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合群的人喜欢攻击不合群的人,这是为什么?
有些合群的人喜欢攻击、嘲讽、瞧不起(妒忌)不合群的人,这确实是职场和生活中一个普遍现象。所谓合群的人,以为自己有朋友有人脉有关系(人多力量大),对不合群的人形成“心理优势”,伴随“仗势欺人”心态,认为不合群的人没有朋友,人多欺负人少,不担心他反击,归根到底就是“欺弱怕硬”心态。除此之外还是妒忌、孤立、排挤等复杂心态,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和原因:
第一,合群和不合群的主要表现。所谓合群,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合群。就是性格相对开朗,容易融入团体,人称“人来说”,能够主动与成员勾肩搭背,形成朋友关系。其他成员同样心理,团队成员之间就形成了互相依托、互相支持的关系。这个群体,逐渐形成群体价值观,对外能够“集体排外”。
另一种是被动合群。就是不够自信、害怕孤独的人,不敢独处,害怕寂寞,只有混在人群里,随大流,才有安全感,依靠群体的裹挟,才觉得舒服,如鱼得水,如果独处就心慌意乱,缺乏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独立担责的能力和自信。
所谓不合群,主要分三种:第一种是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社交,不愿意与人打交道,个别性格孤僻者,甚至有社交恐惧症,不敢混到人群里,浑身不自在。
第二种是主动选择不合群。这类人比较自信,不需要混在人群里刷存在感,自我认知清晰,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舒服状态十分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合群的时候合群,不需要的时候,主动选择独处,用于安静的思考和学习,冷静决策和判断,保持独立的人格和人生态度,内心强大。
第三种是主动边缘化。这类人往往是经历风雨、尝遍挫折、遭受欺骗、受过打击,看透世态炎凉、悟透悲欢离合,看穿了职场人性、懂得人间冷暖,看开了,看透了,寒心了,绝望了,放下来了,还是独来独往比较轻松自在,不去害人、不招惹是非,但也不怕来事,惹急了这类人,吃不了兜着走。
第二,合群的人自以为先天性拥有“心理优势”,瞧不起不合群的人。上面分析了,所谓合群,就是形成“群体抱团”,互相取利,在群体抱团中,获得自己的利益或者保护自己的利益。这类人容易一致对外、互相帮衬。
所以,合群的人,就认为自己有朋友,有“组织”,有支援力量,看见那些独来独往的不合群的人,就认为他们没有朋友、没有外援、没有乐趣,太孤独、太寂寞、太可怜。合群的人拥有心理优势,瞧不起不合群的人,自然就容易产生嘲讽和攻击现象。
第三,合群的人容易“群体抱团”,仗势欺人,欺负不合群的人,不用担心他反击。上面分析了,合群的人形成“群体力量”,就会产生“人多力量大”的错觉,为了获取更多资源,看见不合群的人没有朋友、没有团体、没有外援,欺负起来没有后顾之忧。比如,一个团伙遇到一个路人,往往产生“不欺负白不欺负”的感觉,反正欺负了怎么样?他就孤零零一个人,不害怕他反击。群体遇到群体,就会互相估计冲突的双向损失。
第四,合群的人“随大流”,内心也嫉妒不合群人的“鹤立鸡群”。合群的人,有的是性格外向,有的是被动融入群体,获得群体保护。尤其是那种害怕孤独、依托群体保护的合群人来说,他们往往不够自信,随大流,对那些不合群的独处者,实际上是羡慕嫉妒恨的。
因为不合群的人,自得其乐,内心强大,甚至鹤立鸡群,能够做出较好的成绩,能够独当一面,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其实是让合群人妒忌的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鹤立鸡群众鸡排挤,那些随大流的平庸的合群人员,往往抱团取暖,集体攻击、孤立、排挤那些不合群的“人才”。归根到底,还是妒忌心态
有些合群的人喜欢攻击不合群的人,这是为什么?
.
能从攻击中得到好处,简单、不费力,且没啥成本,那有些人愿意试上一试。反正好处总是大于坏处,反正基本不会有损失,那为啥不干?
.
至于“被攻击的人会疼”?
只要疼的不是自己,就没关系。
别在“人从众”的世界过度追求道德,那不科学。
.
.
若干坏事没啥成本,那人性中的“恶”,会不受控制地发散出来。若个体的实力相当,那“抱团”的人明显要比独行侠更加强大。
有“更多张嘴”制造形势、扭转形势,或终止形势;
通过“抱在一起”有了利益的勾连;
有更多、更好的思维发散;
......
“互为成全“的力量,将个体的实力提升了好几个度。
.
当然,这“实力”不指工作能力。
事实上,在人群中能力越拔尖,就越难找到实力相当、志同道合的朋友。
“抱在一起”,对他们来说只是小概率事件。
.
在“许多人加起来”的实力面前,不抱团者除非个人实力强大,或另辟蹊径,否则基本没有还手之力。
再能干、再聪明也不行。
.
面对这样“没还手之力”,攻击得再用力都没关系。
反正还手无力,扇出去的巴掌不会反扇回来,不是吗?
.
.
趋利避害是生存本能,攻击落单者——从中得益,是竞争形态的一种。虽然现在物质丰富、经济发达,但相比欲望、(生存)本能,人们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
若有能力得到更多,或有“奋斗,以得到”的勇气和心心还好
——若没有,只能困守当下,那攻击“能攻掉的”,就是活得更好的另一种曲线。
.
而那些生存力更强的“落单者”,就成为首要的攻击对象。
谁让他们形单影只、又“拥有得更多”呢。
.
虽然许多攻击、欺凌,在表面上更像是无聊者的游戏,但究其实质,这是来自弱者的竞争——强硬的方式、公平的方式无法赢得竞争,那就换个办法。
比如“弱者抱团,战术为上”的攻击。
毕竟,有些人不仅要生存,且想活得“比别人好”一点。
.
如果其中再穿插嫉妒、仇恨的情绪,那攻击更是不可收拾。
某种情境下,有些人顾不上道德——这种精神(不能顶饭吃)范畴的东西。
.
.
不在人从众的世界强求道德,是一项生存的智慧。有个坦诚的小伙,无论如何都想做干净的人、有道德的人。
就算身处肮脏之所(如竞争无底线的单位),他也依然执着。
他对“干净的执着”并没能使得自己干净无比、干净到一尘不染——而正是他的干净、“对于干净的原则”,吸引了无数想从他的干净里捞油水的人。
如推给他更多的工作,如直接把黑锅砸他头上;
如看不惯他的干净,想要拼命弄脏他的人。
最终,他被搞了个五颜六色,和“干净”根本沾不上边。
有无数异样的眼光,每天迎接着他的到来(上班,工作)。
.
他简直要崩溃了,搞不懂自己这么干净的一个人,也一直坚守着干净,却为何没过多久便脏污无比?
成熟的人向来不会在“有许多人”的地方强求道德,不会与“人的欲望”,作无谓的、没有意义的斗争。
.
.
总之,“团”也是一种力量。无论“团”的内涵如何、文化如何,“比个体更有力量”却是真实。而依靠这“团”向落单者发起攻击,则更多是生存本能的驱使。
“使弱者更弱,甚至消失”,从中获取关于生存的安心,是攻击者的最终目标所在。
.
那些“能力强,但不抱团”的人,同样在弱者之列。
双拳难敌四手,能力再强大的个人,也抵不住“许多张口,许多双手,许多条腿”的合力攻击。
.
但最终谁会笑到最后,却要见仁见智。
逆境能毁灭人,但逆境更能激发人的斗志以及思考力。
绝大多数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必然经历过无数逆境的洗练,在前行的路上必定遭遇过许多“来自团体的攻击”。
最终,攻击若不能将其毁灭,那必将间接促使其强大。
这就是关于生存的奥秘,不得不服。
.
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要变得越坏,才能在单位(集体)生存下去
筹谋、制衡、主动出击,离职前应注意哪些细节?
人在单位,装该就装
有些合群的人喜欢攻击不合群的人,这是为什么?
你不捧他们的场,不给他们溜须拍马,他们就会找茬,找借口,找理由压制你,“鸡蛋里挑骨头”的整治你,甚至是处处为难你,就想“降伏”你,让你听从他们的。可是,世上偏偏就有这么一些“不合群”的人,耿直,忠厚,有主见,坚贞不屈就是不爱与他们同行,也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所以才远离他们!说白了就是,人和人不一样,价值观也不一样,为人处事还不一样,道德品质更不一样!世界之大,什么人都有,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些合群的人喜欢攻击不合群的人,这是为什么?
"跑得快就是你的错,害得我拖后腿。"就是这种人的心理。
本来我还想用一群乌鸡里的孔雀来做类比,但想一想还是觉得不合适。谁都想做孔雀,不想做乌鸡。毕竟人不是鸟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这能够理解。
有些合群的人喜欢攻击不合群的人,从心理上来说,这是想找到自我认同感和安全感。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出发,因为生存需要:自身太弱小,单打独斗不行,需要与其他人一起抱团取暖。你何曾见过老虎成群结队呢?
有些合群的人之所以要攻击不合群的人,这也是自私基因遗留下来的一大特征,说明他的这个臭毛病没改掉。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人类如果各行其是,根本没有办法结成组织,那很多需要群策群力完成的事情都干不了,通俗来说,人类就会一盘散沙。在现代社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工具,个人还能生存,如果在远古时代,那是要被野兽吃掉的。如果那样,我们人类将不可能存活到今天。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类和群有其存在的生物基因基础,不合群的都被野兽吃掉了。
但是没有必要去攻击不合群的人!
有些不合群的人是天生性格,他在成长过程当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不合群,我们常常把这种叫做性格孤僻。有些不合群,则是因为他能力强、智商很高,不屑于与一般人在一起,这是个人的认知和生活习惯问题。
还有一种独立特行的人往往不大合群,因为他不需要从其他人身上找认同感。这种人往往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不轻易从众,总有一些逆向思维,他们的创造力往往更强。
如果合群的人去攻击不合群的,只能证明你的狭隘,还有嫉妒心理。因为你觉得别人跟你们不一样,就要去嘲笑和排挤,这说明你缺乏大度和宽容,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丛众心理严重,通过攻击对方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是不可能有大出息的。
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有些合群的人喜欢攻击不合群的人,这是为什么?
我就是不从众,不合群。自己过自己的曰子,默默做自己的事。不屑与,说三道四的长舌妇为伍。
嘴长在别人身上任人说,我自坦然处之,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有些合群的人喜欢攻击不合群的人,这是为什么?
合群的人也分级别的,真正高级的合群的人,大多谨言慎行,不会攻击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因为他们情商高,深知,有些人是表面不合群,其实是高手。
有一些纸级别合群的人,自以为自己掌握了一些人际沟通的诀窍,可以搬弄是非,所谓言是非者是非人也。需要关注其攻击另一群人背后的动机。
为人处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没有利益关系时,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攻击别人,这是思维不成熟的表现。因为攻击,必然树敌,没有利害关系时,攻击人以树敌,这不是智者所为,而是愚蠢至极的行为,这样的人,即使表面合群,如果这种攻击人的行为不加改变,也就一句话概括: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再次,即便涉及到利益冲突,比如,两个人竞争一个总经理职位,也要君子之争,赢得位置是一个胜利,赢得上下级的认可,才能久远。
这就是,做人比做事儿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