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晋升,主要靠什么?
体制内的提拔晋升,有的人认为主要靠关系背景,有的人认为主要靠能力素质,有的认为主要靠机遇运气。这些观点都对,但都不全对。在体制工作的都知道,提拔晋升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不仅要靠能力,也要靠人脉,还要靠机遇。总的来说,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10点:
第一点:能力素质永远是第一位的每个单位都有工作职责,每个领导都需要政绩。所有领导都喜欢工作能力强,能够干成事、干实事、干好事的下属。因此,能力是个敲门砖,是组织提拔、领导提携、群众认可的必备条件。能力素质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任何领导喜欢一个能力素质低下,干不成任何事的人。我记得我的一位老领导说过“没有能力,在领导面前啥也不是”。
第二点:人脉背景永远都是重要因素体制内提拔,得有人推荐你,为你说话。谁推荐你,谁为你说话,这就是背景,这就是关系,这就是人脉。你能力素质再强,没有人推荐你,没有人为你说话,都是白搭。顶多就是那种捡漏式提拔,平躺式提拔。
第三点:工作政绩永远是必不可缺的要想提拔,得要拿出过得硬工作政绩。没有个人工作政绩,即使领导想提拔你,也不能服众啊。一个没有任何政绩的人,一次可以蒙混过去,二次可以蒙混过去,第三次、第四次,总有蒙混不过去的时候。
第四点:一把手肯定永远是关键因素单位提拔人员,谁有最大的话语权。毫无疑问是单位一把手。因此,想要得到提拔,必须经常向一把手汇报思想、汇报工作,必须站在一把手的阵营里,既可以混个脸熟,还可以获得一把手的认可。
第五点:单位同事是不能得罪的提拔晋升,不仅需要民主测评,也需要群众谈话。这些都是必须的进行的重要流程。如果一个人把单位的同事都得罪了,民主测评和谈话时,大家还会说你好话吗?都说你能力不行、品行不行、趾高气扬等等,还有提拔的可能吗?肯定提拔不了。因此,要团结身边同志,千万不要得罪绝大多数同事。我们单位前些年就有一个科长,自认为有关系有背景,提拔副处十拿九稳,组织部到我们单位对其进行民主测评,群众认可度不到60%,最后没有提拔成功。
第六点:机遇运气一定要把握得住重要工作、重大活动、重大场合,该露脸的要露脸,该发言的要发言,该表现的要表现。这种机会很难得,一定要珍惜要把握,只要成功露脸了,大领导可能就会记住你。2016年,我们单位有位科长抽调在市大项任务工作专班,在一次专班任务上发了5分钟言,受到常务副市长大力表扬。后来常务副市长提拔为市长,该科长随即被提拔为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主要服务市长。现在,该科长已提拔为市中心区区长。
第七点:跌入低谷不气馁,伫立高峰不张扬体制内,一次提拔晋升并不能代表你永远领跑别人,需要戒骄戒躁,永远保持清醒状态。体制内的晋升,更多的是挫折。有的人,连续推荐好几次都未能成功提拔。这时,我们不要埋怨单位,不要埋怨领导,要理解单位和领导,领导也有苦衷,领导也有说不出来的难处。因此,面对一次提拔的失败,千万不要气馁,不要放弃,要积极进取,愈挫愈勇,调整心态,随时为再一次的提拔做好准备。记住,体制内提拔只为积极进取的人准备,自我边缘化、自我躺平的人,几乎是没有提拔机会的。
第八点:必须要有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的品质对待工作,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领导交代的事,要按时完成,并及时汇报情况;千万不要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实际上啥也没做。做人要老老实实,真真实实,不要玩套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给人一种极其虚伪的印象。我们单位一个人大毕业的研究生,毕业10年了,还是原来的副主任科员,一级没有晋升。就其原因是做事不踏实。副局长交代他写一个工作汇报提纲,要求一个星期后交稿。这个哥们受领任务后,不急不躁,3天没有动笔,直到第4天副局长说汇报工作要提前,要看稿子。这小伙顿时慌了,最终没有及时拿出汇报稿,从此被领导打入冷宫。后来副局长扶正当局长,这小伙更是没有出头之日,和他一起进单位的本科生都当科长了,他还是原来的副主任科员。
第九点:廉洁自律是提拔晋升的底线红线不廉洁的人,有污点的人,不可靠的人,单位绝不会提拔你,领导绝不会相信你,群众也不会投票给你。因此,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去的不去,个人账务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廉洁自律是提拔晋升的底线红线,想要提拔的人,决不能跨越!
第十点:一定要懂得感恩体制内提拔,没有单位平台不行,没有组织培养不行,没有群众认可不行,没有领导推荐不行,没有同事帮忙不行。我们要懂得感恩,感恩组织,感恩同事,感恩领导,感恩单位,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千万不要搞人走茶凉那一套,千万不要拍屁股走人转身就骂娘。这样的人,领导会看上你吗?群众会认可你吗?你会走得更远吗?
体制内晋升,主要靠什么?
关系最重要,能力作参考,学历不能少,年龄是个宝。
体制内晋升就看这四点。
关系体制内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血缘关系,一种是人脉关系,两个关系都很有用。
比如你的父亲是一个大官,那么完全不用担心提拔,因为领导和组织部门都会照顾你,不需要你的父亲开口,他们知道怎么去做。老子英雄儿好汉,亲戚是领导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提拔,如果你有这种关系,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能提拔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归根结底是靠家里的关系。
第二种关系是人脉关系,很常见,其实就是知遇之恩,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没有领导欣赏,当然就没有机会表现,而欣赏你的那个领导提拔,你也会跟着一起提拔,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能力作参考不管领导是靠什么样的手段当上领导的,能做到这个位置说明他有一定的能力,不然组织上也不会把他安排到这个位置。
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你做不好事,连基本的干群关系都不会处理,就是再有关系,别人也不敢提拔你,因为你出了事,他也要挨处分,用人不当嘛。
能力突出,有真本事的人,可能冒尖的时间会慢一点,但总是能出头的,体制不会永远埋没人才。
学历学而优则仕,中国的官场自古如此,我们经常看到的一堆最年轻记录,比如最年轻的乡长、县长、市长等等,几乎都是高学历人才。因为学历越高,起点越高,本科的起点是科员,硕士是副科,博士是正科或者副处,起点高当然提拔快。
就算是同一学历,重点大学的前途也比一般院校要好得多,如果你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去老家当公务员,所有人包括领导都会把你当菩萨供着,完全不用担心提拔,你绝对是最快的那一批。
年龄体制内的工作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这一项卡脖子的标准,比如,就算你再优秀,过了三十五岁一样不能考公务员。
两个人的年龄差距不大时,谁先提拔,主要就是看资历等综合实力,而年龄差距过大时,领导和组织往往更倾向于提拔年轻人,比如四十多岁的人和二十多岁的人竞选副乡长,那么领导肯定更倾向于选择年轻干部,因为年轻,所以还有更多的成长空间,培养好了就能担大任。
关系、能力、学历、年龄,血缘关系我们无法决定,但人脉关系我们可以去经营,要努力取得领导的信任,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学历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年龄同样如此。所以我们能做的就只是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踏踏实实做事,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