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截江救阿斗时, 赵云被孙夫人骂的狗血淋头, 为何对张飞彬彬有礼?

在截江救阿斗之时,赵云由于阻止了孙夫人的道路,防止其将阿斗带回江东,被孙夫人破口大骂,但为什么他看到了张飞,就不敢放肆呢?

说白了,跟赵云跟张飞二人的地位差距有关。

一、张飞被称为三将军,是刘备的结义兄弟

由于这个情节是《三国演义》中所有的,所以,我们参照的标准只有《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之类的史书。

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当年黄巾军起义,祸乱四方,于是朝廷贴榜招纳天下英雄,共讨黄巾,刘备看到榜之后,站在下面空自嗟叹,是张飞问他大好男儿,不思参军为国效力,在这里叹个鸟气,从而与刘备相识,他们相谈甚欢,后来才在店中遇到了一个推着小车的大汉——关羽,三个人志气相投,最终在桃园结为异姓兄弟。

这就是有名的“桃园三结义”,自他们起兵之后,情同兄弟,寢则同床,食则同桌,刘备出席各种宴会,张飞就和关羽一起侍立在刘备的身边。

甚至后来在下邳大败,关羽带着刘备的两个夫人投降了曹操,张飞宁可在山中做一个流寇,也不愿投奔任何势力,直到听说了刘备的势力,才慌忙来投。

从这个方面来说,张飞虽说鲁莽,但对刘备的忠心,并不逊色于关羽。

而在蜀汉阵营,张飞的地位很高,是仅次于刘备、关羽的存在,人称“三将军”,后来,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备的儿子刘禅,由于可见张家在蜀汉阵营中的地位。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张飞就是刘备的弟弟,而孙夫人,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孙尚香,也得尊称张飞一声叔叔,叔叔前来,作为嫂嫂的孙夫人,不管从礼节上,还是动机上,都是没有资格和张飞动粗的。

二、赵云虽说忠心,却是刘备的臣子

赵云也是《三国演义》中被大家喜欢的一个人物。他长相英气,武力超强,曾经在长坂坡一人硬闯曹操的数万大军,从千军万马中将幼主刘禅救出。

任这个功绩,赵云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但是,赵云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虽高,但在实际上的运用中,刘备对赵云却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赵云的长处,就是武艺高强,所以,刘备一起委任赵云做自己的亲卫,也就是在曹魏中,典韦与许褚的地位。

新野退兵之时,关羽与张飞都独领一军,唯有赵云,作为刘备的亲卫,保护刘备的妻儿;在刘备前往东吴娶亲时,赵云作为亲卫,陪着一同前往。

由此可见,刘备虽信任赵云的忠心,但对其的定位,却是一个亲卫,一个保镖,警卫团长的角色。

长坂坡救主之后,赵云才开始单领一军。从这个方面来说,他虽受刘备的信任,但在地位上远远不如早就独领一军的关羽与张飞的。

至少在关系上,与刘备,张飞是兄弟,而赵云只是臣子,这一点,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文中,赵云与张飞的对话,就可以看出:

赵云上船,吴兵尽退于后梢。赵云入舱中,见夫人抱阿斗于怀中。夫人喝:“赵云何故无礼!”云插剑声喏曰:“主母何故不令军师知而便行?”夫人曰:“我母亲病在危笃,无暇报知。”云曰:“主母探病,何故带小主人去?”夫人曰:“阿斗是吾子,留在荆州,无人看觑。”云曰:“主母差矣。主人一生只有这点骨血,小将在当阳长坂坡百万军中抱出。今日暗抱将去,此何理也?”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帐下一武夫,安敢管我家事!”

在文中,孙夫人直呼赵云之名,称其为账下的一个武夫,是没有权利参与刘备的家事的,所以,赵云呵斥主母,是以下犯上,师出无名的。

相反,孙夫人对张飞的称呼,也是很大的不同。

夫人大惊曰:“叔叔何故太无礼?”张飞曰:“嫂嫂不以俺哥哥为重,私自归家,是何道理?”夫人曰:“我母病重,甚是危急,若等你哥哥回报,须误了我大事。若你不放我回去,情愿投江而死!”言讫欲跳。张飞与赵云商议:“若逼死此人,非为臣下之道。只护阿斗过船。”遂与孙夫人曰:“俺哥哥大汉皇叔,也不辱没嫂嫂。今日相别,若思哥哥恩义,早早回来。”

孙夫人在这里,称张飞为叔叔,而张飞称其为嫂嫂。

在对下属不愿解释的话题,对叔叔张飞却道出了其中由来。总之,地位差距,孙夫人对二人的态度也有很大的不同。

三、赵云和张飞的性格,和当时的情形,也决定了孙夫人对他们的态度

孙夫人之所以不告而别,是收到了东吴的一封信,说孙夫人的母亲,也就是孙权的母亲病重,让其带着刘禅回来探望。

实际上,却是想要以刘禅为人质,要挟刘备用荆州来换。如果孙夫人带刘禅回到东吴,对刘备阵营是非常不利的。

而赵云深知这个利害关系,才千方百计,阻止孙夫人带回刘禅。

这个时候的赵云,只是巡哨归来,身边只有四五骑,孙夫人一方有东吴大将周善,大船若干,就实力而言,赵云的实力弱小,对方有船,赵云只能骑马沿江追逐,后来才寻到一条小渔船,哪怕后来挡开了乱箭,冲上孙夫人所在的大船,但势单力孤,所以,孙夫人是看不起他的。

所以在言语上十分嚣张,将赵云骂得狗血淋头。

而张飞却是后来到,在下流头港内一字就使出了十余只船,在实力上不弱于东吴一方。截住东吴的战船之后,张飞直接跳上船,一剑砍倒了东吴的大将周善,取了他的首级,扔到了孙夫人的面前。

在这个时候,情形急转如下,孙夫人虽说会使刀弄剑,但同时面对张飞与赵云二人,身边没有一个帮手,在气势下已经弱了下来。

所以,被吓坏了的孙夫人,再也没有之前的嚣张气焰,才和张飞讲起了道理,甚至以自杀相威胁。

总之,道理在刀剑之下,你有刀剑,实力雄厚的时候,才能大声说话。而赵云与张飞遇到的不同态度,跟他们当时的实力有很大的关系。

结语

虽说孙尚香好武,曾经在卧房之中摆设刀剑,令刘备吃了一惊,但说白了,她也只是一个长在绣房之中的大小姐,从未经历过战阵的。

这样的一个女子,在危急关系,所能依仗的,不过是身边的势力。

所以,面对赵云时,由于追兵只有赵云一人,孙夫人才摆出主母的架子,以势压人,但当张飞赶到,兵马众多,又上前一剑砍死了前来接孙夫人的东吴大将周善之后,孙夫人没了依仗,只能和气地与张飞讲理。

没办法,真理在刀剑之间,社会就是这样的现实。

不知道我说得对否?

《三国演义》中截江救阿斗时, 赵云被孙夫人骂的狗血淋头, 为何对张飞彬彬有礼?

提问者既然说的是《三国演义》,那我们就只根据《三国演义》的演绎来分析推测,咱就不提什么正史了哈![大笑]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刘备、关羽是一个头磕到地上了,那是桃园三结义,那是什么交情?那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交情,那是亲如兄弟如手足的交情。用刘备的话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没了可以再换,手足没了可就再难有了。刘备看重手足兄弟之情,那是重于妻子的。长坂坡妻离子散,刘备没派人去找,多亏赵云七进七出,才保住了甘夫人和阿斗的命,临了刘备还来了个摔孩子,可见刘玄德多么不爱惜自己的妻妾儿子。但对关羽、张飞就不同了,张飞丢了徐州,丢了刘备家眷,关羽埋怨了张飞几句,张飞拔剑要自杀,多亏刘备眼明手快,夺下宝剑,说了一通手足衣服的道理,劝得关羽张飞感激的泪水直流。关羽失荆州败麦城为东吴所杀,张飞也被范疆张达割首送到东吴,刘备为兄弟情,失去了理智,忘记了复兴汉室大业,非要找东吴报仇雪恨,满朝文武谁劝也不行,就是有鱼水深情的诸葛亮劝,也被怼了回来。竟大起全国精锐,浩浩荡荡杀向东吴,结果夷陵大败,自己也因羞惭得病,搭上了性命。但当东吴偷接走妻子孙尚香时,刘备听说后,一点儿都不觉得心疼。因此,孙尚香是了解刘备的,在兄弟情面前,她这个当嫂子的狗屁不是。张飞那是刘备的手足兄弟啊,孙尚香怎敢得罪?更何况张飞豹头环眼,脾气暴躁,生起气来一枪捅死孙尚香,恐怕刘备也不会责怪老张的。因此,当看到张飞到来,孙尚香的恼怒狠劲一下子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自然变得彬彬有礼,三叔长三叔短了。赵云就不同了,虽然与刘备交情不浅,但毕竟没与刘备一个头磕到地上,刘备与赵云的关系,那只能算是主仆关系,刘备是主,那她孙尚香是刘备的妻子,自然也是赵云的主子了。以前孙尚香跟着刘备从东吴逃回荆州时,一路上就遭到东吴不少将领的拦截,孙尚香也是个烈性子,好舞刀弄枪,巾帼不让须眉。东吴将领在她面前那是相当胆怯的。面对丁奉徐盛的拦截,孙尚香就指着二人的鼻子骂道:“你们只听周瑜的,怕周瑜杀你们,难道我就不能杀周瑜?”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二人被吓得恢溜溜地让开了路。因此,孙尚香在赵云面前,那完全是主子对奴才的架势,什么常胜将军?什么长坂英雄,在主子面前狗屁不是,不就一个刘备小保镖吗?你还能咋滴?你杀呀,给你赵云个胆你也不敢。面对自己的主母,赵云还真没办法。幸亏老张来了,不然还真不好收场。

因此,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做同样一件事,那是有很大区别滴![灵光一闪]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挤扁头往上爬?也许孙尚香对张飞与赵云不同的态度就是很好的答案吧。[呲牙]

《三国演义》中截江救阿斗时, 赵云被孙夫人骂的狗血淋头, 为何对张飞彬彬有礼?

赵云孙夫人在渡江回江东时, 从她对待赵云和张飞的态度上看得出孙夫人喜欢赵云,而敬重张飞。

一, 赵云年轻,漂亮而且武艺超群,名声远扬

赵云救了公孙瓒,后者也没有重用赵云,赵云就无法爆发出能量证明自己,赵云就一直沉在公孙瓒军营中不如意。

刘备向公孙瓒借兵时,遇到了赵云。刘备非常欣赏赵云,一见就不舍了。连刘备都喜欢上赵云这样的小鲜肉,可见赵云长得英俊漂亮。赵云的武艺超群又把赵云的名声推出一个新高度。这样的人,女人不喜欢就是不正常了。

即使这样,刘备也没有挖公孙瓒的墙角,赵云也不因为公孙瓒不重用他而离开。这就说明了赵云忠诚有义气。公孙瓒失败后,赵云流落江湖,碰上刘备兄弟于古城。赵云才归顺了刘备,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刘关张。

二,赵云是刘备的管家,自然与孙夫人走得近

赵云归了刘备后,他与关羽张飞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刘备对赵云十分客气,诸葛亮视之为可信。所以刘备诸葛亮对赵云开口就是子龙子龙地喊。可以看得出赵云在刘备集团的人缘是非常好的。这样的人,刘备就托以家务事了。

事实证明,赵云接过这担子后是称职的,长坂坡刘备家小失散,赵云是不顾生死,把甘夫人,阿斗找回来了的。刘备对此大为感动,赵云成了刘备的心腹之人。这就等于是刘备家的管家公了。

如果碰上打仗,赵云也能独挡一面。诸葛亮经常用赵云,就是相信赵云不会误事。

关羽张飞对赵云,也是当做小兄弟。张飞对赵云的能力强表示服气。关羽在五虎大将名单出来后,说“赵云久跟我兄,就是我弟”,这个没话说。

赵云简直就是优秀了,要才能有才能,要仪表要仪表,要修养有修养,简直就是美女,才女,仕女心目中的如意郎君。

后来的孙夫人与赵云年龄差不多,都是武艺超群的人,切磋切磋武艺的时候,恐怕少不了。再说,赵云既然是刘备的管家,就与主公主母走得近,天天见面。流水无情,落花有意。即使都有各自的底线,日子一久,起居也就随便了。所以,孙夫人对赵云就要比其他人随便得多。不说是当仆人,但是,有什么事 喊顺了口,也就亲密了。

三,赵云不乱来,女人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

赵云在长坂坡的忠诚让刘备大为感动,刘备就把家小让赵云去保护。赵云的才能和忠诚让人相信。刘备对此深信不疑。

赵云取桂林一事,就说明了赵云是个有底线的人。赵云的名声远扬,特别是在长坂坡的故事,更是如雷灌耳,深入闺房绣阁之中。赵范的嫂嫂对赵云仰慕已久,苦苦等待。

赵云把桂林拿下来后,郡守赵范招待赵云,主要内容是郡事完毕后,家事也要安排,当然也希望赵云能够在刘备面前美言美言。

席间,赵范就安排了自己的嫂嫂樊氏出来替赵云倒酒。这个女人守寡,她年龄不大,长得异常漂亮。赵云觉得奇怪,就问赵范怎么回事。赵范就说了嫂嫂要嫁一个非常的男人,要不宁愿一辈子守寡。赵云大怒,这不是弯酸我赵云吗,拿我赵云当什么人了?你的嫂嫂就是我赵云的嫂嫂,用得着这样吗?

赵云怒火中烧,严词拒绝了赵范的要求。这说明了赵云不是吕布,更不是曹操。对于美丽女人,心里戒备得紧。

虽然赵云一根筋,不开窍,但是,谁说这不是一个人在乱世中处世立身的底线呢?

刘备诸葛亮听赵范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说子龙你也老大不小的了,现在大事完毕了,我作主,你就成了这件亲事吧。赵云说,大事未定,不敢说个人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看看人家赵云,哪里象好色鬼董卓、吕布、曹操们,见了女人,就差不多死在女人身上。

四,荆州问题,成全了刘备与孙夫人的婚姻大事

赤壁之战,刘备与孙权的关系十分微妙。他们两个要对付曹操,婚姻关系是连接这种关系的最直接,最实际的手段。彼此之间有了这一层关系,情况就不一样了。

周瑜就拿郡主孙尚香当筹码,来结谛联盟关系。诸葛亮就派赵云保护刘备前往柴桑迎娶孙尚香。

诸葛亮用赵云去,除了赵云的武艺和忠诚外,关键是赵云能够体现荆州方面的重视,更是利用赵云漂亮,英俊,挺拔,玉树临风的身材,展现荆州人物的风采。

赵云立在刘备身边,刘备被赵云的气场一渲染,刘备的信心和心态就上档次了。说话流畅,言语清楚。一下就把两个老大人给征服了。吴国太就愿意把女儿嫁给刘备了。吴国太对赵云更是叹赞不止。夸他是“真将军也。”

我想,吴国太和孙权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他们都认为刘备的年龄大了。如果换成了赵云,他们会更称心。但是,吴国太如果再有个女儿就好了。赵云说不定就会在吴国落户了。

孙夫人如何想,如果让她在刘备赵云之间选择,她会选赵云的。不要问为什么?就年轻二子而言,孙夫人喜欢赵云。

孙夫人作了刘备之妇,身体是刘备的,心上不一定是刘备的。

孙夫人与刘备的婚姻,其实就是一场政治婚姻,没有多少感情在里面。

这一点诸葛亮看得很清楚“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刘备很害怕孙夫人啦。说明刘备与孙尚香结婚后,处境还是不妙,夫妻感情不是很好。

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

这说明孙夫人想没有想其他的人,就不知道了。后来,刘备入蜀,把孙夫人留在了荆州。生活由诸葛亮赵云关羽张飞等等人负责管理。孙夫人在这时候,照看阿斗。

五,从赵云在刘备手下被忽略,恐怕是刘备认为赵云有错

究竟是什么错,书上也没有明说。

但是,模模糊糊地觉得,赵云喜欢孙夫人而不敢说,虽然也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 。孙夫人喜欢赵云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她与赵云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一对绝配。

孙夫人得不到心中想要的,对赵云就恶声恶气的了,赵云岂有不知之理?刘备走后,就是几个月不回来,这里面恐怕有猫腻。孙权如果不派人骗妹妹回去(当然是要带上阿斗),孙夫人恐怕也要自己回去。刘备走了不带她,是变相休了人家青春小媳妇。诸葛亮们自然是不想孙夫人再生小孩的——孙夫人这时是刘备的嫡妻,她生的娃娃就是嫡子。那么刘禅怎么办?

我相信孙夫人在刘备走后,必定苦闷。孙夫人那么聪明的女人,一定感到受了冷淡,被凉在一边了。除了赵云在府中走动外,她打听一点老公的消息之类的事情外,就练武动枪打发长天老日了。

碰巧,东吴来人说吴国太不好,要见女儿。孙夫人带了阿斗就走。

赵云一听就急了,赵云是去追阿斗,孙夫人平时对赵云那么好,赵云居然来夺阿斗而不是希望孙夫人回去。孙夫人心头比长江水冰冷。回过神来,对赵云破口大骂,想想孙夫人也是用错了心。不然不至于如此把赵云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相信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然后再跳水的心情,适合于任何一个用错了心的女人。

六,后来呢

诸葛亮外出,张飞出巡,关羽不见踪影,只有赵云出面抢了阿斗,赵云整死不松手。然后张飞来了,诸葛亮也来了。他们一见阿斗在赵云手中,大喜。一切都尘埃落定。至于孙夫人是去是回, 他们才懒得管了。

诸葛亮张飞一见赵云把阿斗抱着,大喜过望。大家知道诸葛亮为什么会大喜过望吗?因为,孙夫人一走,荆州或者说蜀国就安宁了。

赵云如果是个二百五的话,恐怕会闹出许多绯闻。诸葛亮得了阿斗,就是挽救了蜀国,孙夫人一走,是不是挽救了赵云就不知道了。

刘备建立蜀国后,差个皇后,人家孙夫人是明媒正娶的老婆,就在东吴,蜀国没有一个人建议皇帝刘备去迎接回来呀!没有皇后,诸葛亮临时把吴懿的妹妹找出来当了皇后。过了两年,刘备就跑了,整死也要打一场没有把握的夷陵之战。是不是为了孙夫人就不清楚了。反正感情这东西,谁都把握不住是什么玩意,大概就蕴涵在“既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里面。

《三国演义》中截江救阿斗时, 赵云被孙夫人骂的狗血淋头, 为何对张飞彬彬有礼?

张飞是刘备的兄弟,赵云只是刘氏集团的打工者。古人最讲兄弟义气,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可以换,手足怎能轻易断?!这一点上孙夫人心里是明白的,所以面对赵云和张飞有不同态度,也属正常反应。

张飞是刘备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结义兄弟,而孙夫人也只是刘备的三妻四妾之一,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兄弟情义要远大于这种非正室之妻的情义,这一点孙尚香也是清楚的。如果孙夫人以对赵云一样的态度对待张飞,刘备也是不会允许的。

在孙夫人眼里,赵云是后来归顺刘备的,并不是与刘备肝胆相照、同生共死的患难之交,自然位置比张飞要低的多。赵云作为下属竟然敢阻拦孙夫人回娘家,贵为皇叔夫人的孙尚香自然认为赵云这是冒犯了她的尊严,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才会对赵云破口大骂。

孙夫人被诓要回去探母,她是不知情的,赵云却极力阻拦,她怎能不生气!其实赵云也有苦衷,他是受诸葛亮之命拦截孙夫人,作为将领他不能不执行上司军令,但被执行人又是刘备的夫人,阿斗的母亲,他实在为难。阿斗可是赵云长坂坡欲死奋战,七进七出舍命救出来的,是皇家的血脉,怎能说带走就带走呢!所以才有了赤胆忠心的赵云截江留子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截江救阿斗时, 赵云被孙夫人骂的狗血淋头, 为何对张飞彬彬有礼?

答:两个版本。

《云别传》: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汉晋春秋》: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乃得止。

《赵云传》中参杂了张飞,根据《云别传》记载,刘备任命赵云为武汉卫戍区司令,兼任掌内事!意思就是刘备内事由赵云来管,与外人没关系。由此我们发现《汉晋春秋》的记载更符合逻辑,诸葛让赵云去截江夺回刘禅。没有张飞什么事儿!

如果按照《三国演义》上的说法,就更好理解了😂!好男不和女斗,赵云要的是阿斗,不是要和孙仁为敌……这个可以参考赵云谏刘备出兵伐吴。

张飞是不是好男?我不敢妄下结论,反正他找老婆的时候就不体面!后来,有人把张飞的头送给了孙仁的二哥。张飞的二哥的头被孙仁她二哥送给了曹操。

《三国演义》中截江救阿斗时, 赵云被孙夫人骂的狗血淋头, 为何对张飞彬彬有礼?

刘备说过,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赵云是臣,张飞是刘备兄弟。刘、关、张都是主,赵云是"仆"。孙郡主对待二人态度自然不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