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三支一扶值得考吗?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之下,“三支一扶”也是很受许多大学生的欢迎,竞争越来越激烈,报考人数越来越多,录取比例越来越小。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因为好处多多。我表妹就曾经是一名“三支一扶”人员,后来借助“三支一扶”政策,成功考取了事业编专项编制。

我老家一堂妹,大学毕业后考了一次公务员没有考上,听从父母建议报考并考上了当地“三支一扶”(支农、支教、支医)。堂妹从事支农工作,一开始安排在村里负责农业扶贫工作,后来因为文字功底扎实,被借调到乡镇党政办,负责综合材料撰写,经过半年的历练,便成办公室为得力骨干,深得镇领导器重和赏识。

眼看“三支一扶”两年的服务期限将至,镇里舍不得人才流失,便向县里申报了一个“三支一扶”转事业编制的专项岗位。表妹也不负众望,成功考取该事业编,分配在镇农业服务中心,但人还是在党政办工作。

一、什么是“三支一扶”?

所谓的“三支一扶”,是政府为了建设农村、振兴农村的一个重大决策,旨在帮助农村农民富裕起来。三支:支农、支教、支医。一扶:扶贫。“三支一扶”人员大多是大学生毕业,为促进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三支一扶”招考程序?

“三支一扶”人员实行公开招募、自愿申请报名、组织考核选拔、集中统一派遣,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以乡镇农村基层急需的林业、农业、医学、水利、畜牧、教育、经济类等专业为主,优先招募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优先安排高学历毕业生,优先安排已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优先安排回生源地的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时间一般为2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工作补贴和生活补贴。

三、“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满后的如何安置?

“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满后,大致有以下三种安置方式。

①自主择业。进入市场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比如税收优势、政府财政补贴等。

②转为事业编。可以参加专门为“三支一扶”人员设置的政策性考试,考核合格后,即可录取为事业编制人员。这种考核,录取率相对比较高。

③参加公务员考试。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为“三支一扶”人员设置了公务员考核岗位,相对其他岗位,竞争不是很激烈。

四、“三支一扶”人员有哪些优待政策?

“三支一扶”人员是没有正式编制的。“三支一扶”人员工作期满后,各个地方会根据工作考核成绩,结合地方实际,予以合理安排。比如:

①可免试入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

“三支一扶”工作年限,视同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按规定享受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定向考录招聘优惠政策;

③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并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④每个省都有针对“三支一扶”的定向考试,既有公务员,也有事业编制单位,竞争不是很激烈,录取可能性比较大,成功录用后,工资档次可增加1档,三支一扶的2年服务期算作基层经历和工龄,没有1年的试用期,直接录取为正式工作人员。

综上,“三支一扶”人员在2年的服务期满了后,无论是考取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还是自主择业,亦或是考研究生,都有一定的优待政策,比其他人员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对“三支一扶”人员在基层工作所作出贡献的一种激励和认可。毕竟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要在基层山区奉献2年,也很不容易。

大学生毕业三支一扶值得考吗?

首先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 湖北省的三支一扶 18年是招1500人 然而报考人员达到20000人数,"三支一扶" 以前是指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工作。大多数地方就是基层县城里面,或者派到基层乡镇,应该是少数。现在"三支一扶" 延伸到了 支农、支医、水利、人设、青年事物、残联、文化、扶贫8个项目单位 19年会增加供销社这个单位 农业一般都是到农业局、水利一般到水利局、人设就是人社局、青年就是团委办公室、残联、文化都是有关政府部门单位、扶贫就是扶贫办的。工资待遇这几年是越来越好的 湖北地区 每年都会增加 反正每个地方不一样根据每个地方财政平均工资来的 中央拨款加地方补贴。再说这个报考问题 并不是你们所说的三支一扶怎样不行简单 或者有没有前途 或者想去就去的 我只能告诉你 你想去还不一定去的了 别小看三支一扶 每年报考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个别岗位都100多人 三支一扶说白了 如果你想进体制就去大胆的报考 考上期间会有很多时间复习考试 这样比那些社会上的人机会大多了 因为机关单位本来都事不算太忙 比起企业闲的多了 而且一样有双休 法定节假日 期间考试 提前给领导请假 一般领导都会批个半个月 毕竟他们也希望支持你考走 大多数 领导也会体谅你的 就算期间没有考走 两年服务期到了 会有合格证书 这个证可以在你以后报考事业单位的时候加5分 也有部分基层公务员定向考录的优惠政策 还有考研初试加10分等等 湖北的个别地区 期满是可以直接转为事业编制的。

大学生毕业三支一扶值得考吗?

看了很多大家的回答,关于三支一扶的重点好像也说的差不多了,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除了三支一扶,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吗?最大的可能大概就是闯荡一番。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聊聊三支一扶该如何选。

毕业后考三支一扶好还是外出闯荡好?

三支一扶更像是未来进入体制内的保底,而外出闯荡可能有无限的前景。究竟那个好,让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三支一扶

三支一扶是指什么?

三支一扶指招录公告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但三支一扶工作人员不像事业单位有编制,是实行服务期管理,服务期为两年,期满后继续留任且通过考核给予事业单位编制。

这里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三支一扶是有服务年限的,除了个别岗位有特定服务年限外,其他招募岗位最低服务年限均为2年。到岗服务前签订服务协议,且须承诺在最低服务年限期内不得离岗。

三支一扶福利政策

熟悉这类考试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但凡要求了最低服务年限,一般都会比较辛苦,所以都会配备相应的福利政策,那么,三支一扶有哪些呢?

1、安家费补贴:按照每人2000元标准,给予每名新招募且在岗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三支一扶”人员一次性安家费补贴。

2、职称评定:服务期满1年且考核合格后,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定。参加“三支一扶”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考录(招聘)、落户、升学等方面可同等享受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

3、学历提升加分或免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可免试入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

4、考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有加分:在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考试中,有专门特设岗位,或者针对三支一扶有加分政策,不同考试加分3-10分不等。

顺便提一下,昨天山西省的三支一扶公告已经出了,招聘600人,大专起报,全省毕业生都有机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

综上,三支一扶之后可以有多种选择,服务期满后无论是提升学历,还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也都有加分项,在今年省考中部分岗位仅限三支一扶人员报考。

外出闯荡

外出闯荡具体是指什么呢?我们暂且把这个范围界定在私企和创业的范围内,城市选择一线或者超一线。

在这个范围里分享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身边的一个朋友的,为了保持故事的连贯性,下面将以我作为第一视角向大家阐述。)

我们家是在黑龙江的一个边陲小镇,小学、初中、高中从家走到学校不足15分钟,而我除了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好像也没有更多的去处。所以,从小我就想,要走出去看看。所幸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初中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我们县的重点高中,按照入学成绩排名,我也如愿进入了学校的“点子班”,据说这个班级的同学至少有一半的人可以考上211/985。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规划我的城市和未来。

高考的时候,我的目标城市是上海,但这个城市太难考了,几次模考下来,以我当时的成绩并没有太大的把握,高考时的估分也是如此,最后我选择了距离上海较近的江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不管怎么说,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家乡,真正意义上开始全新的生活。

大学四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遇到了现在的丈夫,我们是在一起考研的时候认识的,当时觉得他好厉害,所有把我难住的问题,到他那里都可以迎刃而解。也因为有他的陪伴,那年的夏季严冬才没有那么难熬。最终,我们如愿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毕业后我们来到了杭州,他做程序员,我做产品经理,那个时候杭州的房价已经开始上涨,我俩看中了一套单价两万多的房子,家里帮着出了一部分首付,剩下的直接贷款,就这样在外漂泊多年的我第一次有了家。虽然有房贷,但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无依无靠了。也就是在同一年,我们结婚了,第二年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宝宝。

记得那段时间我很焦虑,工作压力大,偶尔会崩溃大哭,房贷经常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但过了那个冬天后,一切都开始好了起来。老公加入了一个创业公司,工资高了也有股份,而我选择了和过去的那家公司说再见,重新选择了一个发展更为广阔的平台。

很多时候我都很感谢那些年的自己,因为是她的奋斗和倔强,才让我有机会看到那么多不一样的风景。

三支一扶还是外出闯荡?关于这个问题你有自己的选择了吗?其实很多时候路本身没有那么大的不同,有的人把泥间小路走成了康庄大道,而有的人把宽阔的马路走成了羊肠小道。重点是你想要一个怎样的人生,并愿意为之付出怎样的努力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留言、点赞。

大学生毕业三支一扶值得考吗?

前段时间参加镇里的班子扩大会议,会议上讨论了两年前考进镇政府的三名三支一扶人员入事业编的事情。

根据政策,三支一扶人员两年工作期满之后,经镇委镇政府班子会议讨论决定之后,可以直接办手续入编,成为事业编制人员。

这三名三支一扶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都有接触,是工作比较认真负责的人,于是全票通过,上报到县里去办理入编手续。

入编手续流程较长,在入编之前,三名三支一扶人员都以临聘人员的身份继续在镇政府工作,按临聘人员发放工资。

回到问题。

现在的三支一扶绝对值得考,因为可以入编。

以前的三支一扶人员并没有期满入编的政策,想要入编只能靠自己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事业编制招聘考试,所以没多少大学生报名,基本上报名了就能成为三支一扶人员。

现在报考三支一扶人员需要参加考试,难度比事业编制人员招聘考试稍低一些,也就相当于把事业编制人员的招聘考试关口提前了,并没有违反编制“逢进必考”的原则。

但是,哪怕三支一扶人员期满可以入编,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是编制问题。三支一扶人员期满之后是事业编制,并不是公务员编制,与公务员相比,政治前途、工资待遇都有差距。

其次是岗位问题。当前的事业编制人员按照岗位进行管理,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三大类,有不同的晋升序列。三支一扶人员入编都是管理岗位,比专业技术岗相比,较难获得级别晋升。

最后是工作单位的问题。三支一扶人员入编的工作单位都是乡镇政府。乡镇基层工作比较繁杂,比较辛苦,工作人员都是混编混岗使用,事业编制人员跟公务员的工作内容并无大的区别,工资待遇和政治前途却差一大截。尤其是管理岗的事业编制人员,受限于乡镇政府的级别仅为正科级,镇政府里面的事业编制人员绝大部分都停留在九级职员,无法突破到八级职员,无法调任成为公务员。可以说,乡镇政府事业编制管理岗人员是目前看来发展前景最差的事业编制人员。

因此,三支一扶值得考,是因为可以入编,这是唯一的优势,也是最大的优势,属于保障了下限,上限却很低的一份职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只有入编之后继续考公务员了。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体制内的工作备受青睐,能获得编制就已经领先很多人了。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三支一扶的政策,三支一扶的考试也会越来越激烈,想要成为三支一扶人员的话,越早越好。

大学生毕业三支一扶值得考吗?

今年这种行情,还是很值得去考三支一扶的。

首先,今年经济不景气,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都会遇到很多麻烦。如果实在找不到工作,三支一扶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要清楚三支一扶是什么?三支一扶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基层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这是落实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的具体措施。

那么,三支一扶的待遇怎么样?有编制吗?这是大学生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工作年限多少?很多人可不想呆在农村一辈子。文件规定,一般呆2年。当然,如果你认为2年还不过瘾,种的果子还没结果,养的猪还没长大,那么可以继续申请延长服务时间,当然,你也可以转入村官行列,长期支农。

其次,有工资吗?很明确地告诉你:没有!但是,国家会在你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但是,这个额度就不一样了,比如,你去新疆和安徽就不一样。如果你去新疆:

1.生活补贴:根据服务地艰苦地区类别,工作生活补贴标准约为6万元/年—10万元/年。当然,你的不同学历和学校也不同,对“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每月增加100元工作生活补贴。

2.社会保险待遇参照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有关规定执行,并为“三支一扶”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在岗服务满6个月的“三支一扶”人员一次性补贴安家费3000元。

但是,如果你是去河北:

1.生活补贴:在艰苦边远地区服务的,享受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中央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4万元。

2.社会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由县级财政承担,个人缴纳部分从“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贴中代扣代缴。

3.新招募且在岗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每人发放一次性安家费3000元。

其三,编制怎么样?!

告诉你,没有编制!服务期满,你可以自主就业!

但是,如果你考编制,会给你各种各样的优惠。比如,有些地方规定,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可占编就业,在原岗位落实事业编,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对待。

那么,三支一扶待遇这么低,为什么要去三支一扶呢?

这个,还是看个人的情况和情怀吧!

个人情况就是现在就业确实困难,三支一扶至少解决吃饭问题。

情怀嘛!就是一些人,吃饭没问题,就业也没有问题,他们只是想去农村看看,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人民服务,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服务,仅此而已。

大学生毕业三支一扶值得考吗?

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三支一扶”值得去,因为有下面四条好处:

1,“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满后,只要考核合格,自愿留下的全部安置在乡镇基层事业单位。

2,每年拿出公务员考录计划的一定比例,面向“三支一扶”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考录。

3,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对“三支一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4,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