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人说朱元璋一直想砍了孟子,并且删除了《孟子》的重要内容,为什么?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 “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孟子》一书,就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朱元璋出身贫苦,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又鉴于胡元的政治混乱,以猛治国。所以,登基后在全国掀起了“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朱元璋以残酷的法律严惩贪官污吏。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措施之精确,收到了强烈震慑作用。朱元璋从登基到驾崩,他“杀尽贪官”运动贯穿始终未减弱,但贪官现象始终未根除,晚年只能发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哀叹。

朱元璋当政31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

洪武五年,朱元璋觉得《孟子》里有大量毒素,就命臣下“删孟”,将不顺眼的“反动文字”尽皆删去。共砍掉孟子原文85条,只剩下100多条,编了一本《孟子节文》,又规定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条文命题。其实,朱元璋也提倡孔孟之道,但朱元璋对孟子提倡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等理论非常反感,宣布 “罢免孟子配享孔庙”,将孟子的牌位撤出孔庙,孔孟之道是中华立邦之本,此命一下,举朝哗然。大臣们纷纷上奏反对。朱元璋宣布朕意已决,谁也不许再说,否则以“大不敬”罪处死。但反对声太过强烈,朱元璋最后还是妥协了,不久又恢复了孟子配享孔庙的资格。配享是恢复了,但朱元璋还是是命令臣下“删孟”,将自己看着不顺眼的说法尽皆删去。

历史上有人说朱元璋一直想砍了孟子,并且删除了《孟子》的重要内容,为什么?

明朝是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时代,而朱元璋,也算是专制的皇帝中,最为凶残最为专制的一个。

心理学上有一个叫补偿心理的理论。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称为补偿。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些自卑感(来自小时候,自觉别人永远比自己高大强壮,所产生的自卑),而此种自卑感觉使个体产生“追求卓越”的需要,而为满足个人“追求卓越”的需求,个体乃借“补偿”方式来力求克服个人的缺陷。

朱元璋出身草莽,家庭极端贫困,在登上大位之后,他最需要的是尊重,最喜欢的是政权的安全。也就是说,朱元璋认为,自己才是九五至尊,其他人都是白瞎。而孟子,则是石破天惊地提出了民为贵的主张。

一边是认为自己才是全天下最牛逼的人,而另一个则认为,人民才是国家的主宰,才是天下最为尊贵的人,在这种激烈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下,朱元璋发怒说,要是孟子这个老小子还在的话,一定要拉出去砍了。但是孟子早已经不在了,所以朱元璋就要剥夺孟子的封号,同时把他从孔庙中赶出去。

孟子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大胆的思想家,也是第一个明确地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家。这在中国长期的专制主义的氛围中,极为难得,极为大胆。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这段话的意思是: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次之,君主为轻。所以得着百姓的欢心便做天子,得着天子的欢心便做诸侯,得着诸侯的欢心便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那就改立。牺牲既已肥壮,祭品又已洁净,也依一定时候致祭,但是还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当然,以民为本的思想,并非孟子首创。在此之前,就有这样的思想。不过,孟子极为大胆极为明确地提出。而且孟子还说,所谓的君主,臣下和百姓,是可以换掉甚至是杀掉他们,如果这个君主多行不义的话,因为他已经不是君主,而是残害人民利益的民贼了。老百姓当然可以杀掉民贼了。这就赋予了百姓革命的权力。这样的理论,统治者当然要提防,当然要恨之入骨了。

所以,朱元璋发狠要杀掉孟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