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辆买日本车?第二辆车还会选日本车吗?
我是广东的,身边很多日系车主朋友,包括我自己也是开的日系车。很多人第一辆车买了日系车,第二辆还不会继续买日系车呢?有的会买,有的不会,我觉得是有规律的,并且这个规律我也大致看清楚了。
换不换日系的规律1低端日系的车主,换车大多还是会换日系车
有些朋友,他的第一辆车是丰田威驰,卡罗拉,本田飞度,日产轩逸等等价格相对便宜的车型。换车的时候,大多还是会继续换日系车的。他们大多会换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日产天籁。或者本田CRV,丰田RV4等等。
2开中档日系车的车主,换车大多不会再换日系
第一辆车是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的车主朋友们,他们换车就大多不会选择日系车了。以我身边的亲戚朋友为例,大多比较喜欢换宝马。我舅舅以前开雅阁,后来换了宝马3,我同学以前开凯美瑞,后来换了宝马X3,还有我战友,有很多本来开凯美瑞雅阁的,再赚到更多钱以后,都选择了宝马5,乃至宝马7系。
原因我觉得很简单,因为人换车都是想要往上一个级别换的。简单点说,就是更有钱了,能买得起更贵的车,才会动了换车的念头。你开个卡罗拉要换轩逸,我估计很少这种人,最起码在我的朋友圈里是没出现过的。
开卡罗拉的往上换,自然可以换雅阁,凯美瑞。这也证明了他们对之前驾驶过的日系车的认可。但开凯美瑞,你要想往上换,选择就少了。主流一点的只有雷克萨斯,但是有些朋友会觉得,雷克萨斯ES不过也就是换壳了的亚洲龙,换了跟没换也没多大区别。更重要的是,日系只有一个雷克萨斯,但德系却有奔驰宝马奥迪,选择明显比日系多。而且品牌影响力也明显比雷克萨斯强,毕竟在很多人眼里,雷克萨斯只能算二线豪华品牌,而BBA是妥妥的一线。
我自己的想法我是一个卡罗拉车主,我一直很想等我有钱了,就换一辆凯美瑞,至于雷克萨斯,更加是我的梦想之车。但是,看到我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换了宝马以后,我觉得很奇怪。因为他们在没钱换车之前,雷克萨斯也是他们的梦想之车,为什么当他们有钱,有能力换车的时候,最终却选择了宝马呢?我还真和他们探讨过这个问题。
我同学很实在,他说就是觉得宝马档次比较高,他有装X的心理。我舅舅和我战友则说,但是去雷克萨斯的店里看过车,也试过车。但后来再去宝马店逛,试驾完以后,还是选择了宝马。因为宝马的驾驶感好太多了。雷克萨斯相比之下,太肉了,越开越不喜欢。他们说,如果后来没去宝马店试驾,也许就买雷克萨斯了,但是试驾完之后,确实是更喜欢宝马。
我战友的宝马7系,从前他也说喜欢雷克萨斯,但在有能力买的时候,还是选择了宝马。
去年我也有幸帮朋友,开一辆雷克萨斯,从湛江开回廉江。说实话,开完以后,我挺失望的,有一种见面不如闻名的感觉。因为动力真的太肉了。日系车的特点是,耐用,省油,调教软,舒适度高。雷克萨斯更是把这些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这从家用车的需求来说,是完全符合家用车的需求的。但是当一个人,出到30多万,甚至50多万,乃至近百万来买一辆车的时候。他们的需求和家用车肯定是不一样的,至少你还是拿出家用轿车那一套东西给他们,他们是不会满足的。
动力,操控感,品牌光环,在这个时候影响他们选择一辆车的比例明显会更高。至于耐用方面,其实BBA的品控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差,至少三大件是没问题的。出问题的大多是电子元件方面的东西,一些享受型,辅助型的系统(配件)。如果对于花10来万买家轿的朋友来讲,肯定觉得越简单越好,越耐用越好。
我战友的宝马7,和前面那张照片是对应的,这张是上车前拍的,前面那张是上车后。
但是,对于那些有能力选择更贵车型的朋友来讲,他们的事业正在风生水起,蒸蒸日上,显然他们不会太计较这些,反而是希望越有激情越好。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开中档日系车的朋友,在有钱换高档车以后,喜欢转投了德系豪华品牌的怀抱。不是日系车不好,只是他们有钱了,思想境界上升了,档次提高了。不再像从前那样计较什么油耗,故障率之类的东西,最起码没从前那么在乎了。
第一辆买日本车?第二辆车还会选日本车吗?
02年第一辆福特金牛座,开了一年多卖了,垃圾车,整天电路故障。03年买了风度A33,06年买了GS300,11年卖了A33(25万公里,使用无出现过故障),买了汉兰达顶配和325,(X5是伯伯买的,我也经常开,保养勤快,所以只有些宝马烧机油,渗油等通病,大毛病没有,出过一次大事故,目前还在正常使用)20年4月卖了Gs(车况好45万公里,卖8万)和325(9万公里,存在烧机油,差速器,液压挺杆换过,到处漏油,内饰老化粘手,加臭味(买来到卖去依旧臭)卖了7万),疫情待家快疯了,就4月买了Q8(换油箱总成,内饰异响,车机系统老死机需重启等)和3月Q3(Ea888)45夸脱(油气分离渗油)其他还行!汉兰达继续在用,无质量问题!奔驰没有,下次试试!建议买车的还是买日系,或者目前的国产也都可以了,比如领克,吉利的高端一些的系列!广汽的一些,质量都可以!奇瑞接触不多不知道!
第一辆买日本车?第二辆车还会选日本车吗?
这个话题,可能吧,也可能放弃,毕竟日本车在使用的时候,故障率还是很低的,用习惯了日系车,他们换车的时候还会考虑买日系车的,这个可能是个人消费习惯的原因吧。
我88年参加工作,当时在物资局工作,那个年代汽车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专营,有钱没指标也买不到,那个时候国内走私的日系车挺多的,而且车的质量非常好。
最早大批走私进来的是丰田海狮面包车和2.8L的皇冠,日产的万里特面包车和3.0的公爵王,最大那批是在海南入境的,然后让国家海关部门处理了以后,全国的物资部们机电设备公司销售这批车,面包车都卖给银行了,高级领导才能配轿车,还有部分皇冠去了北京,做出租车用了。
凭良心说,那批车质量非常好,人家日本是出口欧美国家的左方向车,临时给走私到中国了,再往后陆续也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日系车,但是数量少多了,国人才知道日本汽车真舒适,质量很好,因为那时候在国内的国产车就是上海轿车,北京212吉普,然后就是苏联的伏尔加,拉达,波兰的波罗乃兹,还有菲亚特125,菲亚特126P,罗马尼亚生产的达契亚,这些车粗制滥造,小毛病很多,跟走私进来的日系车没法比,后期还有蓝鸟,花冠,姬先达,佳美,风度,马自达323,马自达626还有高端的929进入中国市场,到九十年代初期合法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的三菱格兰,本田雅阁,富士斯巴鲁,国人对日系车普遍认可,那个年代日本车质量真不错,小鬼子还没学会怎样糊弄中国人呢。
九十年代国内的万元户,做生意的暴发户都想买一辆小轿车开开,那面子,那个气派呀,太令人羡慕了,于是合资方式,大众来了,克莱斯勒也来了,法国佬在湖北和广州都设了合资厂生产轿车,产量达不到市场需求,于是有大批的从韩国进来的现代,起亚,大宇,三星,双龙甚至从台湾进来一些二手车,从日本进来的改方向盘的二手车,这些二手车质量也不错,从钣金上看,比现在的日系车要好的多。
日本一看美国,法国,德国在和中国合资生产汽车挣大钱,他们坐不住了,再说日本车在中国口碑还不错,于是试探性的过来合资建厂,开始怕中国仿造,没有把他们先进的产品拿来生产。
三缸的天津大发,同样三缸的夏利在中国落户了,三箱夏利卖到了18万人民币的天价,然后铃木也坐不住了,他靠了一颗大树,燕兴公司,军方部门的公司,所以哈飞松花江,昌河,吉林微型,长安铃木,陕西秦川,这些都是军转民,当时的国家政策准许,有生产微型面包车的,有的生产奥拓,当时的奥拓卖9万多,0.8排量的松花江和昌河都是将近6万呀,长安之星1.3排量的也卖到八九万,更可气的是贵州航空引进日本斯巴鲁的微型车,两个气缸发动机,叫云雀。
这就是日本鬼子早期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骨头里歧视你,哪有诚意?后期小鬼子看到桑塔纳,富康销量惊人,再不拿出好东西,他们就要被挤出市场了,于是日产把他的蓝鸟和阳光在广州花都投产了,长安和一汽开始造马自达,夏利厂也开始生产花冠,皇冠,威驰,威姿,三菱帕杰罗,得利卡,广州丰田,广州本田,东风本田,日本本土除了斯巴鲁,剩下的一股脑全来中国了。
一等产品卖欧美,二等产品自己用,三等产品卖中国,如果你的国货不强,打不败他,他永远是这样糊弄你,合资车都是这个德行,他们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讴歌和英菲尼迪不都国产了吗,弄一辆日本原装的同一个型号的一比就知道了,现在加价买雷克萨斯,如果哪天国内生产雷克萨斯了,它的质量绝对是和日本本土的不一样,在美国的中国人有机会看看在美国路上跑的汉兰达啥质量。
顺便说说郑州日产吧,这个坐落在郑州中牟县的合资工厂可是有二十多年了,第一辆车是尼桑皮卡,然后是潘拉丁越野车,那个皮卡车一上市,在国内非常好卖,(当时还没有江铃,庆铃呢)记得有一次去工厂提车去,没货,在中牟住了好几天,厂里比较熟悉,我们可以进车间的,流水线上很多车,就是没有变速箱,日本发过来的都是四速手动挡变速箱,这都是在他们国内积压的产品,在世界各地卖不掉的产品,运到中国来了,没想到郑州日产的中方领导就是不要,要求日方发过来五速手动挡变速箱,最终我们等来新变速箱,提车走了,现在再看看这个工厂,那个皮卡生产了二十多年了,还在生产,两款面包卖的不错,但是停产了,停了老古董潘拉丁,生产途达,都是什么年代了,那个途达的后轮刹车竟然还是鼓式刹车,鬼子这不是糊弄中国人,这是啥意思,谁能说鼓式刹车好?现在国际上这股邪风,挣着我们的钱,还不把我们消费者当人对待,怎么能惩罚他们?
老司机都知道,鼓式刹车如果走涉水路面,或者泥坑,出来以后必须一面行驶一面轻轻的带刹车,把刹车鼓里面的水磨干,避免紧急制动时刹不住车,全世界的车都能造出来后轮碟刹,日产途达针对你中国客户就是这样,至于说日本车的种种吐槽之类的,也不奇怪了,鬼子不是制造不出来好车,那得看是针对哪个市场。
第一辆买日本车?第二辆车还会选日本车吗?
我的第一辆车子本田思域车子,在12年反日游行中,被人把后备箱锁孔被人堵死了,到现在都需要从驾驶室那手动打开。
说起日系车,也许会被喷不爱国。可是当我们贫民百姓买家中大物件时,真的是从实际出发,上升不到政治的高度。完全是个人感受,不喜勿喷!
第一辆车子是跟着同事一起买的,他特别擅长研究车子的性能和价钱。在本田小思更新第九代的时候,我们以最少的价钱买了最高的配置。全部手续办完不到16w。(十年的小思出浴还是那么帅气[呲牙][呲牙])
我是2010年买的车。到现在,车子中间没出现任何的问题,除了几次小剐蹭修补过,特别省心。
去年我们想添置一辆新车,其中BBA也看过了,都没有相中。一是价钱有点贵,再是平民的我们,开车只是上下班,作为代步工具,还是想买个性价比比较高的车子。
开始我们不准备再选日系车,可是兜兜转转最后还是选了日系森林人。
这个牌子的车子很有意思,我们去选的时候,服务人员不会很热情,一切凭感觉。就像他们说的,懂它自然买,不懂说了也不买!当试驾完了以后,特别是经过陡坡,泥泞小路的驾驶通过性特别好,视野也很开阔,初步印象真的很好。
试驾完了后也去试驾过其他的,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后来就订下了森林人。有人会说它的动力弱,我跟老公两人不需要激情驾驶,动力足够,一切本着实用就好。
买完以后,完全没有让我失望,雪天表现很霸气。特别是它的安全辅助EyeSight系统,像两只鹰眼,随时守护你的安全。行驶过程中有几次探测到危险,主动报警直至完全刹死车子。
对于车子我不太懂,但是对于安全我要求很严格,我觉得现在的选择没有后悔。经常对老公说,选择了它,就像选择了他,不后悔[呲牙]
所以对于题主的问题我做出了自己的回答,没有做广告,没有浮夸,有的只是我个人的真实感受。
第一辆买日本车?第二辆车还会选日本车吗?
第一辆是12款日产天籁2.5V6 的一直开着开了16万公里了,家里还有一台宝马523li 天籁开着的确舒服,感觉比五系还要舒服,特别软,而且毛病少,这些年就正常更换轮胎,刹车片,雨刮器等等消耗品。后备箱的液压杆更换过。其余发动机变速箱一点问题没有。油耗11个左右 感觉还可以。高速2000公里700块。。。我都佩服自己怎么开的。小毛病可能就是冬天的时候前中控台有异响。夏天好些。另外就是车漆是真的薄。整体使用起来挺满意。
宝马那个,也是2.5的 动力要比天籁来的更直接变速箱不同 那个是CVT的主要平顺跟省油,但也有点小肉,宝马稍微暴躁点,虽然都是2.5但感觉就不一样。动力来的更直接些。舒适性感觉开起来就那样。倒是底盘感觉比天籁更紧实,但车大运动性也一般了,不过跑起来还是挺运动的。另外音箱差的一批 感觉都没天籁好,隔音不错挺安静的,内饰质感挺好,但是。。使用久了掉漆啊 手刹,门把手,空调按钮,啧啧啧,还有毛病就是气门室盖渗油。。。。换了一个一年后又渗了这应该算通病了。后避震也因为漏油换过两个。下次再换车可能会把这台宝马卖了,换个奔驰。天籁就继续留着。V6情怀。而且是第一辆车 有感情。高端车是不考虑日系的,豪华还是BBA。雷克萨斯无感。
第一辆买日本车?第二辆车还会选日本车吗?
绝对不会,除非穷的要死,要么是有钱没地方花想为鬼子做贡献早点死。说说我对汽车的经历,第一次坐开发商99年的桑塔纳吹上了天,噪音大,底盘响,过烂路要把屁股上的骨头抖松一样,可我还是不亦说乎,因为想买开放商的房子嘛!毕竟我是搞机修的,对机械是特别敏感,哪怕任何地方有一颗小螺丝松动都会反应到大脑。心想这样的车吹起再好我有钱也不会买,一个发动机带底盘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哪里来毛病?第二次过了十多年(中途我基本是骑摩托车),进城办事叫了一辆丰田,第一感觉内饰不错,外表还将就,可进车坐上去头都伸不直,委屈😞,进城几公里,头晕脑胀,恶心,眼花胸闷太让人难受,比晕船还难受,半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到了目的地,下车人就解放了一般,心想这样的垃圾产物居然有装孙子的人买?老子一辈子都不会再想看到丰田,以后也遇到过几次,但基本会避开日系垃圾车。知道七年前去山里办事,叫了一辆大众捷达手动,虽然看但很简朴,很中庸,配置也不怎么好,跟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普通车,不能再普通的交通工具了,然而坐上去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空间大,车身稳噪音几乎没有,两百公里路程没什么感觉就到了,算一次愉快的旅行吧,所以五年前我买了大众,感觉比当初坐的捷达还要优秀,快五年八万多公里没有任何问题,反而比当初更省油了。不是吹,大众卖的好不是靠水军,日系有人买绝对是脑残,要命不要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