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同意减产石油生产,是否意味着油价上调?
原油油价可能暂时会稳定,也可能会有一定的上扬。但是只要全球的疫情没有得以改善,那么油价上涨就缺少了最基本的需求增长的支撑,仍然不可能大幅上升,还有可能随着疫情的进一步蔓延而继续下降。总之原油价格还是一个悲观的趋势看法。
其实从原油价格上也能看出,即使昨天传出了俄罗斯同沙特达成一致的好消息基础上,原油价格还是小跌。
1.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减产协定,也就是说这两国将停止原油价格战,但是还需要其他OPEC+成员国一起跟进减产。仅仅这两国减产,减产数量也比较小,另外其他欧佩克国家不跟进,这两国也不可能长期减少,仅仅损害本国的利益。所以即使这两国的同意,原油市场价格还是不稳定的。
2.但是目前欧佩克组织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墨西哥觉得分配给自己的减产数量太多,不愿意同意,目前而未能正式签署协议。欧佩克组织要求墨西哥每日减产40万桶,墨西哥不同意,导致其他欧佩克组织成员国也发生动摇,如果墨西哥不签字,那么其他成员国也有可能不签字。现在还是未知数。
3.即使欧佩克组织全部同意,达成一致签署的协议。那么随之而来的4月10日20国集团能源部长会议就成为了焦点。其中以美国和加拿大的态度最为关键,如果这两国不同意跟进原油减产计划,尤其是美国不同意。那又可能导致欧佩克组织成员国不遵守签署的协议,仍然达不成原油减产的目标。
4.目前美国肯定是不想同意原油减产的。特朗普的讲话就可以看出,认为原油价格低迷,美国国内的页岩油企业亏损严重,已经自动降低产量,也就算自动减产了。所以不需要另行签订减产目标数量。这是一种耍无赖的说法。全球原油开采都自述亏损严重,其实都已经缩减了生产量,那么还需要签署协议去减产吗?如果美国坚持这个态度,那么有可能俄罗斯会反悔自己签署的协议,另起炉灶不遵守减产约定。
5.特朗普永远是在自食其言,其实永远是为资本家站台,不是为民众谋利益。之前在原油价格下跌时,特朗普说美国民众可以享受到低油价带来的好处。后来等待美国页岩油企业亏损开始抗议叫嚷的时候,特朗普马上施加压力,希望全球其他产油国减产,将油价有效回升。因为我们可以想想,油价有效降低,到底是民众享受福利更多?还是石油企业亏损大呢?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原油消耗国,肯定是民众从中享受到福利多啊。
其实德先生一直不看好欧佩克组织会议和20国能源部长会议,带来统一的减产协定和各产油国统一的减产共识。人越多越难达成一致意见,同样参与的国家越多也越难达成共识啊。这是个基本常识逻辑问题。
总结一下。专家预计在疫情影响下,原油的需求会每日减少3500万桶,即使现在所有产油国达成一致,也最多不可能降低到1000万桶一天之上。那就是说原油需求不足仍然是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那么油价想有效回升上调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俄罗斯同意减产石油生产,是否意味着油价上调?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见面。
全球石油生产国联合减产的目的是防止产大于需,从而造成石油价格下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早在2017年就实施了原油减产协议,后续多次延长有效期,在今年3月6日召开的维也纳部长会议上,由于俄罗斯反对,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未答成共识,沙特率先宣布增产并大幅度下调官方售价,国际油价暴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
美国的页岩油生产成本每桶就要30美元,这意味着美国众多的页岩油生产企业根本无法生存,特朗普只好不断地找沙特和俄罗斯协商,在4月9日的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说,他与沙特的萨勒曼和俄罗斯的普京就原油产量作了重要谈话,已经接近达成协议,很快就会见分晓。这次特朗普没有说谎话,紧接着路透社报道,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初步同意在5月和6月日均减产1000万桶,不过由于墨西哥反对分配的减产额度,最终还没达成协议。
只要石油价格不是用军事力量强行控制,天王老子也得遵循市场规律,这次产油国纷纷增产,原油价格一路狂趺,美国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增产供大于需,则油价下跌,减产供小于需,则油价上升,这是由市场调节机制决定的,至于价格上升和下趺多少,这要看供应量和需求量决定,现在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航空业、运输业和其他产业对能源的需求急骤缩水,日均需求减少3000万桶,若要真正大幅度提升油价,减产1000万桶是不够的,但不管怎么说,只要产油国同意减产,石油价格势必要上调,不然减什么产?他们又不傻?大家说是吗?。
谢谢阅读
俄罗斯同意减产石油生产,是否意味着油价上调?
目前传出的市场消息称,俄罗斯已经同意了进行石油减产,大概份额保持减少二百万桶每日的产量。
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一波明显的反弹,因为此前俄罗斯态度十分强硬,被市场认为是基本不可能接受减产协议的,因此减产可能性正在增加,代表未来原油价格有可能出现反弹。
但即便如此,我不认为俄罗斯的减产妥协就能够带动原油价格,重新回到原先的正常价格。目前俄罗斯同意最多减产200万桶,再加上沙特可能减产的200~300万桶,总计俄罗斯与沙特共减产了400~500万桶左右,再加上其他欧佩克减产以及美国可能达成的自然减产,整体的减产份额仍然距离1000万桶,每日的目标有一段距离,所以对于原油市场来说影响可能相对有限。
而且即便是减产能够达到1000万桶,甚至1200万桶,按照沙特的计算,由于现在全球的能源需求疲软,很可能也无法有效的抬升原油价格。
所以原油价格重新坚挺,可能需要等到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完全结束之后,届时减产才有可能迅速的抬升价格,而现在的减产只是一个态度问题,并不能对于原油价格有明显的抬升作用,最多只能造成短线的小幅度回升而已。
俄罗斯同意减产石油生产,是否意味着油价上调?
俄罗斯同意减产石油生产,是否意味着油价上调?
最近,国际原油价格牵动着各方神经。俄罗斯和欧佩克即将重新回到谈判桌,4月9日晚上10点,世界瞩目的欧佩克紧急会议将召开,G20能源部长特别会议也将于明天举行。
接下来,国际原油市场的命运走向,将由这两场重要的会议决定。
一、当前原油价格4月8日凌晨,美、布两油持续拉涨,WTI原油期货一度涨逾10%,回到了26美元以上 。亚盘开盘后,两油延续涨势,继续一路上行。
WTI原油期货从最低点19.27美元上涨到最高29.11美元,短短几天时间,上涨了50%。调整两天之后继续上涨,截止到目前为止,从最低点上来共上涨了30%。
石油价格的探底回升,说明之前各方的努力得到了一些回应,当前市场一片乐观情绪,似乎欧佩克就深化减产已经达成了全新协议,尽管这一切马上就会揭晓。
二、各方都做了哪些努力?- 美国向沙特施压。美国众议员致信沙特王储,在信中称担忧沙特的原油增产行为在全球卫生危机中人为地扭曲了油市。同时强调如不能尽快扭转石油危机,众议院将鼓励美国政府采取任何应对措施。
- 近期不断有消息传出,美国和俄罗斯已经做好进一步减产的准备。虽然俄罗斯拒绝就即将举行的欧佩克会议阐明俄罗斯的立场,但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的已经表态,俄罗斯已准备好减产160万桶/日。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则表示,就石油减产问题,美国以市场为导向,实际上已经减产了。
- 原油价格暴跌之后,给了石油需求大国解漏的机会,印度政府要求国有炼油企业利用油价下跌的机会,购买1500万桶原油作为战略储备。同样很多石油需求大国都制定了利用石油下跌的机会储备石油的规划。
- 沙特想要的是石油世界控制权。沙特与俄罗斯之所以发起石油价格战,主要是由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的不满俄罗斯未能遵守之前商定的推高油价的减产协议。沙特担忧其庞大的石油储备面临贬值,希望尽快获得尽量多的资金回报,并将这些资金用于投资其他领域。而美国的页岩气生产对沙特也存在着威胁,打压美国页岩气生产也是沙特一直以来公开的秘密。
- 俄罗斯打击目标是美国页岩油行业。石油价格战对产油国来说,伤害了本国的经济。沙特之所以居于谈判,是因为沙特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更为严重。而俄罗斯则不然,虽然能源也是俄罗斯重要的经济支柱,但并不能决定国家生死命脉。俄罗斯经济体系更全面,经济基础也相对更加雄厚,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真正的对手并不是沙特,可是美国页岩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俄罗斯在石油减产协议破裂之后强硬的表现,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油价暴跌,美国的页岩气行业受到了重挫。
- 美国是要保住自己的页岩气革命。在俄罗斯和沙特的这场石油大战之中,最受伤的就是美国。美国当然也不傻,知道这是沙特和俄罗斯联手要做掉自己。为了不让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美国才出手调停,在沙特和俄罗斯直接斡旋调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和特朗普政府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避免石油行业出现大量破产倒闭,避免大量的人员失业,形成失业潮。
就当前市场氛围来看,形势一片大好,世界范围内都对协议达成充满信心。但是,仍有很大的可能性和上次一样谈判出现破裂,无法达成一致。
对于石油价格来说,如果能够达成一致协议,由于供给减少,需求增多,国际原油价格出现进一步的上涨是大概率的事件,但也不完全绝对。
如果达不成协议,大家又一次不欢而散,那毫无疑问,石油价格又将一泻千里,跌破前低是必然的。
不管怎么样,谜底即将揭晓,让我们拭目以待。
俄罗斯同意减产石油生产,是否意味着油价上调?
这个消息,对原油价格的提振,有相当的正向推动力,国内车主担心“5元时代”不长久,也是不无道理的。
3月9日,俄罗斯与欧佩克进行减产谈判崩了,沙特不惜以增产与降价的举动,向不愿减产的俄罗斯施压,国际油价立马发生一次大跌。油价的大跌,甚而传导到美国股市,美股随后发生的前所未有的连续熔断,也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面对疫情来袭后的需求减少,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组织,希望通过减产以支撑油价。俄罗斯遵守的“欧佩克+”的石油减产协议有效期至3月31日。新一轮的减产协议未能达成一致,于是沙特与俄罗斯掐上。
沙特的祭出的价格战“势大招沉”,有这样的大特点:沙特阿美以近20年来最大折扣,吸引客户购买沙特原油。这样的力度,尚未对俄罗斯产生重挫,已使得开釆成本较高的美囯页岩油顶不住了,开始有石油公司宣布将破产。
在此次“欧佩克+”视频会议上,俄罗斯与欧佩克应有相互的妥协,昨天有关注双方谈判的话,会注意到,一会儿说成果喜人,一会儿说谈判破裂,让人迷糊。而最早说每天减产幅度最高可达2000万桶,而实际上减产幅度只有每天1000万桶。
或者分歧仍然存在,这一次的减产只能是首轮减产。
国内成品油均价调整的机制,是根据十个工作日原油变化情况来进行调整的,不会马上感受到国际油价上扬后的影响。
可以注意到,由于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4月9日达成的减产计划规模不及市场预期,以及日前油价大幅反弹后上涨乏力,国际油价当天高开后震荡下行,大幅收跌。
所以,国内油价会否上扬,不好判断。
俄罗斯同意减产石油生产,是否意味着油价上调?
俄罗斯同意减产只是为了其国内经济,但是油价能不能上调还得看减产计划能不能平衡市场的供求。
自从原油价格下跌以来,俄罗斯卢布不断贬值,资金疯狂外逃,俄罗斯不得已动用外汇储备,以减少油价下跌对俄罗斯经济的打击,普京之前在原油价格30美元时说,俄罗斯在当前的低油价下能抗6~10年,正是依仗俄罗斯有5800亿的外汇储备,但是俄罗斯的财政预算也受到低油价的影响,原油价格大于42美元俄罗斯才能维持财政预算平衡,长期低于此价格会让俄罗斯背负财政赤字,经过近一个月的低油价俄罗斯恐怕已经饱受其苦,在美国服软在先的情况下,也刚好给俄罗斯找了个台阶下。
当前国内油价想要实现上调,原油均价的在40美元以上才有资格,而截止今天原油均价也只有30美元,况且今天早上达成的石油减产协议额度太低,荷兰知名财团的首席经济学家预计,当前原油需求的缺口在2500万桶-2800万桶,而眼下减产计划只是减少了1000万桶的产量,而且还是从5月1日开始执行,这个减产力度远不足以平衡市场,即便是今天G20会议达成减产,估计也是杯水车薪,所以欧佩克的这次减产还不足以触发国内油价上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