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曾国藩跳湖没有被救而身亡,太平天国会一统天下吗?

其实曾国藩跳不跳湖,跟太平天国被灭,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跳与不跳,太平天国的国运也就只能走到这里。

一、

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便是人心!

不管我们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不能逆天而行,当然,这个天则是禁锢在人们心中的固有观念,比如皇权。

真正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封建社会,其实就俩朝代,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这是一个朝代的开始,一直到南宋灭亡,这个朝代才得以结束。

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皇帝的传承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俗称禅让。比如秦二世被杀后,继位的子婴主动向攻入咸阳的刘邦称臣,后来就是楚汉争霸,汉王刘邦称帝。再到后来的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禅让给晋武帝司马炎、司马德文又禅让给宋武帝刘裕……一直到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再到南宋小皇帝跳海自尽,宣告第一个朝代结束。

他们之所以要禅让,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想以此告诉天下人,自己才是正宗的皇帝,是上天认可的,是从上一任皇帝手中接过的皇权,其他的都是冒牌货。

而这样做当然是有好处的,一方面让老百姓们认可这个皇帝,反正他们很少有人见过。另一方面,则是让老百姓认命,觉得自己的资质太浅,是不可能当皇帝的。

因为禅让到南宋后,这条线断了,导致后来造反成功的朱元璋,很是发愁,总不能告诉老百姓,自己是造反得来的皇帝吧?

若真如此,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皇帝,人人都可以造反,这对大明的统治相当不利。所以,老朱登基之后,一反常态,不再强调自己是农民家的孩子了,而成了这样:

“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起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等于是承认了元朝的统治,自己是从元朝皇帝的手中接过宝座的。

甚至还给自己编出来一系列的神话传说,什么一出生的时候天象异常,冒红光啊,以及自己一出生浑身香气,一看就是上天注定的皇帝。

二、

同样,清朝要想入主中原,他也需要一系列的说辞,让人们相信清朝也是继承了明朝的正统。

其实他们就用了两招,跟《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尧一样,听话的给胡萝卜吃,不听话的给大棒子锤。要知道当初清朝入关的时候,可是打着“替崇祯帝报仇,消灭李自成”的旗号来的。

正因如此,他才跟正统沾上边,导致明朝官员纷纷投降。等到后期坐稳了江山之后,清朝又弄出一本《贰臣传》,开始抨击这群投降的将领,这明显就是以明朝正统的口吻在做事嘛。

与此同时,对那些不认可清朝是正统的人,开始施行大棒子政策,一边“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一边是文字狱。皇帝一边尊孔教,厚待明陵,还多次前往泰山祭天,一边又追杀明朝残余皇室成员。

总而言之,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从骨子里认同请朝廷,认同清皇帝是正统,凡是不认同的就是大逆不道,就是逆天而行。

这也导致,太平天国建立之后,虽然人数众多,土地也占了不少,但全国对其评价并不高。尤其是士绅或地主阶层,跟朝廷一起批判洪秀全的军队是“洪逆”,说石达开的军队是“石逆”,他们的人民也成了“长毛贼”,成了“发匪”。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于洪秀全起家的时候,全靠烧杀抢掠。对于地方上的士绅和地主来讲,长毛贼一到,他们是丢财又丢命,当然,这也是必然。因此,他们与其钱财被太平天国抢走,还丢命,不如花钱投资地方武装,保卫家园。

所以,即使太平天国聚集了近百万军队,但终归是另类武装,是不被老百姓承认的。这也怪洪秀全,弄什么拜上帝教这种歪门邪道,不仅中国不认,西方也不认啊,灭亡也是早晚的事。

三、

那么,以曾国藩为主的地方武装,为什么不加入太平天国,反而替腐朽的清政府卖命呢?

自古以来啊,一个王朝的结束,除去外部入侵这条因素以外,大都是内部争权夺势造成的,当然也有此起彼伏的起义。

而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华夏大地上各种起义就没有断过,可是不管是贵族起义,还是农民起义,还是其他起义,就俩结果。一个结果是起义被镇压,朝廷还是那个朝廷,但起义军成了贼寇。一个结果是朝廷被推翻,原来的皇帝被打死,起义领袖成了新皇帝。

但不管是哪种起义,在教科书上都会给出一个相对积极的评价,即使有时候起义军残暴无比:

“沉重打击地主阶级的统治,调整生产关系,迫使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推动历史前进!”

而这些起义军之所以会起义,主要原因还在于,相对于他们当时的状况来说,造反的收益是大于风险的,比如陈胜吴广起义。

起义军会计算收益,作为臣民,也要计算收益,是跟着他们承担风险呢,还是继续抱朝廷大腿,收益更大,损失更小呢?

这才是曾国藩这种地主武装们思考的问题,因为他们还是认可请朝廷的,觉得造反的收益是远远低于风险的。这也解释了,整个清朝那些各种各样的造反,为什么会被镇压?

比如准格尔叛乱啊、甘肃回乱啊、三藩之乱啊、清水教起义、天地会起义等等等等,正所谓造反年年有,年年又都被平定。

四、

因为在人们的心中,还是存在“共识”的,这个共识就是,清朝廷才是正统:

只要当兵的还能领到军饷,那么他们自然愿意上战场杀敌,万一立了功,说不定也能光宗耀祖,混个小军官当当;而各地的士绅和地主呢,也被那些长毛贼抢怕了,不如继续抱朝廷大腿,捐款捐物,支持朝廷平叛;同样,各地方的官员也不想放弃这个立功的机会,也愿意拼尽全力去镇压叛变;就算有些文人心中暗自为太平天国叫好,但这些年也被文字狱搞怕了,不敢多说话……

这也就是造成,太平天国几乎没有话语权,名声很臭,清政府调动全国的资源跟洪秀全打,结果也可想而知。

虽然那时候的清军战力远不如以前,但至少还敢拼,太平天国想打进北京,也不容易。虽然八旗兵一个个沉迷享受,战力挫得一塌糊涂,但终归比地方要强一些。毕竟有朝廷直属的野战部队在,其地方武装也不敢造次,比如太平天国城破的时候,曾国藩军队虽然勇猛,但他外围的清军也在虎视眈眈,一旦曾国藩有一丝取代洪秀全继续造反的意味,分分钟灭了他。

再有,打仗就是打钱,比拼的不仅仅是武力,更是财力。即使洪秀全占领了南方那么富裕的地方十几年,可是等到天京城破的时候,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而清朝廷光镇压一个白莲教起义,就花了1.2亿两白银,就算国库搬空,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所以,就算曾国藩跳湖自尽了,他的军队也不会散,就算湘军打没了,还会有更多的地方武装出现。大家一个个的都想立功,毕竟和平年代哪有这个机会,杀光长毛贼,报效朝廷啊。

再加上太平天国那几个领导人,如此内讧,眼光短浅,动不动就玩上帝上身的把戏,玩完是迟早的事!

如果曾国藩跳湖没有被救而身亡,太平天国会一统天下吗?

太平天国之败,并非因为曾国藩,而是自身腐败。夺取一部分胜利成果,就开始享受,从上到下烂下去。忘记初衷,丢了进取心。失去民心,失去战斗力,在生力军面前,很快被击垮。

如果曾国藩跳湖没有被救而身亡,太平天国会一统天下吗?

也不会,他们内部混乱倾轧,纪律不够严肃,派系争斗严重,杨秀清骄傲自大,韦昌辉十足小人,他们作妖太厉害了,内耗也会让他们垮掉。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的确有一套,清朝还有能人,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一些优秀人才,足以抵抗太平天国。

如果曾国藩跳湖没有被救而身亡,太平天国会一统天下吗?

没有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就有李鸿章左宗棠打败太平天国,当时只要有人高举儒家旗帜和道家旗帜,中原的民众包括土豪劣绅,都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为何呢?首先太平天国运动本身是一部分穷若烧炭农民,不满朝政腐败,生活贫苦而爆发的起义运动,但是看中中国的弱点,试图培植在中国的代理人,进而掌控中国政权的这场运动的发起人,是欧洲的天主教会,当时的两广是英法与清庭共管控政权,也即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天主教在广州建立了大本营,大量培训天主教传教士,洪秀全和冯云山就是被天主教会看中,进入天主教堂当主教和传教士,就这样洪秀全被教会派驻广西进行传教,但是传教的过程,洪秀全结识了杨秀清后,就有了既利用天主教会的西方资源,又结合当地民众的势力,共图大业,而南京却是西方要抢占中国建立势力的另一个桥头堡,基督教在这里也拼命培植势力,当太平天国在南京建立了政权后,中原人才如梦初醒,中国人的原始信仰受到极大冲击,清政府也利用了信仰排斥法等手段,太平天国原先是汉人的先锋代表,反被孤立为异端教派,这样曾国藩才有这样的土壤团结众多汉人势力反扑。

如果曾国藩跳湖没有被救而身亡,太平天国会一统天下吗?

成由勤俭,

败由奢,

太平军在定都“天京”后,

统帅意志衰退,

奢华之风日盛,

将帅离心,

内乱从生,

进取心减退,

即使曾国藩落水而死,

左宗棠也可代之。

照样逃不过被湘军打败的命运!

友友大家怎么看呢?

如果曾国藩跳湖没有被救而身亡,太平天国会一统天下吗?

肯定的回答,不可能!

作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著名人物,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也非一帆风顺,曾经有一次作战失利,让这位以后大明鼎鼎的人物,险些跳湖自杀!那么若当时曾国藩真的跳水成仁,太平天国能统一全国吗?

实际上太平天国自身的问题太多,即使没有湘军与淮军的镇压打击,也不可能最终推翻清帝国!那么太平天国都有什么问题呢?

其一,统治阶层内部派系对立严重!洪秀全在广西传播信上帝教伊始,就以上帝的儿子自居,但初期的传教并不顺利,洪秀全也有些失望而离开了,洪秀全离开后,信上帝教在一些信徒和推动者的下,却迅速的发展起来,最终一些有影响力的信徒领域邀请洪秀全起义,从而拉开了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当然成了起义的领袖,封为天王,但推动起义的那些骨干,尤其是在洪秀全离开的那段时间,推动信上帝教发展的人,也成了起义的核心骨干,这部分人大多被封为王。太平天国最开始,就形成了以洪秀全为一派,以早期推动者为另一派的两元格局。

随后太平天国运动快速发展,迅速向北扩张,一路上所向披靡。大部分清军在面对太平天国军队时,大多选择直接投降!甚至还包括很多驻扎当地的八旗士兵,这些人逐步的形成了太平天国中的另外一股势力,拥有庞大的兵力,大多数将领也被封王。但这部分人不属于太平天国的核心骨干,只能算是一些投机取巧的墙头草!

其二,功业未成而却将爵位分封殆尽!太平天国可谓是我国封王封的最疯狂的时刻,太平天国封王最多的时候,大小封王高达3800多个,已经超过了常用汉字总数!比朱元璋费尽脑汁为后代排字辈都难。

太平天国的这些封王中,还有一部分还是组织起义的元老封王,他们中有一部分自认为功劳甚至超过了洪秀全,但洪秀全已经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领袖,暂时不能动,因此,就出现拥有大量私人武装的封王,尤其是当时掌握大部分太平天国军事实权的东王杨秀清,洪秀全自称万岁。他在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就要求洪秀全封自己东王为万岁。最终造成了让太平天国运动从盛转衰的天京事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