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当前最缺的是什么?

当前关于三农问题问答里面讨论很多,三农问题也是国家最重要的问题,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足以说明三农在国家的地位。农村最缺什么?有很多的答案,有的是说缺一个无私奉献的英明的带头人,对南街村都羡慕不已,有的说缺人才,缺资金,缺项目。这些因素确实是存在的,都是农村发展中面临的很大的困难。农村的发展首先应该是农村经济的振兴。总结一下这几十年来全国农村的发展变化,大家发现除了几个典型的像南街村等在英明的带头人带领下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以外,还有很多富裕的农村,比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的农村,这些农村很多地方的富裕程度都要好于其他地方,包括南街村,很多的一个村子里就有五星级酒店有好几家,而且这些地区整体农民富裕程度也高于其他地方。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这些地方的农民都在积极的想办法做工副业,做生意,没有改革开放的时候就在偷偷的做,改革开放以后就更加的名正言顺的做。像广东的中山古镇就是全球最大的灯具产业集群,具有完整的灯具产业链和闻名全球的灯具市场。其实这些地方最初的时候并没有一个英明的带头人,而是大家自发的去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发展,因为靠种植业本身,除非是大规模种植,才能够得到较好的收益,现在这种一家一户三亩两亩的种植方式,不可能成为富翁,这不仅在中国,日本也是一样。凡是经济发展起来的农村,都是优先发展了工业副业加工服务业。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当前最缺的是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以及足够的视野、格局。优秀的带头人、人才、资金都是重要的,但是在思想观念不能得到转变的情况下,有了这些资源也发展不了。像广东,福建,浙江地区他们的起步阶段并没有人带领。起步条件也是非常艰苦,当时的温州,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各家各户走遍全国修雨伞,修拉链,卖棉花糖,卖眼镜。其实也没有什么资金,也没有什么人才,靠的就是辛苦劳作逐渐积累,最后走出了现在的很多企业集团。认识晋江的一个服装加工厂的老板,在46岁的时候,还是一个石匠,借钱开了一个小服装厂,逐渐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销售收入好几个亿的大型企业。他们基本靠的就是滚雪球式的逐步发展。

很多地区广大的农村思想观念还封闭在几十年以前的水平,对市场缺乏敏感性,只顾眼前利益,为了点蝇头小利,可能丢掉长远的发展机会。大家很普遍说缺乏优秀的带头人,实际上,大量的农村的复员军人以及扶贫的帮扶干部,最初的时候都满怀着满腔热血希望在农村大干一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但是当真正大公无私的开展工作的时候,即便是触动了自己家族人的一点鸡毛蒜皮的小利益,也会被骂的狗血喷头,更别说其他人,而且农村的小道消息、传言相当的有杀伤力,可以轻松地将一个优秀的村干部拉下马。有些经过考察的项目,在推广过程稍微出一点风险,就会马上被指责。其实任何事物都是有风险的,但大部分人都缺乏对这些村干部的宽容、理解,导致一些前景好的项目还没出生就流产了。有的人为了维护自身的私利拉帮结派阻挠正常的各项事业的开展。有的农村地区好不容易拉来的一些加工项目,开工不久就被村民们连偷带拿最后干不下去。朋友在一个山区农村建了一个大理石厂,结果开工不久,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大理石的桌子,一些村民进入企业工作以后,还是按照原来的生活习惯不遵守企业的规则,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很大的问题。

说到困难与视野格局,有一部电视剧叫《鸡毛飞上天》,描写了一对沿海地区农民一穷二白起步逐渐发展成大集团的故事,他们面临的困难比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大,关键是有毅力有恒心,还要有视野有格局才能成就大事。现在网上对于合村并居也有很多的议论,大概一半以上的人是反对意见。其实这个决策的初衷是非常好的,现在农村居住分散,对于安全,对于服务,对于公益事业提升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安全上不好进行监控和保护,服务上现在很多的人抱怨在农村快递送不到家,居住这么分散的农村哪家快递公司如果做到送到户的话,他们会亏损严重。现在分散居住,虽然国家努力家家通了电,但是像一些城市具有的下水道,煤气,暖气管道都难以进行铺设。而合村并居,可以将居住地集中起来,便于这些事业的开展,而且很多人说不习惯城市的楼房,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到城里去买房呢?住在有洗手间、有厨房、有暖气、有自来水的房子里不香吗?不比现在这些寒冬腊月半夜出屋上厕所舒服吗?有的人说农具没地方放,其实这都是思想观念问题,这样的小事解决太容易了,只要在干农活的地里每家建一个储藏室不就解决了吗?而且以后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还有多少农具可放呢? 有人说农村的补偿太少,不合算。农村地区盖房子卖不出高价格,补偿多了哪个房地产公司能去干呢,亏本的买卖谁会做呢?

所以说现在农村最缺的就是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人都是有大脑的,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当人的思想不改变的时候,任何的事物都很难做出改变。任何的困难也难以找到克服解决的办法,只能维持现状,而大多数人又不满意于现状。

(图片为中山市古镇,来源于网络)

农村当前最缺的是什么?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当前最缺的是一个大公无私,正直正义,为大多数群众谋福利,能够因地制宜,引导和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再好的资源,再好的政策,也是一句空谈,农村并不缺少勤劳勤奋的农民,缺少的是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副产品营销技巧,更是缺少发家致富的门路。

一个十四亿的人口大国,八亿农民富裕了,国家才是真正富裕,培养和扶持一大片年青有为,敬业奉献的农村带头人,是当前农村农民能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以上本人观点,请师友们评论。

农村当前最缺的是什么?

当前农村一是最缺的是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村官,二是最缺的是适合当前社会形势下的三农政策。我认为,以前的三农政策或许己经不适合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禁固了当代农民的思想,三农改革势在必行,三农带头人固然重要,但适合当前三农的政策,法律法规更重要,农民的进城,土地的略荒,农民的另谋出路,小打小闹的耕作无利可图,零散的耕作已经阻挡了大型机械化农业的施行,加之耕作成夲的增加,使种地利润少之又少,大量的实事面前,不得不为中国的粮食问题担忧,如何真正的把饭碗牢固的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是要在改革中找出路。

农村当前最缺的是什么?

农村当前最缺的是;

1.切实可行的农业政策。

2.直接以农产品为发放标准的补贴。

3.大公无私的农民领路人。

这是目前农村最缺的三大件。

农村当前最缺的是什么?

谢谢来请!目前来看,特别是近多年时间里,老百姓最缺乏政治面貌了,没有开过会议,也没有听到文件类型,不学法律知识,一问几不知,而知道的是一种发财的目的,钱字当头。

农村当前最缺的是什么?

一.农村当前最缺的是人才吗?不是。多少有能力的做了村长,但是把村里带富了吗?极少。

在城市的每一个老板都是人才吗?是,也不是。成功的人,一半靠努力一半靠机遇。农村的人不可谓不努力,但是就是没有机遇。按现在农村的现状,几乎就没有机遇。没能机遇的人,就是困在浅滩的蛟龙。如果不想贫困一生,只有外出发展。

二.农村当前最缺的是资金吗?不是。国家补贴了农村多少钱,但是把村里带富了吗?极少。

每年修路、修桥,补贴种植,补贴畜牧,补贴住房,补贴教育,不胜枚举!可是把老百姓带富了吗?富的可能有几个,就是包工头,基层干部等。广大老百姓是有得益,但这些得益不足以富裕,只是比以前好一些,仅此而已。

如果我有真本事,我干嘛要呆在农村,和一般大叔大婶整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协调来协调去?有这功夫把那些小事都摆平,换成在城市、做哪一件事不赚大发?

所以,农村当前最缺的是制度。

1.宅基地不允许买卖。农民想进城却没有启动资金,眼看着城市的房价越来越高,城里人睡后收入越来越多,农民下一代想在城市安家越来越难

2.权力不下放,农民不放心,不敢干。我在头条的系列文章中(大家可以关注),特别讲过一个案例,如果农民种树的时候,就应该马上把砍伐证发给他,而不是等到30年以后!那么保证三、五年之内,宜林之地都会种上树林,甚至大多数都是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宁愿抛荒而不种植。因为不放心啊,30年啊,变数太多了!这件事上的任何解释,在农民朋友们看来都是苍白的,只要其中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只要不是傻子,谁也不敢去做。

所以,敢不敢把权力真正还给农民?不要眼红农民那可怜的一点点利益。

请问诸君,农村真正赚到钱的,绝大多数是不是在城市挣到的?对吧。我要是做村长,我就鼓励村里人都会省城买房、做生意、打工。十年以后,村里人个个感谢我。

当然我不是村长,而且也不是炒房客。但是十几年以来,我已经鼓动家族7个人在一线城市和环一线城市买了房。有没有赚头,大家应该算得出来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