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事业单位编外和80公里外的地级市事业编,要怎么选择?
答案很明确:地级市事业编。
第一、编制决定一切,编制决定终生,哪儿有编选哪儿。地级市再差,也是事业编,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有国家编制保障,工作稳定,工资稳定,身份也令人羡慕。省会城市再好,也是编外人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工作不稳定,工资不稳定。从编制身份来选,肯定选地级市事业编。
第二、事业编可以晋升提拔,编外人员永远不可能提拔晋升。地级市事业编单位大多是副处级,也有部分是正处级,普通人员退休前大多都可以晋升到正科级。而省会城市编外人员,不出意外,永远是个干活的编外人员。从提拔晋升来选,肯定是选地级市事业编。
第三、事业编有终身保障,如果不满意还可以考公务员,边工作边考公,即使考不上也没有什么压力,还有一份稳定工作作为保底。这就是在职考公的优势。而省会城市编外人员,想继续考公,相当于裸考,总是想着要考上、要上岸,考试压力可想而知。
省会城市事业单位编外和80公里外的地级市事业编,要怎么选择?
这个问题,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就会作出决定:选择80公里外的地级市事业编。
一、地级市事业编的收入要比省城事业编外的收入多得多。
一般来说,编外人员的待遇要比编内人员的要差,差额至少是一半以上。地级市的物价一般没有省城高,生活费用也相对低一些。收入提高了,消费水平降低了,一高一低,使你的收入水平提升了很多。应该可以弥补你租房及一日三餐的费用了。
编外人员的工资待遇一般是没有什么可提高的,即使能提高,也很少。但编内人员的待遇增加是有机制的,两三年就可增加一次,而且年终还有绩效奖,这也是逐年提高的。获得晋升的话,待遇会更高。
在收入上,编外是比不过在编人员的。
二、正式编制比编外发展前景要好得多。
编外人员不能提拔、不能晋升,一辈子都是编外人员,是没有什么发展前景的。不晋升不提拔,职位上不去,待遇也相应地上不去。
地级市事业编提拔,晋升的机会还是较多的,发展前曩比编外要好很多。一般来说,如果在地级市管理岗位,退休前最少能晋升到正科级别(管理七级岗位),运气好的话,可以晋升到副处(管理六级岗位),特别有能力的话,再往上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在事业单位的专技岗位发展的话,一般能也在退休前能晋升到副高岗位(专技七级),运气好的话,专技五级岗位退休或者晋升到正高也是有可能的。
三、正式编制比编外在工作稳定性方面强得多。
事业单位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与单位建立的是人事关系,你成为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作人员了,就相当于与单位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合同,可以一直工作到退休。工作是相当的稳定。只要你不犯严重的错误,单位是不会辞退你的。是真正的”铁饭碗“。
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与单位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即使你工作了十年,与单位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单位不想要你的,也可以找个借口辞退你,最多是给你一点经济补偿金。你的工作是不稳定的,是一只”泥饭碗“。再说,你就拿那么一点钱,能不能一辈子干下去,也是不好说的。
在工作的稳定性方面,地级市事业编的工作要强很多,编外的工作是没法比的。
四、在生活的方便上,去地级市事业编要差一些。
去地级市工作,你需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包括自己租房,自己负责一日三餐。这会给你的生活暂时带来不便。从你说的情况来看,你应该没有结婚。那你总是要离开父母的,总是要独立生活的。这一天总是要到来的,只是现在早了一点到来而已。而且有前面那三方面的优势,这方面的困难是很小的。地级市离父母所在的省城只有80公里,也不远,开汽车的话也就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如果有动车那就更快了。
建议:克服这暂时的困难,到地级市事业编的岗位工作,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未来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共同探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