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和文丑,一个击败徐晃,一个战平赵云,为何都被关羽秒杀?
颜良文丑武功之高,《三国演义》中各有描写。
白马之战,颜良3合斩魏续,又1合斩魏续好友宋宪。魏续与宋宪的武功应该是半斤八两。要不然,一个被杀,另一个不可能不知天高地厚地出来报仇。颜良连斩两人,而且回合用的越来越少,说明颜良状态很好,斗志昂扬。此时,徐晃出战,结果20合以后,徐晃完败。徐晃当时归顺曹操不久,应该是有立功心切的,20合败阵,说明徐晃在全力以赴后发现自己不能抵挡颜良的攻势,如果不撤回,恐怕有生命危险的,这才不得不败的。
对文丑的武艺,书中自有描写:一场是文丑与赵云大战60回合不分胜负;一场是文丑打败了张辽、徐晃的联手。这充分证明文丑的武功很高。因为张辽、徐晃都非等闲之辈,能打败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扬名天下。而文丑打败了他二人联手,足以证明文丑武功之高。
其实,描写文丑武功高还是为了衬托关羽。以文丑武功之高,他和关羽却只战了3个回合,就胆怯逃跑,结果被关羽追杀于身后。也就是说关羽武功之高已经不可思议了。这就补充说明了,关羽要正面和颜良交战,照样杀的了颜良。因为颜良文丑武功在伯仲之间,甚至有可能文丑还略胜于颜良,因为颜良不见的就可以轻松打败张辽和徐晃的联手。
所以说,关羽偷袭颜良是不成立的。不过,战场上瞬息万变,能快速解决对手,绝不能拖泥带水。因此,关羽采取突袭颜良的战术是高明的,不能因此就说关羽不是颜良的对手。
书中写到,徐晃20合败下阵来,众将栗然。可见曹操手下众将以徐晃为参照,已经无人能敌颜良。而关羽却说颜良是在插标卖首,由此可见,关羽对于斩杀颜良是胸有成竹的,只是采取什么措施能够高效率低风险地去完成任务而已。关羽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
颜良和文丑,一个击败徐晃,一个战平赵云,为何都被关羽秒杀?
颜良文丑是袁绍手下“河北四庭柱”打头的两个,自然不是等闲之辈。在当年汜水关下,华雄连续斩杀讨董联军的数员大将,让联军诸侯们束手无策。这个时候,袁绍就发出感叹,如果我手下的大将颜良文丑有一个在此,何惧华雄。可见在袁绍心目中两人的武艺分量。
就从这个时候起,关羽就与颜良文丑有了宿命的联系。在《三国演义》中写道,有一人听了袁绍的感叹,主动请战。袁绍问是何人,乃是关羽。后人评价道,即异日杀颜良、文丑之人也。最终,是关羽出马斩杀了华雄。
当然,颜良文丑出场的时候,也是十分精彩。在袁绍和公孙瓒的磐河之战中,颜良和文丑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文丑,亲自追杀公孙瓒,和年轻的赵云交手五六十合,不分胜负。赵云作为五虎上将之一,一生中罕有败绩。虽然和文丑交手的时候,赵云尚是年少,战场经验不足,武艺发挥不充分,可是能够和赵云战成平手,也显示了文丑的武艺不俗。
而颜良在白马之战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在和吕布过去的手下健将宋宪、魏续交手的时候,大显神威。对宋宪是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于阵前。对魏续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下马来。等到徐晃出马,交手二十合便败回本阵。颜良的表现,让曹操手下的将领都个个慄然,不敢交战。
而文丑出马是为了颜良报仇,可是在白马又中了曹操的诱兵之计。不过文丑确实是大将之才,在遭到曹军的突然袭击,部下混乱之际,依然挺身独战,只是因为势单力孤才退走。在遭到张辽、徐晃追击的时候,文丑依然可以败中取胜。他箭射张辽,战退文丑。在他的带动下,袁绍军重整旗鼓,再次投入战场。
可是,就是这样两员表现出众的将领,却先后被关羽所杀,而且被杀的干净利索,实在有点匪夷所思。即便是关羽的武艺再高,可是颜良文丑的武艺再不济也不会连几个回合都走不了吧?
如果我们看看关羽斩颜良和文丑的过程,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关羽在万马军中斩杀颜良,确实是有一点欺诈的成分在内。关羽能够轻易斩杀颜良,主要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关羽自从跟随刘备起兵之后,就在和黄巾军的交战中,练就了一身冲锋陷阵的本领。关羽兄弟在和黄巾军的交战中,由于没战必胜,人送外号“专克黄巾刘关张”。关羽对于黄巾军的军阵的弱点了如指掌,同时对以少胜多的方法也很有心得。
其次,颜良的武艺如何,徐晃在事先也做了试探。以徐晃的武艺,不该和颜良战二十回合就败的,而且徐晃撤回,颜良也没有追赶。这是因为徐晃并没有尽全力,他只是试探颜良的武艺而战的。当关羽前来的时候,关羽和徐晃关系甚好,当然会把颜良的武艺优缺点和盘托出。关羽通过徐晃的点拨,自然想出了破解颜良武艺的招式。
第三,在进攻颜良前,关羽对于如何斩颜良已经有了万全的打算。战前,曹操专门引关羽看颜良的军阵。曹操说河北军阵何其雄壮,可是在与河北军队交战多年的关羽眼中,这个军阵处处破绽,简直不值一提。所以关羽才说,在他眼里只不过是土鸡瓦犬而已。而那个麾盖之下的颜良,不过是插标卖首的人而已。
书中写道关羽斩颜良的过程,关羽倒提青龙刀,骑着赤兔马从山上冲下来。河北的军阵纷纷让开,关羽直冲到颜良面前,手起一刀,刺颜良于马下。然后下马割了颜良的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我们看关羽斩杀颜良的过程,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的动作。颜良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反应和还手之力。这就是关羽对颜良了如指掌,有心算无心的结果。关羽首先是倒提青龙刀,显示没有敌意。河北军马不知道关羽的用意,对他的这个姿态有各种理解。又不能想到,关羽孤身一人就敢独闯敌阵。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让开了去路。关羽再骑着赤兔马从山上冲下来,本身赤兔马速度就快,再加上下坡的加速,这时的关羽真如同风驰电掣一般。
最后,关羽对颜良的致命一击,是用了一招刺。这一招很有讲究。我们知道,关刀势大力沉,一般都是劈砍见长。即便是冲锋,用不了刺这一招,那么用横斩也可以。可是为什么关羽却使用了枪法里的刺这一招呢?这是关羽抓住了颜良的武艺破绽。
颜良也使的是大刀,他和关羽一样,在对宋宪魏续徐晃的交手中,以劈砍取胜。但这种招式,要有施展的空间,也要有蓄力的时间。关羽使用刺,就是直接逼近颜良的身边,使得颜良根本就没有施展武艺的可能。而赤兔马速度带来的冲击力,弥补了关羽以刀代枪力道上的损失,所以能够将颜良一击必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关羽斩颜良用的是个巧劲。
而关羽斩文丑,则是文丑自乱阵脚造成的。这个还是因为关羽斩颜良造成的震撼性的影响。文丑虽然信誓旦旦的要求出兵为颜良报仇,可是这是颜良一死,他就是袁绍手下的首位大将,请不请求都得出战。而且颜良文丑两个人关系密切,颜良一死,文丑说什么也要有个报仇的态度。可是,颜良的武艺如何,文丑心里知道,他对斩杀关羽并没有什么把握。唯一的希望就是,颜良死于关羽的突袭,这样论真实本领,自己可以与关羽一战。
因此,在对战张辽和徐晃的时候,文丑还是比较从容不迫的。可是,和关羽一交手,文丑就知道自己的希望落空了。关羽的武艺的实实在在的,不用讨巧自己也不是对手。所以,文丑战了三合,就拨马绕河而走。这个绕河而走,就是文丑犯下的致命错误。文丑还想施展刚才箭射张辽的绝技,败中取胜,可谁知道关羽的赤兔马快,被关羽赶上,一刀砍死。文丑的死,死在他的取巧没有成功上。
结语:
颜良文丑是袁绍手下有名的将领,他们的武艺精通,为袁绍统一河北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就是这样的两位“河北四庭柱”中的排名首位的两位将领,却被关羽轻松的斩了。
其实,关羽斩颜良文丑的功劳里,赤兔马的助力最大。在斩颜良的过程中,没有赤兔马的速度,没有赤兔马带来的冲击力,关羽用青龙刀是刺不死身穿金甲的颜良的。如果刺杀不成,关羽就会功败垂成,不但不能立功,自己的生命还会有危险。而对文丑一战,关羽就是仗着马快,直接追上文丑斩杀了他。
所以说,关羽斩颜良用的是巧,这是他多年征战的经验得来的方法。斩文丑用的是猛,这是关羽用自己的威势、能力碾压文丑得来的功劳。所以,颜良文丑虽然名噪一时,终于成为关羽的手下败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颜良和文丑,一个击败徐晃,一个战平赵云,为何都被关羽秒杀?
三国被低估的两大猛将,一个速败徐晃,一个力压赵云,却为何都被关羽轻松秒杀了?答案其实非常简单!
速败徐晃
三国演义中的徐晃,乃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在他还未加入曹操阵营时,他曾经和许褚交过手,两人大战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令众人震惊,也正是因为徐晃有如此出色的表现,所以曹操起了爱才之心,最终派出使者将徐晃劝服,收归麾下!
徐晃能够和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这说明他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的,除了典韦、许褚,曹营中估计就徐晃最厉害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曹操在前期用人的时候,经常把徐晃和许褚放在一块儿使用,也就是说,在曹操的心目中,徐晃原本应该是和许褚差距不大的猛将!
土山之战,曹操为了降服关羽,需要派人去截断关羽的退路,原本许褚和关羽是同一等级,派出许褚应该就已经足够了,但为了以防万一,曹操还是给许褚配备了一个助手,这个助手便是徐晃!从曹操的这项任命我们便可以看出,在曹操心目中,徐晃还是非常厉害的!
同样的道理,在白马之战中,当宋宪和魏续都死于颜良之手后,曹操决定派出更加厉害的手下去迎战颜良,而这个被派出去的手下则是徐晃,可见曹操是多么的看重徐晃!遗憾的是,在对战颜良的过程中,徐晃败得非常惨,仅仅二十回合便落于下风了!看到徐晃败得这么惨,曹操顿时失去了继续对战的信心,而曹营的其他猛将也沉默不语,也就是说,其实大家都是非常清楚徐晃的实力的,他们见徐晃败得这么惨,都没有继续作战的信心了!
从曹操及其手下诸将的表现来看,当时的徐晃,完全可以算是曹营之中,仅次于许褚和典韦的猛将了,他非常厉害!然而如此强悍的徐晃,却遭到了颜良的吊打,仅仅二十回合便被击败,令人大跌眼镜!这个颜良究竟有多厉害?连许褚都只能在五十回合打平徐晃,颜良凭什么二十回合就击败了徐晃?他比许褚还厉害?
就在众人惊叹于颜良的实力时,一幕不可思议的画面出现了!颜良在和关羽的对阵中,竟然被关羽一回合秒杀,令人大跌眼镜!
原文: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前一战,颜良还非常逆天,一回合秒杀魏续,三回合诛杀宋宪,二十回合速败徐晃,结果转眼间,他却连关羽一回合都抵挡不了,这是怎么回事?从颜良、许褚二人对阵徐晃的战绩来看,很明显颜良比许褚还要厉害,而关羽要想一回合斩杀许褚,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么为何关羽能够一回合斩杀颜良呢?
关于这个问题,网络中有不少的答案!一种说法认为,徐晃和关羽关系好,他是在故意放水,把颜良衬托得非常厉害,逼迫曹操启用关羽,以此促使关羽立功离去。另一种说法认为,关羽超猛,再加上有赤兔马相助,所以颜良及其手下根本挡不住,最终被关羽一刀秒杀。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颜良之所以被轻松秒杀,和刘备有关!当时刘备就在袁绍阵营,听说颜良要出兵进攻曹操,刘备找到了颜良,告知了颜良关羽的相貌,让颜良劝降关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颜良看到关羽之后,并没有多做防备,并且见到关羽前来,他还张嘴欲问。只是没想到关羽动作太快,直接将其斩杀!
上述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其中的第三种说法在嘉靖本的三国演义中还能找到原文,所以支持第三种说法的网友非常多!不过在本文看来,这三种说法其实都没有说到核心,从颜良被评为袁绍手下第一猛将,到颜良二十回合速败徐晃来看,颜良的实力绝对属于顶级,并不逊色于关羽!他之所以会被关羽秒杀,完全是因为罗贯中故意为之!白马之战中,罗贯中需要以颜良的被杀,来衬托关羽的强大,所以无论颜良被描写得有多么强大,此战中他都会被关羽轻易秒杀!
也就是说,按照颜良的真实武力来看,他和关羽是同一等级的高手,关羽根本不可能轻松秒杀他!甚至于说,关羽要想击败颜良,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白马之战,关羽之所以能够秒杀颜良,并非颜良武力不行,并非关羽武功超强,而是因为罗贯中需要颜良死,需要以颜良的被秒杀,来衬托关羽的强大!
力压赵云
颜良是袁绍手下被低估的头号猛将,而袁绍手下被低估的第二号猛将,便是文丑!
文丑登场不久,便力压赵云,令众人惊叹!磐河之战,公孙瓒和袁绍对垒,结果袁绍手下的文丑,直冲公孙瓒军阵,将公孙瓒的手下打得落花流水,如入无人之境,令人惊叹,就连公孙瓒本人,都被文丑追得狼狈逃窜!眼看文丑就要活捉公孙瓒了,赵云突然杀了出来,还和文丑打了个五六十回合不分上下!
原文: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从原文的描写来看,当时的赵云只是一个少年,武功应该还没有到达巅峰,所以不少人认为,虽然赵云和文丑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但赵云其实要更为厉害,因为赵云还很年轻啊,经验不足!但在本文看来,此战中,其实文丑应该是更胜一筹的!
首先,文丑的武力也未在巅峰!按照不少网友的说法来看,当时赵云初出江湖,经验不足,装备缺乏,所以他的战斗力并非在巅峰时期,他能打平文丑,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在本文看来,当时的文丑,其实武力也未在巅峰,因为文丑之前曾经在公孙瓒军中大杀四方,四处冲杀,这一期间他耗费了巨大的体力,等到他追上公孙瓒,碰到赵云,他的体力已经消耗了大半!在如此情况下,他尚且能够和赵云打平,可见文丑是多么的厉害!
其次,当时的赵云只是看着年轻而已!赵云和文丑交战时,公孙瓒趴在一边观看,通过公孙瓒的视角,我们发现赵云只是一个少年将军。然而从后文赵云的年龄推算来看,此时的赵云只是长得比较年轻而已,他的真实年龄,已经超过三十了!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老年赵云主动请战,成为蜀军的先锋,在和魏军韩德一家对阵中,赵云大发神威,轻松秒杀韩德一家,于是原文给出这样一句赞语:“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也就是说,此时的赵云,已经七十岁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发生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而赵云和文丑的交手,发生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中间相差37年,也就是说,赵云和文丑交手的时候,他已经33岁了!
33岁的赵云,只能打平体力未在巅峰的文丑,可见文丑是多么的厉害!他绝非大将想象的那么弱!而且从延津之战来看,文丑轻松化解了张辽和徐晃的围攻,可见他确实是有真水平的!那么为何他又会被关羽轻松秒杀呢?
原文: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从原文来看,文丑在和关羽交手三个回合以后,便心生怯意,准备逃跑,结果马力不如赤兔,最终被关羽追上,从后面一刀斩杀!看起来文丑在和关羽的交手过程中,确实表现比较拉胯,配不上顶级猛将的称号!可当年文丑是能够力压赵云的啊,为啥他会被关羽轻松秒杀呢?关羽不可能轻松秒杀赵云吧?
在本文看来,之所以会发生反差如此之大的剧情,完全是因为罗贯中要衬托关羽!文丑被衬托得越强大,就能够把关羽衬托得越厉害!罗贯中完全就是想,以颜良之死和文丑之死来神话关羽的武力!若是让双方公平对战,关羽绝不可能轻松秒杀颜良文丑!
结语
总的来看,颜良速败徐晃,文丑力压赵云,他们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三国猛将,按照真实武力,他们完全可以被评为顶级猛将,丝毫不亚于关羽张飞!而之所以会发生他俩都被关羽轻松秒杀的戏剧性画面,则主要是因为罗贯中想以此来拔高关羽,衬托关羽的强大!说白了,正常交手,关羽根本不可能秒杀颜良文丑,颜良文丑完全是被罗贯中给写死的!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颜良和文丑,一个击败徐晃,一个战平赵云,为何都被关羽秒杀?
颜良和文丑是河北一流名将,能打败徐晃,战平赵云的三国名将中也沒有几个。
说这么厉害的猛将被关羽秒杀,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为关羽重义气,做人正直,所以历朝历代都在尊奉他,抬高他,神化他。把他说成神,到处建关帝庙,关公祠,家里也供奉关老爷牌位。这样一个亦神亦将的人打败两个凡人当然轻而易举了。
其实,三国演义不光在细节上虚构了这件事,而且事实也大相径庭,据专家研究考证:颜良和文丑根本不是关羽杀的。而是东吴名将孙坚杀的。
颜良和文丑,一个击败徐晃,一个战平赵云,为何都被关羽秒杀?
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手下武艺最高的两员大将,本领非常了得。
颜良在白马之战二十合就击败了曹操手下仅次于许褚的猛将徐晃。徐晃能和许褚战上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即使考虑此战徐晃可能发挥不好,或者颜良的刀法正好克制徐晃,那颜良的武艺也非常惊人了,应该不亚于关羽、张飞等人,还要强于许褚他们。
文丑的表现也不差,他在磐河之战战平了赵云。在延津之战时,文丑又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击退了张辽、徐晃两人的夹攻。虽然磐河之战时赵云还是个少年,武艺没有达到巅峰期,不过总体来看,文丑也具有超一流的水平,在演义中属于顶尖高手。
关羽武艺虽高,不过他对上夏侯惇在十几个回合还是没有分出胜负看。在正常情况下关羽对颜良、文丑,很明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胜,更不要说杀死两人。颜良和文丑之死可以说是各种偶然因素下的特殊结果。
颜良被关羽秒杀,书中写的比较明白,是关羽马快,冲上来时颜良正要问话,关羽已经冲到面前,来不及招架被关羽刺死。
这种死法确实有些憋屈,不过相比文丑就更倒霉了。文丑是和关羽战了三合以后心怯逃走,结果被关羽追上杀死。在演义中不要说文丑这种顶尖高手,就是夏侯惇、张郃等武将,在面对比自己强的对手时也极少打了几个回合就心怯逃跑的,也难怪很多人觉得文丑武艺比颜良差很多。其实这主要是怪文丑心理素质不过硬。
文丑出战前已经知道颜良是死在一个“赤面长须使大刀”的勇将手里。文丑和颜良关系极好,彼此之间知根知底。文丑敢为颜良报仇,显然是认为颜良之死只是一个意外,并不相信真的有人能在正面交锋中杀死他。
但是在遇到关羽以后,两人交手以后文丑发现关羽武艺了得,甚至可能在自己之上。文丑想到颜良之死不免心生怯意,而且旁边还有一个徐晃虎视眈眈。这种情况下文丑不敢久战,并非意味着三个回合就打不过关羽了。
只是文丑没想到关羽的马那么快,最后被追上杀死。如果文丑不跑,那么关羽短时间内肯定也没法击败他。
颜良和文丑,一个击败徐晃,一个战平赵云,为何都被关羽秒杀?
关羽后来被圣化了,他是孔圣人之后的第二位大圣人,既然是圣人,就需要一些光辉事迹去衬托。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颜良和文丑作为河北四庭柱之一,武艺高强,用他们来称托关羽的武艺,更加能体现关羽的武艺超凡入圣。
红花需要绿叶来衬托,关羽作为一朵大红花,当然需要颜良和文丑这两片绿叶来衬托!建安五年,袁绍派大将颜良、文丑、郭图等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之后关羽辞官归刘,流下千里走单骑的美谈。
建安五年,袁绍命文丑率五六千骑追击曹操,进至延津。曹操采用荀攸的饵敌之计,以不足六百骑大破文丑一军,文丑死于乱军之中。文丑死于乱军之中,不知道是谁杀了他,因此罗贯中将斩文丑的功劳寄给关羽。在《三国 演义》中,磐河一战,文丑连败数将,差点擒获公孙瓒,与赵云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随后与颜良为先锋,击公孙瓒,平定河北。孔融评价到:颜良、文丑,勇冠三军。
曹袁交兵时,先锋颜良攻白马被斩,文丑领军为其报仇,据延津挑战曹操,却中饵敌之计而军乱,文丑挺身独战,射退张辽,与徐晃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败,追击中正遇关羽,战不三合,心怯欲走,被关羽赶上斩于马下。可见关羽斩文丑时,占了一个大便宜,那就是他骑的马是赤兔马,该马是千里马,很快就追上了文丑,从背后一刀斩了文丑。华雄、颜良、文丑三人为衬托关羽而死;张辽、徐晃、赵云三将为衬托关羽能略显无能。可以说罗贯中十分喜爱关羽,在书中给了关羽无上荣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