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平天国出了广西后会在永州失利,当时是哪位清朝将领镇守永州?

太平军进入湖南后,第一个打的就是永州。

此战,双方“以快打快”。

永州清军快速、精准的调整,使他们“看起来毫不费力”地化解了太平军的进攻。

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头脑冷静,迅速做出调整,带领太平军走出危机,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危险的永州

太平军起义之初,一直在广西活动。

不久,湖南天地会的兄弟提供消息:湖南天地会的兄弟多!而且各城空虚、城防破败,发展空间很大!

太平军遂决意沿湘江进入湖南,直取长沙。

从湘江进入湖南,永州正是南大门!

当太平军攻破全州后,清军意识到危险,遂加强永州防御。

不过,由于大清承平日久,动员能力实在有限。

提督鲍起豹主持军务、道员张其仁协防,但清军也仅仅是把黄沙河一带的400人调入永州,兵力依然非常薄弱!

不出意外的话,永州是挡不住太平军大军的。

不过,太平军,很快就遇到了意外。

阴沟翻船,陷入低谷的太平军

太平军浩浩荡荡,从全州出发,沿湘江直扑湖南。

出全州城,水路行军不到20里,太平军就阴沟翻船了。

蓑衣渡,江忠源设伏,太平军大败!

此战,清军奏报有称杀贼千人,有说杀贼八百,无论那个数字,看起来太平军主力保住了,单纯的兵力损失尚能接受。

不过,有两个致命的损失。

一是南王冯云山战死了。这个影响虽深远,但对永州之战胜负影响不明显,以后细聊。

二是:太平军损失了所有的船只!

当时,湘江水涨。

这原本是太平军的优势,拥有众多船只的太平军本可以水涨船高,加速前进。

可是,没有了船,江水猛涨的河流成为太平军行军的巨大障碍!

实力大损、没有船只,太平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了湖南。

山路急袭

尽管实力受损、机动不利,但太平军进军永州的步伐并没有放慢!

没有船,不敢走水路,兵力薄弱,不敢走大道。

但是,进入湖南是趁虚而入,还是要快!

注:华黄山区行军路线因资料匮乏,仅作示意,期待补充!

太平军遂进入华黄山区,走崎岖山道,隐秘地逼近永州。

由于太平军所行皆是“山间径道”,沿途没有清军阻击。(当然,永州清军本来也拿不出多少富余兵力阻击)

在当地天地会兄弟的引领下,太平军6月8日,即抵达了永州城西三十里的水西桥;6月9日,部分太平军已抵达永州城下!

蓑衣渡大败发生于6月6日,仅2日,太平军即走出山区,抵近永州!

看来,拖家带口的太平军行军速度真不是盖的!

太平军,没有给永州清军多少调整的时间!

简单一招

太平军的速度快,永州清军的反应速度非常快!

原本,太平军拥有水路之便,清军的防御重点是依城坚守,就算守不住,也要给长沙、衡阳争取时间!

得知太平军在蓑衣渡大败的消息后,永州清军立刻调整部署,将防御重点放在防止太平军渡河上!

永州清军的措施简单粗暴:拆迁。

清军迅速把潇水江面船只撤去,撤去浮桥,防止太平军过江。

同时,清军焚烧对岸民房数百间(不知道给不给拆迁费),不使太平军获得打造船只的木材。

清军企图将太平军阻击于潇水以西!

太平军在地上跑位再风骚,没有船,你过得了河吗?

短暂的炮战

清军的暴力拆迁还是有一点底线的。有一个地方,他们不敢拆——柳公庙。

拆庙,你不敢拆,太平军敢拆!拆庙,本来就是人家的专业!

注:太平军驻扎的愚溪桥,正在今天柳宗元文化旅游区。

于是,太平军拆柳公庙,紧急做了木筏,准备渡河。

太平军在木筏上放上炮,发起进攻!

清军集中炮火,封锁江面,双方大战!

尽管炮战一时难分胜负,但太平军已经在上游伐山木作了木筏,又劫掠到了一些清军来不及收拢的船只。

永州清军毕竟兵少,再耗下去,太平军不是渡不了河!

潇水,只能迟滞太平军,不可能以此长期阻击太平军!

可是,洪秀全、杨秀清脑子清楚:这是一场速决战,他耗不起!

清军大队人马已经从广西靠近,太平军即便攻取永州,也会因耗费时间过久而来不及构筑防御!

一旦被围,太平军可能就要报销在永州了!

紧急转移

就在炮战打起来没多久,洪秀全、杨秀清就做出了调整!

他们留后队继续在河西佯攻永州,吸引清军注意力,同时,令前军迅速控制双牌等险要,掩护大军转移到道州!

6月9日,双方在永州附近开战,6月10日,太平军前军就已经攻取了双牌!

可见:洪秀全、杨秀清反应速度之快!

即便如此之快,太平军还是差点全部报销了!

当时,太平军四面受敌,只有道州方向可以机动。

可是,从永州到道州,双牌、濂涛等地十分险要,仅一线之路!

而清军前湖南提督余万清已经率军抵达了双牌!

但是,由于太平军行动迅速,清军立足未稳,即被赶出双牌!

太平军沿险路直取道州,终于找到了一块喘息之地!

随后,太平军在道州休整、扩军、定计,重新发展起来,再次攻长沙、破武昌、下南京,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

太平军不能攻破永州,最主要的原因是蓑衣渡之败。

如果没有蓑衣渡之败,太平军水陆并进,以当时永州的防御力量,永州是不可能保住的。

不过,即便蓑衣渡之战后,永州守军的实力仍然远远弱于太平军,如果清军组织不利,也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鲍起豹等人快速反应,将防御重点放在潇水,以迟滞作战争取时间,化解了太平军的攻势。

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在渡河受阻时,迅速改变策略,放弃攻打永州,转兵道州,其决策效率之高、反应速度之快,世所罕见!

总的来说,这是一场以快打快的较量。

鲍起豹的快速反应,保住了永州城。

太平军的快速反应,保住了太平军。

太平军与湖南的缘分,就在这生死时速中,开始了!

为什么太平天国出了广西后会在永州失利,当时是哪位清朝将领镇守永州?

太平军并没有在永州失利,它失利在出广西前的全州。太平军在永州到没有进行什么大的战斗,所以说太平军在永州失利,无非是说太平军没有打下永州而已。这不能算是太平军的失利,清朝军队也没有在永州给予太平军重大的打击,反而是看着太平军从容转向道县并占领了它,为下一步作战打好了基础。

太平军在金田起义后,就越来越遭到清朝政府的重视。因为太平军和其他起义军不同,它拥有鲜明的政治纲领,严格的组织纪律,并且在战场上给了清军沉重的打击。所以,清朝政府调集重兵,企图将太平军扼杀在摇篮里。太平军经过辗转作战,占领了永安,并且在这里建制,成立了太平天国的雏形。随后,太平军突出清军的重围,挥师北上,攻打桂林。

在攻打桂林不下,清军越聚越多的情况下,太平军决定撤围桂林,继续北上,进入湖南,去开辟更广阔的战场。但是,在进军湖南的途中,太平军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使得他们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这个错误就是太平军违背了兵贵神速的战术原则,在北上后攻打了全州。虽然有记载,说是当时太平军本无意攻打全州,前锋已经走过全州很远。但是,断后的南王冯云山在经过全州时,被城上清军的炮火所伤。太平军为了报复,又将军队拉回来,对全州进行了攻击。

不管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太平军经过十一天的激战,终于攻克了全州。但是,正是这十一天的延误,使得太平军的动向被敌人知晓,并且在太平军的前进道路上设下了埋伏。这个埋伏的地点就是全州城北十里的蓑衣渡,设下埋伏的就是后来楚勇的首领江忠源。

江忠源在得知太平军进军的路线后,就在蓑衣渡的水中打下木桩,并且砍伐树木堵塞水道。从河面到西岸都被清军封锁,只有东岸比较空虚。在太平军的船只到达蓑衣渡时,遭到了清军的伏击。这一仗太平军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冯云山也在此战中牺牲。太平军最后放弃辎重、船只,从东岸突围,继续向湖南进发,进入永州境内。

我们可以看到,在蓑衣渡遭受重创的太平军,是难以打下永州。因为在太平军攻打全州和激战蓑衣渡的这段时间里,大批的清军已经到达永州。当时清军在永州防守的将领为提督鲍起豹,协守的是道员张其仁。鲍起豹趁潇水上涨之机,撤去浮桥,阻击太平军渡河攻城。太平军在多次渡河未成的情况下,和春率领的追兵又来到附近,于是太平军放弃攻打永州。

太平军在放弃攻打永州后,在当地百姓的引路下,转而攻占了道州。太平军在道州休整了五十天,招收了大批人员,建立了道州大营。更重要的是,太平军的高层在道州商讨了下一步的进军方案。大家最后同意了杨秀清提出的“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的方案,为下一步行动指明了方向。不久之后,太平军转入进攻,最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我们从太平军的战斗历程可以看到,太平军遭受挫折是在全州的蓑衣渡。在这一仗受到重大损失后,太平军才从陆路转向永州。由于太平军在大败之余实力不济,同时清军又预做了准备,太平军没有能够打下永州,再次转向道州。在永州境内,太平军并没有遭受重大的损失,更谈不上失利二字。

为什么太平天国出了广西后会在永州失利,当时是哪位清朝将领镇守永州?

杀出广西之后的太平军并未在永州失利,只不过是行军路线发生了改变,转而向南攻占了道州并休整五十余日,确立了“据金陵为本,纷扰南北;占黄河以南,进窥天下”的战略决策,史称“道州决策”。

1852年6月5日,太平军三百余艘船只从全州出发,沿湘江北上,在全州东北十二里的蓑衣渡遭遇湘军祖师爷江忠源的伏击。江忠源率领从新宁老家募集的数千楚勇用木桩、大树封锁江面,在西岸用火炮猛轰进退失据的太平军长达两昼夜,洪秀全、杨秀清不得不弃船登岸,沿陆路向湖南进发。此役,太平军数千精锐被歼,南王冯云山毙命,船只、辎重尽失,太平天国遭遇了自起兵以来前所未有的惨败。

太平军原本是打算沿湘江向永州进发,不料却遭遇蓑衣渡大败,士气极其低落,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攻下以湖南提督余万清为首的守城清军。太平军原本就没有固定的行军路线,为了出奇制胜,也为了避敌锋芒,于是转而向南进发,攻占防守相对薄弱的道州,并在此进行休整,商讨下一步的战略方向。

蓑衣渡的惨痛失败在太平军内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广西老兄弟甚至包括洪秀全本人都有杀回老巢的想法,唯独东王杨秀清力排众议,提出攻占南京作为根本,派兵扰乱中原,占领黄河以南,进一步窥视天下的战略决策。如果不是杨秀全深谋远虑,太平军一旦杀回广西,必将落得跟三合会等叛军一样,成为占山为王的土匪,决无可能成为令清政府大伤元气的地方政权。

群贼怀土重迁,欲由灌阳而归,仍扰广西。秀清独谓非计曰:“已骑虎背,岂蓉复有顾恋?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击。循江而东,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然后遣将四出,分扰南北。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我可有已。”——清张德坚《贼情汇纂》

在道州,杨秀清与萧朝贵二人联名发布了《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三道檄文,指斥清朝统治者为胡妖,提出同心戮力,扫荡胡尘,同享太平之乐的政治主张,其中一些语句成为了清末革命党推翻清政府的神往之作。

今幸天道好还,中国有复兴之理,人心思治,胡虏有必灭之徵。——《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在道州休整期间,太平军分兵攻占永明、江华等县,湖南、广东天地会会众纷纷来投,迅速扩军至三万,随后向东攻占郴州,扩军至五万余人。正是由于实力的迅速壮大,才使得洪秀全、杨秀清再次萌生了攻打省城长沙的想法。

当探听到长沙守军不足两千,巡抚张亮基尚未到任,城防空虚的敌情之后,西王萧朝贵率领数千精锐,抄近道急扑长沙,由此揭开了血战81天的长沙保卫战序幕。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太平天国出了广西后会在永州失利,当时是哪位清朝将领镇守永州?

太平天国在广西起义反清后,率军攻打湖南永州却未能成功,失败而回。当时镇守湖南永州的人是清朝湘军名将之一、也是湘军元老级人物江忠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