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蜀国吞并吴国的话,有没有几率挑战魏国呢?你怎么看?
谢史先生邀请。若蜀国真能吞并吴国,别说挑战魏国了,打败魏国,一统天下也是有可能的。
一、有很多人说过,若当时关羽不丢荆州,按照诸葛亮隆中对来走,一路兵马出荆州北伐,一路兵马出益州北伐,夹击曹魏,曹魏必定会亡的。因此,有个荆州蜀国尚可挑战魏国,并且不处于下风,更别说能占有整个东吴了。
当时魏占司隶、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北、扬北七十七郡,这里面虽然有些州面积小,但却是中原地区,人口稠密,拥有约400万人口。吴占扬、荆、广、交四州,四十五郡人口约240万。蜀国稍弱,占益州、汉中、南中地区,共二十一郡,人口约90万。
虽然领土和人口吴蜀都不如魏国,但却分别占据山岳、长江天险,一个弱小蜀国仅仅区区九十万人口都能利用地形和魏周旋多年,若两国合并了,蜀怎么不能与魏一战?二、吴、蜀联盟时期能够让魏摸不着头脑,在赤壁之战后,魏多数都是处于被动防御阶段,又要分神对付东吴,又要分神对付蜀汉。实力虽最强,但双拳难敌四手。实例证明了吴蜀联盟就能够让魏占据被动。蜀并吴,吴蜀一体化就更别说了。
当然人也很重要,如果当时灭吴后,蜀国猛将都依然在,灭吴后吴国精英也投降的话。我觉得别说挑战,灭魏都是有可能。想想诸葛亮坐镇成都,稳定军心。刘备率魏延、赵云等名将出西川,关羽率军出荆州,而陆逊率东吴水军出江东,画面几乎不能再美了,创造另一个自南向北统一全国的例子也不一定。三、当然这也只能意淫,毕竟不可能发生,蜀灭吴几乎没有概率。三国之所以能鼎力在于他们互相制约,一个想打另一个,其他一个不会闲着,没有永久的联盟,只有永久的利益,蜀没有几乎没有能力灭掉吴的,除非孙权太崇拜刘备了,选择投降。
如果蜀国吞并吴国的话,有没有几率挑战魏国呢?你怎么看?
我的观点是很难,几乎为零。
我们来做个假设:就是蜀国吞并东吴的时候,魏国很大方或者休养生息没有阻止,想来个南北对峙。那么等到苏果完全吞并东吴,做到真正一统南方的时候至少要花两三年时间。
那接下去就进入南北对峙。南方的劣势很大。
第一,南方内部会出现很大的矛盾,等蜀国一统南方,朝廷中就会有很多派系:荆襄派系,川蜀派系,江东派系和元老派系。内部关系极其复杂,这个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处理之间的矛盾,来平衡派系间的利益;而魏国是被曹操经营几十年的,内部的矛盾和利益都处理的比较全面了。
第二,南方还会出现叛乱,不仅仅是孙家顽抗分子的,还有山越和南蛮。北方不稳定因素只要来自边疆和辽东,但曹操在边疆一直是有重兵把守的。
第三,经过吞并后,南方的物资、士兵、人才都会出现大量的损失,而北方一直休养生息,此消彼长,完全不是对手。
第四,南方地势平坦,普遍比北方低,而且骑兵源头都在北方,南方只有水网,可以利用水网打水战,但陆战还是必不可少的,在对阵之时得看战场在哪里,才能判断优劣势。
综上所述,南方要打赢北方很难很难,历史上也只有朱元璋做到了。但在纯冷兵器战斗的三国,还是依靠骑兵的强弱和数量来决定战场的胜败的。南方要想最后可以胜过北方,除非北方的领导层都是些脑残,而南方都是精英,那还是可以的。
如果蜀国吞并吴国的话,有没有几率挑战魏国呢?你怎么看?
诚邀,如题。小编认为即使蜀国吞并吴国后,刘备仍然没有能力挑战魏国。为什么呢?理由有三个。首先,刘备吞掉孙权后,东吴内部必定不会安分。
孙权占据江东,已历三世,百姓只知有吴侯而不知天子。再者孙权自己也很争气,很好的平衡了江东各派系势力。刘备既然是为关羽报仇为名,自然会杀掉孙权,那不得了了,孙权一死,底下这些将军没了中心必定会相互闹起来,他们可都是有自己的兵马的,刘备就会陷入一个泥潭。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东吴内部其实还有山越和南越时常闹事,所以刘备吞掉东吴短时间并不能增加自己的实力,反而会因为东吴的叛乱而疲于奔命。
其次,曹魏不会看着刘备独吞东吴。曹丕这个人虽然有点急功近利,但是他审时度势的能力还是很好的(不然他也做不了皇帝),其实刘备和孙权恶斗的时候,曹丕就已经在看戏了,他的原则是“刘备胜,则攻吴国;孙权胜,则鲸吞西蜀”,实际上刘备刚刚败亡,曹丕就起大军50万攻打西蜀。所以刘备得不到东吴的全部地盘,至多也就是拿回荆州,而曹魏拿到孙权的扬州后,刘备政权就变得腹背受敌,在荆州北边,东边,汉中北边都要和曹魏打仗。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
最后,刘备打孙权,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刘备是打不过曹操的,一来刘备即便打败了孙权,自身兵马也会损失惨重,而曹魏却是以逸待劳;再者天下十三州,曹魏仍然占有最富庶的中原九州,刘备一统南方也只有四州,那时候的南方可不像现在的广州深圳,实际上,中国经济中心一直在北方,特别是关中地区,号称天下粮仓,直到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南方才慢慢开始发展,南方经济第一次超过北方实在宋朝,那都是几百年后的事了。我们常说,打仗打的是国力。所以刘备没有可能胜过实力雄厚的曹魏。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出入还请斧正如果蜀国吞并吴国的话,有没有几率挑战魏国呢?你怎么看?
不请自来,一点拙见。不讨论蜀吞吴的可能性了,毕竟题主已经设定了蜀已灭吴的前提。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就会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局势。蜀灭吴,魏国难道不会坐收渔利?恐怕蜀国前脚刚灭吴国,魏国的大军后脚就攻过来了吧。魏军可以分三路,东线张辽攻江南直击疲惫之师,西线曹真攻汉中牵制,南线曹仁直入荆州将蜀国领地拦腰截断,如果再狠一点的话,还能联合南蛮山越一起进攻,五路齐攻则蜀危矣。
二、兵力。蜀灭吴的过程必定消耗了大量兵力,以至战后蜀国剩余的兵力必然远远少于魏国兵力(毕竟蜀兵不血刃灭吴、收编吴国大量兵力的可能性很小),且战后人心思稳人心思治,因此补充兵力困难。面对魏国强大兵力,蜀国以劣势兵力自保尚且困难,谈何攻魏?
三、战力。自古历朝历代,北方的士兵都比南方的士兵能打(应该是北人体质比男人强壮),而大部分的朝代都是北方政权消灭南方政权后建立起来的。因此蜀国战力也应该逊于魏国战力,蜀灭吴后应该更适合利用西川之险和长江之堑来进行防守反击,防守可行进攻则乏力。
四、人口。即使蜀能吞并吴所有的领土,其人口也远远比不上魏。
五、粮草。北方除雍凉外几个州都是稳定的产粮基地,而南方只有江南魚米之乡高产。北方的屯田制度经过曹操、韩浩、邓艾等人的改革后已相当成熟,产粮效率较高。北方路多马多因此运粮方便,而南方只有临近长江的地区方便船运。
六、君主。蜀魏对抗必然会经历几代君主的更替,蜀的君主依次是:刘备_刘禅_刘璿…而魏的君主依次是:曹操_曹丕_曹睿。刘备的能力姑且算能和曹操的能力持平吧,那么他们的后代比起来呢?高下立见。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君熊熊一国。
七、帅才。蜀魏对抗的关键在于战场胜负,而能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在于统帅。魏国的帅才有:张辽、司马懿、曹仁、曹真、邓艾、徐晃、钟会、张颌、羊祜、田豫等,简直数不过来。而蜀国的帅才有:关羽(自大)、魏延(勉强能算)、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好像就没什么人选了。姜维不算在哪边,毕竟他降不降蜀都是未知数。至于吴国的陆逊、诸葛恪、朱然等人也许在吴被灭前都已经战死了,不作讨论。所以在帅才的比拼中优劣很明显了。
综上,蜀吞吴后还能打败魏国的几率很小很小。
如果蜀国吞并吴国的话,有没有几率挑战魏国呢?你怎么看?
猇亭之战的惨败,对于蜀国的粉丝来说,可以说的心中永远的痛。
因为自荆州之败后,蜀国的国力已经打算,猇亭一败,意味着蜀国彻底失去了问鼎天下的能力。
所以很多人都在想,如果猇亭之战败得不是蜀军,而是吴军,并且蜀军大举挺进,灭了吴国,蜀国有没有兼并魏国,统一天下的能力?
我们就在此简单的分析一下。
蜀国有没有灭吴的实力与条件。三足之所以能鼎立,就是因为三者之间互相牵制。
两者相争,第三者就会伺机而动。
所以没有哪两房敢于轻易的开战。
但刘备伐吴之际,正是曹操新丧,曹丕代汉自立,曹魏内部政权动荡,无暇它顾之际。
所以这个当口,其实是很适合蜀吴两家分出个高低胜负的。
只可惜荆州一战,蜀国在荆州养的水军,基本上都完蛋了。
蜀军步军虽然骁勇,但不适合水战。
如果猇亭之战吴军败退的话,蜀军趁机恢复荆州旧地应该是不在话下。
但是当蜀军打到江夏境内,准备进攻扬州,攻打吴国本土的时候。
就会出现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蜀国的骑兵不是下水进攻,吴国的水军也不能上岸驱敌。
两方一定会胶着在一起,战争会拖上很长时间。
粮草可以从荆州源源不断的运上前线,因此蜀军虽然不用太够担心粮草问题,可旷日持久,一旦魏国回过味来,主动出兵进攻,那吴蜀两国的处境可就麻烦了。
所以说。
即使猇亭之战,蜀军大败吴军,那对于蜀国最好的结果,就是攻取荆州。不但收复荆州五郡,顺便把江夏也拿下了。
这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横跨荆、益二州的蜀国,其实就已经具有但对抗魏国的能力了。
如果蜀国一定要灭掉吴国。假如按照题主所说,蜀国一门心思就要灭吴,什么也不管。
那么及时吴国被灭了,蜀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吃下吴国,蜀国的满口牙也都被崩掉了。
最直接的就是,没掉吴国之后,蜀军主力一定损伤大半,主要将领也一定会有死伤,这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孙家势力在江东根深蒂固,就算是吴国被灭,市井之中也会有相当一部人效忠孙家,只是迫于蜀军的威势,暂时转入地下。
第三,吴国灭亡,蜀国确实会收编很多吴国士兵,也会有几位吴国的上将,但是像陆逊、韩当、丁奉这样的人物,估计会殉国而死。短时间内蜀国可以从吴帝获得的力量实在是有限。
打个比方。
如果三国平安无事的时候,从三国综合实力来说。
魏国是45,蜀国是30,吴国是25。
那么蜀国吃掉吴国,此时的蜀国,最多也就是35,甚至有可能都不足30.
但此时的魏国却是满血的45.
不要忘了,曹丕的皇位稳定了之后,是组织过一次大规模伐吴的。
虽然失败了,但可以看出曹丕有统一天下的志向。
那么等蜀国灭了吴国,曹魏政权刚好稳定。
曹丕正好率军出征蜀国……
这个时候,蜀国就悲剧了。
魏国始终不参与游戏如果无论吴蜀两国之间发生了什么,魏国始终不插手的话。
那么好。
蜀国把吴国从地图上抹下去之后,那么蜀国就是一个雄踞长江以南的庞然大物,坐拥扬、荆、益、交四州之地。
如果曹丕在位的时候,始终没有任何动作。
那么七年之后,曹丕去世,曹睿登基,曹魏政权又一次动荡。
而此时的蜀国,在灭掉吴国之后,已经有了数年的休整。
就算不能让吴国旧地的百姓全部归心,但吴国的百姓也基本上承认了他们现在是蜀国人的事实。
到那时。
蜀国再想与刘备动手,那就会轻松很多。
届时张辽已死,曹仁已亡。
当遣两员上将提兵北上,一取荆襄,一取合肥。
魏国必定大乱。
此时刘备再亲领一军直捣雍凉之地,还于旧都,不在话下!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魏国没有动作的情况下。
但是大家想一想,可能吗?
如果蜀国吞并吴国的话,有没有几率挑战魏国呢?你怎么看?
如果只是吞并了土地而没有得到人才和人,只会让曹丕得利最后一统三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