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有晋升空间吗?

谢谢邀请。首先明确一点,若市直机关工委书记由市委常委兼任,那么设立常务副书记;若市直机关工委不由市委常委兼任,那么不设常务副书记。先手一个事例:笔者所在地级市的市直机关工委,改革前市直机关工委书记是正处级,改革后书记由市委组织部长兼任,原来的书记任常务副书记。由原来的一把手变为二把手,一般人可能一下接受不了,但该常务副书记却把握住机会。经常借助工作上汇报的机会,和组织部长搞好关系,取得组织部长信任。后来常务副书记,直接调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唉,真是世事难料啊,

第一、市直机关工委的职责。市直机关工委的全称是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是市委的派出的实体机构,不是临时机构,下设办公室、组织科、宣教科、党建督查科等4个科室。市直机关工委的职责是:领导市直机关党的工作,抓好市直机关党的思想建设,抓好市直机关党的组织建,指导市直各级党组织实施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审议市直机关有关党员领导干部的党纪处分,审批市直机关科级党员干部的党纪处分,等等。归纳为一句话,就是督促指导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市直部门搞好党建工作。

第二、市直机关工委领导设定。市直机关工委一般设书记1名,副书记2名,纪工委书记1名。若市直机关工委书记由市委常委兼任,那么设立常务副书记,此时的常务副书记为正处级;若市直机关工委书记不由市委常委兼任,那么不设常务副书记,此时的市直机关工委书记为正处级。

第三、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还是可以晋升的。既然是常务副书记,那么书记由常委兼任,兼任的常委可能是市委秘书长,可能是市委组织部长。市委秘书长是市委的大管家,直接服务于书记,离权力核心层最近。市委组织部长,市委选人用人的第一道把关人,榜上组织部长,提拔重用少不了。因此,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背后站着的都是实权派人物,只要死心塌地跟着书记,提拔重用的好处少不了。当然,由于市直机关工委的务虚性,常务副书记想直接从该职务上提拔副厅比较难,还需转岗为其他岗位,比如是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教育局等市直部门当一把手,才能进一步提拔为副厅级。

因此,无论什么职位都有提拔的可能,关键看你怎么干。

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有晋升空间吗?

假设你说的是地级市,以此为前提就这个职位做个解释。

第一,首先要说明的是,地级市市直机关工委一般不设常务副职。部门设置常务副职的前提原则上是主要领导高配级别或者由上级领导干部兼任,出于管理需要才会配备常务副职,协助正职处理单位日常事务。市直机关工委作为地市党委工作部门,与其他非常委单位的党政部门平级,因此按常理一般不会设置常务副书记。部门设置常务副职,按照组织程序必须经组织部门考察公示下文任命,才可以名正言顺称之为常务。很多人习惯性地将部门排名第一的副职视为常务,其实是误区。

第二,如果你所在地区的市直机关工委书记由市委常委秘书长兼任,那么正常情况的确要设常务副书记,明确为正处长级,也就是实职正处职务,与其他部委办局主官平级。市直机关工委的主要职责是抓机关党建工作,一把手由常委秘书长兼任,常务副职直接向常委汇报,正所谓跟着常委走、年年有进步,有这样的机会长期接触市委常委,只要年龄不大,可以想见未来发展前景。

第三,如果市直机关工委书记不是由常委秘书长兼任,那么如前所述,一般不设常务副书记,日常工作由正处级的书记全盘主持,直接向常委秘书长或组织部长汇报,副书记一般接触不到上述几个领导,自然发展空间不如前面的常务副书记。但是如果副书记和书记配合的好,能够取得书记的支持,在书记提拔晋升的前提下,副书记跟着水涨船高,也有一定的晋升空间。走得顺的,可以提拔担任正处级领导职务;一般的,外放县区或其他重要部门进一步使用;再不济保住现有位子,以后也能通过职级并行解决一二级调研员待遇,整体发展前景还是可以的。

总的来说,在当下尤为重视党建工作的今天,市直机关工委这个单位的整体存在感还是比较强的,像党组织建设等相关指标均列入了绩效考核。作为工委的副书记,年龄不大,把握的好,未来可期,反之年龄偏大,那么几乎可以断定机关工委是你仕途的最后一站,对于未来没必要想太多,顺其自然就好。

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有晋升空间吗?

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当然有晋升空间!

讲个真实事例。机构改革前,朋友在地级市任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已有多年,是名副其实的正处实职干部和党委部门一把手。结果,机构改革后,别人是坐地升官“高配一级”,他却是原地下沉“位降一级”,由部门一把手变成了二把手。

这是为何呢?因为参照上级的领导配置,市委将市直机关工委书记调整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兼任,朋友改任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行政级别未降,却从部门正职降为了部门副职。手握实权自然也是水降船低,以前市直机关工委内部事务主要听他的,多数都能一言而决,现在多了个顶头上司,朋友只能签批“拟同意,呈报某某领导审示”,话语权大降。

对于恋权之人来说,遇到这样的转变或许会倍感苦闷,但朋友却不忧反喜,熟知内情的人也说这是可喜可贺的好事。

不可否认,由于上上下下对党建工作越发重视,市直机关工委主导的党建考核在市直单位绩效考核中占有较大比重,还负责市直单位机关党委(党总支)和机关工会换届选举审批等职责,其地位和作用也呈直线上升趋势,但职权范围有限和历史底蕴不足的实际,使得其影响力相比常委单位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如今,市直机关工委也成为了常委单位,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做坚强后盾和发号施令,市直机关工委也让其他市直单位不可小觑,朋友这个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在对外交往中说话反而比以前更管用了。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朋友转任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后,由于摆位正、干劲足,主抓的几项党建创新工作连续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对此十分满意,也对朋友的德才表现有了全新认识,一年后还力顶朋友升任为县委书记。

这个可真是不容易的,朋友的几任前任市直机关工委书记都无转任县委书记的先例,而与朋友任职时间旗鼓相当的市纪委常委副书记、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权柄更重的领导都还在原地踏步呢,朋友能够弯道超车先一步升任县委书记十分难得,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赏识力荐绝对功不可没。

欢迎关注职场李论,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有晋升空间吗?

你好,以地级市为例,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的晋升空间比较一般,通常至少要转岗一到两个正处级岗位,才有希望晋升副厅级。

首先,市直机关工委是市委的派出机构,全名叫做“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其最主要的职责是指导所有市直部门做好党建工作,督促指导市直部门机关党委按期换届,审批机关党委领导班子等等。

市直机关工委的机构级别为正处级,其书记通常由市委秘书长兼任(部分地区也有由市委组织部部长兼任),高配副厅级,因此设置了一位常务副书记主持工作级别为正处级。(注:也有部分地区机关工委书记不高配,此时就不设置常务副书记了。)

但是,一方面,机关工委主要面向市委市政府的各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人大、政协、法检两院等机关,职能以对内为主;另一方面,其以党建为主,职能相对较虚;所以,市直机关工委属于市委的二线部门,话语权不大,市直部门的配合程度也一般。

同时,常务副书记虽然也是正处级,但毕竟名义上还是副职,想要晋升副厅级,至少要再经历一个正处级实职岗位历练才行。

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最好的发展途径是直接转任县市区书记,而后晋升副厅级。

但是,这一步会很难,通常要先转任市局局长,才能接任县市区书记。

总之,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实权一般,发展空间一般,没有特殊情况,至少要再拼搏多年,转岗补充履历,才有希望晋升副厅级。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 ,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有晋升空间吗?

估计你说的是地级市,市直机关工委主要职责是抓直属机关部门党建工作。地级市市直机关工委很少设常务副职,一般常务副书记为正处实职,只要年龄不大,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我所知道的一个领导,因为当过副县长又比较年轻,换届后调到县里任县长了。

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有晋升空间吗?

我谈谈我的观点和身边事例,欢迎更多的头条朋友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第一、西安市市直机关工委编制情况。

部门设置常务副职的前提原则上是主要领导高配级别或者由上级领导干部兼任,出于管理需要才会配备常务副职,协助正职处理单位日常事务。

市直机关工委作为地市党委工作部门,与其他非常委单位的党政部门平级,因此按常理一般不会设置常务副书记。

西安市属于副省级城市 ,西安市市机关工委属于正局级单位,行政编制 ,设有组织部、宣传部、办公室、督导部 等正处级编制处室。

市直机关工委书记一般由市委常委担任,属于正厅级领导 ,常务副书记一般由一名正局级领导担任 ,全面负责市直机关工委的日常工作 。

第二、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肯定有晋升空间 。

平常情况下,一般书记不负责具体的业务工作 ,市直机关工委的日常业务工作全面由常务副书记主持和领导 。

所以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肯定有一定的晋升空间 ,前一段时间我们这里的常务副书记由正局级晋升为二级巡视员 。二级巡视员虽然退居二线,但是有一定的晋升空间 。

第三、具体朝哪个方向发展,因个人情况而已 。

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具体在提拔使用和交流上,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也会困个人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

有的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在上级领导提拔使用后,会交流到其他重要岗位,加以重用 。

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游走在笔尖上的舞者,就相关问题和观点进行交流和探讨,共享阳光,共担风雨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