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明明很有钱也有人脉,为什么喜欢投资别人的公司,而不是自己出来创业开公司?
每个人都想扬长避短,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做投资的人也是如此。创业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事情,风险性非常大。而且一个人为了创业有可能要丧失很多东西,例如对于家庭的照顾,对于子女的关怀以及,以及改正自己很多的习惯和秉性。所以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的。
在创业的过程中,其实每人分工角色不同,有些人就很鸡贼,他们觉得自己有识别创业者成功与否的能力,所以他们就愿意做投资。将钱分散投入于不同的创业者身上, 如果创业者真的未来取得大成功,那么通过他们的投资,投资者们你也能赚取丰厚的回报。创业者和投资者谁更辛苦?肯定是创业者更辛苦了,他们要忍受长年累月的持续投入,才有可能创业取得成功。这个过程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的,而且与有钱有人脉,没有太多的关联。这叫做创业者的本质。
另外投资者也有着一手好算盘,投资也绝对不会投资在某一个创业者身上,而且将所有的钱投在这一家上面。他们也会做分散投资。也就是说针对某一行业中的几个创业者都进行投资。假如这几个创业者都是相对比较优秀的,那其中最少有一两个会做得非常大,此时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可能有十倍几十倍之多。但是也有可能有些投资者中途夭折,那么投资者只损失了本金。在这种情况下,最终投资者还是赚取了利润。
举个例子,假如投资者拿了一个亿,分散投资于10个创业者身上,每人1,000万。其中有一个创业者能给予10倍的回报,那么投资者就已经回本了。假如剩下有三个创业者,能给予一倍的回报,那投资者的总利润已经有了6,000万了。如果还有2名创业者只能给回本金,无法回报利润,那投资者的总利润已经有了8,000万了。剩下还有4名创业者投资失败,投资者的本金损失,那么这一笔组合投资,总的利润率为80%,是不是也挺多。
当然有可能创业者赚取的最多,依靠投资者的投资可以加快进步的步伐,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大。但是也有可能创业者为此要损失掉自己全部的本金,而且有可能还负债累累。所以投资家做的事情,其实同证券投资市场上散户投资者所做的事情没有什么两样,就是挑选未来能成功能上升的创业者,进行风险投资,然后获取风险回报。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为什么很多投资家一定要强调价值投资,因为只有价值投资才能真真切切的获取到成功。
一个人明明很有钱也有人脉,为什么喜欢投资别人的公司,而不是自己出来创业开公司?
在天使投资领域,确实很多大咖喜欢投资,而自己不创业。例如最著名的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还有IDG的熊晓鸽,金沙江的朱啸虎。
这些人都是职业投资人,也就是说投资本身就是他们的工作。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小米的雷军,他本身也是很成功的天使投资人,但是他也喜欢自己创业。
那么为什么有些职业投资人喜欢做投资而不自己创业?
一、风投本身也是创业不要认为投资就是随便聊两句就把钱投出去,投资本身也是一种创业,投资涉及到的金融、法律专业的难度甚至比一般的创业更复杂。
而风投公司的资金也不是自有资金,这些风投人也需要出去融资的,而且这个融资压力非常大。
像雷军之前做天使的时候,基本是用自己的钱。而且他只投熟人,所以并没有做的非常专业化,不需要占用太多的精力。
而大部分的投资人在投资这件事情上,本身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自己再没有办法去做其他创业。
二、人生价值目标不同有的人就是想自己可以做一件事情,可以得到自己价值的提现。而有的人就是想帮助其他人完成自己的理想。
而大部分的投资人,是希望能用自己手上的资金,帮助到更多的人为社会做出改变。
他们的成就感来源于帮助成千上万的企业成功,而不是取得自己的一个成功。
三、年龄的桎梏像徐小平老师这样的天使投资人,本身以前做新东方就非常成功了,他经历过一次创业,也知道创业的困难。
而到了一定年纪后,再很难有年轻时候的冲劲和精力,他们拥有的是创业的经验和智慧。
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给年轻的创业者提供自己成功的经验,让有能力有冲劲的年轻人实现理想。
一个人明明很有钱也有人脉,为什么喜欢投资别人的公司,而不是自己出来创业开公司?
很多答案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什么轻松、简单,边都沾不上。投资一点都不比创业简单。职业投资者也是一周飞七天,996连轴工作的,成年人的世界里哪里有简单两个字。
实际上原因是这样的,相比于创业,投资杠杆更高,收益更高,风险还比创业低。
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国内顶级投资者,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他投了什么项目呢:
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360、今日头条、滴滴出行
基本上你听说过的互联网企业,有一大半是他投资的。而且红杉投企业投的都很早期,几百万美元估值的时候投进去,和创业者的原始股成本几乎差不多。就算进去的稍微晚了点,价格和上市时候比也很低。很有意思的是,沈南鹏也是携程的创始人,你看看现在携程值多少钱?他投资的这些公司值多少钱。
再举个例子,今日资本合伙人徐新。她1999年投资了网易,2005年投了京东,还投资了唯品会、瓜子二手车、大众点评等等。
创业者一段时间只能在一个企业里创业,顶级投资者一段时间内可以同时在10、20家企业里创业。如果一家企业死了,创业者颗粒无收。而投资者还能有19家。只要出了1家京东、阿里、拼多多,投资就一本万利了。
一个人明明很有钱也有人脉,为什么喜欢投资别人的公司,而不是自己出来创业开公司?
这就是高手行为,这就是投资、创业、理财的最高境界。是风险、人际关系、资源三大要素为基础。最重要的还是,投资不经营,经营不投资的理念。就是投资的人只参股分红,经营者只负责经营管理分红。两者分开,因为投资人参与经营管理,身陷其中,就会乱。看不清局势,只有站在外面,才能看得更清楚,才能找到更多更好的项目来投资。所以天使投资人和做风投的人,很多都只是投别人的公司和别人的项目,却很少自己创业开公司的原因。
就算要创另一个自己看好的行业,自己要开创一个公司,他们也会以投资之道去运作,不会偏离他们的秘诀!
一、掌控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精算到位,平衡投资,规避风险,才能水涨船高,使财富倍增。就算开公司,他也会这样开,这也是投资的奥妙之处。比如说,一个老板要投资1000万开公司,他自己也有1000万,但是,他不会自己投。他最多投50万到100万,其他的900万招其他股东进入投资。如果10万为一股,那么就招进来90个股东。
而且招进来的股东大部分的人也都是有人脉、有能力、有资源的人。各行各业,各形各色的人都有。而他的900万,他也会选择考察几十个项目或者是公司来投资。如果每投资一份是10万,他的900万就可以投90个项目,再加上他创建的公司,就有100份。
如果他自己创办的公司和他所投资的其他项目当中,其中有一份10万块投资达到成功回报有1000万的机会,其他投资全部失败亏掉,他就可以保本,有两个他就大赚,有三个更赚。
就算没有达到回报率10万赚1000万出现,就算有100万回报率,有10个成功就保本,有20个成为就大赚,有30个成功就更赚。投资高手,在投资之前他们都是经过细心考察和精细计算过的。
而且他们会把自己的资金分为三份,一份是投资,二份是弥补,三份是裂后,他们永远都是有准备的。他们投资利润回报只是其中之一,他们更看重的还是资金流,只要他们的资金流不断,他们就永远不会亏本,是一辈子投资理财的大赢家。
看似投资有风险,其实根本没有风险,但是你得是投资高手的人。觉得投资有风险的人,根本就不是真正懂得投资的人。风投人做投资,都是没有风险的投资,因为风险的规避他们已经全部算完了。
二,重视人际关系,人脉更广。他创建一个公司,引进来90个股东,把90%的利润分给别人。这样一来,就有90个有背景有能力的人有关系,利益同在,人人出力,人人维护。
他拿自己的900万块投资别人的90个项目,这90个人又跟他发生了关系,一样是利益同在。这样一来,他就一起跟180个人发生了关系。各行各业,各种关系网,做起事来,样样方便,效率倍增,何愁创业不成,何愁投资不利,何路不通。人际人脉,越来越广。
三,资源丰富,相互可用。人际关系越广,他所拥有的资源就更丰富。人才资源,财力资源,业务资源等,都是成功的基础。人才的挑选,业务的开展,财力的支持,都是形成强大的后盾。各行各业之间,提供便利,都是相互可取的。
世间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能人多了就能各显神通,万事可做,千难可解。所有需要的资源都归根于到人的身上。人的能力,人的认知,人的思维,人的财力等。一切的资源都围绕着以人为本,只要有人,却是万物可造。
总结:所以一个人明明很有钱也有人脉,为什么喜投别人的公司,而不是自己出来创业开公司?如果他不是到处投资,哪来的人脉?怎么会有钱?如果他真的创办公司,他还是要招很多股东,还是要把自己的钱投资很多别人的公司。这就是规避风险,掌握更多的人际关系和资源丰富的投资方法,做一辈子的投资大赢家。
一个人明明很有钱也有人脉,为什么喜欢投资别人的公司,而不是自己出来创业开公司?
我是喝了蜂蜜的小熊,谢谢小明邀请(问题太负责,我尽量简单些。)。在这里,必须说明一个基本概念,就是投资比创业其实难多了。沃伦巴菲特控制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是个专门投资别人的公司。目前世界排名第10。简单说,投资和创业有三个区别:
一、投资和创业的方式不同。一个是钱生钱,一个是卖产品生钱。投资是为了获取被动收入,就是不干活还有钱进来。
创业是主动收入,就是说你不干活,你还是没钱。
被动收入(Passive Income)是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美国国税局把收入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主动收入(即劳动收入)、被动收入、组合收入。它把被动收入定义为“你没有重大参与贸易或商业活动”而获得的收入。[1]其它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也认识到,被动收入作为一种获得的收入,是资本增长的结果,或跟负扣税机制有关。被动收入通常属于应税收入。被动收入,听起来就像“不劳而获”。
举个例子:
就拿头条作者来说。你每天写文章中青云,就是主动收入。因为不写,你就不能再继续赚钱了。如果你写了一个专栏就不同了,因为同一个专栏,你不写作,可能还能继续通过销售赚钱。
同时能产生被动收入的还有房地产租金。
买一个房子,增值归增值,不卖你还是没有钱。买房子一旦升值了,卖掉赚了钱,那也是被动收入,这个收入,你并没有花时间去做什么。不过不能持续。
买了房子后收租金,如果你干了收租金的活儿,没干别的。房租就是非常典型的被动收入了。
提示:由于时间有限,导致精力有限,很多人愿意投资,而不是去创业,就是这个道理。
二、投资和创业的专业不同。一个是财务管理,一个是销售管理。投资真的就是那么舒服吗?不是的。
投资是一个严格的财务计划和控制过程。
举个例子:
你有100万元,是购买股票,还是房子,还是投资一个企业?这就要你具备财务管理能力。
财务管理能力简单说就是四个要素的组合管理:
收入
支出
资产
负债
100万投资房子。财务计划如下:
收入。0
支出。100万利息支出。物业费支出。房产税务支出。
资产。0
负债。价值100万房产。(不交易房子,投资房子是没有现金流入的。)
如果房子涨价翻了一倍,你交易出去,那么:
收入。200万现金
支出。交易税。
资产。0
负债。0
如果你投资股票,就可能有价格下跌风险,出现亏损。如果你投资企业,可能企业经营有亏损风险。
这里不是说投资什么,而是说投资者就是考虑这四个要素进行投资就可以了。控制好房子出售的时间节点,就很关键了。尽量能够在涨价的时候卖出去,并且还能合理避税。
但是创业者不是的。创业是销售管理。
举个例子:
你创办了一家企业。意味者你将要增加收入。而增加收入,你就需要有产品,有团队,有客户。这样才能抓钱。销售管理公式如下:
销量=用户数量*转化率*产品单价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需要向1000个用户做说服,说服其中300个购买你的产品,每个产品10元,那么你就得到3000元收入。
问题来了!
你不可能一个人去跑1000个用户,你一个人只能跑100个客户。那么你还需要9个人一起去跑,这10个人会找你要工资。而且你还要每天管理这9个人,确保他们都能每人跑100个客户,保证他们提供30%转化率,并且保证能收回钱来。
创业者每天就要思考如何激励这9个人。比如早启动晚分享,每个人还要陪访,月底还要进行对他们业绩考核。(投资者就不需要花时间干这些。那么就等于投资者把创业者时间拿走了。)
三、投资和创业的目的不同。一家企业只能干一件事,投资却可以投很多家企业干很多不同的事。创业者办一家企业,卖掉它,赚到钱,然后钱再去投资一家新企业,就这一条路。
投资者会投资很多企业,这样投资者就可以就可以有很多条路。
说起来也就是这么简单。出售一家企业会碰到用什么价格出售,那么这就有个卖不卖问题。企业少了,不得不卖。不如企业多的,有筹码嘛。
四、总结本回答谈了投资和创业的三个区别:
一、投资和创业的方式不同。一个是钱生钱,一个是卖产品生钱。
二、投资和创业的专业不同。一个是财务管理,一个是销售管理。创业时间其实都被投资者拿走了。
三、投资和创业的目的不同。一家企业只能干一件事,投资却可以投很多家企业干很多不同的事。
以上回答,欢迎批评指正!
一个人明明很有钱也有人脉,为什么喜欢投资别人的公司,而不是自己出来创业开公司?
以我个人接触过的投资人举例,他们更愿意投资而不是创业,主要是因为个人风险偏好和专业程度这两大原因。以下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
创业者眼里看到的全是机会,投资人眼里看到的,都是风险。专业机构的投资人,一般入行时先从分析师做起,然后按照投资经理、投资总监、机构合伙人的路径向上攀登,在机构内部获得更大的决策权和更高的分红比例。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份工作,旱涝保收。不像创业,成者财富自由,败者负债累累,一将功成万骨枯。
每个投资人,都在他们偏好的细分行业里,见过成百上千个公司。见过各种的牛人和不靠谱的人,了解各个优秀公司的运营数据。从业时间长了,会经历行业的波峰波谷,体验过赚大钱,更熟悉血本无归。
某O2O教育平台,2015年有幸站上风口,半年时间内完成五轮融资,估值连翻120倍,暴涨至数亿美元。投资该平台天使轮的一位50多岁的投资人感慨,这个项目是给自己赚钱最多的项目,必将变革K12领域。
2019年,短短4年,该项目烧光2个亿投资款,因资金链断裂,停止运营。上亿美金的账面财富,一朝清空,化为乌有。
对投资人来说,见多了成功,见惯了失败。创业在他们眼中,是一种充满风险和挑战、每天都面临种种不确定性的生活方式。说实话,能放弃安稳生活,跳到创业大军里的投资人,可谓寥寥无几。
隔行如隔山,自己下场,不如找个牛人,强强联合,成功率更高。我认识一个富二代,31岁,在北京持有大量商铺,稳定收租,还帮忙经营家里的生意,以批发和贸易为主。
他就跟我说过,特别喜欢少儿教育、医疗健康和家居生活几个方向,这些行业有前景,不光能挣钱,还能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说出去有面子。他提供资金和资源加持,后期可以对接资本运作,通过一二级市场套利,赚取巨大财富。
我曾经问他,这么有前景的项目,为什么不自己干?
他说,我现在管着家里的生意,其实并不轻松,对外要经营人脉关系,对内要管理团队把控质量。
更何况隔行如隔山,我虽然喜欢这些事,但是自己并不懂,贸然入行,肯定会赔的一塌糊涂,不如找到比我更优秀的人,用我的钱和资源去支持他,成功的概率肯定比自己干要高很多。
最后再多说一嘴。成立新基金,募资,对很多投资人来说,也是创业。大家专业不同,分工不同,只有强强联合,才能赢得竞争,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想找到这样的牛人,要让自己先成为一个牛人。
我是草根创业老油条,连续创业者,行业老司机。分享创业案例复盘、科技财经观察、个人能力提升。日积跬步,成就自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