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门螺杆菌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幽门螺旋杆菌(HP)从发现到现在已经17年了,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 肠疾病、胃癌有密切的关系,也与胃肠外的一些疾病有关,所以在对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一般推荐故推荐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法作为大多数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相关疾病、特别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治疗方法,从而引起了胃、十二指肠疾病治疗学上的一场革命。

我想用这个回答的机会详细扒一扒幽门螺旋杆菌的前世今生——

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为什么人们对幽门螺旋杆菌如此深恶痛绝,那是鉴于它对胃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式食管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等消化道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导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比如2020年胃癌的全球死亡人数就高达109万,食管癌是60万,结直肠癌死亡人数是193万,这些疾病在早期和晚期都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关。

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肿瘤研究署工作会议就指出,有足够证据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腺癌的明确致癌物质。后来,就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列为癌前病变。

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癌与消化道溃疡、胃淋巴瘤等疾病相关。

病理学家很早就注意到在胃中存在细菌、

早在1893年,就在狗、猫和鼠的胃中观察到螺旋状微生物的存在。

有关人类的报道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才见诸文献。

进一步的病理学研究发现,该螺旋状微生物存在于胃的粘膜层,而且他们存在于患有胃粘膜溃疡和胃炎的患者中,国外的学者Marshall and Morris的后续工作则开启了现代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序幕。

人类在1989年才创建了螺旋杆菌的种,分别是幽门螺旋杆菌和mustelae螺旋杆菌(从雪豹中分离出来的),随后共有17种幽门螺旋杆菌被鉴定,并主要存在与胃中,其中重要的人类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轻微弯曲的螺旋状微生物,在一极有5~6根带鞘鞭毛,这种微生物主要存在与胃粘膜的黏液层,有时向前穿过粘液到达其下的上皮细胞。

后来,人们在口腔也发现粘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

另外幽门螺旋杆菌还存在一种类似球菌的形式,但其在病原致病性和感染传播方面的作用还没有研究。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产生多种酶,尿素酶可能是有该细菌产生的最广为人知和产量最丰富的的一种酶,另外它还会产生脂肪酶、蛋白酶、空泡形成细胞毒素和毒素相关基因蛋白等。它们都在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幽门螺旋杆菌如何传播

尽管对幽门螺旋杆菌如何传播累及人类宿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迄今为止仍存在一些问题悬而未决。

研究人员将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重点放在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

因为到达胃部的唯一非创性途径就是经口。粪口和口口传播的间接证据包括,在家庭成员间的传染细菌是基因一致性菌株,并且幽门螺旋杆菌的流行率较年龄匹配的对照组为高。

动物模型研究显示,在幽门螺旋杆菌有道德慢性或萎缩性胃炎无胃酸的状态下,可以促进粪便排出幽门螺旋杆菌,并且有研究发现,人类粪便中有幽门螺旋杆菌排出。

没有发现明显的环境源(包括水道污水,食品或灭活载体等)携带或传播幽门螺旋杆菌。

绝大多数感染发生在儿童期和20岁以后鲜有再感染这一事实,显示儿童期卫生条件在获得感染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是如何感染上幽门螺旋杆菌的?

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在西方国家,幽门螺旋杆菌累及20%40岁一下的人,以及50%60岁以上的人。幽门螺旋杆菌在儿童中较为少见。社会经济状态越低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会增加。而移民是一些西方国家中隔离地区高流行率的病因。

在发展中国家,如果居住条件拥挤、卫生条件差、个人卫生不好和水供应差的发展中国家,80%以上的人在20岁时发生感染,此后,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人群获得感染率大约为每年0.5%。

饮食:没有食品可以携带幽门螺旋杆菌,目前也没有资料显示饮食在幽门螺旋杆菌中的感染中起作用的报道。

种族、民族和社会经济状况:民族或种族并非发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家庭:多项研究显示双亲中的一人患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配偶或子女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增加,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再一次提示是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并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后复发或治疗“失败”相关。

研究还发现吸烟、性别、饮酒和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生增高无关。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都会导致哪些疾病?

大约有30%的人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其中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大约为每年1%,这样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最终会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与胃溃疡、胃淋巴癌、胃癌有关。

几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相反,没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一般不会发生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通常由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然而美国的研究发现大约30%的胃溃疡并未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并可能与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固醇抗炎药有关,

绝大多数胃腺癌和胃淋巴癌的发生在过去或现在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当中。而胃癌人群则较大。例如,在巴西北部,胃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恶性疾病。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如何致病的?

现在人们知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诱导疾病发生的机制多样而复杂,尽管在每一个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中都存在慢性胃炎,仅有少数发展为消化性溃疡,胃腺癌或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

菌株的非同源性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腺癌的发生通常与诶带cagA基因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它和临近的基因是细菌毒素(IL8)增加。因此推测,其他相似的基因或基因产物可以通过修饰炎症反应表现改变尿素酶的产出量或修饰其他损害胃上皮细胞的基因产物,来增加多种幽门螺旋杆菌菌株的致病性。

尿素酶和作用:尿素酶对于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部环境下的生存至关重要。它本身也是一种致病原。不产生尿素酶的突变幽门螺旋杆菌不能在胃部定植。由于尿素酶可以利用尿素产生氨和二氧化碳,从而提高微环境的pH值,使生存环境更利于细菌的存活。

脂肪酶、蛋白酶、空泡毒素和生长抑制因子: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多种其他物质也对胃粘膜致病作用有关。如磷酸酯酶A2和脂肪酶可以导致溶酶体磷脂无法产生,黏液中脂肪降解以及粘液胶质完整性的破坏;蛋白酶破坏粘液素的结构。这些蛋白酶对低pH值和胃内存在的胃蛋白酶的损伤易感性。

免疫应答:胃中存在的幽门螺旋杆菌在每一个感染者中都诱导了慢性活动性炎症。不幸的是,炎症反应几乎从未根除过幽门螺旋杆菌。相反,由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持续性炎症状态,导致了胃粘膜的持久损伤、萎缩或化生。

异常酸分解:胃中存在的幽门螺旋杆菌对酸分泌的多个阶段都有影响,在那些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中,胃泌素水平在禁食和进食阶段都异常升高。氨导致的碱性环境,某些炎症介质,或者其他细菌产物可能都会直接影响G细胞的分泌动力学。还有其他作用于生长抑素分泌细胞、壁细胞的移速,导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酸产生增加,而胃癌患者酸产生减少。

综上所述,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你的诸多疾病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但愿上述回答对灭杀幽门螺旋杆菌有帮助。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部疾病的最为主要的一个病因,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也是被世卫组织所认定的第一类的致癌因素。

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以在胃内强酸环境下生存和繁殖,而且还可以在引起胃黏膜表面的炎症,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还可以促使胃酸的过度分泌,进而造成胃酸对于胃黏膜的侵蚀,长久以来就会造成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出现。

幽门螺杆菌只要用对了方式方法,是完全可以根除的,但是前提是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而不是错误的。尤其是一些用蜂蜜、大蒜、火麻油等来杀灭幽门螺杆菌的错误方法。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正规的方案是四联药物疗法,主要是由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这三类药物构成,其中抗生素要使用两种,才可以达到有效的幽门螺杆菌根除。

常用药物主要如下:

抗生素:克拉霉素、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替硝唑、奥硝唑、左氧氟沙星等。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胃黏膜保护剂:胶体果胶铋、硫糖铝、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等。

四联疗法在服用期间,必须严格按照服药剂量和时间服药,不能随意的减少或者停药,除了在服药方面要注意之外,还要在生活饮食方面有所改变,比如不进食可以刺激胃酸过度分泌的食物,不吃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等。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幽门螺杆菌它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而且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在人胃酸环境中可以唯一存在的微生物,它主要黏附于胃黏膜以及细胞的间隙,是一种对环境要求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许多有慢性胃部疾病的人去医院看医生。,可能医生都会让其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什么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呢?这是因为人们已经发现,或者已经有了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各种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和主要因素。比如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细菌会在胃窦胃黏膜的作用下,进入到胃黏膜,引起糜烂溃疡。所以。可能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更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为胃癌。

目前在人群中可能有超过40%以上的人,都有感染幽门螺杆菌。但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一定就会得病,只是说,得以上疾病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另外,可能与感染的幽门螺杆菌类型有关系。目前的主张是,如果既往有胃部不适等症状的话,应该检测幽门螺杆菌,如果是阳性的话,应该进行根除治疗,另外就是,胃癌家族史的,也应该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要进行规范的治疗,目前使用的是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再联合铋剂。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两种抗生素,现在有7种推荐的组合方案,铋剂一般选择的是枸橼酸铋钾。关于四联疗法的具体用药方案,可以见我之前的文章。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首先了解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它是一种细菌。80年代发现它可生活在人的胃里面,因为它长了多跟鞭毛,使得它可以定居在胃粘膜。胃含有大量的胃酸,能够杀灭大量的细菌,为什么幽门螺杆菌能够存活?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大量高活性的尿素酶,将胃的尿素分解产生氨,中和胃酸,这就有利于它生长繁衍。

感染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呢?

1、引起口臭。HP能分解消化道的尿素,产生氨,我们都知道这是有臭味的气体,厕所就有大量的氨臭味。这些物质会引起口臭,这会严重影响社交,而且这种口臭很顽固,你平时多刷牙、用漱口水也没用,根本没办法解决问题,一旦出现很难消除,只有从本源上解决了幽门螺杆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口臭才会停止。

2、诱发慢性胃炎活动。幽门螺杆菌是诱发慢性胃炎的主要元凶,我们长期进食过烫的食物或者刺激的时候后,粘膜受损,如果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它会让你的胃炎反复发作。慢性胃炎反复发作,是会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发生。胃癌是由萎缩性胃炎一步步发展来的,幽门螺杆菌最大的“功劳”就是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3、患上消化性溃疡。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容易导致胃溃疡跟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这跟慢性胃炎反复发作有关。对于已经得了溃疡还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病人来说,HP感染还会增加其溃疡面,增加疾病康复的难度,导致很多人溃疡不愈合。

4、增加患上胃癌的机会。幽门螺杆菌能导致胃癌的发生,这是真的,世界卫生组织还曾将它列入致癌物,当然胃癌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与其它因素的共同结果。幽门螺杆菌是这样子一步步导致人体患上胃癌的,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异性增生→胃癌。根据我国最新的专家共识,开展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根治治疗,对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感染幽门螺杆菌能不能根治?

幽门螺杆菌危害大,生存能力强,但是我们医生有办法对付它。目前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为4联疗法,根治率高,即2种抗生素+1种质子泵抑制剂+1种铋剂,10天为一个疗程,有的患者也可以延长到14天。

在服药一个疗程以后,不要着急去复查,因为刚吃完抗菌药物后,细菌基本杀灭,可能有一部分隐藏起来,这样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假阳性,应该1个月以后复查结果是比较准确的。假如一个疗程之后复查发现还没有根除,不用担心,我们医生还有第二疗程的治疗方案,补救治疗方案可以选择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只要规范的用药,是基本可以根治的。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生存于人体胃的幽门部、螺旋形的、目前所知能够在人体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它由1983年被两名澳大利亚学者发现,也凭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全世界范围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相当多,约有一半以上人口感染过,而且许多人在儿童期就受到感染。其感染途径靠接触传染,如不洁的手、餐具、饭菜、宠物猫狗等。因为中国人习惯共同用餐,经常是一人感染,全家都遭殃。

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危害?其疾病特征主要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胃疼胃酸;食欲减退,常常感觉到恶心,干呕,体重减轻,疲倦乏力,贫血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为黑色的,时常伴随低度或中度发热;口腔有异味,十人九口臭。

同时,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易诱发产生疾病: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癫等;偏头痛,冠状动脉左侧支梗阻,脑血管疾病等;胃部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内淋巴瘤甚至是胃癌等。胃癌诱发率为1%左右。

目前为止已经有非常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案。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有三联、四联疗法,疗程在两到四周。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

幽门螺杆菌阳性不一定必需治疗,如果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胃镜检查结果正常的,即便幽门螺杆菌阳性,也不一定要治疗,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好听医嘱。切忌轻信网络谣言及传销忽悠,及祖传秘方,反而贻误病情。

杨园农夫说农说医说健康,谢谢阅读!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感染幽门螺杆菌治疗经验与前后身体变化

【确诊时间】:2020年12月体检发现,14碳呼气试验:HP(+)C=0178,建议消化内科诊治。2021年3月21日初步诊断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治疗方案】:药物(四联)两周根除治疗,肠胃益生菌金免幽辅助抑制幽门螺杆菌。

【注意事项】一定一定一定要按医嘱定时吃药,一周开一次药,不能断,期间若有反胃胃酸分泌过多属于正常现象,第二次开药时可跟医生说明情况。我的特别反应是,消化特别快,一天上2-3次厕所,有黑便现象,期间我感觉胃酸分泌过多经常肚子叫(吃饭没多久)所以医生给我额外开了,吃后会好些。无其他不适。建议一定要吃至少一种益生菌,我吃的是金免幽,这个当然比药贵,我认为很值得,有用,对幽门螺杆菌要是诱发胃癌来说,这都不算什么!

【治愈时间】2021年5月30日体检,14碳呼气试验:HP(-)C=0022,阴性,表明通过3月28日吃第二个疗程之后也就是4月5日已经治愈。

【治愈前后身体变化】自我感觉没多大变化。

首先是排便情况基本无变化,因为3月吃了14天的药后,还是回到治疗之前一周1-2次通便(我一度怀疑又感染了),只有服药期间感到从未有过的“通畅”(一天上2-3次厕所),这说明,若有经常一周1-2次排便的习惯,治愈前后可能无变化。

其次是腹痛情况,3月吃药前出现过长时间腹痛(阵痛,想上厕所,可是又拉不出来,不是上厕所的肚子痛,但是蹲着会稍微舒服点,长达20分钟以上,然后不停冒冷汗,全身湿透的冒汗因为痛),当时也是因为腹痛才想到体检时医生建议的消化内科诊治。

吃药后,4月份左右又出现一次长时间腹痛。目前导致的原因不明,但是说明,该腹痛不是由幽门螺杆菌导致,因为治愈后还是出现腹痛。

最后是胃痛情况,吃药前半年或一年左右有过肠胃炎导致的胃痛(大学期间因为饮食偏重口味,经常肠胃炎,来到广东吃的清淡些稍有好转,但也发生过一两次),也就是吃药后半年后出现突然的胃痛(两次),有点类似肠胃炎的疼痛但是那几天饮食并没有辛辣的也没有啥不正常的,具体原因不明。但是可以说明,应该不是幽门螺杆菌导致的,因为是治愈后又出现的。

【总结】胃很敏感,饮食规律很重要,偶尔来点重口味可以,但是不可放纵,不然有“你”好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