位,可到了一定年龄,不能再沿着领导岗位走下去,不能再从事公文写作工作,难到被动接受边缘化?

过去的知识功底在那儿,但局限于此已不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便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我全面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参加法律从业资格证考试,申请成为单位的公职律师,为单位的法治工作、行政执法工作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从另一个渠道发挥作用,能更好地赢得领导和同事对我的认可和尊重,人生同样焕发新的生机和力量。

我曾在公务员局工作多年,也曾多次担任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人员考聘的考官,我便注册了头条号,每天坚持写作,梳理公务员考试要领、知识要点,总结在行政单位工作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对条友们提出的职场问题和困惑悉心解答,半年时间赢得了1000多粉丝的支持。一些读了我的文章的朋友也私信我,向我咨询一些人事调动、提拔升迁等职场中无法与身边人讨论的问题,我都耐心给予解答。每次得到朋友们一句真诚的“谢谢”,我都非常开心。

我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活法。职场中的中年人,依然可以活得很精彩!

归结:人到中年,升迁无望,不要颓废,不要灰心,认清形势、认清自我、否定自我、重塑自我,让自己的人生精彩纷呈,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另一份美好!

我是职场二姐,感谢您阅读我的文字,您的关注、点赞、评论、收藏、转发,对我很重要,您的热心之举会吸引我及更多的朋友看到您、关注您!

人到中年,升迁无望,该怎么办?

人到中年,升迁无望,需要问问自己:接下来想要什么?

一、如果想要升迁,需要评估内部是否有升迁的机会?

现在很多单位都要求年轻化,35岁以上如果没有过人的专业或资源,确实很难往上发展。

如果内部有机会,接下来建议对标看看自己跟目标岗位的差距,明确自己无法升迁的原因,到底是工作能力的问题?还是人际关系的问题?还是投入不够的问题?搞明白问题,对症下药,更有的放矢。

如果内部没有机会,已经到了天花板,这时候也不要冲动离开。给自己定个时间,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培养相关的能力,待职业的第二曲线相对稳定时,再决定是否离开。这个时候为什么不建议果断离开呢?因为你的职业兴趣有可能在企业内部满足,做生不如做熟;随着你的能力提升,在内部你也可能会获得更多发展。

二、如果自己并没有太强的事业心,目前的岗位虽然工资一般,但胜在时间自由,可以兼顾家庭,那维持现状,也是一种幸福生活。

三、还有人说: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就反过来想想:自己不想要什么。然后不去选择不想要的,努力实现其他保留下来的选项。

感谢关注小C的自由空间!以上供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人到中年,升迁无望,该怎么办?

不是晋升才有未来,当今社会机会多,能力、认知、圈子才是最重要的资本!因此,我给你三个建议:

建议一:想办法保住你的工作。这次疫情发生后,有调查研究显示:有工作比没工作的人幸福指数更高。有工作就会有稳定收入,有收入就有底气,中年的你,不仅要养活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保住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工作做好,让你的能力配得起你的收入,甚至是超越你的收入,别敷衍别偷懒!

建议二:不要停止学习。中年、晋升无望,看起来是困境,但实际没什么大不了。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学习的能力,是否能够敞开心胸,接受新鲜事物。到了中年,更要懂得一件事,是你的思想决定你的位置。而不再是单纯的卖力工作。当你打开视野,你会发现这个时代,不会饿着有能力有野心的人,写文章能赚钱、做视频能赚钱、设计图片能赚钱,赚钱的机会和渠道很多,就看你的眼睛看不看得到。

建议三:扩大你的圈子。从线上开始最容易,报一门课、参加一个训练营、加入一个爱好小组,都是快速进入圈子的途径,和人们在一起,看人们的交流,加入其中,你会看到世界更宽阔的样子。如果想要混出更高质量的圈子,除了购买付费产品,还可以参加公益组织。奉献你的爱心,在那里你会遇到很多优秀的人,厉害的人,那可能是你在原本的生活环境中难以接触到的优质资源。

对生活永远抱有信心,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帮助。[玫瑰]

人到中年,升迁无望,该怎么办?

谢谢悟空邀请……其实,真的没有什么比健康平安开心的活着更重要……升迁,随遇而安,荣耀,随遇而安……放眼望去都是浮云,想想那些处心积虑,勾心斗角都觉得累,宁愿选择“无所谓”……再说有时放弃也是一种拾起,人到中年,还有什么比老婆孩子热炕头儿更幸福呢,放眼望去,纠结的这些都不叫事儿呀……工作再忙也要抽空休息偷懒,单位没了谁都可以运转,这个是真的,可是家里没了您的顶梁柱就不行,要学着偷懒,逃跑……回答完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