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

如果你家宝宝有意识的把自己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而且她非常喜欢玩扔东西的游戏,不断重复。爸爸妈妈们千万别发火,这是孩子的游戏,是孩子探索世界,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很多大人很恼火,宝宝扔一次玩具,妈妈捡起来一次,再扔,妈妈在捡,宝宝接二连三的去扔,妈妈脾气瞬间被点燃。这是很多家庭的写真,因为家长不懂扔东西是宝宝的游戏,她们习惯用成人的视角来看带孩子的问题。事实上,这是每个孩子发育过程中都会经历的行为,父母千万别错怪了孩子!

宝宝喜欢扔东西一般发生在一岁左右,宝宝之所以会喜欢扔东西是因为:

1.扔的动作,让她们感到一种乐趣。简单的扔的动作需要宝宝手、眼、耳、脑协调,扔出去之后,孩子往往视线会追出去,直到听到落地的声音,脸上甚至会展开开心的笑容。这是宝宝的发展,她会为了听到东西摔倒地上的声音乐此不疲,也是孩子在长大的表现,证明宝宝已经开始自己创造游戏了!

2.孩子东西扔出去之后,会引起家长的情绪,不管是开心的还是生气的。宝宝会观察到妈妈的情绪和自己扔的动作有关,当她发展这些微妙的关系之后,就会不断的想要去刺激大人的情绪。

总结来说,孩子扔东西是她在认知世界,也是她在创造自己的游戏,外界的一系列反应都会刺激到孩子的大脑。所以妈妈们如果发现你家宝宝也进去入了爱扔东西的阶段,千万不要阻止孩子,学会适当的去引导孩子。

为了配合宝宝的游戏,促进孩子的发育,妈妈们可以这样做:

1.当物品掉到地上发出声音的时候,妈妈们可以告诉宝宝:玩具掉到地上有声音,你听见了吗?

2.当球掉到地上弹起来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说:小球球掉到地上会弹起来。

3.可以反问孩子:宝宝把什么扔到了地上?

4.也可以和宝宝玩躲猫猫的游戏:告诉孩子玩具躲起来了。

5.如果妈妈总是捡东西觉得太累,可以自己设计扔东西的游戏,可以让孩子把东西扔进框中等。

妈妈可以配合宝宝去玩扔东西的游戏,在游戏中,亲子之间的互动,语言的交流,身体接触、眼神交流都可以有效的促亲子关系,所以,看似恼人的扔东西,其实可以变成亲密的亲子游戏。妈妈们千万别错过与孩子的亲密互动哦!

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

因为对孩子来说,扔东西是个很好玩的游戏。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1岁多的宝宝特别喜欢扔东西。他们抓住你手里的东西,还研究一会儿,看上去很认真的样子,然后突然扔到地上,嘴里还嗯嗯啊啊开心无比。

更让你无语的是,宝宝还睁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你,等着你给他捡起来!

于是你深呼吸、心中默念:是我亲生的、我不生气,我给捡起来,结果小家伙拿到手里,看一看,居然又扔出去了就这样:扔出去,你给捡起来,再扔出去,再捡起来,多来几次,脾气再好的妈妈也忍不住发脾气了吧,恨不能抓起他的小手打几下。

其实大可不必那么生气,也不要太担心,你想,为啥同样面对扔东西这件事,你这么生气,小家伙却那么开心?因为扔东西,对我们来说是个麻烦,对孩子来说,却是个游戏。

其实小孩子在6个多月的时候,就已经会扔东西了。

只是这个时候,爸爸妈妈看见宝宝扔东西,通常不会生气,还会觉得很好玩,而且几个月的孩子,再调皮还能翻天不成?周围也没啥危险的东西,爬床上,把能扔的东西都扔了,也不过就是几个玩具而已。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还能淡定地觉得孩子只是好玩。

可是,当孩子再大一些,一岁多了,能走了,活动能力强了范围也大了,嘴里还能蹦出几个字了,我们更担心孩子的安全,同时,对孩子的游戏要求也“高”起来了。好像只有玩摇铃、躲猫猫,这些我们成年人可以理解的活动,才称得上是游戏。孩子在那里扔东西,就不是游戏了?

错错错,首先得弄清楚,到底是谁在玩游戏,谁才是游戏的主人,当然是你的宝宝啊

小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绝对不是你给她设计好了,教给她玩的。这样的游戏他很可能没有兴趣,看都懒得看一眼,他更喜欢那种自己发展起来的游戏。

这还真不是家长的错,不是你设计的游戏有问题,别说你是个普通家长,即便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跟自己的孩子玩的时候,也遇到过同样的尴尬。

比如劳伦斯.科恩,亲子类畅销书《游戏力》的作者,就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的女儿过生日,劳伦斯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心理学家的优势,给孩子们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游戏,又拿出自己心理学家的专业本领,给孩子们一一讲解这些游戏,没想到孩子们围在身边傻傻地看着他,毫无反应,好像他是个外星人……最后还是他的妻子过来给他解围,妻子说:“孩子们,冲到公园那边,再冲回来!”孩子们立刻欢快地跑起来,跑了好几次,然后乱做在地上,哈哈笑个不停,大口喘气,一个大点的男孩还说:太好玩了,我们再来一次吧!

所以你看,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我们成年人看上去,觉得一点儿都不符合逻辑啊,甚至在我们成人的概念里,这样做都不能称之为游戏吧?可是小孩子却乐在其中。

在空地跑来跑去,看见一个洞,过去用手指抠半天,看见一个小东西,扔下去捡起来玩半天,等等等等。这种看似荒谬,重复地做法,其实是很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很多小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就喜欢做这样的事情,这就是自发游戏。你要是不让孩子这样做,很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因为孩子的自发游戏,正是孩子认识世界、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源泉。

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怎么认识这个世界呢?皮亚杰提出了“感知运动”这个概念。

婴儿仅靠感觉和知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也就是说,感知和动作是他们获得信息的直接又有限的手段。

就拿扔东西游戏来说,小孩子不厌其烦、乐此不疲地反复扔,这就是感知的过程,他在感知东西的摸上去的感觉、扔出去的重量,扔在地板上发出的声音,弹起来的样子……

然后,他看着你,让你给他捡起来,他好再接着扔,这不正是宝宝和你之间的互动吗?

宝贝们在这个重复扔、重复捡的过程中,感知着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体验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发展着自己和父母的感情。

作为爸爸妈妈,你在这个游戏中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在宝宝的脑海中,留下了最初的印记,所以,宝宝扔东西,你不能粗暴地阻止他:“不准扔”!而是指导他怎么扔。

小宝宝没有分辨能力,可能看见什么扔什么,所以贵重、危险的物品尽量收好,准备一些安全、无伤害性的玩具给她扔。

小孩子既然喜欢玩扔东西游戏,就让他玩个够,给他各种能扔的玩具,比如各种重量、大小的球,各种重量、大小的沙包,陪孩子一起扔,给他示范各种各样的投掷技能,让扔出水平,扔出技能。

等孩子大一点,两岁多了,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了,就要耐心地教会小朋友,什么东西可以扔,安全,什么东西不可以扔,危险。什么时候可以扔,不影响,什么时候不可以扔,会打扰别人。

有任何育儿问题,可以在评论里留言,我真的真的会回复哦。快关注我吧!

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

我猜您的孩子年龄正处于一岁多到两岁之间,如果你仔细观察,孩子在反复扔掉东西的同时,你给他捡回来的次数越多,他也许笑的越开心,如果你不再捡回来给他,他可能会哭闹。同时,在这个年龄段,也许你还会发现孩子有时候会推打自己或别人,再大一点也许还会出现咬人的行为。孩子会表现的越来越有主意了,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父母经常会因为这些变化觉得孩子不乖了,但是我要说,恭喜您,孩子这样的行为说明,他在快速的长大。

您描述的这个行为,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发展的典型行为,即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操控物品和人”。孩子通过扔出东西,感受自己对周围物品可控性,通过向父母发出信号,让父母将物品反复捡回,他也感受到一种对人的操控感,这种“我能控制别人,我能控制物品”的感觉能够加强孩子对于自己认知,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不仅会让孩子更加自信,也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发展的更好。

那么父母的困扰怎么办呢,我有两点建议,第一,如果觉得有些物品会摔碎有危险,那么将这种类型的物品收起来,尽量让孩子周围的物品不怕磕碰,可以反复摔打;第二,父母尽量配合孩子这种反复行为,如果持续很久,真的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应付了,那么,父母可以主动发起另一项活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意力很容易转移,所以,发起新的活动可以柔和地停止反复扔捡东西的行为,孩子的自我意识探寻活动也没有被制止和压抑,父母也可以不再为其困扰。

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

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惊奇的发现,每当自己捡起孩子扔掉的玩具后,孩子还会反复的扔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乐此不彼。

为什么在孩子身上会发生这种奇怪的现象呢,通过观察我家两个孩子,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

首先,孩子通过反复的扔玩具来听不同的落地声响

声音对于孩子来说很具有吸引力,在他世界里,除了倾听妈妈的呼唤外,他对自己制造的声音也特别感兴趣。

孩子通过反复扔玩具,可以倾听到不同的声音,他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所以才会不断重复这一动作。

其次,爸爸妈妈在捡玩具的过程中,表情的夸张也是引起宝宝重复扔玩具的原因。

在平时带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从来都是温和平静的,但是面对宝宝不停扔玩具时,难免会有小脾气,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夸张的表情和语言能够引起宝宝的兴奋。

宝宝潜意识里认为爸爸妈妈的反应是开心快乐的,是与平时不同的,所以他会不停的制造这个机会来重现爸爸妈妈夸张的神态和表情。

最后,陪伴的亲子时光给于了宝宝不同往日的快乐

孩子不停的扔玩具,爸爸妈妈不停的捡玩具,虽然看起来爸爸妈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是宝宝却乐在其中。

这种互动和陪伴对于宝宝来说弥足珍贵,能够让他发自内心的感受到爸爸妈妈给于他的快乐,这也是孩子对这种亲子时光的认同和珍惜。

如果你家宝宝也爱扔玩具,一定要控制住发脾气噢,你眼里的调皮,其实正是宝宝想多让你陪他一会。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欢迎关注@优妈咪育儿经

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

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我们捡起来给了孩子,孩子会再扔掉,我们再捡起来,孩子再扔掉......如此反复,孩子乐此不疲,为什么?我来告诉你:孩子正在感受空间变化呢,请不要打断孩子的探索欲,让孩子顺利度过空间敏感期。

宝宝的空间敏感期发生在什么时候?6-8个月,宝宝就会有扔东西的行为10个月,凡事宝宝能抓到的东西,都会被宝宝有意识的扔出去2-3岁,这时候扔东西又会成为宝宝的游戏了那当宝宝到了空间敏感期,爸爸妈妈要怎么做呢?
  • 将家里易碎、危险的物品藏起来,让爱扔东西的宝宝不要因此受伤;

  • 不要马上将宝宝扔出去的东西捡回来,这会让宝宝觉得这是两个人在玩的游戏,会让宝宝扔得更加卖力;
  • 告诉孩子要物归原处,2-3岁的孩子能听懂家长的指令,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扔出去的东西要捡回来整理好;
  • 表扬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能主动将物品物归原处了,父母请别吝啬你的表扬,受到表扬的孩子会更容易坚持下去;
  • 和孩子一起整理房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带着孩子一起整理房间,让孩子体验自己劳动的成果。

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了起来给他,他会再扔掉?

你好,很高兴回答“为什么我家孩子扔掉手里的东西,你给他捡起来,他会再扔掉”这个问题。

小孩子从3个月大~1岁半之前都是抱着对这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很好奇的心态,我宝宝3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带他出去玩,他也是感觉所有的东西都很新鲜,眼神一直盯那些高楼大厦,总感觉想问这世界怎么这样的呢,对啥都想要多看一眼的感觉,直到一岁左右的时候,他爸爸给他买玩具,他也像你的宝宝一样,给他玩具玩,他其实还是不会玩的,完全没有领悟玩玩具给他带来的乐趣,只是拿着随便玩一下他就扔掉,结果他扔了之后你给他捡起来,在你帮他拿玩具那一刹那,他跟他最亲切的人对接,才有点领悟到玩的乐趣,感觉你在跟他玩,所以它才频繁的扔掉手中的玩具让你帮他捡,越玩越是更嗨,这样子他觉得是在跟你玩,这就是我的见解,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