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有哪些功效?又该如何使用呢?

每一味中药背后,都有一个美丽传说——跟药学博士从百草故事学百草功效。

一说起山楂,爱吃冰糖葫芦的人就能第一时间回忆起小时候关于冬天冰糖葫芦酸酸甜甜的故事,不用说你也知道,山楂的功效里有一个就是“消食化积”的作用。

说起来,关于山楂,还有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

传说故事:山楂之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山东的驼山,山脚下一个美丽漂亮的“石榴”姑娘,很中意离她钾不远处一个叫白荆的小伙子,二人相互爱慕,情深意重。

但石榴的美貌惊动了皇帝,便差人将石榴抢走,做自己的爱妃,但一心一意的石榴死也不从啊,就骗皇帝说要为刚过世不久的母亲守孝百天。皇帝拗不过,只好答应了,并将石榴安置在一个安静的院子内居住。

而白荆在石榴被抢走以后,悲痛拒绝,一路追到南山,可路途遥远艰难,白荆就在山崖守望,竟变成山里的一棵树。

石榴最终还是逃离了皇宫,到南山看到白荆化为的那棵树,悲戚而泣,最后也在白荆的旁边化成了一棵树,守护在白荆身边。

石榴化成的那棵树可以结出红色的果实,人们就叫这棵树为“石榴”,但皇帝听说了不允呐,砍掉这棵树,强迫人们叫“山渣”。

可人们,还是喜欢可人的石榴,只好称之为“山楂”,一直流传至今。

那山楂除了有消食化积的作用,还能有什么功效呢?

山楂都有啥功效?

如果山楂作为药用,在明代中医学家、药学家李时珍所写的《本草纲目》里,是这样记载的:“化饮食,消肉积、癓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胀痛”。

山楂单用就有很好地养生作用,比如鲜食生山楂,以及用山楂为原料做成的果丹皮,山楂糕等就有消食化积的作用。

山楂可煎汤、泡茶、煮粥、做糕点,也可药用入丸、散。

山楂作为药用,通常有三种——生鲜山楂、炒山楂和焦山楂。

比如中医处方上经常看到的“焦三仙”这“一味药”,其实并不是一味药而是三味药,就包括焦山楂,另外两种是焦麦芽、焦神曲。

生山楂,包括鲜山楂和干山楂,以及炒山楂,一般都用于消食散瘀。

如果山楂用来消食散瘀,单用的效果就不错,也可以和谷芽、莱菔子、神曲、麦芽、陈皮、鸡内金来配伍使用,从而增强消食化积的作用,达到消食散积、脾虚泻痢等证。

山楂降脂平压的功效也被广为使用,常配伍以决明子、黄芩、菊花等。

而焦山楂,多用于止泻利。

炒过的山楂相比于生山楂对肠胃的刺激性小,可以避免在服用过程中出现胃酸、腹痛等不良反应出现,就比较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服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个人选择灵活使用。

山楂有哪些功效?又该如何使用呢?

鲜山楂烧水喝己经第四天了。

上周六我去水果市场买了一箱鲜山楂,有10斤重,个子也很大,花了45元钱,感觉很便宜。买来后想当水果吃,结果一咬很酸很酸的。没办法就切片煮水喝,加点冰糖,酸酸甜甜的,很好吃了。然后每天煮,一家人都当开水喝,小孙子更喜欢喝,还说这个酸酸甜甜的真好喝,味道好极了。

山楂有哪些功效?又该如何使用呢?

“灌木野山楂,俗称山里红;落叶枝有刺,枝多皮暗棕;叶缘有锯齿,叶面绿色浓;梨果扁球形,熟黄至橘红;果味酸或涩,果肉硬或松。”(来自“木头工程师”以前发表的顺口溜)

在“木头工程师”这里,人工栽植的山楂较少,但山上有很多野生的山楂,人们叫山里红或毛毡。在过去的农村,又有哪家的孩子没有吃过野山楂呢。山楂作为第一批列入国家“食药同源目录”的果品,自然用处多多、益处大大。今天, “木头工程师”就来讲讲野山楂的作用吧。

野山楂是什么树?

野山楂树是我国特有的食用、药用、绿化兼用树种,它为蔷薇科中的落叶灌木,高1-2米。分枝多,小枝圆柱形,有枝刺,无毛。单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有锯齿,多为3裂。5-6月开花,伞房花序,花白色至粉红色,花瓣5。梨果近球形,有斑点。熟时红色或黄色,色泽艳丽。

野山楂树有什么用途?
  • 绿化。野山楂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耐瘠薄,喜光照,也耐荫。保持水土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喜酸性土壤,钙质土中也能适应。对于荒山绿化,涵养水土有很好的作用。
  • 观赏。野山楂是制作盆景的绝好材料,它枝干苍古遒劲,枝繁叶茂,初夏白花繁茂,入秋经霜的叶片转为红紫色,累累硕果点缀期间,让人赏心悦目。也可以用于园林、工矿美化。
  • 食用。野山楂营养丰富,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铁、钙、果酸等营养物质,可生食、做菜或加工糖葫芦、罐头、果汁、糕点、蜜饯、山楂冻、果酱、清酒等等。但空腹、羸弱、齿龋者不宜多生吃。
  • 制茶。利用山楂切片、干燥配上枸杞子、荷叶、菊花等泡制成风味独特的减肥茶、保健茶饮用。
  • 药用。秋季采集成熟的野山楂果实切片晒干称为南山楂(商品栽培的山楂叫北山楂),其性味酸甘微温,可消食化积、驱虫止痢、活血散瘀、化滞止痛、提神醒脑、增进食欲,并有降血脂、预防癌症等功用。
  • 保健。山楂叶片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果核中的三萜类成分也比果肉多,可以利用叶片和果核开发山楂核馏油、山楂叶红色素等等保健制品。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木头工程师”,谢谢!

图片均来自网络

山楂有哪些功效?又该如何使用呢?

山楂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和有机酸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牡荆素、槲皮素、金丝桃苷和芦丁;有机酸类主要有山楂酸、枸橼酸、熊果酸、苹果酸、绿原酸以及齐墩果酸等等。

山楂酸酸甜甜,大家生活中常用来做糖葫芦、罐头,洗净生吃也很开胃,山楂除了开胃还有什么益处?

《滇南本草》认为山楂能“消食积滞,下气;治吞酸,积块”。

《玉揪药解》曰:“用于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

1. 助消化

山楂是果实入药,含有多种有机酸,能刺激胃粘膜,促进胃液分泌,还能增强胃液酸度,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进而起到促进消化的效果。

2. 降低血浆黏度

山楂的黄酮类部分可以明显降低血浆黏度,对高、中、低等黏度都有一定的辅助降低效果。

3. 扩张血管、降血压

动物实验表明,山楂可以扩张外周血管,具有缓慢持久的降血压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山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氧化氮-鸟苷酸环化酶途径。

4.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山楂中的槲皮素和金丝桃苷能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5. 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

山楂提取物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心肌缺血、改善心电图机缺血引起的心动过缓、唼喋总黄酮对脑缺血性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降低脑缺血损伤后脑含水量,缩小脑梗死范围。

6. 强心

山楂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来量、减慢心率等作用。此外,山楂提取物、山楂黄酮对在体、离体蟾蜍心脏也都存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不过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山楂虽好,有扩血管、降血脂等作用,但都不可以替代药物作用,可以每天吃几个起到辅助作用,一定不要以此替代治疗药物,那就本末倒置了。其次,山楂有轻微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孕妇要慎用。再有,进食高蛋白以及高脂肪食物后再进食山楂会引起胃石症。

山楂有哪些功效?又该如何使用呢?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髙脂血症。

山楂有多种炮制品,不同炮制品的功用略有差异:

炒山楂 系净山楂片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变深,取出放凉;炒后缓和其药性,加强消食导滞作用,多用于脾虚食滞。

焦山楂 系净山楂片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少量清水,熄灭火星,取出,晾凉,称为焦山楂或焦楂肉。炒焦后消食导滞作用加强,并有收敛止泻作用,多用于脾胃饮食积滞兼有泄泻。

炙山楂 系净山楂用炼蜜或糖水拌炒后人药者,称为炙山楂。通常认为,山楂得甘佐之,则化瘀而不伤心血,导滞而不伤正气,临证时可酌情选用。

山楂炭 系净山楂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存性,勿炭化,凉后入药者,简称楂炭。炒炭后擅人血分,有化瘀止血之功,使血止而不留瘀,又兼可止泻痢。临床常用于胃肠出血,脾虚腹泻兼有食滞等。

山楂核 系山楂或野山楂的种子作为药用。功能消食磨积,用于疝气疼痛。

山楂叶 系同植物的干燥叶片。夏、秋两季采收,晒干。味酸,性平。入肝经。功能活血化瘀,理气通脉,化浊降脂。用于气滞血瘀,胸痹心痛,胸闷憋气,心悸健忘,眩晕耳鸣,高脂血症。常用量3~10g,或代茶饮。

山楂的配伍:与麦芽、六神曲配伍,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满、嗳气腐臭、矢气频繁或腹泻;与白术配伍,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停滞之积滞证;与丹参、葛根、木香配伍,用于气滞血之胸痹心痛、心悸头痛、眩晕、脘腹刺痛;与香附、郁金配伍,用于痛经经闭、产后阻的腹痛;与木香、枳壳配伍,用于腹泻、痢疾、肠炎;与夏枯草、菊花、泽泻、决明子配伍,用于头痛眩晕、耳鸣目胀、高血压病;与决明子、荷叶配伍,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

山楂的配伍禁忌:脾胃虚弱无积滞者慎服。《本草纲目》云:“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本草经疏》云:“脾胃虚,兼有积滞者,当与补药同施,亦不宜过用。”《得配本草》云:“气虚便溏、脾虚不食二者禁用。服人参者忌之。”《随息居饮食谱》云:“多食耗气,损齿,易饥,空腹及羸弱人或虚病后忌之。”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山楂有哪些功效?又该如何使用呢?

山楂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使用:

1、肉食积滞

吃肉出现食积不消化时,可食用山楂,也可与莱菔子、神曲、木香、青皮合用。效果更佳。

2、血瘀经闭

山楂可入肝经血分,可通行血气,活血化瘀,对于体内有瘀血引起的闭经有一定效果,与当归、香附、红花同用效果更佳。

3、高脂血症

山楂有化浊降脂之功效,治疗高脂血症常与丹参、三七、葛根同用。

关注账号不迷路,希望今天有一刻能疗愈你~如果有感兴趣的话题或有疑问,可以留言给我们哦~我们会马上安排~为你带来更多精彩的中医小科普~如果喜欢的话点个赞呀,创作不易求求了~[送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