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积食有什么具体表现?什么情况下妈妈不该再喂食了?

作为一个过来人,孩子三岁前最容易得两种病,一种是感冒,另一种就是积食,所以才有了老话说的: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穿得多了就容易感冒,吃的多了就容易积食。

本来过年期间因为饮食原因孩子就容易积食,加上今年的春节更加特殊,为了预防冠状病毒,大家都主动在家取消聚会,整日不出门,如果饮食不当特别容易导致孩子积食。

孩子的积食都是由少变多的,所以家长要学会观察,早发现可以早质量,少受罪。

孩子有这些表现就是积食了

初期症状:舌苔变白

正常的舌头颜色是干净,鲜艳的红色,尤其是孩子的舌苔,很少有白色,如果孩子出现积食症状,首先去看孩子的舌苔,舌苔开始变白变厚,证明体内有淤积,孩子会出现消化不良。所以孩子积食的第一个症状就是舌苔变白,这个时候饮食多加注意是可以调整的。

症状二:腹泻或者便秘

对于1岁前的小婴儿,积食之后宝宝会出现吐奶的症状,可能会是频繁的吐奶不是因为吃多了可能是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肠胃蠕动缓慢导致的。

如果是大一点的宝宝,通常会出现腹泻或者便秘。便秘的症状会更常见,因为体内积滞,肠胃蠕动过慢,孩子会出现不思饮食,排便困难,但是肚子胀气,可能还会有肚子疼的症状。

症状三:发烧

很多时候孩子的积食伴随着发烧,多是因为吃了过多易上火的食物,又不注意吹了凉风,出现了感冒型积食,这种积食常会伴随着发烧,不过通常孩子精神状态会比较好,很少出现萎靡不振的状态,如果宝宝舌苔发白并且伴随着便秘和发烧,证明孩子积食了。

症状四,晚上睡觉不踏实

有时候孩子轻微积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我女儿1岁多的时候晚上睡觉总是满床打圈,一晚上要找好几次,考虑到可能是积食,就逐渐减少了晚上的进食和奶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晚上睡眠好了很多,几乎没有在翻来覆去。所以你家宝宝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翻来覆去,但是又找不到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积食或者晚上睡觉前进食过多导致的睡眠不安稳。

积食虽然常见,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可以提前预防来做到避免的。所以孩子过年期间的饮食要做到以下几点,确保孩子远离积食。

做到这几点避免宝宝积食

控制蛋白质的摄入

过年期间多是大鱼大肉,尤其是3岁内的宝宝,每天的肉类不要超过50克,《5016年中国居民膳食》就指出,每天的红肉不宜超过50克,3岁前孩子肠胃娇嫩,每天的肉量不要超过50克。中医认为,吃过多的肉,容易但是体内湿热,出现上火症状。所以一定要控制孩子的肉量。

上火类食物少吃

本身属于热性的食物容易上火,比如龙眼,荔枝;还有油炸类或者重口味食物。但是父母很容易忽视那就是坚果,因为坚果含有大量油脂,本身就不易消化,加上坚果多是炒制的,吃多了容易口干舌燥,也是容易引起上火症状,所以孩子每天的坚果量不要超过一小把。

只吃七分饱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所以每顿都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七八分饱刚刚好,如果孩子消化的快也可以少食多餐,可以避免孩子积食生病,也容易监控孩子的食量。

积食最常见,也最容易预防,想要孩子少生病,一定要提前预防!

宝宝积食有什么具体表现?什么情况下妈妈不该再喂食了?

有好几个朋友也有类似的烦恼,他们特别想知道,什么情况下就不该再给宝宝喂饭了?如果有这样的判断标准就好了,其实,医生已经总结出这些表现了。

宝宝积食都有这些表现,看到就别再给孩子喂了

宝宝积食以后,身体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如果我们发现这些情况,就不要再给孩子喂了。

1、从食欲看

宝宝的胃容量有限,积食以后,胃部被食物填满,没有多余的空间,宝宝再吃东西就无法消化,有种食物堵到嗓子眼的感觉,所以吃饭的时候,就不像以前那样有胃口。这会让大人们感到担心,不吃饭饿到怎么办?还会追着孩子孩子喂饭,但是这样只会让孩子生病。

2、看宝宝身体表现

宝宝积食以后,身体会有很明显的表现,家长一定注意观察,不要忽视。

宝宝腹部:因为食物堆积在腹部,不能及时消化,腹部会发胀,看起来硬鼓鼓的,敲起来“嘭嘭”响。孩子会感到肚子疼,总是哭闹不安,还会出现腹泻的情况。

大便发黑:正常的便便颜色是黄色的,对于小宝宝来说,是稀软的,对于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大便会成型,但都不会太硬。如果食物在大肠内停留的时间过长,便出来之后颜色就会发黑,还会发硬,宝宝每次大便会感到痛苦。

鼻梁发青:小宝宝的鼻梁会发青,可能是因为皮肤比较薄,静脉血管比较明显导致的。但是如果鼻梁发青的症状更加明显,可能是因为积食导致的。因为脾胃不好,血流循环不畅,毛细血管扩张,鼻梁周围的饿血管就会变得更加突出。

嘴中有酸味:因为食物长时间积攒在肚子里,食物会出现腐败变质的情况,导致产酸产气,这些气味会从嘴中呼出,孩子说话时就会冒出酸味。

舌苔发白、舌苔增厚:积食以后,宝宝的舌苔会出现变厚发白的情况,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范围大小不同,有的是中间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中间有硬币一样厚的圆圈。

3、看宝宝睡眠

宝宝积食以后,出现上面任何一种症状,都会感到不舒服,不光是白天难受晚上也不例外,在睡觉时,这些不适感,会让宝宝烦躁不安,影响宝宝睡眠质量。如果发现宝宝睡眠不好,也要考虑一下宝宝是不是积食了。

宝宝积食怎么办?

宝宝积食,家长不要愁眉苦脸,把这种坏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的积食不会好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宝宝缓解积食。

1、饮食调理

宝宝积食,就不要再喂太多了,宁愿饿一顿,也不要吃得太饱。

要给宝宝吃一些清淡、稀软的食物,比如白米粥、绿叶蔬菜,不要给宝宝吃肉食、油腻的食物和甜食。让宝宝的胃部得到放松和休息。

可以吃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橘子、橙子、柚子、苹果、猕猴桃、火龙果梨、山楂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还有天然酵素,能够帮助肠胃清除油腻、分解蛋白质,促进消化。

2、运动调节

让宝宝多进行一些运动,如散步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或者进行一些跑跳运动,这些运动都会促进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每天都要给宝宝揉一揉肚子,把双手搓热,放在宝宝的肚脐周围,顺时针轻轻揉动,使胃肠蠕动起来。

3、药物改善

有些宝宝积食严重时,会出现发烧的症状,这说明积食已经很严重了,要及时帮助宝宝消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促消化的药物,使病情较快的好转。

宝宝积食,重在预防

宝宝积食,不但自己痛苦,家长们也会焦虑不安,还会忙得团团转,不如想办法预防宝宝积食,这样岂不两全其美。

1、规律饮食

要给宝宝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上午和下午可以各吃一次水果或者点心。宝宝吃饭时,不要强求宝宝吃太多。

宝宝吃饭到一定程度,就会边玩边吃,这说明马上就要吃饱了。不要因为宝宝吃得不认真,就强行给孩子喂饭。喂饭会干扰宝宝的大脑,使宝宝误以为自己还没有吃饱,一不小心就会吃太多。

2、平时多运动

平时要让宝宝多运动,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在医学上,也有这样的概念,脾胃和四肢、肌肉有关,常常运动,技能增强四肢和肌肉力量,也能提高肠胃的运动、消化功能。宝宝身体强壮、肠胃健康,就能吸收更多营养,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结语

宝宝积食是一种常见现象,多是因为很多家长以前经历过吃不饱的日子,总是想让孩子吃得更多、吃得更有营养,结果孩子一不小心就积食了。积食不仅会让孩子痛苦,还会影响孩子身体发育。为了孩子的健康,还是要做到“三分饥和寒”吧!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宝宝积食有什么具体表现?什么情况下妈妈不该再喂食了?

妈妈口述:

孩子三四个月第一次积食的时候快吓死我了,那天我只发现孩子不愿意玩,抱着还扭来扭去的,怎么着都不是。

我横着抱着孩子哄睡呢?孩子突然就吐了,吐的比漾奶要多,我正准备给孩子擦,没想到孩子又突然红着脸吐了好大一口,而且还有继续吐的意思。

那是我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吓得我直叫我妈,眼泪直接就出来了。

但当时我妈在卫生间没有听到,我也等不及,直接拿着孩子的小毛毯抱着孩子就去了医院。

我以前一直以为我是个女强人,超坚强的那种,但没想到孩子仅仅吐了两口就把我吓成这个样子。

到院就诊后,医生说孩子积食了,那时对于我来说“积食”这个词还很陌生,而且孩子支持母乳还能积食?当时我感觉很不可思议,也感觉生命的脆弱和奇妙。

以上为妈妈口述,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宝宝积食有什么具体表现,什么情况下妈妈不该再喂食了。

积食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滞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

积食的具体表现:

1、舌苔、舌质

舌苔被称为孩子健康的“晴雨表”,所以妈妈要时常观察。积食的宝宝,舌苔白厚腻,舌质淡红。

2、口气

孩子积食时,凑近宝宝的口腔处可闻到明显的酸臭味道。不过还是有很多妈妈喜欢闻,不要告诉我只是我自己。

3、食欲不佳

孩子积食后,脾胃容易虚弱,可能会引起孩子食欲不佳。妈妈就不要再逼喂孩子吃饭,也应该适当的减食,直到宝宝积食好了为止。

4、睡眠不安孩子积食后睡觉爱翻滚,爱趴睡,爱流口水、爱出汗,出完汗后会稍微舒服一些,主要不要让宝宝着凉哦!

5、大便不调

孩子积食容易导致腹泻或者大便干结,如果孩子腹泻,注意给孩子补充适量水,大便干结也应多喝水。

什么情况下不再喂食

1、睡前

睡前1个小时左右不应再让孩子进食,否则容易导致孩子积食。

2、孩子拒食

如果孩子吃了两口不想吃了,建议妈妈不要再追喂孩子,一是不利于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再是孩子不想吃可能是胃口不好,或者有积食,再追喂可能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孩子进一步的积食。

如果孩子长期积食,要么是饮食不合理,要么是孩子脾胃虚,导致吃不多,消化不动。

暂时分享到这里,如果妈妈想要了解如何调理孩子的脾胃,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孩子的基本情况或者直接私信我,我看到就会回复的。

每天分享育儿案例和育儿实用干货,关注我,一起注视孩子的健康成长!

宝宝积食有什么具体表现?什么情况下妈妈不该再喂食了?

关于宝宝积食的具体表现,我的妈妈告诉我,如果孩子的嘴唇特别红孩子就可能是积食,还有就是看舌苔,如果孩子的舌苔特别厚的话,那也是积食。

在我带孩子的过程中,我一直都给孩子备着乳酶生,每当发现孩子吃的比较多时就给他吃上,感觉效果不错。

还有就是在孩子吃饱饭后,引导着小家伙多活动活动也是有助于消食的。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需要家长的付出,在我带我家老大时,我总结了一下孩子生病一般都是因为家长的粗心和懈怠,就比如在督促孩子喝水上,还有在孩子的饭后消食上,再有就是观察孩子的饮食活动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家长的细心付出的。

每当孩子因为我们的懈怠而生病后,我们家长就需要付出比平时多更多的辛苦,所以细心每一刻是家长必须的。

喂孩子要看是多大的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安排,比如孩子在一岁左右时喂孩子就需要定时定量,再大一些的孩子就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需求来决定,我一般是孩子不积极吃饭的时候就不喂他了。

其实孩子自己也是有表现的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自己抓来抓去的说明他吃饱啦,就可以给他洗手抱离饭卓啦。还有看到宝宝把放到嘴里的饭都唾了出来,也说明小家伙吃饱啦。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生活中慢慢观察的。

宝宝积食有什么具体表现?什么情况下妈妈不该再喂食了?

您好,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

宝宝积食有什么具体表现?什么情况下妈妈不该再喂食了?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观点可以参考一下:

1.宝宝舌苔出现了白苔或者黄苔,舌质颜色不是淡红色。首先我觉得可以先观察舌头,如果舌苔不是正常舌苔,就说明宝宝是积食了,建议就每次都要遵循喂养适量的原则。不然吃多了不消化;

2.第二个可以闻闻宝宝是不是嘴巴有股臭气,如果有口臭的现象,排除口腔问题的话,那么就是消化不良引起的积食了。

3.小孩吃多了积食会出现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主要是因为小孩消化功能不好,腹部胀满、小便短黄或清长、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4.小孩如果出现积食的现象的话,长此以往会损伤小孩的脾胃,导致胃肠疾患,还会使小孩难以入睡或睡不安宁,晚上睡不好也是积食的一种表现。

5.平常可以多给宝宝顺时针摩腹,帮他揉肚子,他会舒服很多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建议综合这些因素去考虑,祝您全家幸福美满!!大家如有不同意见可以讨论和交流,图片转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 @大宝小宝666,家有宝宝,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学习中,希望把我经历过的、学习到的经验分享给您。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点赞关注,帮忙转发,谢谢您的阅读!祝您开心每天!

宝宝积食有什么具体表现?什么情况下妈妈不该再喂食了?

很荣幸得到邀请,回答关于孩子积食都有什么表现的问题。

积食是孩子最常见的脾胃问题。许多家长判断积食的标准是看舌苔是否厚腻,闻孩子口腔是否有异味,如果单纯的通过舌苔厚腻和口气来判断的话,会有失偏颇。有一些孩子舌苔变厚不是食物引起的,有可能是脾湿和寒气有关系,这时给孩子吃消积的药物,舌苔会变好,但过两天舌苔又变厚了。今天介绍孩子积食的五个表现,综合判断会更加准确。

孩子积食的五个表现

1、舌苔厚腻

舌头的中间对应是脾胃,如果舌头中间的地方变得比较厚,说明有积食的可能,有的孩子舌头全部都是白厚的,这需要仔细的辩证,有可能是脾湿,或者寒气引起的。

2、闻孩子的口气

如果孩子嘴的气味变得难闻,说明孩子可能发生积食,食物积在脾胃,这时孩子的口气变得难闻。

3、孩子的臭臭有变化

当孩子臭臭外形有变化,气味变得难闻,或者次数有变化,家长都要留意是不是孩子发生积食。

4、孩子的睡眠有变化

“胃不和则睡不安”,如果孩子睡觉乱动,翻来翻去,有的时候会哭闹,家长要留意孩子是不是积食。

5、摸孩子的腹部

家长经常摸摸孩子腹部,如果感觉比较胀;或者孩子食欲有变化,这时就要注意积食的问题。

家长可以根据上述的五个方面来判断孩子是不是积食了,并且要综合来看,不可凭一两个方面,就判断孩子积食了。

下面说说第二个问题,家长如何判断孩子不能再喂了。

每个孩子进食的量是不一样,其他的孩子进食量可以做为参考,但每个孩子体质不一样,不可以完全参考其他的孩子进食量。家长需要总结出自家孩子的进食量,每天把孩子饮食结构和进食量要用个小本本记录下来,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家孩子的喂养方法。

关注中医儿科郑医生,不要错过每天的中医育儿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