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汉献帝,崇祯,光绪,哪个翻盘最难?哪个最容易?

翻盘最难的是汉献帝,一个傀儡皇帝,手里一个兵都没有,谈何翻盘?

况且他面对的是有着雄心壮志的曹操,手握重兵,还在人家的地盘,怎么翻?

汉献帝8岁登基,随后就一直被各位权臣裹挟,从来没有过过一天真正当皇帝的日子。而且所谓的翻盘,就是指掌握帝国最大权力,不仅拥有对官员的任免权,也拥有对军队的绝对指挥权。

就算汉献帝通过某些小伎俩,干掉了曹操,他就能掌控曹操底下的人,就能掌控曹操留下的军队吗?

就算这些他都取而代之了,还有各地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呢,连曹操这种雄主都未能一统中原,汉献帝他能做到吗?

所以,他面对的困境,比开局一破碗的朱元璋都难,好歹人家还有个拥兵的老丈人,还有一群拥护自己的兄弟。

汉献帝即位的时候,说实话,汉朝已经亡了,空剩下个名号而已,他是无力回天的。

第二个翻盘比较难的是崇祯皇帝,貌似他掌握大明帝国最高权力,实际上他上位时,大明朝已经是朝不保夕,四处烽烟了。

北方有皇太极虎视眈眈的八旗兵,占据了大明关外土地;中原又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比如李自成大军,怎么剿也剿不灭;朝廷内部经历了万历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再加上天启年间的阉党专政,权力中心已经瘫痪;除了这些,也奇了怪了,天下灾难频发,老百姓苦不堪言。

当然,崇祯皇帝若是开启了上帝视角,也并非不能翻盘,只是说翻盘的概率不大,难度很高罢了。

崇祯帝政治水平太低,毕竟是藩王即位,政治眼光不行,一上台就打破了政治格局,等于废了内廷武功,自己连个知心人都没了。

其次,本来阉党魏忠贤已经除掉很多政见不合的精英人才,崇祯帝一上位又大肆诛杀阉党。这下子阉党中的精英又被消灭了大部分,这也导致整个崇祯朝无人可用,权力中枢直到灭亡都没稳定下来。

再有,崇祯帝的军事素养太差,战略眼光也不行,本来有机会一举稳定中原。可惜给了李自成喘息的机会,没有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导致李自成死灰复燃。

最后,崇祯帝也缺乏担当,所有的错误都是别人的,从来不担责,最终导致大明惨败。

其实,崇祯帝要是在北防、民乱、天灾、内政、军务五个方面,任何一个地方做好了,也不至于这么快葬送江山。

而翻盘最容易的,当属光绪帝!

还是结合前面提到的所谓翻盘的标准,事实上大清就是光绪帝的啊,从他即位到大婚后亲政这段时间,大清也是他的啊,慈禧太后不过是帮他处理政事,并教他怎么做个好皇帝。

而且,这段时间,大清的国力是在逐步提升的,还打赢了中法战争(当然签约时吃亏了),收了新疆,以及建造了超级强大的帝国海军——北洋水师。

当时的局面可以说是一片大好,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太后交了权,不是假交,是真交了权。也就是1887年光绪帝大婚后开始,到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这十几年时间,光绪帝是亲政的,掌控大清帝国最高权力。

只可惜,这个年轻的皇帝,政治手段实在幼稚,军事水平也是一塌糊涂。先是甲午战争期间瞎指挥,葬送了北洋水师,关于这一点,他是难辞其咎的。

即使这样,慈禧太后也没有怪他,还让他继续掌权,随后他就火急火燎地要变法,弄了个不伦不类的维新变法。

又因为太过急躁,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不管不顾,最后维新派还想杀掉一直在背后支持他的慈禧太后,最终玩火自焚,被圈禁了。

你觉得汉献帝,崇祯,光绪,哪个翻盘最难?哪个最容易?

对于这种问题,其实是考对时代分析的能力。

首先,就是要明确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皇帝所掌握的条件;其次,就是从个人出发,选择自己该怎么办。最难翻盘的是汉献帝应该能有共识,最容易的就比较难说了。

(1)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皇帝掌握的实力看,汉献帝翻盘最难

汉献帝生于181年,8岁做皇帝,220年39岁时被逼禅位,234年53岁时病逝。其一生都在曹操控制下,曹操这个人不用介绍了,论智谋、论实力、论才学,有几个人能比得了。就是现在社会又有几人能比其才学?

更不要说,东汉末年自桓帝重用宦官起,宦官们控制皇权半个世纪,皇帝基本就是橡皮图章。更为严重的是,保卫皇权的最佳思想武器——儒家思想,根本被皇权自己废黜了,且自身也并非十分强大。整个朝廷,敢于抛去性命为了皇帝个人利益而拼搏的人少之又少。

再加上,汉献帝继承东汉“外戚控制皇帝”的传统,其本身能依靠的主力就是董贵人、伏皇后等外戚,但这些人军事实力太小,怎么可能翻盘。杀了曹操还有曹操的儿子,因此,汉献帝根本不可能翻盘。

(2)崇祯有些人总觉得容易,其实,崇祯要想翻盘他要与整个统治阶层去斗,其难度不比汉献帝低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崇祯皇帝比光绪翻盘可能性更大。原因就在于:崇祯皇帝仍然操控实质权力,他想杀谁就能杀谁。只不过因为他“猜忌心过重”从而造成乱作为,贻误了时机。

其实这种观点只是说了表面问题:崇祯虽然表面上掌握大权,但真正掌权的不是他而是“每个人的贪心”。当时的明朝表面上是“皇权至上”,其实形如一盘散沙。

一方面,传统理学已经被更加“彰显个性、自我”的心学所超越;

一方面,因为美洲和日本白银大量流入以及各方的禁运,造成晚明隆万、天启年间的“通货膨胀”问题,迅速变成“通货紧缩”问题,几十年的党争问题日渐“物质化”。

两者结合就成为“官场如商场”,皇帝可以要人命但不能“变人心”。所以,崇祯无论怎么搞,除非“大刀阔斧”地在继位之初就实行“全面回归朱元璋时代”,并对“官、商、官商、宦官”进行“铁血式”管理。哪个人当皇帝都不行。因此,他翻盘可能性没有。

(3)光绪翻盘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他的阻力最小

我们最后看看光绪,光绪翻盘可能性之所以最大。

一是当时地方权力已经被以汉人为主的汉臣所主导,他们相对更倾向于皇帝;二是光绪最主要的障碍就是慈禧,消灭慈禧,光绪以“九五至尊”的威严可以掌控一切,再以汉臣为主导控制清廷反对力量。完全可以翻盘。

只不过,光绪个人从小被慈禧管怕了,难有“雷霆手段”,当然,慈禧掌权半个世纪,光绪的“雷霆手段”使用起来也同样危险。

但是,相对汉献帝、崇祯来说,光绪不是在与整个社会、整个统治阶层再对抗,光绪至少掌握着一部分权力和支持者。

你觉得汉献帝,崇祯,光绪,哪个翻盘最难?哪个最容易?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太难回答,个人认为的所谓“翻盘”难度,从高到底依次应该为汉献帝、光绪、崇祯。也就是说,崇祯相对最容易,汉献帝的翻盘指数则为零,绝无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

汉献帝需要翻的可不仅是曹操,还有无数个曹操一样的军阀势力

什么叫翻盘?就是重新获得绝对的掌控力。对汉献帝来说,翻盘的意思就是恢复到皇权至高无上的局面。

表面上看,似乎只要搞掉了曹操,汉献帝就翻盘了,实际上没这么简单。汉室的完全崩盘,可以追溯到汉灵帝时代。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批拥有强大战力的豪强地主。曹操,袁绍,甚至刘备,都是这样崛起的。

在当时的情况下,汉室的皇权权威已经从根本上摇摇欲坠,这就是汉献帝翻盘无望的根本原因。他即使侥幸搞掉了曹操,也会又有一个又一个的“曹操”冒出来,继续将他当成傀儡玩弄于鼓掌之间。

甚至我们基本可以肯定的设想,哪怕公关200年的“衣带诏”事件成功了,也即是董承、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人成功做掉了曹操,最后控制局面的也不是汉献帝,也许是刘备,或者是袁绍,总之不会是汉献帝。

总之,汉献帝的翻盘指数为零,完全没有任何希望。

其实盘口一直都在崇祯手里,他只是胡乱出牌,自己把自己打死了

崇祯的翻盘,其实说起来并不算难,甚至压根都不算是翻盘,因为盘口一直都在他自己手中:他的皇权并没有失控,明朝的各种资源,他也基本上都能调配得到。

当然, 面临的危机也并不算少,辽东的后金一直剿灭不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也始终无法扑灭。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就像小沈阳段子里说的那样:人还没死,钱没了。明朝中枢的财政,基本崩了。

其实这三者息息相关,形成了死循环。辽东平不了,就要向老百姓增加辽饷,各种饷银摊派的厉害,老百姓活不下去就会加入农民军,于是明朝财政就会更崩溃。

对崇祯来说,解开这个死循环的办法也不是没有,事实上,李自成曾主动站出来要帮崇祯解套,可崇祯自己放弃了这最后一次机会。闯王大军攻进京师之前,李自成要求崇祯封他为王,再给予几十万两银子的补贴,就出兵帮明朝去平辽东。

如果崇祯接受了条件,就很有可能与农民军一起,彻底平定辽东。如此一来,后金问题解决了,农民起义问题也解决了一大半,可能明朝还真有可能再起死回生。

即使不走上面这条路,其实崇祯还可以逃往南京,把南京当成行在,说不定也有机会向东晋、南宋一样,再苟延残喘比较长一段时间。

所以说,崇祯的牌面其实不错,可惜他自己打残了,把大好机会葬送了。

至于光绪,也不是完全没有翻出“老佛爷”慈禧的手掌心的可能,虽说机会不大,比较还是有的

汉献帝搞翻一个曹操,还会有一个又一个的“曹操”站起来,继续操控他。与汉献帝有着本质区别的是,光绪只要搞翻了慈禧太后,他就是清朝唯一合法的真正话事人。

光绪有机会搞翻慈禧吗,还真有,就一个袁世凯如果执行“围园杀后”的计划,光绪可能就真正翻盘啦。

综上,再最后总结一下,崇祯的翻盘取决于自己的抉择,光绪的翻盘在于赌一个较低的偶然概数,而汉献帝的翻盘,只能是痴人说梦罢了。

欢迎讨论,请关注@司马砸光

你觉得汉献帝,崇祯,光绪,哪个翻盘最难?哪个最容易?

首先崇祯帝最容易翻盘,当然这个最容易翻盘也是相对汉献帝和光绪帝的情况来说的。

崇祯帝时期明朝已经是积重难返了,可谓是内忧外患,内有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外有清朝咄咄逼人,而且还是“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

但崇祯帝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在历代亡国之君之中,崇祯帝的条件很好,因为他掌握实权,不是傀儡皇帝,更不是光杆司令,不用默默的接受命运,还是有一定实力绝地求生的。

当然崇祯帝虽然掌握实权,但却一步步将一手好牌打烂。首先明朝中后期形成的监、阁共理朝政的政治模式,在于以司礼监太监来打压以内阁为首的文臣集团,避免文臣一家独大,使皇权居中,不至于大权旁落。

但崇祯帝登基以后,应该是年少轻狂,收拾掉魏忠贤没问题,但是将厂卫系统摧毁,使其成为摆设,使当时的太监势力成为没了牙的老虎,自然起不到牵制打压文臣集团的作用,这样一来崇祯帝自然是实际上控制不了这个庞大帝国的。

崇祯帝在位时期对于官员苛刻,为什么动辄大刑伺候呢,一部分是性格原因,一部分就是因为压制不住文臣集团中的东林党,默默受限于东林党,所以只能以这种方式还击。

崇祯帝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刚愎自用不说,还生性多疑,做不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说,还是无识人之明。

崇祯帝在位时期,诸如孙传庭和卢象升这种忠君爱国的大将,但是枉死沙场。到了最后正经可以用的,都逼死了。不能用小人的还看不清楚,以至于崇祯帝殉国以后,有很多他重用过的大臣马上恬不知耻的先降大顺再降大清。

可以说以崇祯帝当时的条件,虽然明朝积重难返,但是如果打好这手牌,明朝还是很有可能延续几十年,或者最起码不在他手里亡国。

只是可惜崇祯帝没有这个能力,只能是打烂了一手好牌,最后不仅没有翻盘,还憋屈的成为亡国之君。

崇祯帝以外,光绪可以说是最容易翻盘的皇帝。

宋安之认为光绪翻盘的机会跟崇祯帝是不相上下的,虽然光绪帝是傀儡皇帝,但光绪帝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以利用自己的年轻耗死慈禧太后,然后亲政。

毕竟慈禧太后只是属于后宫干政,没有改朝换代的动机,如果光绪帝一直隐忍下去,肯定可以耗死慈禧太后的。而且慈禧太后虽然权力欲望很大,但是对于光绪帝怎么说呢,还是给予了一定自由和权力,只不过戊戌变法的时候,维新派想要“围园杀后”,彻底惹怒了慈禧太后,所以光绪帝自此以后是彻底成为阶下囚。

当然可惜的是光绪帝并不善于隐忍,不会像汉宣帝那般,可以说是锋芒毕露,最后搞得自己成为实际性的阶下囚。

根据现代考古来看,光绪死于砒霜中毒,至于是谁毒杀的呢,并没有盖棺定论。不过很有可能是慈禧太后授意毒杀的,因为慈禧太后怕光绪帝亲政以后清算她,所以拉着光绪帝一起上路了。

所以说光绪的翻盘机会也是很大的,比之崇祯帝都差不多,但奈何光绪帝从小长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所以不懂控制自己,不懂得隐忍,所以最后落得一个凄凉下场。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慈禧太后死后三年清朝亡国,如果光绪帝成功熬死了慈禧太后,那么也不一定有机会熬过这场亡国之灾,所以说光绪帝的确不太好翻盘。

最后再来说说最难翻盘的汉献帝。

史书评价汉献帝: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

汉献帝刘协的能力其实很不错,放在平世,也是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奈何在东汉末年皇权式微的情况下,汉献帝可谓是生不逢时,而且最关键的是汉献帝遇上了枭雄曹操。

曹操属于是权臣当政,不像慈禧太后后宫干政一般,权臣当政到了最后往往要么是改朝换代要么被皇帝清算,鲜少有不改朝换代的。更何况东汉末年那种情况,人家曹操的势力是自己一手一脚的打下来的,跟汉献帝并没有什么关系,说白了汉献帝就是一个挂名皇帝,方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以曹氏一族篡取汉统江山是一个必然趋势,汉献帝即使熬死曹操,但还有曹操的儿子曹丕继续架空他,所以汉献帝刘协不是没有能力翻盘,而是生不逢时,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

最后总结来说翻盘最容易的是崇祯帝,其次光绪帝,最难的是汉献帝。

正所谓以史为鉴,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往往是血腥残酷的,而这其中就不知发生了多少惨烈的事情。诸如今天说的汉献帝、崇祯帝、光绪帝三位皇帝,看似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实则是代表了皇权悲惨的一面。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你觉得汉献帝,崇祯,光绪,哪个翻盘最难?哪个最容易?

谢谢邀请,我是猫叔,很高兴给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汉献帝、崇祯、光绪三位皇帝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有很大的差异,也都面临着很大的考验。汉献帝与光绪帝二人的处境还有那么一点点相似的地方,而崇祯皇帝的处境则与他们俩的区别很大。

那么,他们三个最难翻盘的是谁呢?最容易翻盘的又是谁呢?

汉献帝

我认为,最难翻盘的是汉献帝,最容易翻盘的是光绪皇帝,崇祯皇帝是占中间的位置。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其一,汉献帝几乎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汉献帝从登基那一刻起,几乎就没有过天子的尊严,也没有享受过真正的帝王权力,何止是傀儡,简直就是个木偶,无论是董卓还是曹操,对汉献帝的把控都是非常严密的。尤其是曹操,后宫到处都是他的眼线,汉献帝甚至连自己的床帏之事都做不了主,又怎么能培植自己的势力,追求翻盘呢?毫无疑问,汉献帝在曹操面前形容透明人,几乎不可能有任何翻盘的机会。所以,这种情况,换做谁,估计都很难翻盘,更不用说像汉献帝这种长于深宫之中,妇人之手的文弱书生了。

曹操

所以,我认为,汉献帝的翻盘概率最低。

其二,光绪皇帝的翻盘概率最大,只是他性格懦弱,难成大事。

众所周知,光绪皇帝一生,实际上是被慈禧太后挟持的一生,而由于清朝的专制程度已经很高,大臣与内官实际上很难有可能掣肘光绪皇帝,所以,光绪皇帝要想翻盘,只需要搞定慈禧太后一个人就行。

慈禧太后

不可否认,慈禧太后是个有手段的女人,她能扳倒辅政大臣,把持朝政数十年,也确实是个厉害角色。但是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交恶,也是戊戌变法才开始的。之前,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并不是很差,二人甚至还上演了一幅“母慈子孝”的画面,为时人所乐道。慈禧对权力是极度贪婪的,她所谓的“还政”之举,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而清朝的实际大权还是牢牢把握在她的手里。只可惜,光绪皇帝此人性格懦弱,且政治手腕幼稚,又加上康有为这群书生根本就不是成事之辈,不能给光绪皇帝提供好的建议,反而是处处坏事,所以,引起了慈禧太后的警觉,而后把光绪皇帝软禁。

光绪皇帝

纵观这些事件,其实光绪皇帝并不是一点翻盘机会没有,只是他自己做得不够好。我觉得,他要是能做到以下几点,应该是有机会翻盘的。

第一,降低身段,满足慈禧的权力欲,跟她熬时间。光绪帝在戊戌变法期间,表现得太激进了,而且完全听不进去慈禧太后的意见,甚至公开与自己的母后撕破脸,令慈禧颜面扫地,打草惊蛇,自然是难以有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而如果他处处听取慈禧的意见,隐藏自己的想法,则可以慢慢麻痹慈禧的神经,给自己培植势力提供契机。

康有为

第二,用人要选择老成持重之人,新政可以做,但要等,一定窑让慈禧觉得自己是个稳重的人,有一定的行政才能,但又事事遵从圣训,以孝为先。康有为之辈,没有政治斗争的经验,完全不能把控当时的局势,一味让光绪帝以过激的行为去推进变法,得罪了一大批权贵,如此一闹,慈禧觉得光绪政治幼稚无能,自然会收权,又何谈翻盘之说。

戊戌变法

第三,利用好国内外的舆论,为变法造势,为自己造势。光绪所处的年代已经是西方在中国深耕很久的时代,各种新媒体已经如同雨后春笋,西方的目的也很明显,根本不是征服中国,而是要开拓中国的市场。所以,如果光绪帝表现得更加开放,那么一定会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同情,进而慢慢树立自己的形象,为走向前台打好基础。

所以,光绪皇帝只需要忍、等,再表现得更加孝顺,翻盘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八国联军

其三,崇祯皇帝翻盘很难,但并非没有机会。

崇祯皇帝所面临的问题,无非是三点。

第一点,东林党文官集团把持朝政,又不能拿出救国方案。

第二点,受气候的影响,北方陷入饥荒,饥民揭竿而起,危及朝廷安全。

第三,女真崛起于东北,不停蚕食东北边境,随时可能兵临京城。

电影中的女真人

这几年,关于东林党的问题,讨论了不少。有一些朋友甚至觉得崇祯皇帝的行政才能甚至不及木匠皇帝,这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自嘉靖皇帝以来,明朝的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的势力其实已经形成了均衡,二者相互制衡只要做好了,国家不至于出现行政政策一边倒的局面。而崇祯皇帝很明显是被文官集团给洗脑了,所以,过分相信文官集团,扳倒了宦官集团,而致使朝廷的势力失去了均衡性,换一个首辅,问题解决不了,再换一个,还是解决不了,陷入了死循环,这使崇祯的首辅犹如走马观灯一般壮观。这个问题,我觉得崇祯皇帝还是得扶植一派代表皇家利益的集团,与文官集团相互制衡,以稳定朝政。

文官集团

饥荒问题真的很难解决,但也并非一点路子没有。当时明朝,北方兵荒马乱,赤地千里,而江南则莺歌燕舞,肥的流油,这都是有历史记载的。之所以崇祯皇帝没有办法拆江南的墙,补北方的窟窿,还是因为东林党等文臣集团的掣肘。如果能把文官集团给打压住,把江南的税收给保障住,然后把北方部分饥民编练成军,未必就不能扑灭农民起义。

至于女真问题,如果少一些猜忌,多一些理解,死守山海关,女真人入关没那么容易,解决了内政,再调转枪头,女真之患可能就迎刃而解。

所以,崇祯皇帝面临的危局,虽然很难,但他毕竟不是傀儡,还手握皇权,翻盘的概率占个中等。

喜欢历史,欢迎关注猫叔。

你觉得汉献帝,崇祯,光绪,哪个翻盘最难?哪个最容易?

汉献帝和光绪帝都是傀儡皇帝,他们做傀儡皇帝的时间刚好光绪第一,汉献帝第二。崇祯帝一直大权在握。所以,翻盘对三个人而言,意义完全不同。

对汉献帝而言,要扳倒的是曹操,光绪帝要扳倒的是慈禧,而崇祯则要摆脱明朝灭亡的宿命。哪个最难,哪个最易?毫无疑问最难是汉献帝,最易是崇祯帝,试作分析:

一、汉献帝这个傀儡皇帝做的很彻底,他没有任何资源,当时汉朝实质已经灭亡,分裂局面已经形成,他想扳倒曹操没有任何可能。光绪帝不同,他有一定权力,只是大局方面没有话语权,他可以选择忍和等,让慈禧放下戒备,多谋点实权,等慈禧去世,他还是有做主的机会。崇祯帝做了十七年皇帝,他即位不久就扳倒了魏忠贤,确立很高的威信,他有很多机会力挽狂澜,避免明朝灭亡,但他没有这样的能力,相反他一次次乱作为,彻底葬送了明朝。

二、从他们各自所处历史段落看。汉献帝即位时尚在幼年就已经被人操控,一直没有能摆脱。东汉后期两次党棝之祸,导致严重割裂,汉朝失去了士大夫的支持,黄巾起义的爆发导致地方势力崛起,东汉积重难返。光绪帝面临的形势,外有列强入侵,内有慈禧掌权,但清朝的资源并没有丧失,相反光绪帝有很多支持者,这让他有很多机会。祟祯面临的形势复杂,前有祖、父、兄遗留的问题,外有清,内有农民起义,还有严重的党争。但是崇祯只要处理得当,是有机会翻盘的,毕竟明朝并没有到不可药救的地步,他心浮气躁,志大才疏,成为明朝最大的毒药,明朝有他,不灭亡才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