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对待清军俘虏怎么样?
太平天国是有基本俘虏政策的。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太平天国常常没有严格执行政策。
对旗人:基本不赦太平天国起事,态度鲜明的把满清统治者视为“妖”。
起义后,杨秀清、肖朝贵发布《奉天讨胡檄》中,把满洲称为“夷狄”、“胡虏”、“妖朝”,“乃我中国之世仇”。
因此,他们对旗人基本采取“不赦”的态度。
他们不仅严厉处置被俘旗兵,还号召百姓搜杀逃亡旗兵。
比如,攻破南京后,太平军在南京城外各处发布告示:“有擒得旗人者,赏银五两”。
所以,太平天国攻城时,大城(外城)常常能很快攻破,但在攻小小满城时,常常会遭到最激烈的抵抗,付出重大伤亡。
因此,在实际作战中,太平军将领会视情况对这个政策做出调整。
攻打南京时,为削弱清军抵抗意志,杨秀清传谕:“准旗人拜降”。
攻杭州时,李秀成特意向洪秀全讨旨,“准赦满人”,甚至允许满人投降后“回国”。
在得到洪秀全许可后,李秀成宣布对“被俘满洲兵将”的政策:“不准杀害,私杀者赔命;各愿投营者,即在营中;不愿者准其回国”。
不过,这些只是“特事特办”。而且,这两次“特事特办”,也因对方未理睬而没有实现。
对基层将士:“讲道理”,争取。对于其他俘虏,太平天国以争取为主。
拜上帝教以“讲道理”起家,自然始终不放弃这个本领。
他们宣传自己的主张,争取俘虏参加军队。
其宣传的理论,大致与洪仁玕的檄文中内容一致:你们官兵人等,虽然是妖兵妖官,但也是天父的子女,以前误为妖用,助妖为害,事迹可恨,情有可原。现在遇到了真主,应该弃暗投明,做天堂的子女。只要你们诚信归附,“莫不一视同仁,待以异数”。
对于实在不愿加入太平军的,“劝尔归家作百姓,莫帮满洲鞑妖精”,准许其归家。
有一些清军俘虏,加入太平军后,因作战勇猛,立有战功,也得以封王作侯。
比如,在道州俘虏的清军侯裕田兄弟,后来成了森王。
不过,这都是理想状态下的情况。
有时,太平军会杀红了眼,全部杀戮。
比如,攻取全州时,因为清军击伤冯云山,太平军入城后见人就杀。
有时,太平军会不“讲道理”,直接掳为“新兄弟”。
比如,后期庞大的李秀成兵团,有许多就是“拿来就用”的清军俘虏。这些“新兄弟”规模虽大,但不愿死战,因此,李秀成军团后来浩浩荡荡,但就是奈何不得数千湘军淮军。
对中高级将领:也曾争取,但无成果按照太平天国的主张,“大妖头”也是不赦的。
不过,太平军将领也曾经争取过一些中层官员。
代理安徽巡抚的李孟群,为陈玉成所俘。
陈玉成亲自劝降,好言相劝,李孟群“绝食拒降”,被杀。
湖州团练总办赵景贤,为李秀成所俘,李秀成亲自劝降。
赵景贤怒斥,并“计欲隙机手刃”李秀成。后来也被杀。
可见:太平军对满清中高级官员俘虏,也是愿意争取的。
只是:基本没有取得过成效。
总的来说,太平天国对待俘虏的原则是:
1、复汉反满。
太平天国视“复汉反满”为使命。
“胡虏”,是他们的主要打击对象,原则上不赦免;
其他俘虏,他们认为只是“误为妖用”,极力争取。
2、杀官用兵。
太平天国毕竟是一次反抗朝廷的起义。
满清大官,“大妖头”,是反抗对象,原则上不赦免;
对一般兵官,太平天国视为“天父子女”,积极“讲道理”,动员争取。
不过,这些只是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太平天国将领会视情况,做出调整。
其实,无论是“驱逐鞑虏”,还是“杀官用兵”,在当时本应都是有号召力的。
杨秀清、李秀成“赦旗兵”,陈玉成、李秀成拉拢被俘清朝官员,也是明智的。
只是,拜上帝会奇葩的教义笼罩着太平天国的一切政策、个人才能,使这些本应有号召力的政策,本应能瓦解敌人的举动,都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太平天国对待清军俘虏怎么样?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当年同李秀成在三河镇决战,期间曾国华中了李秀成的埋伏,最后战死沙场,其手下的官兵全军覆没。
但是战后,李秀成同曾国藩约定,他亲自将曾国华的棺椁送还给曾国藩,以示对曾国华的忠勇的肯定。
从这一点来看,太平军对待湘军是有最起码的尊重的,按照记载,太平军对待清军俘虏,是有几个区分的标准的。
例如八旗子弟和满人官员,那么太平军是一定要处死的,而对于汉人,一般是杀官不杀基层官兵。
因为当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几乎裹挟了江南和湖广所有普通百姓,这使得不少人为了生计而去当兵。
所以太平军在攻克南京之后,为了彰显其仁义的,特意颁布了一条规矩,那就是放下层俘虏回家种地,只杀哪些走狗官员。
从这一点来看,太平天国中确实有人才,能够意识到俘虏问题会影响双方的战斗力。
简而言之若是对待俘虏一律处死,那么无疑只会加重对方的抵抗意志,这是不利于太平军作战的。
所以太平军才会杀满不杀汉,杀官不杀丁。给底下人一条活路,让他们感恩戴德,又能彰显和宣传太平军是仁义之军。
可对于满清官员来说,那太平军就是洪水猛兽了,尤其是八旗子弟,真恨不得将太平军生吞活剐。
而清军对待太平军的俘虏,则是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们往往是留下大官,其余全杀掉。因为大官要送回京师问罪,且还可以招降。
但是即便是攻克南京,清军也只抓到很少的俘虏,女俘虏更是没有一个,因为太平军的女兵,全部殉国,无一投降!
太平天国对待清军俘虏怎么样?
1851年,37岁的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自封为天王,号称“太平天国”,短短的两年时间就攻进南京,据历史记载,太平天国与1853年进入南京,当时下达的命令非常残忍,“凡是满清官员,满族人,文人、僧尼道士、商人、百姓,全部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杀头。”
许多人为了不被太平军凌辱,有的自杀,更甚者举家自杀,一时间,整个南京城血流成河,文物古建筑也被毁坏殆尽,单单是对待这些人都这样,那么太平军抓到清军俘虏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在此之前先了解下清军还是如何对待太平军的?当时清军为了镇压太平军,派清廷大将僧格林沁率军,将太平军重重包围,北伐军因为孤军奋进,最后又因粮草补给不足,导致全军覆没,太平军将领林凤祥和李开芳等人被清军俘虏,他们被押送到北京,满清为了震慑,杀鸡儆猴,直接将其凌迟处死,并游街示众,不仅是他们二人几乎在清军眼里,太平军没有一个好东西。
所以他们的下场全部是一样的,无一例外的被凌迟,比如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另外还有捻军的首领张洛行、赖文光等人,都是被清军俘虏后遭到凌迟,这其中以石达开最为悲壮。石达开在内部矛盾之后,率军西去,原本要渡过大渡河,然而因妾临时临产,生下一子,石达开大摆宴席三天,错过了渡过大渡河的最佳时机,后来倾盆大雨来袭,加上清军有及时前来围剿,石达开不敌,又怕反抗让将士们白白牺牲,于是下令投降,未曾想,清军将投降的太平军全部杀害,就连石达开和自己的儿子也被凌迟处死。
有了以上这事件,太平军在俘虏清军时,清军将士的结局自然也是一样的。太平军对于汉人组成的绿营兵还比较人道,当时太平军一路北上,势头强劲,很多汉人清兵都有意投降,原本两万多人马短短的时间内就有了4倍,翻了一倍。
除了这些,但凡是满清士兵几乎都被被杀死,当时清军有个将领,在被太平军俘虏之后,被他们活活打死总而言之,手段也不如清军,而其中僧格林沁就是因为轻敌,在镇压捻军的时候,反而被捻军包围,之后突围,一路逃跑,不行摔落马背,加上原本在突围的时候就受了伤,最后躲进了麦草中。
当时捻军有个小兵叫张皮绠,他在麦草中看见一清军,看着装肯定是大将,最后被张皮绠一刀杀死,其实太平军和清军不一样,他们很少俘虏清军,都是直接屠城或者杀尽当地人,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残忍之处,据统计,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死亡的人数比二战的人数还要多,直接伤亡人数高达7000万,而二战时期有5000万,由此可见,太平军和清军也算是五十步笑百步。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太平天国对待清军俘虏怎么样?
清军对待太平天国的俘虏,手段是相当残忍的,轻则斩首,重则凌迟!据说翼王石达开被割了一千多刀才死去!反正太平天国的人只要被清军抓到,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杀。
太平天国又是怎么对待清军俘虏的呢?这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刚起事时,太平天国很有纪律,以匡扶天下为己任,乃是正义之师!
抓到的俘虏如果是满清人,那没说的,不管你投不投降,直接处死,毕竟太平天国就是志在反清的,他们称满清人为“清妖”;
如果抓到的是汉族人,投降的要么放你回乡、要么洗脑加入太平军,不投降的那就是被“清妖”迷了心窍,杀之。
第二个阶段:在清廷的严厉打击、以及自身的腐化之下,太平天国已成颓势。此时就显得很没有章法了。
各大将领有些各行其道,心有退意或有心降清的,对俘虏比较优待;准备提着脑袋干到底的,所有俘虏一律杀了!再不分什么民族。
不过,不管是哪个阶段,太平天国对俘虏最严重的就是干干脆脆的“杀”,可没有太多花样,毕竟论起折磨人的手段,泥腿子出身的太平军怎么比得上很有传承的清廷?
在这说句题外话,我对清廷非常的没有好感,但更不会可惜太平天国的失败。因为,这不是个正常的起义军。
洪秀全也不是个正常的起义头领。同样都是草根出身、同样都是想要推翻当时异族的统治、同样都是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他和朱元璋比起来就是个渣渣!
不,他根本就没有和朱元璋相提并论的资格!大家能想像吗?他打到南京之后,就住进了专门建造的天王宫里,从此直到清军破城他都没出过宫门一步!整整11年啊!他将“宅”之奥义发扬光大!
历代皇帝们也都很宅,问题是,太平天国的江山还不稳啊!清廷虽然也衰败了,但还没死呢!还有能力派出大军四处围剿太平军!
你怎么就能一副天下已安的模样宅在宫里呢?
洪秀全的后宫是个迷,大家只知道他有很多女人,但宫里和宫外是隔绝的,那就像一座孤城,后宫没有任何信息传出。
隔绝到什么程度呢?清军抓到了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却不知道他母亲是谁,降了清廷的将领们也不知道,还是他自己说“我88个母后,我是第二个赖氏所生。”
注意,赖氏其实是洪秀全的元配妻子,那为什么又是第二个母后呢?因为洪秀全说他在天上还有个上帝给娶的老婆,那才是“正月宫娘娘”, 所以赖氏只能是“又正月宫娘娘”。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洪秀全不是只有88个女人,那88个是位份极高的皇后,没错,他的皇后不是唯一的,足有88个之多(人间87个,天上1个),其他妃嫔就更多了,加起来足有2300多个。。。。。。色中饿鬼都不能形容了。
发现没?洪秀全的词汇挺少的,连个好称呼都想不出来。而他的文采更是“震古烁今”,和造反大业比起来,他似乎更重视对妃嫔的管教,亲自做了400多首管理妃嫔的诗词,我们来欣赏一二。
嫌弃妃嫔不够大方,他是这样说的:“耕田婆有耕田样,天堂人物好威仪,尔们想做真月亮,到今还不晓提理!”
对于怎么服侍他,有着硬性规定:“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喜欢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其中对于女性的物化和动辄打杀就不多说了,最主要的是,这些连顺口溜都不算的东西,怎么能称为诗?他还沾沾自喜,专门刊印!
我猜他的后宫一定很和谐,因为娘娘们都不想争宠,也不敢争宠。
看了他的这些诗,大家就会知道他当年为什么落第了!他要中举,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情何以堪!那才是真正的黑幕!
最可笑的是,当清军打进来时,李秀成一再劝洪秀全逃跑,他竟然说“朕承上帝圣旨,做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外去,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
李秀成当时肯定一口老血闷在心里。
洗脑的最高境界大概是自我催眠,洪秀全催眠得以为自己真是上帝之子耶稣之弟了,直到最后吃野草中毒身亡也没醒过来。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太平天国对待清军俘虏怎么样?
太平军对待战俘还是不错的
太平天国建立之初打着“驱除鞑虏”的旗帜一路高歌北上,这期间对于投降的清军一律是以招抚为主,很少大开杀戒的。
(太平军形象)
不过对于旗人太平军则是一概屠之。
太平军从广西到江南共计攻克了3个八旗驻地,分别是:南京、京口、杭州。这三个城市是清朝在江南地区的驻防八旗基地,里面建有满城,驻扎着大量的八旗官兵和家属。
以南京为例,太平军在攻克南京后就将城内的2万多旗人全部屠杀。
注意这里的旗人不单指满人,里面还有大量的汉军旗人。在太平军眼里这些人跟汉奸没啥区别,也是一律处死。
除此以外太平军的军纪还是可以的,但是也绝没有想像的那么好。太平军在北伐途中也有过屠城的不良记录,但是跟湘军比起来,太平军的表现就好太多了。
湘军是湖南人曾国藩创立的,曾国藩这个人我感觉有些变态。他一面是满口的仁义道德,另一面却极度纵容手下将领抢掠屠杀。他的弟弟曾国荃不光杀降,还大肆屠城,残暴异常。
湘军在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之后纵兵抢掠,将整个南京变成一片人间地狱。
(曾国藩,人称曾剃头,杀人如麻)
而对于太平军俘虏,清军的手段也是十分残酷。尤其是那些太平军中的“老广西”,清军是逮住一个处决一个。
这些广西老兵都是跟着天王一路出生入死的老伙计,对于太平天国的信仰十分坚定,战斗意志也非常顽强,杀伤清军众多,所以清军对于这些人一般都是用特别残忍的手段杀害。
当然清军也招降了许多太平军将领,如北洋水师提督丁如昌就是太平军降兵。
太平天国对待清军俘虏怎么样?
清朝末年的时候,南方爆发了太平军起义,当时的太平军一路北上直接打到了天津附近,但是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反而被清廷保卫了。这些被包围的太平军下场那是惨不忍睹,清朝将太平军首领压往京城,然后当众将其凌迟示众。
清朝对待太平军俘虏一般采取了极端措施,例如骆秉章将石达开的部下全部杀掉,然后将石达开处以凌迟。而且还有李鸿章在苏州的时候,当时的李鸿章假情假意的劝他们投降,然而他们投降之后李鸿章就将他们屠杀的干干净净。满清朝廷对李鸿章的做法大为叫好,甚至当时的曾国藩都说杀得好。清朝对太平军的俘虏是一向不客气的,按理说太平军也应该兵锋相对,然而以外的是太平军并没有采取这种方法。
太平军对待清军俘虏却不是这样,太平军对清军俘虏一般采取的是招降政策,能用就用,不能用再另想对策。以北伐军作为一个例子,当时的林凤祥一共带领了两万的广西狼兵,一路北上到天津附近,此时的部队非但没少,反而翻了一倍成为了四万人。按理说正常打仗士兵应该是损失的,而太平军却一反常态的增加。
其根源就是从清军中劝降,当时的太平军不断的劝降清军,慢慢的很多清军就跟着太平军一起造反。太平军对待清廷人一般也有不同的方法,汉人降臣就采取任用的方式,满人的话一般都是给个痛快,对于平民就是互不打搅,并且不断的宣扬太平军的文化,企图让平民也参加到军队来。
例如清军的降将候裕田,在投降太平军之后就一直兢兢业业的为太平天国做贡献,也一路从一个降将走到了森王的位置,太平军和清朝对待俘虏的方式是天壤之别,而其中影响这两者方式的也正是因为太平军尚且还是起义军,两者考虑方式不同。
清廷考虑的是如何将江山变得更稳,所以清廷就要对起义军采取严刑的方式,以便可以震慑那些老百姓可以老老实实的做一个顺民。太平军考虑的是如何推翻清朝的统治,如果自己在战争的时候就大杀四方,那么汉人和满人也会联合抵御太平军,这就跟古代皇帝打江山一个道理,过苦日子的时候一起,等江山坐稳了就开始卸磨杀驴。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一家之言还请见笑,如有不同还请在评论区指教一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