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大专生比本科生更受用人单位基层管理者的欢迎?
这种现象,虽然很搞笑,但非常接地气,非常务实。你们单位这些领导都是务实主义者,也是非常懂基层管理之道的人。我曾经在基层工作的时候,我非常清楚我想要什么样的人,说实在话,我不喜欢大学生,我更喜欢原来的老中专生。道理简单,留得住、用得实、作用好。大学生,眼高手低、心高气傲,不是基层能留住的,也不好管理,反而起到副作用。
当然了,这也要分什么基层单位。比如,虽然是基层单位,但是搞技术研究的,当然还是要选本科以上毕业生,因为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功底。但是生产型的企业,基层一线,侧重于实践操作、现场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就喜欢动手能力强的人,反正又不是多么高深的科技问题,一般的生产型问题,需要技师就够了。比如,你们单位抢机电、安全、监测大专生就是这个意思,这些专业在实践一线,实用性更强。
现在的所谓大专,就是以前的中专职业技术学校,现在都变成职业技术学院了。职业技术学院本身的目的就是培养实践型的技能操作人才的。比如,机电工程,到工厂后,会操作机电设备、会维修机电设备,会搞一点小技术革新提搞生产线效能就非常棒了。他们不是去搞理论研究的,也不是搞技术发明的。他们的产出价值,就是解决生产一线的生产问题。
大专生,心态比较好,期望值低,他们学的专业,应用性强,往往适合某一个对口的行业,别的行业就用不到。他们的出路相对比较狭窄,所以,他们有自知之明,能够在基层一线扎根。大专生,起薪就低,人工成本低,省下来的工资,都是工厂的效益啊。大专生有自知之明,比较踏实,便于管理,这也是管理者喜欢的原因。总体来说,生产型企业,尤其是偏一线的车间,这些领导非常务实,自然喜欢找实实在在干活的大专生了。
为什么有些大专生比本科生更受用人单位基层管理者的欢迎?
这真是一个当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基层一线工作,大专生比本科生更受欢迎的原因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专生的就业定位准确。作为一名大专生,当他入学就读某一专业的那一时刻起,其实就已经勾画出该学生毕业后将所要从事的哪个行业、哪类企业和哪种工作岗位,所以大专生相对来说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定位和方向基本明确。
二是大专生的动手能力很好。高职高专院校是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经过系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训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大专生毕业即上岗,上岗即能干。
三是大专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大专生通过在校期间学校组织的校内和校外专业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就业实习等实践课教学环节,培养了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所以大专生更能适应生产一线的工作环境。
四是大专生的工匠意识更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工匠精神在学生日常教学过程中已经深深的印入到了大专生的头脑中,所以大专生能从一线基层做起,更是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五是大专生的积极肯干和踏实。大专生在基层工作能放下身段、放下架子,不图考研跳槽、不图机关工作,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普遍较高,尤其是能吃苦、会操作、懂技术、善管理的大专生更是企业老总眼中的香饽饽、师傅身边的好徒弟,工作岗位上的顶梁柱。
所以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已经成为培养各行各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为什么有些大专生比本科生更受用人单位基层管理者的欢迎?
从某种方面来讲大专生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生学习的课程比专科生要更广泛,但是会更偏向于理论。所以一些用人单位基层上很想招一些大专的学生来工作,当然这还是看什么单位跟什么岗位了吧,如果是教育行业那肯定就是本科生会更受欢迎了。
为什么有些大专生比本科生更受用人单位基层管理者的欢迎?
亲历过,说点看法。
在一些工业企业的岗位上,需要能弯下腰干活的人,从心态到行动两方面来看,大专生有优势。他们学历不如本科,心态上一般不过高估计自己,很多大专生认识到自己学历不如人,只能用勤奋工作来弥补差距。所以,机电等岗位的老师傅和领导们,对大专生青眼有加。不过,大专生也有分化的,有的大专生也是家庭的独苗,从小被溺爱,懒于工作的,这种就不可救药了。
建议:现在本科生也非常多了,不要自视甚高,实践才能出真知,你们有学历上的优势,如果能够实干,应该说机会比大专生更多一些的。企业要的是实干出成绩的人,学历只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浮躁、不下腰做事,未来就不可能有大发展。
仅供参考。
为什么有些大专生比本科生更受用人单位基层管理者的欢迎?
大专生学习的内容适合企业,而本科生学习内容与实际运用脱节。现在的大专生,学的多是实用技术,拿来就能用,企业不需要再花钱进行培训上岗,所以比较抢手。有的学校采取订单培养的方式,学生进学校就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很多单位,学生没有毕业时,就到学校招人,去晚了就招不到人了。本科学生,就没有这个优势,有的本科学生,本科毕业,再学专科课程,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有些大专生比本科生更受用人单位基层管理者的欢迎?
这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有关。
大专,现在很多的校名是职业学院,连高考招生都叫高职高专;
这样的学校,培养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应用;
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应用;
而本科院校,特别是一本,重点不是应用,而是理论,学生学的更多的是理论知识,而不是应用,这样的教学结果,就是重理论轻动手;
而当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的是动手而非理论研究的时候,很显然,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就肯定比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只要学校或学生定位准确,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