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到底去了哪里?
都说李自成死在湖北通县九宫山,被豪绅所杀。其实,李自成老死在甘肃一个地方。据上次看到一篇报道,李自成是党项人,他的祖先是西夏王国的人(今甘肃、陕西等地),在甘肃有自己的堂兄弟。在李自成起义当闯王时,由于起义军失败和成功数次,他在起义军兴旺时,他曾经安排人带金银送给甘肃的堂兄弟,在那里建房买地,打算万一全部失败就隐居在那里,原因是那里离开是非之地较远,不会引起别人注意。
果然李自成被吴三桂和清军打败,他知道这次不能翻身就带着两个侍卫到他的甘肃堂兄弟那里,最后老死在那儿。现在甘肃堂兄弟的子孙将这件事公布了,并有李自成身边的遗物作为证明,并且有李自成和他的侍卫的坟墓!
李自成到底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似乎存在了377年,直到现在。我认为,多尔衮当年将此事作为清初时期一个特别重大的案件来对待,就比如朱棣迫切想得到建文帝朱允文下落是一个道理。如果得到确实下落,多尔衮肯定通喻全国,以此瓦解南方抗清力量的斗志。如果多尔兖想制造一个假象,证明李自成已经被俘或者被杀,将会造成严重隐患,而且以后相当被动。按照惯例,对于大顺起义军领袖的下落,理应“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但是,李自成犹如人间蒸发,至今没有权威结论,也许永远都是一个迷!当然,官方和民间对于李自成的下落,都是“各说阁”,究竟哪个靠谱呢?
李自成跑了担任追杀李自成大顺军主力的英亲王阿济格,是此时任摄政王多尔兖的哥哥,1644年十月,北京秋高气爽,心情也爽的吴三桂被清廷封为平西王,与平级的英亲王阿济格出北京,携手南下征战大顺残余。经山西的宣府、大同、右转弯从风陵渡进攻西安。
这个时候的李自成又一次走向当年自己轻车熟路的湖北省地界。只是仅有千米高的大幕山夜色已经不是“当年明月”!江山失色,城秋草木深。
据说平西王吴三桂的反叛是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不是全部理由,吴三桂和阿济格“同仇敌忾”的在“一个战壕中作战”,犹如骑上虎背,势在必行。在战西安的过程中,吴三桂八战皆㨗,攻抚四十二城,逼得大顺军溃败窜向南方,吴三桂孤军踩息大西北这个冒着浓烟的烟锅巴,使多尔兖大军从容南下江淮,搜索李自成残部,吴三桂就是典型的“卖主求荣”,大明贰臣!
英亲王的左右为难李自成退入湖北省的通山县(见上图中央),此时李自成尚有直属部队三万余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李自成“命令他贼统之”(费密《荒书》),李自成带着精锐的十八骑亲兵,由通山县过九宫山,这里估计是大幕山余脉,山不高,却是沟壑纵横,而且翻过九宫山就是江西地界,我估计李自成是来看地形,准备在此作战略性休养,然后作出下一步作战计划。
当地土著,估计就是一些山野村夫,他们根本不晓得啥子天下大势,凭着直觉认为这是一伙“绿林好汉”来牵肥猪、抱童子、接观音(绑架妇女)、撬死祖(掘祖坟)、开条子(贩女人)、打签子的(拦路抢劫)......
山民们于是潜至高处,巨石如雨而下,精锐的十八骑亲兵危急中大吼一声“卖小鸡啦”(撤退暗号)!十八骑纷纷夺路而逃,
只有一个孤独的身影行走至一个叫“小月山牛脊岭”的地方,突然大雨倾盆,李闯王牵着他的乌骓马,向山顶走去,在一个岩石的转弯处,与一个名叫“程九伯”的山野村夫撞个满怀......
李自成本人及侄儿李过、李锦的武功是明朝大将贺人龙的父亲自小亲授(见《闯王外传》),李自成家道小康,并非社会草根。
但是仓促之间,根本无法展开武功套路,于是任督二脉已经打通的李自成,略一发功,把村夫程九伯坐在身下,正要反手扯出自卫宝剑,却因为剑匣进了泥沙,一时间竟扯不出剑,正要用分筋错骨手法给他致命一击,不料程九伯扯起唱山歌的喉咙大呼救命!他的外甥“金娃”,从背后挥起大铁铲,李自成猝不及防,脑袋顿时飞去一半!中国历史进程在这血光之中,瞬间停止转动,却为大清清除了一个巨大的障碍!
但是,负责南方清剿行动的阿济格并没有得到李自成的首级,那几万残余的大顺军余部却在江西出现,久历戎行的多尔兖当然晓得事情不对,一喜一乍的多尔兖对自己的哥佬倌大加斥责!严令“具情再报”!
阿济格不敢怠慢,立即漫山遍野的搜索,当然,尸体是有的,只是已经腐烂不堪,英王爷即使用最烈的鼻烟塞住鼻孔,在堪察处洒上烈酒,也无法復原死者原貌,況且所有大顺军一声“风紧”,全部遁入江西,没有一个人证出现,义军瞬间消失在贵州茫茫大山中......
结语
另外的说法是“李自成上吊死了”,再一个说法是李自成隐姓埋名,于湖南石门县的夹山出家为僧,两种情况却经不起仔细推敲,当时的舆论普遍认为李自成已经死了,清王朝和南明小朝廷于是都不约而同的吁了口气:“嗯,李自成大约真的是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