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板说招工难却还有人找不到工作?
这道题换成商店里这么多商品怎么没人买?有商品,还要有吸引力,还要有消费能力,才能形成供需两旺。人才市场有三个大手在调控:企业(需求方)、市场工资价格、就业者(供应方),中间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工资价格,只要工资到位,不愁找不到人。所以,根本原因是因为工资谈不拢,老板嫌弃求职者要求太高,求职者埋怨老板给钱太少。
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有需求却招不到人,满街都是求职者,就是不入职。有许多人力资源专家都会说,这个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原因是大学生眼高手低,不愿意屈尊就业。这个观点不公平,更多的代表企业(资方)来责怪大学生(劳方)。
其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愿意去从事低薪劳累没希望的工作呢?明明是给不了合理的工资,却埋怨大学生眼高手低?
那么,老板招不到人,因为工资低,为什么老板不提高工资呢?这才说到根本上,不仅仅是老板想赚黑心钱这么简单。这是因为国内的大量企业没有核心市场竞争能力,现在的盈利模式就是靠人工成本低,说实话,赚的就是工人的工资差额。
比如,中国大量的服装、玩具、五金件等工厂,就是给外国打工的,老板只有压低工人工资,才能赚钱。
因此,老板不敢抬高工资,因为抬高工资,虽然能招到工人,但老板可能就要亏本了。现在的大学生和打工仔,生活成本高、生存压力大,你给太低的工资,他们根本养活不了自己,凭什么去招工啊?!所以,大量的打工族,宁愿不招工,也不愿意加入那些血汗工厂。
作为资深HR,我不想从专业上解读这个问题,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价格合理,没有谈不成的买卖。老板也不是不明白,但老板就是这么想,在中国就是劳动力多,你不干总有人干,所以,他们就压低工资价格,形成了恶性循环。
为什么老板说招工难却还有人找不到工作?
企业招不到人并不意味是没有人来应聘或是投简历的人很少,而是能够匹配自己岗位需求的人非常的少。
企业招人的成本非常的高,主要是成本除了在给新人发工资外,培养新人是个极大耗费时间精力的事情。有的新人本身没有从事过相关的岗位,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很多事情必须有人亲力亲为的带,并且有些新人不仅悟性不高,积极性也不强,带起来非常费劲。
好不容易招到一名符合自己需求的员工,可能在经过几个月的培养之后,因为工作环境原因,工作性质原因,家庭原因等各种问题选择离职,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损失,意味着企业又需要重新招人,重新培养新人,所以说招到一名有能力并愿意长期一起工作的员工很难。
找不到工作的群体有很多,包括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现在普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没有主动培养职场技能的意识,上课也不喜欢听课,逃课打游戏,做廉价的兼职。
等到了毕业之后,发现自己竟无法融入社会,企业所需求的能力自己根本不会,处于尴尬的境地。
为什么老板说招工难却还有人找不到工作?
如果你是自己创业的人,就会发现作为老板招到合适的人其实是很难的,这也为什么说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同样工作任务,老板交代给10个人做,但是有5个人能完成,符合标准,5个人中却仅有两个人能够达到优秀的水平。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会抱怨,觉得自己明明是很有工作能力,可是却不受到重用,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才华被埋没了。曾经有国外的学者针对每个人对公司的贡献做过一个测试你究竟对公司重不重要。测试中表明60%的人都会过高的预期,自己对部门和公司的贡献。
也就是说其实你只有6分的工作水平,但是你自认为你有8分甚至是10分的工作能力。而恰恰因为你自身的对自己能力的高估,让自己有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想法。其实在当今这个社会,只要你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怕就怕你其实不是一块金子,而自己认为自己是一块金子。
网络社会都十分发达,像李佳琦曾经只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化妆品销售。因为他锲而不舍的努力,成为销售的网红,甚至收入远超过很多明星。
其实领导交办下来一件任务,你要了解他这份工作交给你,他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如果领导需要你调查一下,这个小区里大概有多少人喜欢喝可口可乐?如果普通员工就会实事求是的每天把楼下的超市可乐的销售数据记录在案。
等到月末的时候将自己的报告给老板。而优秀的员工,他会考虑老板为什么要让我记录可口可乐的销量呢?他是不是想做一个同类型商品的调查,他可能会不仅只记录下可口可乐的销量,还会记录百事可乐的销量以及其他同类型碳酸饮料的销量。这样对于老板而言,就是一个优秀员工的做法,这个人的调查报告一定会让老板眼前一亮。
因为他懂得老板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只做表面上的工作任务。所以找工作很简单,但是能够让领导对你满意,舍不得让你离开,就需要花费一些心思了解领导,他对这个岗位真正需要的人才是哪一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