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有一位比甄嬛还心狠手辣,并且智商颇高的人,你觉得是谁?
当然是太后啦,她可是前朝的宫斗冠军!
例子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就只讲甄嬛装神弄鬼之后的这一段戏:
装神弄鬼事件是甄嬛集团对华妃集团发起的第一次反击,但收效并没有达到预期。一方面华妃地位虽有削弱,但并未伤及根本,反而让其怀恨在心,酝酿下一轮的报复。
另一方面,皇后的势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她才是后宫最阴险的人。就类似于三国时期,蜀汉跟东吴掐起来了,曹魏坐山观虎斗,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而皇后这么多年之所以能坐稳皇后的位置,少不了太后的支持,作为上一届宫斗冠军,太后才是真正的王者!
一、
甄嬛集团导演的装神弄鬼事件,骗得了小太监,骗得了富察贵人,骗得了丽嫔,但骗不了皇后,骗不了华妃,骗不了曹琴默。
余莺儿给甄嬛投毒事件,以她的智商是万万想不了这么周全的,其背后必然有高人指使,这个高人明面上是华妃,实际上是曹琴默。
因为这个投毒的主意就是曹琴默出的!
曹琴默智商之高,在后宫里面是排得上号的,尤其是后来她主导的沈眉庄“假孕”事件,从头至尾毫无破绽。两个关键人物,丫环茯苓是圆明园的宫女,太医刘畚是外面找来的人,且跟沈眉庄是老乡,就算被抓了,也查不到华妃集团头上。
反而是余莺儿投毒案,派出来的宫女花穗是余莺儿的人,太监小印子是丽嫔的人,一旦事发,余莺儿和丽嫔一个都跑不了!
所以,曹琴默出这个主意的时候,就有两手准备,如果余莺儿成功了,那么自己是主谋,大功一件,还把甄嬛这个对手搞垮了。如果失败了,那么丽嫔将会是华妃集团的替罪羊,她倒了,自己在华妃集团的地位将会更加牢固。
当甄嬛在后宫装神弄鬼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曹琴默在干嘛?
在躲着,既不表态也不采取行动,就是默默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她其实很清楚,甄嬛集团要对华妃集团报复了,华妃集团不给个说法,这件事过不去。
所以,最重要的那天晚上,她偏偏就不在,其实就是自己躲起来,把丽嫔推出去抵罪。
二、
曹琴默的不在场,也让事后反思的华妃恼怒万分:
“叫你来了半日,一句话都没有,你倒没了主意了?”
啥意思?
就是说,以前你那么有主意,这个主意也是你出的,现在出事了,你倒没主意了,你说说咋办?
曹琴默再不给华妃一个解释,反而会失去华妃的信任,她必须表现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装神弄鬼的也就唬住她了……只敢吓唬丽嫔,却不敢接近娘娘呢?”
华妃这才反应过味来,再想去甄嬛那里搜点证据已经是来不及了,但曹琴默随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所幸,丽嫔不是疯了吗?”
是啊,疯子的话怎么能当真呢?
整个后宫,真正能对甄嬛构成威胁的对手不多,曹琴默毫无疑问是相当强悍的一个,后面她们俩还有精彩对决,这里不多说。
有了曹琴默的建议,华妃心里有谱了,这时候确实需要断臂求生,这一点上华妃毫不手软,立马就去见了太后,说了丽嫔已疯的事实。
太后实际上也料到了华妃会这样说,于是顺水人情,把丽嫔打入了冷宫,不再追究此事。但皇后并不想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私下里再见太后,提出自己的质疑:
“可是丽嫔说是华妃指使的?”
三、
太后是谁?
是上一届的宫斗冠军啊,什么阵势没有见过,什么委屈没有受过?
“华妃指使的又如何?”
是啊,皇后,你以为哀家这个老太婆不问政事,就不清楚皇上的心思吗?华妃的哥哥是年羹尧,现在西北战事不稳,要是处理了华妃,年羹尧反了怎么办?
正所谓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一旦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到时候打不住了,咋整,你这个皇后还当不当?
而且相对于余莺儿投毒事件,不就是毒一个莞贵人嘛,后宫的贵人多了去了,皇上都给太后举荐了甄嬛,太后见了吗?
在太后的心目中,甄嬛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清的江山,我们何必去触这么霉头,点这个火去呢?这是甄嬛集团跟华妃集团的矛盾,我们不要插一杠子,把矛盾往自己身上揽,懂了吗,傻皇后?
为了激发一下华妃集团跟甄嬛集团之间的矛盾,太后还是把华妃协理六宫的职责给撤了:
“协理六宫的事,用不着她操心了!”
不仅如此,太后在这件事结束之后,还做了这么一个安排:
“至于莞贵人,她很聪明,沈贵人也沉稳,有很多事,你可以让沈贵人历练着去办。”
华妃协理六宫的职责没了,换沈贵人上了,可想而知,这个怒火,华妃会撒到谁的身上?
四、
整个装神弄鬼事件,前因是甄嬛被人投毒了,按理说后宫的人都应该同情她才对,作为太后,更是应该秉持公道,给甄嬛一个说法。
可是她却给了一句“很聪明”的评价,什么意思呢?
是说她很聪明,获得了皇上的恩宠?还是说她很聪明,识破了花穗的投毒?更甚至是说她这出装神弄鬼的好戏,演得到位?
显然,太后在这个节骨眼上说这句话,就是表明,这出装神弄鬼事件,太后是一清二楚,知道背后的玄机。而甄嬛能利用自己的小聪明,跟华妃搞这么一出,是符合太后的利益的。
可以这么说,皇上最开始让沈眉庄学习协管后宫事宜,一方面有自己的打算,另一方面也是照顾太后的态度,毕竟沈眉庄入选秀女那一天,就是太后赏识的。
太后说沈眉庄沉稳,言外之意就是讲华妃不沉稳,也是讲甄嬛也不沉稳。试想一下,甄嬛这出装神弄鬼的把戏,万一被揭穿了怎么办,万一真的把华妃给套出来了怎么办?
如果真是那样,要么甄嬛彻底GEME OVER ,要么就让皇上面临一道大难题,要不要处理华妃?
所以,太后更希望的是沈眉庄跟华妃PK,至少还能掌握一点分寸,皇后才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当然,后期因为沈眉庄败下阵来,太后对她是有同情的,毕竟是自己害了她,所以俩人关系才变好。
正所谓知母莫过子,太后这一套腹黑东西,当事人没看透,皇上却看得一清二楚,这才有了他跟甄嬛和对沈眉庄的一番评价。
五、
果然,不仅太后知道装神弄鬼是甄嬛搞得,皇上也是一清二楚的,他到甄嬛那第一句话就说:
“下毒的事有了了结,你能安心,朕的心里也松快些!”
这句话有好几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这件事已经了结了,不要再追究下去,就到丽嫔这里为止。
第二层意思,华妃被剥夺了六宫协管权,余莺儿也死了,丽嫔也被打入冷宫了,你总该满意了吧?
第三层意思,装神弄鬼之事,朕是清楚的,你就此打住,朕也就不会那么为难,你要是想进一步弄华妃,朕根本没办法做。
前面一期我们也讲过了,甄嬛并没有听出皇上话中有话,还继续巴拉巴拉想把华妃拉下马。最终皇上怒了,直接告诉她,你的那些小伎俩太后都看出来了,这件事到此为止,不要把后宫搞得乌烟瘴气!
甄嬛这才醒过味来,原来如此,于是立马表态不再折腾了,要好好表现:
“这样皇上才能专心政事,无后顾之忧!”
是啊,皇上你该怎么处理政事就怎么处理政事,该怎么用年羹尧就怎么用年羹尧,我不捣乱了就是!
甄嬛这里是没问题了,但沈眉庄那里却火烧了眉毛,因为她真的去协管后宫了……
六、
沈眉庄确实很聪明,精打细算,在皇后的引导之下,决定缩减后宫开支,这真是一步蠢棋。
大家换位思考一下,你是一个刚进公司的小职员,集团公司大BOSS赏识你,让你到后宫股份实习总经理助理。结果你小子一上台,二话不说,先把公司员工的福利砍了一半,午餐标准从368元一餐砍到128元一餐,还取消了午后点心。
见后宫股份总经理皇后如此坑这个助理,大BOSS还暗示沈眉庄:
“只是这项开支从先帝手里就有了,只怕底下人心中有怨言!”
结果沈眉庄还振振有词,虽然把这些福利砍了,但是都折算成银子了啊,她们又吃不了这么多,换成银子保险。
可是要知道后宫股份的员工吃住都在公司,又不准跳槽,还不让出门,有钱有个屁用,又买不到好吃的,生活质量明显变差了啊。
见沈眉庄要上当,大BOSS赶紧问另外一个员工甄嬛:
“莞贵人,你怎么看?”
甄嬛一看,这明显地是得罪人的买卖啊,她才不表态呢:
“那臣妾就只管喝茶了!”
啥意思?
就是,我一个新人,你们给啥就吃啥呗,还能怎么地?
毕竟刚刚被皇上敲打过,这次甄嬛算是学乖了,果然皇上也很高兴她能这么说:
“这便是最会享福的命!”
倒是沈眉庄,这下子是惨了,但皇上还是不放弃最后一次警示她:
“你还年轻,该多历练,但是这历练,也是要有天赋性情的。”
啥意思?
还不是说她办事欠考虑,太幼稚,但又不好伤她自尊,只能让她自己去碰钉子了,就当成历练吧!
所以,太后一句话,就把甄嬛集团跟华妃集团对立了起来,皇后反而坐享其成了。毕竟是太后发的话,连皇上都不敢轻易违背,见警示无效,也只得静观其变了。
不愧是前朝宫斗冠军,牛!
甄嬛传里有一位比甄嬛还心狠手辣,并且智商颇高的人,你觉得是谁?
《甄嬛传》里,甄嬛是被逼黑化了而自保,论格局当数四阿哥弘历。
弘历从小失去亲娘,又不被皇上喜爱,一直养在宫外。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相反,他留意着宫里发生的事,甄嬛是皇上宠爱的妃子。
他和甄嬛初次见面才九岁,便主动讨好,在与甄嬛说话的时候故意将身边的保姆嬷嬷支开,也许是怀疑自幼照顾自己的人,是皇帝的眼线。
他故意对甄嬛说“皇阿玛真的很忙吗?要是真忙不过来,日后儿臣帮皇阿玛管。”
甄嬛吓得赶紧捂住了他的嘴,这样的“忤逆之言”,容易引火烧身。四阿哥这么说也是测试甄嬛的为人了。
弘历想利用甄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小小年纪便懂得识人,他抓住甄嬛的软肋,知道甄嬛比较善良,肯定会帮助自己。
弘历尝遍了人情冷暖,他想摆脱自己原本的命运,想得到皇阿玛的宠爱,渴望有新的生活。
弘历越是认真努力,便越遭人嫉妒。有人在他的夜宵里下毒,幸好他肚子不饿,他的奶妈吃了立马身亡。这一回,把弘历吓得不轻。
细心的弘历去找惠贵人求救,因为知道她和甄嬛一样心善。沈眉庄立马带了他去求太后的庇佑,弘历因此得到皇上的关注。
甄嬛从甘露寺回宫,变身成为钮祜禄氏,四阿哥成为了熹妃钮祜禄甄嬛的亲生儿子,生母不再是丑陋卑微的宫女李金桂。
弘历并没有急功近利,他不断讨好甄嬛,同时更加刻苦努力学习,他想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宁嫔问起四阿哥的成绩,他故意说自己愚笨。皇后将青樱硬塞给他做侧福晋,他也听从甄嬛的劝解。甄嬛稍稍提点,他便会意,连消带打除掉了皇后抚养的皇长子三阿哥。
四阿哥弘历凭着自己的努力和甄嬛的大力协助,顺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由于六阿哥弘曕曾经被雍正与群臣议储,弘曕才是钮祜禄氏甄嬛的亲儿子,对弘历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他故意在甄嬛面前说起“郑伯克段于鄢”,殊不知甄嬛早有意将六阿哥弘曕入嗣果郡王一脉,永绝登基的可能,弘历终于放心当他的皇帝了。
帝王心深不可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真是伴君如伴虎,即便是曾经大恩于他的甄嬛也不例外。
不得不说,四阿哥弘历才是《甄嬛传》中最有手段的人。
甄嬛传里有一位比甄嬛还心狠手辣,并且智商颇高的人,你觉得是谁?
安陵容最后与皇上对话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至于狠毒嘛,在这深宫之中,谁没有狠毒过?
是呀!在这深宫之中,要想生存,谁都有辣手无情的时候。但要想笑到最后,拼的可是智商,当然情商也得高!《甄嬛传》中,最后的大赢家就是甄嬛与登上帝位的四阿哥,四阿哥从小就是一个智商情商超高的小孩。
四阿哥母亲身份卑贱,以至于皇上都不愿意见到四阿哥,以免想起那一段丑陋的过往,这也成了宫中的忌讳,四阿哥从小就被养在圆明园。
小小的孩子备受冷落寂寞,但他并不自暴自弃,他在寻找机会改变这一切。他知道只有见到皇阿玛,亲近皇阿玛才能有所改变,他养在圆明园,平时根本没机会见到皇阿玛。
皇上带众嫔妃来圆明园避暑了,四阿哥赶紧抓住这难得的机会,那就先求见后宫中权势最大的皇后娘娘吧!他趴在山石上后,等着给皇后请安的人都散了,大声叫住送众嫔妃出来的剪秋:秋姑姑!
剪秋:我的爷,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跟着你的嬷嬷们呢?
四阿哥:她们好久都不管我了!我能给皇后娘娘请安吗?
四阿哥撒了个谎说嬷嬷们好久都不管他了,无非是装可怜,唤起秋姑姑的同情心。
没有皇后的示下,剪秋可不敢随便应承,说皇后娘娘歇下了,四阿哥不甘心又说:那我能给皇阿玛请安吗?
剪秋:等传了召你再去,好吗?
剪秋怕四阿哥继续说,立马吩咐:来人,送四阿哥回去!
剪秋进去后就对皇后说,四阿哥刚才求见。皇后不耐烦地说:他来干什么?皇上一看见他又想起以前的烦心事,又该动气了!
剪秋:其实四阿哥的生母早亡,他孤苦无依也怪可怜的。
皇后:你的意思是让本宫收养四阿哥?
剪秋:奴婢是觉得娘娘膝下寂寞,四阿哥也是一个人选。
皇后却说:皇上最不喜欢的就是四阿哥,抚养他有何用,算了吧!
皇后乃后宫之主,道理上讲,皇上所有的孩子都是她的孩子,都得叫她皇额娘,皇后只按皇上的好恶投其所好,不愿抚养四阿哥。唉,她的见识还不如一剪秋!
四阿哥转身带着张嬷嬷就去找甄嬛,甄嬛刚好去接才到圆明园的安陵容,四阿哥聪明有礼:儿臣给莞娘娘请安,莞娘娘万福金安!
甄嬛很高兴:我与阿哥素未相见,阿哥怎知我身份?
四阿哥:勤政殿外,遥遥一见,儿臣觉得莞娘娘十分亲切,所以认得娘娘,娘娘不是也认得儿臣吗?
甄嬛:诚如阿哥所言,遥遥一见已觉十分亲切。
四阿哥情商很高:儿臣与莞娘娘有缘!
甄嬛又介绍安陵容,四阿哥请安后似乎还有话要说,甄嬛让流朱先带安陵容去住处。四阿哥让张嬷嬷走远些,要单独与甄嬛对话。
甄嬛:张嬷嬷似乎很关心阿哥,阿哥有什么话连张嬷嬷也要回避?
四阿哥:儿臣搪突冒失,只因莞娘娘日日在皇阿玛身边,最得圣心,儿臣只想问莞娘娘一句话,皇阿玛是不是不喜欢我?
甄嬛赶紧安慰他:怎么会,你皇阿玛只是太忙了!
四阿哥垂头说道:那皇阿玛为何把我年年扔在这里,从来不来看我,也很少让我向他请安,尽一尽儿臣的本份。
甄嬛:阿哥虽然一直在园子里甚少见到皇上,但皇上牵挂四阿哥之心并不比五阿哥吵,你看五阿哥不也寄养在外?
四阿哥更难过了:五阿哥有他的额娘,我没有,我额娘身份低微被人瞧不起。
甄嬛:人贵自重,别人如何轻贱你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别轻贱了自己,来日别人自然不敢轻贱你分亳。
四阿哥:真的吗?
甄嬛:阿哥若不信也不会来问我?
四阿哥高兴地说:多谢莞娘娘提点!
甄嬛:我也有句话问你,我与阿哥遥遥一面之缘,阿哥为什么要信任我呢?
四阿哥:能做皇阿玛宠妃的人一定不简单,况且莞娘娘连华妃都不怕,儿臣敬佩有勇有谋的人!
小小孩子能悟到这些才是不简单,这么会说话的孩子更不简单!而甄嬛并不因为他是小孩子而敷衍他,不因他母亲卑贱、皇上不喜他而瞧不起他。甄嬛对一个萍水相逢的孩子给了温暖、关心与爱。这就是甄嬛宅心仁厚,福泽深厚的地方,甄嬛能笑到最后一点也不奇怪!四阿哥从此与甄嬛结缘,四阿哥在甄嬛的帮助下,走进了皇上的视野,走进了紫禁城,成了与三阿哥竞争储君的平等对手,这是让皇后做梦也想不到的!
四阿哥同样能给甄嬛回报,甄嬛从甘露寺回宫的条件就是,甄嬛是四阿哥的生母,出宫为国祈福,甄嬛也变成了钮钴禄氏甄嬛,熹妃。
甄嬛回宫后,四阿哥来请安,甄嬛跟他说的很清楚,从此母子就要荣辱与共!
四阿哥:只要有额娘在,我就不再是没有额娘的野孩子了!
甄嬛:有了弘历,额娘也不是孤身一人。
四阿哥:儿子知道,宫里面只有额娘最疼我!
甄嬛:弘历,你虽然知道额娘疼你,但是有几句话,额娘还是要告诉你,宫里有你许多额娘,有皇额娘还有你皇阿玛,可是你要记住,无论你的生母是谁,你有多想她,人前人后我都是你的生母,你不能自怨自艾,因为你是爱新觉罗氏和钮钴禄氏的儿子,额娘的荣辱和你的荣辱是一体的。你只要记住,你是皇上的儿子,尊贵的皇子,和其他阿哥都是一样的。
聪慧的四阿哥与甄嬛达成共识:母子一体,荣辱与共!这是鲁钝的三阿哥和自私没有爱心的皇后,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的高度!要说《甄嬛传》中,四阿哥最辣手无情的一次,那当然是四阿哥对三阿哥不显山不露水的几句话,就让三阿哥着了道,直接把三阿哥送上了龙门滩。
胧月的一句“皇额娘她推了熹娘娘”,让皇后百口莫辩,皇后被禁足。三阿哥根本意识不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似乎听不到皇后的说教更自在,还悠哉悠哉地去打趣四阿哥:四弟一向最用功,连娶了福晋也不放松,今儿怎么有空站在这儿?
四阿哥见三阿哥主动凑上来,正中下怀,假装四顾无人才说:今儿是八叔生辰,我去宗人府大狱看他了。
三阿哥:你敢去看八叔,不怕被人看见。
四阿哥:旁人问起我自然不敢说,你是我三哥,做弟弟的自然不敢相瞒。
三阿哥:那八叔近来如何?
四阿哥:还能如何,削爵囚禁,生不如死。三哥,为弟的有句话一直想说,不知是否得当。
三阿哥:你我兄弟,客气什么,说!
四阿哥:八叔也好,十四叔也好都是皇阿玛的手足,若我们能为他们求情,让他们得到宽宥,那么既保全了皇阿玛的千古名声,不致百年之后任人议论手足相残,更能使太后九泉之下能安息。下个月便是先帝的生辰,假如有机会,我想在那日求得皇阿玛对他们的宽恕,这也是对先帝和太后最大的孝心。
幼稚的三阿哥还以为四阿哥的话有理:四弟用心良苦,愚兄居然没有想到,好,那日我若得到机会一定向皇阿玛求情,劝服皇阿玛。
这期间三阿哥为禁足的皇后,向皇上求过情。
剪秋对皇后说:听说三阿哥为娘娘求情了,但却遭到皇上的训斥。
皇后:三阿哥真是愚蠢,这个时候自然是自保为上!
剪秋:三阿哥也是一片孝心哪!
皇后:孝心用得不当,便是害人害己的糊涂心!唉!现在就指望先帝生辰那日,三阿哥能够争气,只有三阿哥能有来日,本宫也就不白受这些委屈!
可惜,三阿哥听不到这些话!先帝生辰之事是他探办,皇上很满意,他得意地忘了形,果然在那天把四阿哥说的话照搬一遍,犯了皇上的大忌!皇上:交待给你的事办得不错,先帝的祭礼办得很是妥贴!
三阿哥得意:多谢皇阿玛夸奖!
皇上话锋一转:你办得不错朕都看在眼里,听说前些日子你去宗人府看了允禩几次。
三阿哥:是,八叔现在很可冷!
皇上:你很宅心仁厚啊!
愚蠢的三阿哥听不出皇上在挖苦他,继续不知死活的说:八叔犯下大错,怎么罚都是应当的,只是先帝膝下诸子都是皇阿玛的手足,儿臣想,若先帝在时,一定想看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皇上:还有呢?
三阿哥:还有十四叔,十四叔是儿臣的亲叔叔,皇阿玛的同胞兄弟,可一直被圈禁,儿臣记得先帝在时十三叔被圈禁,皇阿玛尚且苦苦向先帝求情。不如看在先帝的份上放了十四叔出来吧!皇阿玛一时之怒不要紧,可要为百年名声考虑,你圈禁兄弟,禁足妻室,臣民惶恐,臣民如何揣测呢?
皇上盛怒:朕看你是要来做朕的主!朕是你的皇阿玛,可是你不辩是非,口口声声为罪臣罪妇争辩,朕在你眼里就是这样一个暴君吗?还是你看不惯朕的所作所为,急于取而代之呢?
三阿哥这一下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嗫嚅道:儿臣不敢!
皇上:朕登基之初,你八叔和十四叔是如何刁难不恭不敬,你都是看在眼里的,今日你反而要替害朕的人来求情,与他们沆瀣一气,来忤逆朕,至于你皇额娘朕为什么要圈禁她,不仅仅是因为熹贵妃腹中之子,这些日子,你皇额娘奔走牵线,盼你成为太子呢?
头脑简单的三阿哥哪里想得到这些弯弯绕,他把世界想得太美好了,现在听皇上讲出这些,冷汗都下来了:皇阿玛……
皇上:亏你还喊得出皇阿玛,你是朕的长子,虽然软弱也不具才干,可是朕一直对你处处管教,处处优容,可是天不垂怜,竟教出个别人的儿子,你既然要为你八叔求情,就去做他的儿子好了!
三阿哥哭道:皇阿玛,你再生气也罢,难道不要儿臣了吗?
皇上更加激愤,吼道:是你要弃朕而去,不是朕不要你,苏培盛,传旨下去,弘时为人断不可留在宫中,他去做允裸的儿子。儿禩已撤去黄带子,玉碟内已除其名,弘时作为他的儿子岂能不撤去黄带子,即刻撤去弘时黄带子,交给恒亲王约束养赡,朕已经没有这个儿子了!
三阿哥这时不知是否意识到自己着了四阿哥的道,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他已经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连同他的皇额娘(皇后)。甄嬛传里有一位比甄嬛还心狠手辣,并且智商颇高的人,你觉得是谁?
《甄嬛传》中比甄嬛心狠手辣,智商颇高的人,大概是宜修皇后了。
宜修皇后曾当年顶撞太后,若是姐姐还在,她那个柔软的性子,能成什么事?
纯元皇后及其腹中胎儿,皆是宜修皇后的手笔,那可是她的亲姐姐呀!
既然亲姐姐都能下手,绝对可以算得上心狠手辣了。
宜修皇后的心狠手辣,远不止此,并且她还有颇高的智商。
不惜一切代价算计其他嫔妃的孩子宜修皇后统领后宫的局面就是,没有哪个妃子可以顺利生下孩子。
甄嬛曾说,龙胎是否可保,全在皇后娘娘,这话其实不假。
富察贵人小产,便是皇后指使安陵容做的,用富察贵人香粉味道一样的香料,引出猫将富察贵人扑倒,富察贵人的孩子就没了。
甄嬛第一次流产,与安陵容送的舒痕胶有关系,舒痕胶里的麝香,这与皇后也脱不了关系吧!
齐妃倒是生下了三阿哥,那是皇后故意的,因为齐妃傻,等到三阿哥成年,把三阿哥放在自己膝下罢了。
总之,皇后是尽一切可能算计其他嫔妃的孩子,出生的,没有出生的,一概不放过。
母仪天下的模样,却是为了爱的名义如此疯狂皇后娘娘看起来是很温柔,大气的,可以称得上母仪天下。
当初华妃独大,嚣张跋扈,皇后看起来是那样的看中格局,看中后宫的和睦。
其实不然,这个模样都是做出来看的!
诚如皇后最后的那一番陈述,谁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呢?
皇后是因为爱,所以害死了纯元皇后和她腹中的孩子,如此疯狂,让皇上怒不可遏。
细想一下,皇后说得没有错,谁愿意呢?不过,这应该也只是其中一部分罢了。
皇后要的不止这些。还有权力,才会那么疯狂的算计别人的孩子。
皇后总是想着,新帝登基,她要做太后!
面对不一样的人,用不同的手段皇后与甄嬛斗的时候,总是输给甄嬛,但是并不能证明皇后笨。
只能说,甄嬛本来善于算计,而且她的队友都是高段位,身边的崔槿汐也是个高级别的军师。
毕竟,皇后用人也有一套!
与皇后的为伍的人,皇后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区别对待。
比如,安陵容胆小,无依无靠,也没家世,皇后就会在安陵容侍寝结束后,直接赐汤药避孕。
祺嫔有一定的家世,性子任性,皇后不敢硬来,所以皇后选择赏赐一串红麝香珠子给祺嫔。
祺嫔以为那是红玛瑙,天天带着,以显示自己的恩宠。
殊不知那串珠子就是让她根本不会怀孕的东西。
在后宫,没有孩子都不会长久。
为了能够控制她手下的人,皇后也是区别对待的,充分说明皇后也是有智商的。
皇后娘娘也有一定的智商,并且心狠手辣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