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薪资和能力是成正比的,这句话你同意吗?
不同意。如果人的能力可以交易的话,薪资就是能力的价格,根据市场经济学定律,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薪资与能力成正比”这句话看上去是正确的。但在现实中,价格经常偏离价值曲线,有时偏离幅度还比较大。就像股票,有低估的时候,也有高估的时候,甚至还有被炒成泡沫,人的薪资与能力也有高估和低估的时候。
人的薪资价格与能力也存在“乖离率”现象。股票价格偏离移动平均线的程度,就是股市上的乖离率这个指标。人的薪资价格,也会偏离市场价格。由于人为因素,薪资价格会大幅偏离应有的价值。原因有三种:
第一:薪资比能力高估的情况。前几天在网络刷屏的新闻:一个小学毕业的人,通过层层面试,拿到月薪7万元的高管职位。其实,他根本不能胜任这个岗位,他都是拿一个月的工资就走人。他没有能力,但是薪资价格却高的离谱。可笑的是,这个人能骗,证明骗的能力高强。
可惜的是,这个骗薪资的骗子,有这么高强的骗人能力,却没有用在正道上。同时也反证了一点,那些拿着高薪的面试官们,被骗的懵圈,他们的薪资与能力是不是成反比。
当然,这则新闻成为笑话。但是现实职场中,一些关系户,就是安置型,根本没有岗位能力,却拿着高薪。一些上司的情人,虽然是花瓶,也拿着高薪。这些现象大量存在,你说薪资与能力能成正比吗?
第二:薪资比能力低估的情况。在职场上,有许多能力高强的人,由于得罪了上司,或受到帮派的排挤,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们有能力,但是薪资没有匹配。他们有才华,但是不给展示的舞台。
有的人因为不得志而跳槽,找到了薪资与能力相匹配的职位。也有的人,有专业能力,但没有勇气和魄力(这也是一种能力),不敢去跳槽,有能力没勇气,只能憋屈在原单位 拿着低估的薪资。还有一种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值多少钱。
第三:能力不代表业绩,薪资应该与业绩成正比。在职场上,许多有能力的人,并一定能做出很好的业绩。做出业绩,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系,与情商有关系,与人脉资源有关系,不仅仅与能力有关系。能力不是做出业绩和赚取高薪的充分必要条件。
比如说,一个专业能力很强的人,性格偏激,不容易与人合作,那么他不一定干成事,恰恰相反,持才自傲,反而更做不成事。有能力的人很多,但做出业绩的人不多。那么,许多公司的薪酬主要与能力和业绩挂钩,所以,能力与薪资倒挂。
综上所述,正规企业的薪资体系,决定薪资的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能力工资,一个业绩工资,能力决定基本工资,业绩决定奖金多少。但,能力与薪酬出现倒挂现象,出现偏离现象,在职场上也比比皆是,绝对不是成正比关系。
一个人的薪资和能力是成正比的,这句话你同意吗?
一个人的薪资和能力是成正比的?这句话你同意?
一定程度上,能力和薪资是成正比的,但是否能成正比会存在一些的误差,通常的误差有多方面的因素,通常的因素类似于以下:
第一种:年代发展的影响,例如公司新招的员工工资有些会比较老员工的工资高;这个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按道理讲,老员工对公司业务比较了解,有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也不错;新员工的能力肯定是无法与老员工比的,而老员工经过好多几年的努力,每年增加一点工资,可以说是,工作能力是越来越强,工作也是越来越高;但是因为工资涨的水平大多数同事都是比较有限的,而随着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新人对工资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不提高工资待遇就找不到人,所以,有时候,有些老员工的工作就有可能比新员工的工资低一些的情况发生。
第二种:信息差,这个信息差指的是领导对不同同事的了解程度,比如,同一个时间进公司工作的二个人,可以说工作能力都不错,刚开始时工资待遇也是一样的,但是A平时只是认认真真工作,B除了平时认认真真工作外,还比较善于沟通,经常与领导有接触沟通一些工作的内容,甚至平时领导很多问题都会找B协助处理,而同样的问题实际上A也是了样可以做好的;但是对于领导来讲,他见到或接收到的信息往往是B的工作能力可行的,虽然A的工作能力也可以,但是很少有展示的机会,在领导的印象中就会存在能力的信息差,从而在选择时,这种信息差就会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
第三种:人脉的重要性就更容易理解了,同一个学校毕业,同一个专业的同学,到了同一家公司的同一个部门,因为人脉上的影响,工资待遇和职位发展的机会都是千差万别的。
总结,我经历的公司都基本上是要求薪资保密,即同事之间不允许谈论工资;所以,能力与薪酬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正比的,这个一定程度上决定在所有的可能影响的因素同是在同一条件下时才有可能发生;否则,有任何一个因素的不一样都会影响结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