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大战中,刘备败于陆逊,司马懿对曹丕说完全出乎意料,你觉得他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司马懿的说法是真实的。

并非是说他没有预料到刘备会败,而是没有想到刘备会败得这么惨,败得这么快。

以当时的战场环境和战役态势,刘备军无攻而返的概率大,但近乎全军覆没、大败而回的概率低

从巫峡到夷陵前线,两面山峦叠起,很多区域甚至是悬崖峭壁,因此,战线狭长。

刘备军攻到夷陵-猇亭前线,正是这个地形的出口。在陆逊军建立了较为稳固的防御体系后,刘备军很难走出这个口子。

同样,正如陆逊所说,刘备毕竟是枭雄,在战役开始阶段,也是比较稳妥的。为了弥补自身水军的劣势,他依山建营,形成了江边山地与水军的水陆一体防御体系,使得东吴无法发挥水军优势,也封堵住了东吴军利用水路之利,直接穿插刘备军纵深的路径。

刘备也算是枭雄,初期的布局,也能确保不至大败

由于狭长的地形,东吴军在反攻时,正常情况下,也最多是击退刘备,很难穿插到刘备军后方打击刘备军纵深,从而形成歼灭战。

这样的战役态势,对刘备军来说,非常类似于3年前,曹操在汉中的形势。夷陵靠近东吴的江陵,补给十分便利,而对刘备军来说,虽然有顺流之利,但三峡水流湍急,绵延几百里,后勤压力非常大。

因此,曹丕所说的,刘备军必败,应该指的是刘备军无功而返。

而对司马懿来说,看他后来拖延逼退诸葛亮的战法,我们就能明白,他当然也看出了刘备军难以取胜,只是,他不曾想到,征战一生的刘备,在汉中击退曹操的刘备,会在夷陵战场犯下重大失误。

强如司马懿,也绝对想不到征战一生的刘备会犯这么严重的失误 刘备久持之下的防御失误,给了东吴军打败刘备的机会

陆逊在初时,并没有合适的破敌方略,只是说“刘备枭雄,一开始一定严密谨慎,难以击败,久了之后可能麻痹大意,出现失误”。

相持期间,彼此确实也都没有可趁之机,突破出去。刘备想尽办法调动东吴军,从而造成运动中歼敌的机会,但是,一直成功。陆逊军坚守,不为所动,战役发展的方向明显偏向于持久战。

而在六月,当刘备舍周上岸休整的时候,这种平衡被打破了。

在这样的地形中,如果拥有制江权的一方,运动速度远远快于翻山越岭的步兵。

陆逊也在此时,树立了大破刘备的信心“刘备舍舟楫而就步卒````不日可破”。

因为,东吴军可以利用舟楫之利,快速地穿插于各山岭之间,可以自如地选择战场,对刘备的山地防御进行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而且,由于水运之利。步兵也可以在取得一处突破后,快速穿插敌后,而不必担心后路被断。因为步兵在不利时,可以便利地获取水运的支持,或补给后进攻,或登船转移,进退自如,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如朱然军,敢于在前线突破后,大胆深入穿插敌后,就是如此!)

东吴水军优势,赋予了在东吴全军进退自如的主动权

同时,在长期相持后,刘备军疲劳沮丧。而以林木结营,给了东吴军借火奇袭,形成局部突破很好的条件!

陆逊的强悍的机会捕捉能力和临阵调度能力,都使得刘备的失误被放大,最终,造成了刘备军的败亡。

火烧连营的背后,是刘备在水上的失误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司马懿,后来能逼退诸葛亮的人物,当然看出陆逊成功地采取了类似司马懿后来逼退诸葛亮的策略。可是,刘备临阵的重大失误,是远在北方的司马懿所难以想到的!

因此,我认为司马懿说的想不到,是真心话!

夷陵大战中,刘备败于陆逊,司马懿对曹丕说完全出乎意料,你觉得他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夷陵之战陆逊大败刘备,司马懿曹丕完全出乎意料是否真的。

假的,这话不对,曹操死后普遍认为曹家的子孫曹丕,曹叡等是不怎么样,其实不然曹家子孙挺利害的,可惜寿命太短,否则历史会重写,夷陵之战曹丕的探子回来报告刘备的战略路线,阵法,宿营地的祥细情况后,还没开战曹丕就讲了,刘备不会用兵,必败无疑,这是三国志记载得清清楚楚的,司马懿就更不用说,司马懿用兵之狠,出兵之奇,擅长的长途奔袭,就更不用描述,诸葛亮一生最害怕的对手就是司马懿,所以说曹丕司马懿觉得陆逊赢了刘备是一点不奇怪,而早在意料之中的事,现代打仗搞情报,古代打仗情报也是必不可少的,仅是通讯工具没现代发达而已,更何况是经验丰富的曹丕司马懿呢?

夷陵大战中,刘备败于陆逊,司马懿对曹丕说完全出乎意料,你觉得他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夷陵之战,起初全天下人都以为东吴会被灭,就连孙权自己都杀了携张飞头颅投奔东吴的范疆、张达并许归还荆州向刘备求和。再加上孙权任命的大都督陆逊,更是名不见经传,曹丕、司马懿当然也会深信刘备会胜利。直到刘备与陆逊对峙猇亭,酷热难耐,刘备移营于山间密林深处,而且连营700里。这是谁都没有料到的!看到刘备扎营方式,曹丕嘲笑刘备不会用兵,必败。

♥219年,关羽因攻取曹操辖下樊城,被东吴偷袭荆州得手,关羽在南逃成都途中,至距离益州界不到30里的临沮被东吴擒杀。221年,刘备称帝,第一件事就是6月御驾亲征起兵伐吴。当时镇守阆中的张飞,本来随刘备一起伐吴,结果逼范疆、张达做白旗白甲,范、张料定不能完成,而且必死,便乘夜刺杀张飞协张飞首级投奔东吴。失去战略要地荆州、失去关羽、接着又失去张飞,刘备彻底愤怒了,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愤怒,是导致夷陵兵败的主要原因。

♥面对强大的复仇大军,统兵者又是戎马一生、久经沙场、深谙兵略的刘备,东吴举国惊慌。但是,名不见经传的陆逊,采取的办法是不断示弱,骄其兵,“扮猪吃老虎”,诱使刘备深入东吴腹地崇山峻岭之间,让近十万大军无用武之地,并且,刘备进军速度太快,将辎重远远抛在身后。在崇山峻岭间将刘备大军被阻,形成两军相持局面。相持月余,酷热难当,刘备下令移营密林深处以避暑,待秋凉再行攻伐。刘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兵将被快速拔营夺寨取得的胜利冲昏头脑,在加上连日来急行军,蜀汉军队上下已经疲惫不堪,完全意识不到危机了!

♥陆逊,一直忍受着东吴举国上下对其节节败退的质疑和将士的不满。然而,其谋略在一步一步的实施着。直到刘备大军到达猇亭,陆逊下严令誓死坚守各寨,必须让刘备大军不可继续前进一步。刘备久攻不下,军训辎重补给不及,刘备下令移营密林深处,陆逊如释重负,他的计划实现了,一把火烧尽蜀汉气数!

♥夷陵之战,刘备安营扎寨的方法是谁都没想到的,可他偏偏就这样做了!关羽失荆州,不但失去了蜀汉北伐曹魏的战略要地,而且他的死,使仇恨让刘备失去理智,张飞也是由于关羽的死而被害的,更增加了刘备对东吴的仇恨,更加让刘备丧失理智!

夷陵大战中,刘备败于陆逊,司马懿对曹丕说完全出乎意料,你觉得他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骄兵必败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三国演义里,刘备在此战役中应该说是败给了自己。

夷陵大战中,刘备败于陆逊,司马懿对曹丕说完全出乎意料,你觉得他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肯定不是这样想的,他是故意的,想示弱与人,让对方想的不如对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