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攻打益州的刘璋时,为什么不带着关张赵?

刘备最早入川,不是去攻打益州的,至少名义上不是。当时是汉中的张鲁想称王,就要扩大疆土,就对益州垂涎三尺。

益州牧刘璋得知张鲁要来攻打的情报后,惊慌失措,就派张松向曹操求救。结果,张松受到了曹操你冷落而悻悻离开。

张松离开曹操以后,又去荆州见了刘备。这样在荆州,刘备、诸葛亮、庞统、张松等达成了进取益州的共识,并决定由张松联络法正和孟达做内应。张松还把自己提前绘制的益州地图献给了刘备。

曹操不肯帮助刘璋了,张松就推荐刘备进川帮助抵抗张鲁。刘璋昏弱,就糊里糊涂地答应了。这样,刘备就以进川协助刘璋防守的名义带兵来到益州。

刘备是以帮忙的名义进川的,所以就不能搞得太过张扬。如果,刘备带上诸葛亮、关羽、张飞和赵云等所有荆州的骨干,那么像是去帮忙的吗?虽然刘备的仁德闻名遐迩,但是要说是一帮助别人就毫无保留,那也没有人能够相信。另外阵容太豪华的话,也颇有炫耀武力之嫌啊!

我们平时也是这样。如果有人请你去帮个忙,你就带上七大姑八大姨的,那是去帮忙吗?还是别有所图?所以,刘备只带了黄忠、魏延和刘封等少数第二梯队的骨干,军师由庞统担任。应该说刘备的人事安排是无可挑剔的。

另外,当时可能也存在刘备对刘璋的轻视。刘备有张松提供的地图,益州的防务、钱粮、府库、山川、河流等等都了然于胸了,加上有法正等内应,所以他可能也认为带的人力已经足够了。这是刘备进川没有带关、张、赵的主要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荆州的防务也需要人哪。北方的曹操赤壁之仇耿耿于怀,时常想卷土重来;东吴孙权也对荆州虎视眈眈。所以说,荆州的防务也是丝毫不敢忽视啊。后来发生的事实也充分证明:关羽一个人是守不住荆州的。

刘备要来帮忙了,刘璋自然就要大老远地去迎接啊。刘璋就带着钱粮出涪城迎接刘备。主薄黄权就苦苦进谏,曰:

“主公此去,必被刘备之害,某食禄多年,不忍主公中他人奸计。望三思之!”张松曰:“黄权此言,疏间宗族之义,滋长寇盗之威,实无益于主公。”璋乃叱权曰:“吾意已决,汝何逆曰!”权叩首流血,近前口衘璋衣而谏。璋大怒,扯衣而起。权不放,顿落门牙两个。璋喝左右,推出黄权。权大哭而归。

看《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把黄权的愚忠,张松的卖主,刘璋的昏弱刻画的淋漓尽致。

就这样,刘璋还是去迎接刘备了。在欢迎刘备的酒宴上可谓剑拔弩张,扣人心弦。庞统和法正想要当场刺杀刘璋,益州就唾手可得。但是刘备坚决不同意。庞统就安排魏延以舞剑助兴为借口,伺机刺杀刘璋。刘璋手下的大将张任看出端倪,就拔剑助舞,以保护刘璋。魏延又暗示刘封上场参加,刘璋手下的刘璝、冷苞、邓贤一齐出场,参加群舞。上演了一场“鸿门宴”的好戏。最后在刘备和刘璋的呵斥下,众将都悻悻而退。这样刘备就留在益州帮助刘璋守葭萌关。

而东吴的孙权的确也没有闲着。孙权得知刘备入川,立即准备兵分两路。一路截住川口,切断刘备的归路;一路尽起东吴之兵,打算一鼓作气夺取荆州。结果,其战术计划遭到吴国太的阻拦而流产。

东吴又为了打消吴国太的顾虑,以免攻打荆州时投鼠忌器,就派周善到荆州骗回孙夫人,同时想要顺手牵羊地把刘禅同学绑架到东吴。结果,张飞和赵云及时出手阻拦,粉碎了东吴的阴谋,救回了刘禅同学。由此可见,多亏张飞和赵云留在荆州,他们及时出手救回了刘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孙夫人就此滞留东吴,为以后孙刘翻脸埋下了祸根。

刘备在益州也与刘璋翻脸了。原因就在于两人互相猜疑,不能坦诚相待。刘备以刘璋供应粮草和兵源不足为借口,采用了庞统的中策,攻打益州。后来由于战争进行的十分艰苦,而且庞统战死。刘备只好搬取荆州的救兵,诸葛亮和张飞、赵云兵分两路西进益州,留下了关羽镇守荆州。

关羽后来违背了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采取了“东拒孙权北攻曹操”的战略战术,终于使得曹魏和孙权媾和在一起。荆州被孙权夺取,关羽父子不肯投降,为国捐躯。

经常有人说,关羽是“大意失荆州”。其实,留下关羽自己守荆州,荆州必丢无疑。即使是关羽东和孙权,孙权也是不夺回荆州誓不罢休。孙权在刘备一离开荆州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大举进攻荆州,这跟关羽大意还是小心有什么关系?

刘备和诸葛亮一直对东吴这个“盟友”心存侥幸,缺乏足够的警惕,这才是荆州得而复失的主要原因。

《三国演义》中,关羽一口一个“江东鼠辈”地叫着。我个人觉得,关羽作为威震华夏而又饱读诗书的一代名将,不至于如此的浅薄,总是那么不顾大局而径情直遂吧!

所以,刘备如果只是为了协防益州,是不需要带关、张、赵三位顶级大将的。但是,要攻取益州,就需要顶级大将和顶级谋士的鼎力相助,因此后来他调诸葛亮和张、赵入川。如果不是荆州需要有人镇守,刘备肯定也会把关羽调到身边。

“人多力量大”嘛!大家觉得是不是这样的?

刘备攻打益州的刘璋时,为什么不带着关张赵?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从这个问题看出刘备这个屡败屡战的小强终于成熟啦。

刘备奔波大半生,可以说有许多机会,特别是经营徐州这个阶段,应该是有所作为才是。但却被刘备搞成了一生最尴尬的时期,妻子家小两次被吕布俘获,一次被曹操俘获,这着实让刘备很难堪。

赤壁之战后,刘备有了立足之地,总算安顿了下来。这对刘备来说,至关重要。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明确了“占据荆州,西取益州”的战略规划,君臣相得,如鱼得水,令刘备茅塞顿开。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接受益州牧刘璋的邀请,进入西蜀,刘备没有带领最得力的关张赵一起,这是很高明的,可见刘备的老辣之处。

第一,荆州,对刘备而言,是他今后发展的最重要的根据地。尽管与东吴依然存在着联盟关系,但这个关系并不很牢固。孙权、周瑜时刻想独霸荆州,刘备必须要重兵防范。而且,荆州地带,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势力,犬牙交错,非常敏感,刘备丝毫大意不得。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刘备就可能重新回到以前“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窘境。荆州不可有点滴过失,必须留下关张赵等大将驻守。

第二,刘备是被邀请入川的,不是去攻打益州的。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一帮人,首先是熟悉一些情况,根据局势再做下一步的打算。再就是,毕竟他们没有关张赵名气大,不太容易给刘璋过多的猜疑。如果引起刘璋的猜忌,对刘备经营西川是不利的。

在刘备与刘璋彻底翻脸之后,特别是庞统战死,益州已经是势在必得,刘备必须全力以赴。只有彻底占据益州,才能为荆州提供大后方的保障。

益州特殊的地理优势,即便是荆州有失,只要有益州在,刘备就可以有安身之处。这时,张飞、赵云、诸葛亮才一股脑儿全部入川,仅留关羽守荆州。这也看出刘备取西川的决心,也是很高明的谋略。

刘备攻打益州的刘璋时,为什么不带着关张赵?

刘备从攻打黄巾军开始,辗转江湖几十年,被刘备伤过的人可就多了去了!基本上刘备跑到谁那里谁就倒霉!

三国前期的几股比较有名的势力灭亡,基本上就是按照刘备行走的路线来的。刘备去了陶谦那里,陶谦就死了;刘备和吕布联手,吕布就被曹操杀了;刘备投靠袁绍,袁绍势力也被曹操彻底消灭了;刘备逃到刘表那里,刘表的势力也彻底消亡了!

难怪曹操会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从起事开始,一路都是兵没了就用别人的兵,也算是拿顺手了!曹操叫刘备带兵去攻打袁术,刘备顺手就把这些兵给拐跑了。曹操好象就这一次没有听郭嘉的!

刘璋听说曹操要攻取汉中,就非常担心。张松于是趁机建议刘璋邀请刘备入川,让刘备去攻打张鲁,正好可以防卫益州。

坐拥荆州大片土地,刘备也就一改“兵不过千、将不过关张”的局面,手下也有了可以与曹操、孙权匹敌的众多将领。

于是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卓膺等将领和一万士兵去益州了。刘备把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这些人留下了,毕竟还是要保证荆州的安全啊!这个时候如果再把荆州丢了,刘备可就有点丢不起那个人了!

刘备带这些人去益州足够了!

首先刘璋那边有张松、法正等人做内应,再则刘备也不是直接派兵攻打益州。刘备到了刘璋的地盘上,也没有去打张鲁,主要就是收买益州的人心。

等到曹操攻打孙权的时候,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就拿出他的必杀技来,张口就向刘璋要一万兵,余外还有支持打仗的军资。

刘璋也不傻,只许诺给刘备四千士兵,军资等物品减半。这时候刘璋忽然就明白了“开门揖盗”这个成语的含义!此时刘备正在大喊:“为了替益州攻打强敌,搞得咱们疲惫不堪;现在刘璋库房里藏着那么多的财宝也不犒赏咱们。弟兄们,给我打他丫的!”

直到刘备和刘璋彻底撕破脸,庞统意外的阵亡,这才把诸葛亮、赵云和张飞等人调往益州。

让关羽镇守荆州,并不是因为关羽是刘备的嫡系。刘备从起事开始,就经常与关羽成掎角之势。

很久很久以前,有部香港电影叫《群龙夺宝》。由泰迪罗宾扮演的老狐狸有句话:不把所有的兄弟带在我的身边,是我们跑江湖的绝招!

刘备能够成功就是凭借的这一手,不过很快被关羽打脸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 @寄暇学宫 】

刘备攻打益州的刘璋时,为什么不带着关张赵?

刘备攻打益州时不带关张赵,是因为此时荆州的现实让他不得不留下最信赖的人来防御荆州。

益州牧刘璋在听说曹操要攻打张鲁时,担心曹操会顺势攻打益州,别驾从事张松劝他请刘备入川协助防御。刘璋没想到的是张松实际上是打算把益州卖给刘备。刘备早就有意夺取益州,得到张松、法正等人为内应后,更是下定了决心立即出兵。

不过在刘备刚入川时,只带了黄忠、冯习、张南、傅彤、卓膺、魏延等人,谋士也只带了庞统,而关羽、张飞、赵云和诸葛亮都留守荆州。随同刘备入川的几个人大部分都是他在荆州招纳的新人,其中职位最高的黄忠不过是个中郎将,比已经是杂号将军的关羽、张飞、赵云要低一级。

刘备之所以只用黄忠等新人一同入川,也是有其原因的的。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虽然遭到失败,但是其实力损失却不大,依然占领了襄阳、樊城和江夏的一部。对于刘备来说,此时北方的军事压力还很大,而荆州是他的根本,又刚刚收服不久,尚不稳固,自然需要留下可靠的力量来留守。

而刘备集团中,最适合这个任务的,无疑是一直跟随自己的关羽、张飞等人。他们无论是忠诚度还是能力都毋庸置疑,有他们留守荆州,刘备才能放心。

实际上,刘备抽调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是在刘备入川的第二年,曹操率军攻打孙权以后。此时曹操率主力进攻濡须口,而在荆州只有乐进和关羽在青泥对峙,荆州所面临的军事压力大减。而且刘备已经在益州“厚树恩德”,拉拢了不少益州人士,他觉得夺取益州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立即抽调部队入川,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

所以刘备留关羽、张飞、赵云和诸葛亮留守荆州,是对他们的信任。

刘备攻打益州的刘璋时,为什么不带着关张赵?

刘备攻打益州时,除关羽镇守荆州大本营外,诸葛亮携张飞、赵云入蜀会战,刘备两支大军汇合,最终击败刘璋,取得益州。刘璋为人仁义,故军力不张,汉中太守张鲁(原刘璋下属)兵强马壮,兼之有马超助阵,故有侵蜀之意。张松劝刘璋引刘备入川,以共抗强敌张鲁,收复汉中后,还可以继续抵抗更加强大的曹操大军。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卓膺入蜀后,受到刘璋的礼遇,并将白水军交给刘备节制,令其引兵北上击张鲁。

刘备借荆州是有借无还,入蜀助刘璋也只是为了取得巴蜀之地,故刘备大军行至葭萌关(广元市昭化镇)后,就停滞不前,大肆收买人心。时曹军攻东吴,孙权求救于刘备,刘备让刘璋给他增兵一万以伐曹操,刘璋只同意增兵四千,刘备不满,假意要归荆州。张松写信给刘备劝,其取自领益州;张松行事不密,被其哥哥告发,刘璋怒而斩张松。刘备以此为借口诛白水军将领,自将其军,引一万余众向成都攻去。

刘璋的谋士郑度知刘备起兵伐成都后,建议刘璋将巴西与梓潼境内的百姓全部驱赶到内水、涪水以西,来个坚壁清野,耗死刘备。但是刘璋认为军队的作用是保家护民,现在迁民以护军,是不仁义的行为,最终没有采纳。刘备攻入蜀中,各地纷纷降了刘备,但是攻至雒城(德阳广汉市)时受阻一年有余。这时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尽起本部兵马沿长江而上,攻占巴东地区,张飞智取江州城(重庆市)。之后诸葛亮派遣赵云经外水出兵平定江阳、犍为;派张飞平定巴西、德阳。

刘备攻破雒城后,进兵包围了成都,诸葛亮、张飞、赵云也率兵合围成都。马超威震西北,败于曹操后率兵归降张鲁,马超受到张鲁排挤,于是率兵降了刘备。马超率兵包围成都北门,成都官民听闻马超来了,十分恐惧。刘璋不忍官民战死,不忍自己丢命失去富贵,于是开城投降。刘备把刘璋安置在公安这个地方,归还他的全部财物,让他佩带振威将军印绶。平定益州后,刘备自任益州牧,孙权派人来索要荆州五郡,刘备回答说:等我取了凉州后,再归还荆州!至此刘备拥有荆州、益州两州,实力大涨!

刘备攻打益州的刘璋时,为什么不带着关张赵?

刘备在向孙权借得南郡后,就开始实施夺取益州的计划。他接受庞统的建议,在杨松等人的协助下,以接受刘璋邀请御敌为借口,率军进入益州。在益州站稳脚跟后,刘备对刘璋发动了进攻,最终夺取了益州。可是我们发现,刘备在最初进入益州的时候,并没有带领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名将,只是带了黄忠、魏延,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为了保守荆州根据地的需要。

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向他进献的《隆中对》就指出,跨有荆益是刘备集团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但是由于曹操突然南下,刘琮投降,打乱了刘备、诸葛亮的计划。虽然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但是三家分割荆州的格局却形成了。

刘备占有了荆州在江南的四郡为根据地,在向孙权借得了南郡后,初步完成了以荆州为根据地的方案。但是,在没有得到益州之前,荆州是刘备唯一的根据地,战略地位无比重要。刘备在徐州的时候,就尝到过失去根据地的苦痛。因此,汲取经验教训的他不会再重蹈覆辙。

荆州不但是刘备发展势力的根据地,它还是刘备夺取益州的保障。在长期的益州之战中,刘备没有受到外界多少干扰,主要是因为荆州阻断了长江入口,使得曹操、孙权鞭长莫及。这也是刘备夺取益州后封赏部下的时候,对镇守荆州的关羽予以最高等级封赏的原因。

因此,刘备在率军进入益州的时候,尽最大可能地保证荆州的安全。他不但将关羽、诸葛亮、张飞、赵云这些名臣良将留在荆州,还把投奔来的孟达、法正的部下也留在荆州,协助守卫荆州。正是荆州固若金汤,才使得刘备在益州作战没有了后顾之忧,为他夺取益州奠定了基础。

二、是刘备为了减轻刘璋的疑心。

刘璋虽然懦弱,但是他并不是昏君。在刘璋邀请刘备进入益州的时候,刘璋的很多部下都表示反对。老将严颜就评价此举是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虽然有杨松这些人对刘璋进行蛊惑,刘璋心里终究还是会有疑问的。

刘备率领少量兵力,带领黄忠、魏延这些名气不大的将领进入益州,就是向刘璋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自己是诚心诚意为刘璋防御北方的敌人,对益州并没有觊觎之心。正是刘备没有带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名将,使得刘璋放松了警惕。这让刘璋认为,即便是刘备发动战争,他的四面都是自己的势力,兵力不强的情况下,也是很容易被击败的。

刘璋来迎接刘备的时候,刘备的谋士庞统就建议扣押刘璋,趁机夺取益州。刘备认为时机不到,拒绝了庞统的建议。在两人的见面宴会上,刘备向刘璋表达了最大的诚意,得到了刘璋的信任。这一切,都为刘备下一步的行动打好了基础。

刘备在到达葭萌关前线以后,并没有和敌人发生战斗。他专心建设自己的临时根据地,广布恩德,收揽人心。由于刘璋对刘备十分信任,对刘备的举动视而不见。直到刘备感到时机成熟,准备发动夺取益州的战争时,刘璋才醒悟过来,但已经为时已晚了。

三、是刘备为夺取益州先行做的准备。

刘备夺取益州的谋略十分出色,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长,为我们展现了他的枭雄本色。刘备依靠杨松的内应,蛊惑刘璋邀请自己进入益州。这使得益州面对荆州的天险都失去了作用,刘备直接在益州的腹地向成都发动了进攻。

最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是,刘备夺取益州的主力,正是益州本身的军队。刘备率领进入益州的部下只有庞统、黄忠、魏延等人,主力都留在了荆州。刘备以自己本身兵力单薄,还要为刘璋抵抗强敌为名,多次向刘璋要求增加兵力,补充军需物资。刘璋为了得到刘备的帮助,也尽力满足了刘备的需要。

在刘备发动益州之战前,刘备的手下军队大部分都是刘璋供给的。但是,刘备在得到这些兵力后,并没有为刘璋使出任何力气去攻打敌军。刘璋给刘备的军队、物资的补充,反倒成了刘备夺取益州的工具。

到最后,刘备要发动夺取益州的战争时,还用这一点来做文章。他以荆州遭受曹军攻击为理由,要刘璋资助兵力、物资,自己率领回荆州抵抗曹军。这当然让刘璋感到难以承受。于是刘璋没有按照刘备要求的数量提供兵力、物资。可让刘璋没有想到的是,这成为了刘备发动益州之战的借口。

刘备以这一点来激怒手下,他说大家为了益州的安危,出来大力,可是刘璋却吝啬财物,不顾大家的需求。这种人是不值得我们去为他效力的。于是刘备先斩杀白水军的将领,占领关城,把刘璋军的将领亲属作为人质,率领他们发动了益州之战。

经过长期的征战,刘备占领了成都,实现了他跨有荆益的占领目标。在这场战争中,为刘备获得胜利出力最大的,正是刘璋送给刘备的那些人马。这对于刘璋来说,不啻为一个辛辣的讽刺。

结语:

刘备在发动益州之战前,接受了刘璋的邀请,率军进入益州,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但是他率领的部下中,并没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这些良臣名将,只是率领了庞统、黄忠、魏延和少量的人马,刘备这样做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刘备在夺取益州前,要保证唯一的根据地的安全。其次是为了减少刘璋的疑虑,获得刘璋的信任,为下一步行动打下基础。最后一点是,刘备以此为借口,向刘璋要求增加兵力和军需物资,以刘璋的兵力去夺取益州。最终,刘备攻下益州,实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